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出品方:獵聘
(1)北京銀行類機構需求增長,粵港澳灣區效果初顯
①職位需求聚焦一線:上海、北京、深圳、廣州等城市新發需求占比高,2023年上半年占比近50%;釋出職位的北京金融機構占比也有所增長。
②粵港澳大灣區效果初顯:對比2022年上半年,更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進入Top20,機構在佛山、珠海、東莞等城市新發更多職位,推動金融一體化。
(2)需求更聚焦業務類人才
①對公及零售業務需求增長:銀行公司業務及零售業務相關職能新發職位占比超過18%,較前一年增長4%,銀行機構對公及零售業務為核心業務,一方面政府擴内需、促消費、推動實業發展需要銀行的努力推動;另外一方面監管加強,銀行降息,市場需要更加了解市場的專業業務人才加入,才能更好赢得市場競争。
②銀行的不斷下沉推動行長等需求增長:2022年開始,銀行開始收縮網點,向鄉鎮下沉,推動鄉村振興,是以需要更多有管理經驗的行長等管理人才。
(3)資管需求增長
1.基金/證券/期貨行業新發占比高,2023年上半年資管人才需求占比增長:基金/證券/期貨上半年新發需求占比超過50%,但較上一年有所下降;資産管理類企業新發職位需求明顯增長,一方面銀行理财子公司加快拓展步伐;另外一方面一些證券将财富管理剝離出來,如中金财富,進行單獨招聘,推動職位量增長。
2.總部機構增加招聘規模:基金/證券總部上半年加快金融數字轉型步伐,并積極推動财富管理大藍海進軍,1-99人規模的金融機構需求明顯增長,新發職位占比超過20%;其次上半年5000-10000人的保險總部需求也在增長,更多集中在數字人才招聘等方面。
(4)應屆生活躍度增長,10年以上工作經驗人才活躍
a.應屆生活躍度增長:20-25歲活躍人才占比8.91%,較去年活躍度增長。25-35歲活躍人才占比超過50%,但較去年有所下降。
b.3年以下及15年以上工作經驗活躍度增長:一方面3年工作經驗人才活躍度增長,這部分人才年輕有創勁兒,但穩定性不足;另外一方面1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才占比也增長,這部分人才往往擁有較多資源或工作經驗,傾向于在平台上多方溝通,多方比較,更需要雇主的多元化吸引和溝通。
(5)金融行業與網際網路行業人才互相流動最為頻繁
1.金融行業與網際網路行業人才互相流動最為頻繁。金融IT領域“技術”是第一競争要素,網際網路人才流入金融行業占比最高。随着各網際網路企業布局金融領域,需要懂金融知識的人才加入,積極從金融行業吸納人才。
2.金融與服務外包中介的人才互流排名第二。在金融行業的戰略發展轉型計劃中,有選擇性的把一些業務外包給專業的團隊負責,一方面減少了人員的薪資成本,另一方面也減少了各類的勞務糾紛;此外,因金融業務特點,需要專業咨詢、财會、法律等專業服務人員加入。
【報告領取方式見文末】
該份報告共52頁
如果您覺得這份資料對您有幫助
希望擷取完整的電子版内容參考學習
您可以關注+評論+轉發
然後私信我: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