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資料局等17部門聯合印發“資料要素×”三年行動計劃 | 全文

作者:大河财立方

【大河财立方消息】1月4日消息,國家資料局會同中央網信辦、科技部、工業和資訊化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國家醫保局、中國科學院、中國氣象局、國家文物局、國家中醫藥局等部門聯合印發《“資料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選取工業制造、現代農業、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金融服務、科技創新、文化旅遊、醫療健康、應急管理、氣象服務、城市治理、綠色低碳等12個行業和領域,推動發揮資料要素乘數效應,釋放資料要素價值。

目标到2026年底,資料要素應用廣度和深度大幅拓展,在經濟發展領域資料要素乘數效應得到顯現,打造300個以上示範性強、顯示度高、帶動性廣的典型應用場景,湧現出一批成效明顯的資料要素應用示範地區,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資料商和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形成相對完善的資料産業生态,資料産品和服務品質效益明顯提升,資料産業年均增速超過20%,場内交易與場外交易協調發展,資料交易規模倍增,推動資料要素價值創造的新業态成為經濟增長新動力,資料賦能經濟提質增效作用更加凸顯,成為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

支援金融機構融合利用科技、環保、工商、稅務、氣象、消費、醫療、社保、農業農村、水電氣等資料,加強主體識别,依法合規優化信貸業務管理和保險産品設計及承保理賠服務,提升實體經濟金融服務水準。提高金融抗風險能力,推進數字金融發展,在依法安全合規前提下,推動金融信用資料和公共信用資料、商業信用資料共享共用和高效流通,支援金融機構間共享風控類資料,融合分析金融市場、信貸資産、風險核查等多元資料,發揮金融科技和資料要素的驅動作用,支撐提升金融機構反欺詐、反洗錢能力,提高風險預警和防範水準。

支援交通運輸龍頭企業推進高品質資料集建設和複用,加強人工智能工具應用,助力企業提升運輸效率。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支援自動駕駛汽車在特定區域、特定時段進行商業化試營運試點,打通車企、第三方平台、運輸企業等主體間的資料壁壘,促進道路基礎設施資料、交通流量資料、駕駛行為資料等多源資料融合應用,提高智能汽車創新服務、主動安全防控等水準。

附全文:

“資料要素×”三年行動計劃

(2024—2026年)

發揮資料要素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建構以資料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構資料基礎制度更好發揮資料要素作用的意見》,充分發揮資料要素乘數效應,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 激活資料要素潛能

随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資料作為關鍵生産要素的價值日益凸顯。發揮資料要素報酬遞增、低成本複用等特點,可優化資源配置,賦能實體經濟,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生産生活、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方式深刻變革,對推動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大陸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數字基礎設施規模能級大幅躍升,數字技術和産業體系日臻成熟,為更好發揮資料要素作用奠定了堅實基礎。與此同時,也存在資料供給品質不高、流通機制不暢、應用潛力釋放不夠等問題。實施“資料要素×”行動,就是要發揮大陸超大規模市場、海量資料資源、豐富應用場景等多重優勢,推動資料要素與勞動力、資本等要素協同,以資料流引領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突破傳統資源要素限制,提高全要素生産率;促進資料多場景應用、多主體複用,培育基于資料要素的新産品和新服務,實作知識擴散、價值倍增,開辟經濟增長新空間;加快多中繼資料融合,以資料規模擴張和資料類型豐富,促進生産工具創新更新,催生新産業、新模式,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二 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發揮資料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遵循數字經濟發展規律,以推動資料要素高水準應用為主線,以推進資料要素協同優化、複用增效、融合創新作用發揮為重點,強化場景需求牽引,帶動資料要素高品質供給、合規高效流通,培育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充分實作資料要素價值,為推動高品質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需求牽引,注重實效。聚焦重點行業和領域,挖掘典型資料要素應用場景,培育資料商,繁榮資料産業生态,激勵各類主體積極參與資料要素開發利用。

