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摩托哥丨鑫源的“摩托X國風”到底有沒有搞頭?

作者:摩信網

就在臨近2023年收官的最後兩天,鑫源摩托的官方微信号公布了“馭見國風CMF設計大賽”活動的獲獎名單,這場為其潛心自研的V缸中國公更新經典巡航“骓1200”量身打造的活動順利落下帷幕。

摩托哥丨鑫源的“摩托X國風”到底有沒有搞頭?

在不少人看來,“馭見國風CMF設計大賽”這場活動,是9月與“骓1200”的新品上市同期公布的,本質上就是一場大家都習以為常的新品造勢。但摩托哥想說的是,鑫源舉辦這場活動的目的絕非如此淺顯,透過新品的定位、活動的風格,以及兩者相結合的調性,這裡面其實埋藏着鑫源相當細膩的心思與想法,非常值得單獨提出來細細品嚼。

摩托哥丨鑫源的“摩托X國風”到底有沒有搞頭?

接下來,就讓咱們走進“馭見國風CMF設計大賽”與“骓1200”,一起聊聊鑫源舉辦這場活動背後“摩托與國風”的激烈碰撞。

啟:藏在“國風”背後的中國豪情

為什麼會定調“國風”?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靈魂拷問的問題。提起V型雙缸,提起公更新巡航,相信國内的車友都很難和國内的機車産品産生聯系,即便近些來也有一些國産品牌嘗試推出了V缸車型,但和公更新巡航還是有着挺大的距離。

摩托哥丨鑫源的“摩托X國風”到底有沒有搞頭?

畢竟V型雙缸技術最早發源于歐洲,後來傳入美國,經哈雷發揚光大,是以即便是在當下國内提起V缸公更新巡航,率先蹦出大家腦海的大多都隻會是哈雷、寶馬、印第安、KTM,甚至雅馬哈之類的海外品牌,沒辦法和産生半分聯系。

摩托哥丨鑫源的“摩托X國風”到底有沒有搞頭?

是以對于鑫源來說,當自己經曆了多年自研,終于成功打造出了中國制造的公更新V型雙缸動力平台的時候,如何才能不被國内車友當做某些海外品牌的代餐?

摩托哥丨鑫源的“摩托X國風”到底有沒有搞頭?

那麼無論是産品調性,還是市場活動都圍繞“中國元素”來展開,為中國制造的産品牢牢印上中國制造的符号,是以我看到了這款從産品命名到貼花設計,從宣傳格調到活動風格都緊扣“國風”的“骓1200”上市,以及“馭見國風CMF設計大賽”活動。

承:由淺及深剖析鑫源“國風”

從摩托哥的專業媒體角度看來,鑫源圍繞“骓1200”所展開的這場“馭見國風CMF設計大賽”活動,由淺及深其實有三層含義。

摩托哥丨鑫源的“摩托X國風”到底有沒有搞頭?

其一,造勢。就是放在明面上的,作為鑫源自研的V缸中國公更新經典巡航“骓1200”上市的護航活動,為國風新品造勢,同時通過活動收集的設計元素,一方面持續擴充産品設計素材庫,另一方面通過收集到的設計風格,來研判市場對國風元素的偏好與取舍。

摩托哥丨鑫源的“摩托X國風”到底有沒有搞頭?

其二,錨點。通過活動,進一步強化國内使用者對“骓1200”的産品印象,進而通過國風這一進制素,在使用者的潛意識中形成品牌錨點。而錨點也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在宏觀層面将V缸公更新巡航,與中國元素的産品聯結,嘗試通過建立錨點打破海外品牌獨占的陳舊觀念;另一個則是讓鑫源品牌,與中國元素産品聯結,通過這一錨點率先在國内使用者的潛意識當中,建立起國風元素與鑫源品牌的聯結,助推産品與品牌的市場認可。

摩托哥丨鑫源的“摩托X國風”到底有沒有搞頭?

其三,奠基。鑫源摩托通過新品上市、國風主題活動等一系列市場運作,在推動V缸公更新巡航與中國元素産生聯結的同時,其實也是在為國内機車文化邊界的拓展奠定根基。很多人都說國内是不存在什麼機車文化土壤的,誠然在過去40年裡,機車都被當做生産工具使用大環境下,留給我們的文化積澱确實不夠深厚,但老祖宗有句話說得好,千裡之行始于足下。

摩托哥丨鑫源的“摩托X國風”到底有沒有搞頭?

德國人戴姆勒1885年創造出了機車這一概念,而中國機車工業誕生至今也不過40餘年,中間隔着百年代差,确實人家的時間積澱數倍于咱們的機車曆史。

摩托哥丨鑫源的“摩托X國風”到底有沒有搞頭?

