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作者:紅餐網

導語 

近一年,鹵味品牌不斷拓展市場,鹵味消費回暖,鹵味賽道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2023年,絕味鴨脖、周黑鴨、紫燕百味雞等鹵味巨頭紛紛實作了業績企穩回升。

與此同時,賽道玩家通過發力創新,或聚焦産品研發,打造出小龍蝦、雞爪、肥腸等爆品;或發力“餐桌”消費場景,探索熱鹵小火鍋、“鹵味+麻辣燙”等模式,為賽道注入了新的活力。

那麼,鹵味賽道整體發展情況到底如何?各個細分賽道中有哪些趨勢值得關注?近日,紅餐産業研究院釋出了《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帶您一探究竟。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度過“超強鴨周期”之後,

2023年鹵味市場規模約3,000億元

近年來,鹵味賽道遭遇了一些挑戰,賽道整體發展趨緩。2023年,鹵味品牌不斷拓展市場,鹵味消費回暖,鹵味品類市場規模也在回升。紅餐大資料顯示,2023年鹵味品類的市場規模約為3,000億元。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鹵味市場的回暖,或與食材原料供應恢複穩定有關。2018—2022年,鹵味賽道的食材原料價格持續波動,該賽道中占比較大的鹵鴨産品價格頗受影響。相關資料顯示,在大陸肉鴨的養殖結構中,白羽肉鴨占比超過80%。

由于白羽肉鴨市場前些年經曆了“超強鴨周期”,使其售賣價格持續走高,導緻一批主打鹵鴨制品的鹵味品牌采購成本增加,進而影響其盈利能力。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進入2023年,白羽肉鴨開年即大漲,其後逐漸震蕩下跌,毛鴨、鴨副産品供應恢複正常,鹵味品牌的原材料成本壓力減小。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圖檔來源:圖蟲創意

另一方面,鹵味一直是受到餐飲創業者青睐的一個賽道。企查查資料顯示,2018年以來,全國鹵味相關企業的注冊量總體呈上升的趨勢。其中,2022年共注冊了約1.3萬家鹵味相關企業,同比增長12.9%。2023年鹵味相關企業注冊量約1.5萬家。可見,近年鹵味賽道的創業熱情一直維持在一定的高度。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鹵味賽道的市場競争。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值得留意的是,鹵味品類在大陸發展多年,目前進入穩定發展階段。但随着大陸消費市場的不斷變化,不少投資者開始尋找新的機會,将目光轉向其他新興品類或熱門賽道如茶飲、咖飲等。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在這一背景之下,資本對于鹵味品類的投資熱情逐年降溫。紅餐大資料顯示,近三年,鹵味品類披露的融資事件數逐年減少,2023年全年僅披露了1起融資事件。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休閑鹵味、佐餐鹵味、熱鹵争鋒,

三方勢力同台角逐

根據産品屬性的不同,鹵味的細分賽道可主要分為休閑鹵味、佐餐鹵味、熱鹵三類。當下,在每個鹵味細分賽道中,都湧現出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并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現況。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1.休閑鹵味:三大“鴨脖巨頭”鼎立,“萬店品牌”絕味鴨脖優勢明顯

休閑鹵味的發展曆史較長,孕育出的知名品牌較多,絕味鴨脖、煌上煌、周黑鴨三大“鴨脖巨頭”均出自休閑鹵味賽道。其中絕味鴨脖門店規模遙遙領先于其他品牌,開出了超14,000家門店,進駐城市超400個。

除了上述巨頭之外,休閑鹵味賽道中還有精武鴨脖、鹵三國、麻爪爪、洪濑雞爪等鹵味品牌,這些品牌特色明顯,有着各自深耕的賽道。比如,麻爪爪定位重慶鹵味,主打“麻辣+鳳爪+冷鹵”,目前已開出超500家門店,覆寫重慶、四川、廣東等地區。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2023年,鹵味市場整體回暖,休閑鹵味品牌通過提升品牌滲透率、推出新産品、拓展新管道等方式,實作了業績企穩回升。

各鹵味頭部品牌的财報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絕味食品實作營業收入37億元,同比增長10.91%;周黑鴨實作營業收入14.15億元人民币,同比上漲19.8%。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除了上述巨頭之外,精武鴨脖、鹵三國等休閑鹵味品牌亦在2023年快速拓店,加快全國化步伐。

2.佐餐鹵味:賽道持續擴容,品牌積極擴大産能

佐餐鹵味是指在家庭以及餐廳、酒店等餐桌消費場景享用的佐餐食品。與休閑鹵味相比,佐餐鹵味有着較強的剛需消費屬性。近年來,餐飲行業中具有剛需屬性的品類成為釋放消費力的重要“支點”,佐餐鹵味的熱度亦随之上升。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圖檔來源:圖蟲創意

從競争格局來看,佐餐鹵味賽道中已出現了多個知名品牌,比如紫燕百味雞已開出近7,000家門店,其于2022年成功上市,成“佐餐鹵味第一股”;九多肉多和鹵江南亦開出了超1,000家門店;留夫鴨、菊花開手撕藤椒雞、德州扒雞等也開出了數百家門店,在所在的區域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由于佐餐鹵味的需求持續上升,佐餐鹵味賽道持續擴容。其中,“佐餐鹵味第一股”紫燕百味雞營收淨利雙增,其于2023年前三季度實作營業收入約28.16億元,同比增長2.68%;歸屬淨利潤3.41億元,同比增長50.03%。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此外,九多肉多、鹵江南、廖記棒棒雞、菊花開手撕藤椒雞等品牌也在積極擴大産能或加速拓展門店,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3.熱鹵:受限于多種因素,品牌規模化程度較低