試點先行,重點突破。加強試點工作,探索多樣化、可持續的資料要素價值釋放路徑。推動在資料資源豐富、帶動性強、前景廣闊的領域率先突破,發揮引領作用。

有效市場,有為政府。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推動資料資源有效配置。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擴大公共資料資源供給,維護公平正義,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開放融合,安全有序。推動數字經濟領域高水準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流互鑒,促進資料有序跨境流動。堅持把安全貫穿資料要素價值創造和實作全過程,嚴守資料安全底線。

(三)總體目标

到2026年底,資料要素應用廣度和深度大幅拓展,在經濟發展領域資料要素乘數效應得到顯現,打造300個以上示範性強、顯示度高、帶動性廣的典型應用場景,湧現出一批成效明顯的資料要素應用示範地區,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資料商和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形成相對完善的資料産業生态,資料産品和服務品質效益明顯提升,資料産業年均增速超過20%,場内交易與場外交易協調發展,資料交易規模倍增,推動資料要素價值創造的新業态成為經濟增長新動力,資料賦能經濟提質增效作用更加凸顯,成為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

三 重點行動

(四)資料要素×工業制造

創新研發模式,支援工業制造類企業融合設計、仿真、實驗驗證資料,培育資料驅動型産品研發新模式,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推動協同制造,推進産品主資料标準生态系統建設,支援鍊主企業打通供應鍊上下遊設計、計劃、品質、物流等資料,實作靈活柔性協同制造。提升服務能力,支援企業整合設計、生産、運作資料,提升預測性維護和增值服務等能力,實作價值鍊延伸。強化區域關聯,支援産能、采購、庫存、物流資料流通,加強區域間制造資源協同,促進區域産業優勢互補,提升産業鍊供應鍊監測預警能力。開發使能技術,推動制造業資料多場景複用,支援制造業企業聯合軟體企業,基于設計、仿真、實驗、生産、運作等資料積極探索多元度的創新應用,開發創成式設計、虛實融合試驗、智能無人裝備等方面的新型工業軟體和裝備。

(五)資料要素×現代農業

提升農業生産數智化水準,支援農業生産經營主體和相關服務企業融合利用遙感、氣象、土壤、農事作業、災害、農作物病蟲害、動物疫病、市場等資料,加快打造以資料和模型為支撐的農業生産數智化場景,實作精準種植、精準養殖、精準捕撈等智慧農業作業方式,支撐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生産效率。提高農産品追溯管理能力,支援第三方主體彙聚利用農産品的産地、生産、加工、質檢等資料,支撐農産品追溯管理、精準營銷等,增強消費者信任。推進産業鍊資料融通創新,支援第三方主體面向農業生産經營主體提供智慧種養、智慧捕撈、産銷對接、疫病防治、行情資訊、跨區作業等服務,打通生産、銷售、加工等資料,提供一站式采購、供應鍊金融等服務。培育以需定産新模式,支援農業與商貿流通資料融合分析應用,鼓勵電商平台、農産品批發市場、商超、物流企業等基于銷售資料分析,向農産品生産端、加工端、消費端回報農産品資訊,提升農産品供需比對能力。提升農業生産抗風險能力,支援在糧食、生豬、果蔬等領域,強化産能、運輸、加工、貿易、消費等資料融合、分析、釋出、應用,加強農業監測預警,為應對自然災害、疫病傳播、價格波動等影響提供支撐。

(六)資料要素×商貿流通

拓展新消費,鼓勵電商平台與各類商貿經營主體、相關服務企業深度融合,依托客流、消費行為、交通狀況、人文特征等市場環境資料,打造集資料收集、分析、決策、精準推送和動态回報的閉環消費生态,推進直播電商、即時電商等業态創新發展,支援各類商圈創新應用場景,培育數字生活消費方式。培育新業态,支援電子商務企業、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傳統商貿流通企業加強資料融合,整合訂單需求、物流、産能、供應鍊等資料,優化配置産業鍊資源,打造快速響應市場的産業協同創新生态。打造新品牌,支援電子商務企業、商貿企業依托訂單數量、訂單類型、人口分布等資料,主動對接生産企業、産業叢集,加強産銷對接、精準推送,助力打造特色品牌。推進國際化,在安全合規前提下,鼓勵電子商務企業、現代流通企業、數字貿易龍頭企業融合交易、物流、支付資料,支撐提升供應鍊綜合服務、跨境身份認證、全球供應鍊融資等能力。

