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條“路由規則”解析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當企業接的通道變多之後,就可能需要路由系統或者路由模型了。那麼,常見的路由規則有哪些?這篇文章裡,作者做了梳理,或許可以幫助你更清楚地了解路由規則内容。
20條“路由規則”解析

一個公司接的通道多了,路由就成了必需品。

即使不做路由系統,完全依靠代碼實作,但依然需要路由模型和邏輯。

那麼,路由篩選最優通道就需要一系列的篩選規則,路由規則就成了路由系統的重中之重。

我們就來梳理一下,常見的路由規則有哪些,以及這些規則的内容是什麼。

一、兩種規則種類

路由規則可以分成2大類,分組規則和篩選規則。

分組規則顧名思義就是對通道進行分組。

為什麼要分組呢?

我們知道,路由篩選是多種類的,不僅僅是篩選收款通道,還有付款通道、鑒權通道、實名通道等等。

是以,如果一筆請求是付款業務,那麼你就完全沒必要去判斷鑒權通道,否則你将全部通道都做一次判斷,那路由的效率損失和性能消耗是非常大的。

20條“路由規則”解析

這樣的話,在請求來了以後,通過分組條件對通道快速進行分組篩選,先精确過濾掉大部分通道以後,再進行精細篩選,效果就更好了。

分組次元如何設定呢?

其實分組條件一般不會太多,就如對人群進行分組一樣,可以通過性别進行分組,男性、女性;可以通過籍貫進行分組,南方人、北方人。

通道分組條件常見的如:交易類型,賬戶類型,卡種,銀行等。

你看我們在收銀台選擇銀行卡付款時,會有2個分組,B2C還是B2B,信用卡還是借記卡,這就是明顯的分組。

是以,如果使用者是信用卡,那麼僅支援借記卡交易的通道就肯定不适用。

分組條件的設定就是這個原理。

進行分組以後,剩下的更少的幾個通道,再進行篩選規則的篩選。

比如通過卡種做了分組以後,剩下的全部是支援信用卡的通道,再進一步篩選,這時候的要篩選的通道數量明顯減少。

20條“路由規則”解析

每經過一個篩選規則的過濾,都會剔除掉一部分通道,直到最後剩下1條通道或者0條,如果是0條的話,這筆交易可能就無法完成支付了。

二、何時需要建立“規則鍊”

上面我們講了通道規則往往會分為分組規則和篩選規則2大類,二者共同構成一個邏輯鍊條。

20條“路由規則”解析

一個平台隻有一個規則鍊嗎?不一定。

如果你是一家非常小的公司,或者支付業務非常單一的公司,隻有收款業務,那麼一條鍊就夠了,就是判斷這筆收款走哪條收款通道。

但是,如果你是一家業務種類非常多,通道種類非常多的公司,一條鍊可能就不夠了。

比如:

從支付産品來看,可能不同的支付産品需要的規則鍊不同,例如網銀支付、快捷支付,通道的屬性不同,需要校驗條件不一樣;但大部分條件是一樣的,比如快捷支付設定了使用者等級篩選條件,隻有VIP使用者才配用快捷支付,而網銀不受這個限制,那麼快捷支付的規則鍊中就多了一個“使用者VIP篩選”。

從業務種類來看,支付、付款、鑒權、實名等不同的業務,其分組條件和篩選條件就完全不同。

20條“路由規則”解析

例如,鑒權類業務,需要路由篩選出最優的鑒權通道,那麼,鑒權類篩選裡就有如“鑒權項數量”的篩選過濾,你要鑒權3項,而一條僅支援2項鑒權的鑒權通道就不滿足了。

是以,需要将整體業務進行抽象,抽象出多條規則鍊條。

不同類型的企業通道類型不同,整個規則體系的設計方法論一樣,隻不過具體規則内容不同。

為了更好分析下面的内容,我們假設是一家三方支付機構;

三方支付機構的通道來自網聯、銀聯、銀行以及其他的三方機構,通道種類非常多,數量也比較多,能分析的規則就比較多;