但如果放到更長的時間跨度上呢?50年後、100年以後,中間的差距還會是“數倍”嗎?是以咱們立足于當下,讓鑫源這個打造V缸中國公更新巡航的理念,在每一個中國的機車愛好者心中紮根,這就會成為未來鞏固中國制造信念的一塊重要基石。

摩托哥丨鑫源的“摩托X國風”到底有沒有搞頭?

是以這次鑫源選擇“國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國風”選擇了鑫源機車,給國内的機車行業開辟出了一條全新的賽道,一條能夠在高端産品領域,打破海外競品的刻闆印象、重塑國産高端摩托形象,并充分迎合市場喜好,擁有巨大市場潛力的賽道。

轉:鑫源“國風”的神來之筆

其實,早幾年國潮剛興起的時候,就有國内機車企在嘗試“摩托X國潮”的跨界營銷,也推出過一些國潮機車産品,但從正常國人審美的角度來看,其實都挺一言難盡的……不好看。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不難了解,對于一些毛躁的車企來說,既不懂國潮,也不懂使用者,盲目蹭熱度推出的産品,能受歡迎才奇怪了。

摩托哥丨鑫源的“摩托X國風”到底有沒有搞頭?

而在經曆過一波失敗之後,這些企業大都放棄了中國元素與機車相結合的嘗試,這也暴露出了國内一些企業的老毛病,不會做題,隻會抄作業,面對失敗,也就直接沒了再度挑戰的勇氣。

摩托哥丨鑫源的“摩托X國風”到底有沒有搞頭?

是以,鑫源力推的“國風”到底是什麼?它可以是源自詩經的意境、可以是源自成語的典故、可以是青花瓷上細碎花紋,也可以是曆史故事裡的國人胸襟……簡而言之,“國風”比“國潮”更加純粹,而鑫源賦予新車的“骓1200”這個名字,就比友商完全不帶腦子的所謂“國潮版”來得更顯意境,也更具誠意。

摩托哥丨鑫源的“摩托X國風”到底有沒有搞頭?

車名中的“骓”字,意為毛色蒼白相雜的馬,也指代頂級寶馬。然而對于咱們國人來說,簡簡單單一個“骓”字,隐含着的是西楚霸王蓋世無雙的豪情,以及三分英雄末路的蒼涼、三分絕地亦不棄的執着,正如中所寫到: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一字勝萬言,可見鑫源還真就是在“國風”上下足了功夫,比起那些逮着幾個漢字、兩張臉譜就往機車上生搬硬套的友商,這意境、這手段,可高明得太多了。

摩托哥丨鑫源的“摩托X國風”到底有沒有搞頭?
摩托哥丨鑫源的“摩托X國風”到底有沒有搞頭?
摩托哥丨鑫源的“摩托X國風”到底有沒有搞頭?

是以我們看到了以典雅黑色為基礎的烏雲踏雪、以藍黑相間為底子的青骢碧藍,以及紅黑交融的赤兔胭脂。用最簡單的配色手法,描繪出了最不簡單的中國意境,誰說國風就必須流浮于表面?

摩托哥丨鑫源的“摩托X國風”到底有沒有搞頭?

但通過“馭見國風CMF設計大賽”,鑫源又向我們揭示了國風的另一種可能性。這次比賽的第一名喚作“風雅頌”。顯然,這是以《詩經》篇章為靈感,并輔以汝瓷冰釉面、如意雲紋等濃郁的中國情結,所撰寫的獨屬于“骓1200”的國風意境。

摩托哥丨鑫源的“摩托X國風”到底有沒有搞頭?

而第二名“水墨見山”則是非常巧妙的以白色車身為畫紙,用水墨寫意的手法,把“遠山不見我,而我見遠山。”的詩意描繪于車身之中,甚至還帶上了幾分“看山不是山”的機鋒禅意,勾勒出了真正能夠讓人回味無窮的摩托國風。

摩托哥丨鑫源的“摩托X國風”到底有沒有搞頭?

是以無論是鑫源自己對于國風的解讀,亦或是通過活動評選脫穎而出的國風創意,顯然都具備精妙巧思,且緊扣 “重意境”的國風神髓,妙不可言。有這樣的文化底蘊護航,“摩托X國風”這條路何愁走不通?

摩托哥丨鑫源的“摩托X國風”到底有沒有搞頭?

合:寫在最後

鑫源的國風,你可以看作是向《詩經》名篇《國風》的緻敬,也可以看作是在國内機車領域,對純正中國元素最深層次的挖掘與展現。

摩托哥丨鑫源的“摩托X國風”到底有沒有搞頭?

是以回頭看最開始的那個問題,鑫源的“摩托X國風”到底有沒有搞頭?摩托哥現在可以很負責的給出一個答案,鑫源确實是花了心思在挖掘國風與中國制造之間的聯系,這樣有誠意的付出,必然會得到市場有誠意的回答,是以在摩托哥看來,鑫源隻要能夠堅定的走下去,作為“摩托X國風”的引領者,必然會有大搞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