(七)資料要素×交通運輸

提升多式聯運效能,推進貨運寄遞資料、運單資料、結算資料、保險資料、貨運跟蹤資料等共享互認,實作托運人一次委托、費用一次結算、貨物一次保險、多式聯運經營人全程負責。推進航運貿易便利化,推動航運貿易資料與電子發票核驗、經營主體身份核驗、報關報檢狀态資料等的可信融合應用,加快推廣電子提單、信用證、電子放貨等業務應用。提升航運服務能力,支援海洋地理空間、衛星遙感、定位導航、氣象等資料與船舶航行位置、水域、航速、裝卸作業資料融合,創新商漁船防碰撞、航運路線規劃、港口智慧安檢等應用。挖掘資料複用價值,融合“兩客一危”、網絡貨運等重點車輛資料,建構覆寫車輛營運作為、事故統計等高品質動态資料集,為差異化信貸、保險服務、二手車消費等提供資料支撐。支援交通運輸龍頭企業推進高品質資料集建設和複用,加強人工智能工具應用,助力企業提升運輸效率。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支援自動駕駛汽車在特定區域、特定時段進行商業化試營運試點,打通車企、第三方平台、運輸企業等主體間的資料壁壘,促進道路基礎設施資料、交通流量資料、駕駛行為資料等多源資料融合應用,提高智能汽車創新服務、主動安全防控等水準。

(八)資料要素×金融服務

提升金融服務水準,支援金融機構融合利用科技、環保、工商、稅務、氣象、消費、醫療、社保、農業農村、水電氣等資料,加強主體識别,依法合規優化信貸業務管理和保險産品設計及承保理賠服務,提升實體經濟金融服務水準。提高金融抗風險能力,推進數字金融發展,在依法安全合規前提下,推動金融信用資料和公共信用資料、商業信用資料共享共用和高效流通,支援金融機構間共享風控類資料,融合分析金融市場、信貸資産、風險核查等多元資料,發揮金融科技和資料要素的驅動作用,支撐提升金融機構反欺詐、反洗錢能力,提高風險預警和防範水準。

(九)資料要素×科技創新

推動科學資料有序開放共享,促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技重大項目等産生的各類科學資料互聯互通,支援和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資料庫建設,依托國家科學資料中心等平台強化高品質科學資料資源建設和場景應用。以科學資料助力前沿研究,面向基礎學科,提供高品質科學資料資源與知識服務,驅動科學創新發現。以科學資料支撐技術創新,聚焦生物育種、新材料創制、藥物研發等領域,以數智融合加速技術創新和産業更新。以科學資料支援大模型開發,深入挖掘各類科學資料和科技文獻,通過細粒度知識抽取和多來源知識融合,建構科學知識資源底座,建設高品質語料庫和基礎科學資料集,支援開展人工智能大模型開發和訓練。探索科研新範式,充分依托各類資料庫與知識庫,推進跨學科、跨領域協同創新,以資料驅動發現新規律,創造新知識,加速科學研究範式變革。

(十)資料要素×文化旅遊

培育文化創意新産品,推動文物、古籍、美術、戲曲劇種、非物質文化遺産、民族民間文藝等資料資源依法開放共享和交易流通,支援文化創意、旅遊、展覽等領域的經營主體加強資料開發利用,培育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産品和品牌。挖掘文化資料價值,貫通各類文化機構資料中心,關聯形成中華文化資料庫,鼓勵依托市場化機制開發文化大模型。提升文物保護利用水準,促進文物病害資料、保護修複資料、安全監管資料、文物流通資料融合共享,支援實作文物保護修複、監測預警、精準管理、應急處置、闡釋傳播等功能。提升旅遊服務水準,支援旅遊經營主體共享氣象、交通等資料,在合法合規前提下建構客群畫像、城市畫像等,優化旅遊配套服務、一站式出行服務。提升旅遊治理能力,支援文化和旅遊場所共享公安、交通、氣象、證照等資料,支撐“免證”購票、集聚人群監測預警、應急救援等。

