天天看點

“去魯迅化”已十年有餘,是文學界的進步還是損失?莫言一針見血

作者:哈哈啦啦

《覺醒年代》讓許多觀衆看得熱血沸騰,其中許多革命人物令大家印象深刻。談到中國近代史,魯迅是繞不開的一個人物。

在那樣一個各方勢力割據,一不小心就會丢掉性命的年代裡,魯迅是少有的清醒而又敢于說真話的人。是以他寫下了許多不朽的作品,也得罪了不少人。

讀魯迅已經被納入了九年義務教育之中,但随着“去魯迅化”的呼聲越來越高,魯迅作品在中國小教科書中的篇幅越來越少,甚至有人提出不應該讓青少年學習魯迅文章。

“去魯迅化”已十年有餘,是文學界的進步還是損失?莫言一針見血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魯迅的作品難道已經過時了嗎?“去魯迅化”是文學界的進步還是損失?莫言先生一句話倒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問題所在。

體魄強壯和精神貧瘠

1881年,魯迅出生于浙江紹興,原名周樹人。周家當年在紹興也算是富裕家族,魯迅剛出生時,清王朝還在苟延殘喘之中,一切看起來還不錯。

“去魯迅化”已十年有餘,是文學界的進步還是損失?莫言一針見血

但周家在1893年開始走下坡路,爺爺被捕入獄,父親患了重病需要卧床,魯迅那一年才12歲。曾經的小少爺,變成了周家的小小頂梁柱,家道中落,讓魯迅看盡了世态炎涼。

為了治父親的病,魯迅四處找錢買藥,但父親還是離開了。父親去世後,周家也便散了,叔伯便決定分家,而魯迅夾在中間抵抗不住長輩們分家的不公,深感曾經的親情變得如此無情殘酷,他失落于此,也練就了一雙犀利的眼睛,冷眼看到周遭的一切。

“去魯迅化”已十年有餘,是文學界的進步還是損失?莫言一針見血

青年時期的魯迅,原本還想着走入仕途,但他獲得了一本《天演論》之後,對外在世界有着更濃厚的興趣,思想也産生了很大的變化。

1902年,魯迅抓住留學日本的機會,并絞斷了自己的辮子,和曾經的那個封建社會決裂。留學日本期間,魯迅學的是醫術,他想要成為一名醫生,治病救人。但是學了不到兩年,他就深刻認識到,即使治好了人的病,也無法改變一個人精神上的貧瘠和落後。

而在日本期間,他也結識了不少有革命理想的人士,在他們那裡獲得了更多新思想。

“去魯迅化”已十年有餘,是文學界的進步還是損失?莫言一針見血

他逐漸明白,中國如今的亂象,并不是中國人體弱、不夠強壯導緻的,而是愚昧落後的思想導緻的,而這思想上的病,是無法用醫術來治好的。于是他轉而學習文學,涉獵衆多書籍,不斷提升自己,希望以文字來喚醒國民的良知和精神。

字字珠玑的魯迅

1909年,魯迅回國後,他開始公開發表小說,1912年民國成立,魯迅擔任教育部裡的一個科長。但在位6年,魯迅深感政府内部的腐敗和堕落,于是他直接離職。1918年,魯迅受邀成為《新青年》雜志的編委,真正開始了自己的文學創作之路。

“去魯迅化”已十年有餘,是文學界的進步還是損失?莫言一針見血

說到魯迅先生,許多人或許冷血、犀利這樣的詞來評價他。的确,在魯迅先生的許多文章之中,他毫不留情面地揭露出國人的麻木、腐朽和不仁的一面,也無情地揭露出封建禮教吃人的一面,将最為真實最為血淋淋的事實展現在讀者面前。

但作為中國人,魯迅也未嘗不是其中之一,他的冷酷和犀利,其實是對國人和文化的一場重大批判,是“恨鐵不成鋼”的展現,正是對國人對中國文明愛的深沉,他才會如此反複地進行批判。

“去魯迅化”已十年有餘,是文學界的進步還是損失?莫言一針見血

就正如我們常說的:隻有愛自己的人才會認真地指出自己的錯誤,而路人則不會。魯迅的文字字字珠玑,卻處處展現出了他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懷。

在那樣一個動亂年代裡,魯迅選擇逆流而上,他筆下的人物寫的就是身邊的國人,讓最底層的百姓能夠看到自己的盲目和順從。他讓中國人學會反思,學會愛國并且變得有擔當。

可以說,魯迅精神是中國文學史上不朽的瑰寶,即使到了21世紀的今天,也仍舊常讀常新。魯迅不僅犀利,他還十分幽默,他的作品裡雜文占據了多數。他很喜歡和一些人在報紙上公開探讨問題,有時是真正的“罵人”還不帶一點髒字。

“去魯迅化”已十年有餘,是文學界的進步還是損失?莫言一針見血

直到他1936年去世時,各界人士為他送行,人數高達幾萬人。可見當時,他在國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去魯迅化”好嗎?

正因為魯迅許多作品中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以及中國人性裡的陰暗面,加上他的白話文寫作,以及在特定曆史背景下的創作,使得想要深刻了解他的作品變成了一件吃力的事情。

“去魯迅化”已十年有餘,是文學界的進步還是損失?莫言一針見血

許多中國小生都表示,不太能了解魯迅的作品,而背誦和了解他的作品也成了一件令人抵觸的事情。

而一些家長也擔心,魯迅作品中的黑暗面會給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不好的影響,是以需要去掉。是以關于中國小課本“去魯迅化”的呼聲漸高,魯迅的作品也被大篇幅的删減,隻留下了幾篇重要作品。

但也有人表示,小時候讀不懂魯迅,長大後再重讀卻發現其中蘊含着深刻的道理,對自己的人生有着指引作用。如此看來,魯迅的作品仍舊有着十分積極的作用。

“去魯迅化”已十年有餘,是文學界的進步還是損失?莫言一針見血

莫言也曾經表示過,自己小時候很頭疼魯迅的文章,因為太晦澀難懂了。但如今,莫言已經是大作家,卻仍舊表示自己不及魯迅,魯迅是他的精神導師。

不止中國文壇對魯迅十分尊崇,就連國外作家對魯迅也十分推崇。這些文豪們對“去魯迅化”都提出反對意見,他們表示魯迅的作品值得一讀再讀,是不可多得的優秀文學作品。

“去魯迅化”已十年有餘,是文學界的進步還是損失?莫言一針見血

小結:

如今中國崛起,早已不再是20世紀初那個貧病羸弱的舊中國,國人的素質和精神境界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似乎在這個和平富裕的年代,不再需要魯迅的作品來引領國人的進步。

但是,一個國家不能忘記曆史,隻有記住曾經,才能夠不斷進步不走入歧途。曆史,是我們前進的指導,在如今的社會,仍舊需要魯迅的作品,來警醒國人,珍惜眼前的一切,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