就更容易覆寫普通企業的路由條件。

三、交易參數和通道屬性

路由的基本邏輯是比對,根據交易參數,比對通道的屬性,以獲得最合适的通道。

是以,研究路由規則就不得不研究比對邏輯,而研究比對邏輯就不得不了解交易參數和通道的基本屬性。

1. 交易傳入的參數

其實就是路由的請求接口要求傳進來的參數,可能不同的路由業務要求的參數不同,比如支付傳參和鑒權傳參就不一樣。

比如支付參數,你必須傳進來商戶号吧,這樣路由系統才知道是哪個商戶的交易,你必須傳進來銀行卡種吧,畢竟借記卡和信用卡所能用的通道不同,等等。

20條“路由規則”解析

當然了,傳什麼不是機械的,是由你的路由規則決定的,換句話說就是路由需要什麼就傳什麼。

2. 通道屬性

通道屬性也可以認為是通道的畫像,支援什麼類型的支付,支付什麼行業,什麼時候維護,哪家銀行的通道等等。

有了這些屬性,才能與交易的特征進行比對。

20條“路由規則”解析

四、設定分組規則

分組規則前面介紹了,是為了快速縮減通道範圍。

分組條件往往是交易在請求路由系統時的必傳參數,而且多是通道的可枚舉的離散屬性。

什麼是離散呢,就是一個一個的,比如卡種,就是信用卡、借記卡。

相對于離散就是連續,如時間,成本,就是連續條件,你不能用成本對通道進行分組,除非通過設定成本區間将成本這種連續的屬性,變成離散屬性。

如将通道成本分成三個區間[0,0.5)[0.5,0.8)[0.8,+∞),就可以通過成本區間将通道進行分組。

常見的分組條件有:

  • 交易類型,是消費支付、還是付款、還是鑒權;也就是這條通道支援的交易屬性是什麼,是支付通道、付款通道還是鑒權通道。
  • 賬戶類型,是對個人還是對公賬戶;就是這條通道是支援個人支付還是企業支付。
  • 卡種,是借記卡還是信用卡,這也是通道的屬性之一,支援借記卡支付還是信用卡支付,當然,有些通道兩類卡都支援。
  • 銀行,這是哪家銀行的,招商、工行還是農行,因為像銀行卡類交易或者付款,往往同行支付體驗更好,成本更低,跨行的支付成本更高一些。
20條“路由規則”解析

通過上述4個分組條件對通道進行分組,可以快速縮小要篩選通道的數量。

不同的規則鍊可以選擇對應的分組條件,如鑒權規則鍊,如果接的都是銀聯的服務,那麼就不需要銀行這個分組條件了。

五、常見的篩選規則

在通道完成分組以後,那麼就需要在剩下的通道當中進行更精細的篩選了。

篩選規則就是指定通過哪些通道屬性來過濾通道。

比如,通道狀态可不可用啊,需不需要報備啊,有沒有白名單限制啊,營業時間到沒到啊,有沒有行業限制啊,這個商家有沒有特别定制啊……

其中,有些是通道的固有屬性,例如有效狀态;有些是需要進行加工計算的屬性,列如本筆交易在某一條通道的交易成本。

經過一系列井然有序的篩選以後,能用的通道越來越少,最後幾條篩選規則徹底殺死篩選。

比如成本最低優先,會出現一個排序,除非有2條通道的成本一樣,否則一般能選出唯一的通道。

如果最後所有規則都執行完了還沒選出唯一的,還剩3條,怎麼辦?

那麼這個時候,要不就是你的路由規則設定有瑕疵,要不就是通道過于重複,這時候就需要優化路由規則鍊,比如對同類通道強制性增加一個優先級排序,當都滿足時,誰最優先。

常見的篩選規則有以下這些:

1. 通道狀态

這是通道的固有屬性,配置在通道資訊中,一般是開通、關閉兩個值,每次交易要過濾掉處于“關閉”狀态的通道。

20條“路由規則”解析

2. 營業時間

不管怎樣,你得等别人開始營業才能去辦理業務,也就是通道的營業時間維護,7*24小時的通道就不用說了,那些有固定營業時間的通道不是所有時間都支援交易的,比如人行的大額系統就有固定的營業時間。