(十一)資料要素×醫療健康

提升群衆就醫便捷度,探索推進電子病曆資料共享,在醫療機構間推廣檢查檢驗結果資料标準統一和共享互認。便捷醫療理賠結算,支援醫療機構基于信用資料開展先診療後付費就醫。推動醫保便民服務。依法依規探索推進醫保與商業健康保險資料融合應用,提升保險服務水準,促進基本醫保與商業健康保險協同發展。有序釋放健康醫療資料價值,完善個人健康資料檔案,融合體檢、就診、疾控等資料,創新基于資料驅動的職業病監測、公共衛生事件預警等公共服務模式。加強醫療資料融合創新,支援公立醫療機構在合法合規前提下向金融、養老等經營主體共享資料,支撐商業保險産品、療養休養等服務産品精準設計,拓展智慧醫療、智能健康管理等資料應用新模式新業态。提升中醫藥發展水準,加強中醫藥預防、治療、康複等健康服務全流程的多源資料融合,支撐開展中醫藥療效、藥物互相作用、适應症、安全性等系統分析,推進中醫藥高品質發展。

(十二)資料要素×應急管理

提升安全生産監管能力,探索利用電力、通信、遙感、消防等資料,實作對高危行業企業私挖盜采、明停暗開行為的精準監管和城市火災的智能監測。鼓勵社會保險企業圍繞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高危行業,研究建立安全生産責任保險評估模型,開發新險種,提高風險評估的精準性和科學性。提升自然災害監測評估能力,利用鐵塔、電力、氣象等公共資料,研發自然災害災情監測評估模型,強化災害風險精準預警研判能力。強化地震活動、地殼形變、地下流體等監測資料的融合分析,提升地震預測預警水準。提升應急協調共享能力,推動災害事故、物資裝備、特種作業人員、安全生産經營許可等資料跨區域共享共用,提高監管執法和救援處置協同關聯效率。

(十三)資料要素×氣象服務

降低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影響,支援經濟社會、生态環境、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等資料與氣象資料融合應用,實作集氣候變化風險識别、風險評估、風險預警、風險轉移的智能決策新模式,防範化解重點行業和産業氣候風險。支援氣象資料與城市規劃、重大工程等建設資料深度融合,從源頭防範和減輕極端天氣和不利氣象條件對規劃和工程的影響。創新氣象資料産品服務,支援金融企業融合應用氣象資料,發展天氣指數保險、天氣衍生品和氣候投融資新産品,為保險、期貨等提供支撐。支援新能源企業降本增效,支援風能、太陽能企業融合應用氣象資料,優化選址布局、裝置運維、能源排程等。

(十四)資料要素×城市治理

優化城市管理方式,推動城市人、地、事、物、情、組織等多元度資料融通,支撐公共衛生、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生态環境、基層治理、體育賽事等各領域場景應用,實作态勢實時感覺、風險智能研判、及時協同處置。支撐城市發展科學決策,支援利用城市時空基礎、資源調查、規劃管控、工程建設項目、物聯網感覺等資料,助力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服務等政策精細化、智能化。推進公共服務普惠化,深化公共資料的共享應用,深入推動就業、社保、健康、衛生、醫療、救助、養老、助殘、托育等服務“指尖辦”“網上辦”“就近辦”。加強區域協同治理,推動城市群資料打通和業務協同,實作經營主體注冊登記、異地就醫結算、養老保險互轉等服務事項跨城通辦。

(十五)資料要素×綠色低碳

提升生态環境治理精細化水準,推進氣象、水利、交通、電力等資料融合應用,支撐氣象和水文耦合預報、受災分析、河湖岸線監測、突發水事件應急處置、重污染天氣應對、城市水環境精細化管理等。加強生态環境公共資料融合創新,支援企業融合應用自有資料、生态環境公共資料等,優化環境風險評估,支撐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設計和綠色信貸服務。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進制造與能源資料融合創新,推動能源企業與高耗能企業打通訂單、排産、用電等資料,支援能耗預測、多能互補、梯度定價等應用。提升廢棄資源利用效率,彙聚固體廢物收集、轉移、利用、處置等各環節資料,促進産廢、運輸、資源化利用高效銜接,推動固廢、危廢資源化利用。提升碳排放管理水準,支援打通關鍵産品全生産周期的物料、輔料、能源等碳排放資料以及行業碳足迹資料,開展産品碳足迹測算與評價,引導企業節能降碳。