熱鹵主打現撈現拌,産品主要有熱鹵小吃、“熱鹵+粉面”的組合,适合即買即吃的“逛吃”和快餐消費場景。發展至今,熱鹵品牌在保有獨特發展特性的同時持續穩步拓店。

紅餐大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12月,盛香亭熱鹵已開出了近350家門店,進駐超70個城市。研鹵堂、李華澤熱鹵亦已開出了過百家門店,進駐超20個城市;起源于深圳的一心一味則深耕社群門店,在當地享有較好的美譽度與較高的知名度。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值得留意的是,熱鹵賽道曾于2021年經曆過一輪融資熱潮,盛香亭熱鹵、研鹵堂、熱鹵食光、鹵虎将·熱鹵拌飯等品牌均在當年獲得資本的青睐,其後積極拓展市場。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目前,盛香亭熱鹵、研鹵堂等品牌已展現出較強的規模化能力,但部分熱鹵品牌發展步伐趨緩。不少業内人士普遍認為熱鹵品牌受到效率、成本、标準化等因素制約,實作快速擴張的難度相對較高。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小龍蝦、雞爪、肥腸等爆品頻出,

鹵味佐餐價值日益凸顯

鹵味賽道近年來發展平穩,許多品牌都在積極尋求創新。2023年,無論是在産品、經營模式,還是傳播方式上,鹵味賽道都呈現出一些新的發展動向,值得從業者關注。

1.聚焦小龍蝦、雞爪、肥腸等,鹵味賽道爆品頻出

在鹵味賽道,鴨貨是傳統的超級爆品。“鴨脖三巨頭”絕味鴨脖、煌上煌、周黑鴨早早成名,把醬鴨脖打造成鹵味賽道的超級大單品。随後,鴨架、鴨掌等鴨貨也成了鹵味店的熱門産品。

而除了鴨貨之外,近年來,鹵味品牌為了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不斷進行産品創新,打造出更多新爆品,如小龍蝦、雞爪、夫妻肺片。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那麼,鹵味品牌是如何打造爆款産品的?

紅餐産業研究院調研發現,部分鹵味品牌選擇錨定小龍蝦、雞爪、肥腸、牛蛙等網紅單品,通過鹵制的方式将其打造成新爆品。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比如,“巨頭”絕味鴨脖于2020年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投資了小龍蝦相關産業,近兩年來相繼推出紅寶石蝦球、“蝦粒wow”龍蝦桶等小龍蝦相關産品。周黑鴨則于2017年開發小龍蝦單品,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銷售業績,相關資料表明,在2023年1—7月周黑鴨的蝦球産品累計銷售額超過1億元。

肥腸亦頗受鹵味品牌青睐。近年來,肥腸以其獨特且上瘾性強的口味成為網紅爆款小吃,熱鹵食光、盛香亭熱鹵、花鹵師等鹵味品牌都推出了鹵肥腸産品,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2.鹵味佐餐價值日益凸顯,品牌發力“餐桌”消費場景

近年來,随着消費趨勢的變化,鹵味的佐餐屬性受到了更多的關注。紅餐産業研究院發起的“2023餐飲消費大調查”顯示,在消費場景的選擇上,約有38.8%的鹵味消費者較為喜愛佐餐場景,僅次于日常零食、看比賽或影視作品等休閑消費場景。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在此背景之下,不同細分賽道的鹵味品牌都以不同的手段強化自身的佐餐屬性,以增強煙火氣息。

休閑鹵味品牌主要通過經營模式創新、選址社群店、開設副牌等方式,強化自身的佐餐屬性,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例如,久久丫将鹵制品與米粉結合,推出了現鹵拌粉産品,實作經營模式創新,打造“城市煙火氣”。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佐餐鹵味品牌則更為注重滿足消費者不同季節、不同場景的佐餐需求。一些佐餐鹵味品牌通過創新産品、改進服務模式等方式,豐富産品的消費場景,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多樣化的美食體驗。

比如,紫燕百味雞于2023年推出了多種涼拌菜新品,以及熱鹵産品如冒烤鴨、紫燕鵝、百味雞、香酥鴨等,以“熱鹵+涼菜”的鹵味模式,實作跨季節銷售;留夫鴨在傳統涼拌菜的基礎上,推出了熱鹵産品、熱鹵套餐,打造出熱鹵新模式門店。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而熱鹵品牌則通過将熱鹵産品與不同的元素(如麻辣燙、甜品、茶飲、小吃等)結合,加強跨賽道融合,探索“熱鹵+”的不同可能性,并進一步延展了熱鹵的消費場景。

《鹵味品類發展報告2024》釋出:度過鴨周期之後,鹵味賽道再擴容

例如,研鹵堂于2023年12月推出鹵味麻辣燙門店模式,把熱鹵産品作為麻辣燙的菜品,打造出“能吃鹵味的麻辣燙”,并推出草本鹵湯、麻辣幹拌兩種味型。

結語

雖然鹵味賽道目前發展得較為成熟,但還存在一些痛點。比如,休閑鹵味産品相對雷同,同質化競争激烈;佐餐鹵味地域性特征明顯,賽道集中度較低;相比起其他小吃快餐品類,熱鹵剛需屬性較弱……

針對鹵味品類目前的發展情況,紅餐産業研究院給出以下經營建議:産供銷協同布局,優化供應鍊;從多個次元實作産品創新,以實作賽道突圍;注重品牌文化建設,打造獨特的品牌故事、品牌傳播活動。

封面圖來源:圖蟲創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