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足協釋出新規:職業聯賽球隊可恢複冠名,異地遷移重

#妙筆生花創作挑戰#

在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發展史上,曾經有一些球隊的名字因為其深厚的地域文化以及球迷的認同感,比如北京國安、上海申花、山東魯能等等,而被人們所熟知。但從2016賽季開始,中國足協禁止俱樂部異地遷址,推行俱樂部冠名的中性化政策,讓這些代表球隊的名字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如今,時隔近8年,俱樂部的異地遷址又有了可能,球隊冠名也在新規定下得以恢複。

中國足協釋出新規:職業聯賽球隊可恢複冠名,異地遷移重

根據中國足協近日出台的相關規定,俱樂部可以在2024-2028賽季期間冠名所屬球隊。參加職業聯賽的球隊全稱規格為“俱樂部全稱+冠名名稱+球隊”,簡稱規格為“俱樂部簡稱+冠名名稱+球隊”。出台這一政策,目的是幫助俱樂部獲得更多的支援和資源,使俱樂部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同時,足協還在異地遷址、股權變更等方面作出調整。一是具備接受異地遷移的條件;二是取消新更新在更新一年内不得轉讓重要股權的限制;三是适度放寬對轉讓、受讓雙方的資格審查要求,使之與俱樂部股權多元化改革的要求更相适應。完成俱樂部注冊會員協會變更後,原則上5年内不得再次申請變更注冊會員協會。

中國足協釋出新規:職業聯賽球隊可恢複冠名,異地遷移重

這一政策的調整,被外界解讀為有助于俱樂部度過難關,給職業聯賽的新的生機。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年中,國内已經有多家職業足球俱樂部因為經營困難而離開了人世,這其中就包括中超冠軍江蘇隊以及底蘊深厚的老牌勁旅“十冠王”遼足。而失去了“冠名”贊助,更是令俱樂部的經營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足協此次出台的新規定無疑給俱樂部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作為一種合作模式,球隊冠名在職業體壇由來已久,也是職業體育領域收入的重要來源。冠名的恢複将有利于俱樂部拓寬收入管道,提高俱樂部的競争力。同時,異地遷移的重獲可能,也讓俱樂部在面對經營困境時有了更多的選擇。

中國足協釋出新規:職業聯賽球隊可恢複冠名,異地遷移重

從長遠來看,俱樂部中性名改革是具有曆史意義的一項舉措,有助于消除俱樂部過分依賴企業的現象,也有助于消除頻繁更名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對于球迷來說,中性化的隊名給了他們更多關注和了解俱樂部真正内涵的機會,進而提升球迷對俱樂部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但在俱樂部推行中性化改革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到俱樂部經營中存在的現實困難。有業内人士認為,“俱樂部冠名中性化”政策在某種程度上屬于矯枉過正,特别是在俱樂部普遍經營困難的背景下更是如此。是以,有關部門在推進改革的同時,也需要給予俱樂部更多的支援和關愛,幫助俱樂部度過難關。

中國足協釋出新規:職業聯賽球隊可恢複冠名,異地遷移重

總之,随着足協新規定的出台,國内足球職業聯賽将會步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球隊冠名的恢複,異地遷移的重新獲得可能,都會給俱樂部帶來更多的機會和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俱樂部需要在提高自身實力上下功夫,在經營模式上不斷創新,以适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同時,相關部門也要關注俱樂部的實際需求,在政策上給予适當支援,幫助國内足球職業聯賽不斷發展壯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