20條“路由規則”解析

3. 鑒權過濾項

在銀行卡支付時,需要填寫付款卡資訊,使用者填了多少決定了能走哪些通道,有的通道可能需要都填,有的通道可能不太嚴格;一般可以執行,必填必驗,可填可驗,必填不驗。

20條“路由規則”解析

4. 銀行短信驗證

有些通道會下發短信驗證,有些通道不會,根據業務的訴求可能有些交易需要短信強驗證,那麼根據交易是否需要驗證來過濾通道;如果你選了一個不會下發短信的通道執行一個需要進行短信驗證的交易處理,那麼通道就選錯了。

20條“路由規則”解析

5. 行業準入過濾

通道有時候也術業有專攻,有些行業的交易風險高,可能就不允許,是以需要根據交易的行業類型,過濾掉不支援該行業的通道過濾掉。

20條“路由規則”解析

6. 簽約過濾

有些通道需要使用者的卡進行簽約,沒有簽約的卡的支付便不支援。

對于經過一系列篩選剩下的通道去看其需不需要簽約,如果不需要那麼就直接可用,留下該通道;如果需要簽約并且不需要短信驗證,那麼也留下;如果需要簽約也需要短信驗證,那麼就通過交易傳進來的卡号判斷該卡在此通道是否已經簽約,如果沒有簽約,就過濾掉該通道。

20條“路由規則”解析

7. 限額過濾

每一類通道都有限額,不是所有金額的支付都能走所有的通道。

根據交易傳進來的金額,和通道本身的限額區間進行比對,決定該通道是否可用。

8. 商戶白名單

有些通道需要設定商戶白名單,名單之外的商戶的支付請求不能走該通道。

通過交易傳進來的商戶編号來判斷該商戶在不在通道的白名單裡,如果在則可以走該通道,如果不在則不能走該通道。

9. 通道卡黑名單過濾

有些卡比較奇怪,在某些通道就是支付成功率低,就是老出問題,那麼就強制性把該卡種或者一張具體的卡添加到通道的卡黑名單中。

隻要是交易傳進來的卡資訊在某條通道的卡黑名單中,那麼就不走該通道了。

10. 最少鑒權項優先

肯定是鑒權項越少越便宜,使用者支付體驗越好,支付成功率越高。

是以,都滿足的情況下,選擇驗證項少的通道,根據通道屬性的驗證項進行篩選。

20條“路由規則”解析

11. 簽約通道優先

優先選擇那些需要簽約的通道,這個可能不太好了解,不是簽約就比較繁瑣麼,為啥要選需要簽約的通道呢?

這個還是長遠考慮,簽約以後今後的支付體驗會更好,更容易成功。

1)優先級最高優先

通過通道優先級這個屬性對通道進行排序,選擇優先級最高的通道。

通道優先級的設定一般根據通道的曆史支付成功率、成本優勢等等完成,優先級越高越說明通道品質越高,選擇高優先級通道往往可以提高支付成功率降低支付成本。

比如同樣是快捷支付通道,同類卡種,某些通道就是好,成本低,支付成功率又高,那麼它的優先級就更高。

這個就像選擇供應商一樣,商品品質好、價格低、配貨時效快,如果同一個商品多家供應商都能提供時,那你肯定優先選擇該供應商。

20條“路由規則”解析

2)成本最低優先

支付機構肯定要賺錢,是以支付成本越低利潤空間就越高。

那必然會選擇成本最低的通道完成支付請求,根據通道的成本維護和交易傳進來的金額,實時計算該筆交易走該通道的成本是多少。

然後在剩下的通道中選擇計算出的成本最低的那條通道。

20條“路由規則”解析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規則,比如商戶定制、銀行定制、行業定制、直聯簽約優先等等,可以根據實際的需求,設定更多的分組規則和篩選規則。

不管怎樣,無論多少規則基本邏輯都是一樣的,就是通過交易特征去比對通道特征或者進行某方面的優先性判斷。

專欄作家

陳天宇宙,微信公衆号:陳天宇宙,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多平台支付領域專欄作者,十年資深産品;專注為10萬支付産品經理和支付機構以及企業提供深度支付内容和服務!

本文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