四 強化保障支撐

(十六)提升資料供給水準

完善資料資源體系,在科研、文化、交通運輸等領域,推動科研機構、龍頭企業等開展行業共性資料資源庫建設,打造高品質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資料集。加大公共資料資源供給,在重點領域、相關區域組織開展公共資料授權營運,探索部省協同的公共資料授權機制。引導企業開放資料,鼓勵市場力量挖掘商業資料價值,支援社會資料融合創新應用。健全标準體系,加強資料采集、管理等标準建設,協同推進行業标準制定。加強供給激勵,制定完善資料内容采集、加工、流通、應用等不同環節相關主體的權益保護規則,在保護個人隐私前提下促進個人資訊合理利用。

(十七)優化資料流通環境

提高交易流通效率,支援行業内企業聯合制定資料流通規則、标準,聚焦業務需求促進資料合規流通,提高多主體間資料應用效率。鼓勵交易場所強化合規管理,創新服務模式,打造服務生态,提升服務品質。打造安全可信流通環境,深化資料空間、隐私計算、聯邦學習、區塊鍊、資料沙箱等技術應用,探索建設重點行業和領域資料流通平台,增強資料利用可信、可控、可計量能力,促進資料合規高效流通使用。培育流通服務主體,鼓勵地方政府因地制宜,通過建立或拓展既有園區功能等方式,建設資料特色園區、虛拟園區,推動資料商、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等協同發展。完善培育資料商的支援舉措。促進資料有序跨境流動,對标國際高标準經貿規則,持續優化資料跨境流動監管措施,支援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探索。

(十八)加強資料安全保障

落實資料安全法規制度,完善資料分類分級保護制度,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護等制度,加強個人資訊保護,提升資料安全保障水準。豐富資料安全産品,發展面向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精細化、專業型資料安全産品,開發适合中小企業的解決方案和工具包,支援發展定制化、輕便化的個人資料安全防護産品。培育資料安全服務,鼓勵資料安全企業開展基于雲端的安全服務,有效提升資料安全水準。

五 做好組織實施

(十九)加強組織上司

發揮數字經濟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強化重點工作跟蹤和任務落實,協調推進跨部門協作。行業主管部門要聚焦重點行業資料開發利用需求,細化落實行動計劃的舉措。地方資料管理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落實方案,因地制宜形成符合實際的資料要素應用實踐,帶動培育一批資料商和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營造良好生态。

(二十)開展試點工作

支援部門、地方協同開展政策性試點,聚焦重點行業和領域,結合場景需求,研究資料資源持有權、資料加工使用權、資料産品經營權等分置的落地舉措,探索資料流通交易模式。鼓勵各地方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加強模式創新,及時總結可複制推廣的實踐經驗。推動企業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對資料資源進行會計處理。

(二十一)推動以賽促用

組織開展“資料要素×”大賽,聚焦重點行業和領域搭建專業競賽平台,加強資料資源供給,激勵社會各界共同挖掘市場需求,提升資料利用水準。支援各類企業參與賽事,加強大賽成果轉化,孵化新技術、新産品,培育新模式、新業态,完善資料要素生态。

(二十二)加強資金支援

實施“資料要素×”試點工程,統籌利用中央預算内投資和其他各類資金加大支援力度。鼓勵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大信貸支援力度,優化金融服務。依法合規探索多元化投融資模式,發揮相關引導基金、産業基金作用,引導和鼓勵各類社會資本投向資料産業。支援資料商上市融資。

(二十三)加強宣傳推廣

開展資料要素應用典型案例評選,遴選一批典型應用。依托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及各類資料要素相關會議、論壇和活動等,積極釋出典型案例,促進經驗分享和交流合作。各地方資料管理部門要深入挖掘資料要素應用好經驗、好做法,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影響力。

責編:史健 | 稽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