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砂鍋做錯了什麼,為啥總被五花大綁的?

作者:MTO社

大冬天,有什麼能讓你瞬間感到溫暖?是電暖氣?火鍋?還是某個懷抱?

對我來說,家對面的小飯館裡,冒着熱氣的粉絲煲、煲仔飯、瘦肉粥是最無可替代的。下班之後拖着鼻涕進來,看到火上幾個咕嘟咕嘟的砂鍋,仿佛一下來到了暖洋洋的廣東。

砂鍋做錯了什麼,為啥總被五花大綁的?

這不可能不好吃

隻是,為什麼每個砂鍋都被鐵絲五花大綁呢?它們都犯了什麼錯!

老闆說,不綁上它們,你就喝不上這鍋粥了!

我的寶貝夾砂

要想說清砂鍋,咱得把時間稍微倒回去一點——也不多,就一萬年吧。

彼時的人類,已經有了社會化的行為,也有了農業的雛形,各種石制刃具讓狩獵和切割變得友善。這時,有個大聰明提出來,要是有個碗,吃飯可就優雅多了。

石頭碗太難做,木頭碗愛壞。用泥曬幹了倒是容易,就是拿它喝水老喝成泥湯。人們發現,用火燒過的一些泥盆就不會再化到水裡了,這就是最初的土器。由此,新石器時代大踏步走來了。

砂鍋做錯了什麼,為啥總被五花大綁的?

土器真不錯,但問題也很多,比如太不緻密。雖然水不會變泥湯,但得趕快喝,多放一會兒就都滲出去了。于是大家開動腦筋,找到了合适的黏土,用更高的溫度燒結,這就是陶器。陶器滲水性大大降低,而且相對耐用,深受古人類的歡迎。

很快,大家就卷起來了,材料越來越細膩,這樣做出的盆啊碗啊非常輕薄,手感也好,是最流行的居家好物。這種細膩的陶器我們叫它“泥質陶”。

砂鍋做錯了什麼,為啥總被五花大綁的?

崧澤文化出土泥質陶豆

老信攝于蘇州博物館

泥質陶做碗是沒得說,不過做鍋就完蛋了。陶土導熱比較慢,膨脹系數又大,外面燒熱了裡面還沒熱,外面一個勁膨脹裡面死活不跟着——

呱唧,碎了。

砂鍋做錯了什麼,為啥總被五花大綁的?

圖檔來自綜藝截圖

也有些比較粗制濫造的産品,似乎就碎得少。難道越細膩越愛裂嗎?古人一實驗,還真是這麼回事!于是又開始“開倒車”,往細膩的陶土裡摻一些砂礫、陶渣、草木灰之類的東西,這就是“夾砂陶”。

如今,我們通過顯微鏡可以看出,陶器的開裂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從各處爆發,小裂縫合成中裂縫,中裂縫形成大裂縫,最後徹底稀碎。夾砂陶就不一樣了,小裂縫走沒幾步,就碰上了一個砂粒或者孔隙,裂不下去了,隻好停步或者拐彎。這樣小裂縫難以彙總加劇,器具燒裂的比例就低得多。

砂鍋,就是古老的夾砂陶。

砂鍋做錯了什麼,為啥總被五花大綁的?

傳統夾砂陶代表——山西平定砂鍋

脆弱但是真香

夾砂陶是古人在長期的生活中總結發現的好玩意,即使後來金屬鍋出現,它仍然是炊具的主力。

要知道,在宋代之前,鐵鍋可是絕對的奢侈品,非王公大賈不能擁有。而且早期的鐵鍋是生鐵的,同樣容易碎裂。砂鍋價格便宜量又足,反正古人也沒那麼多煎炸爆炒需求,就算有鐵鍋,誰家有那麼多油啊!

砂鍋做錯了什麼,為啥總被五花大綁的?

滿城漢墓出土的“小熊高壓鍋”

砂鍋再一次失寵就是當代了。現代氣竈可以瞬間把鍋子加熱到幾百度甚至兩千度,就算加了砂,砂鍋也還是受不了這麼快的溫度變化。往燒熱的砂鍋裡來點常溫的水、醬油,都足以讓它崩潰。沒辦法,這才有人想出了給砂鍋上個鐵絲箍。

廣東人管這個手藝叫“箍煲”,這可是個技術活。這一圈鐵絲既要緊貼又要均勻。反正砂鍋總是從小裂走向大裂,箍要做的不是防止它裂,而是防止它“解體”。

砂鍋做錯了什麼,為啥總被五花大綁的?

箍煲

就算徹底一裂兩半,隻要箍得足夠好,砂鍋仍然能保持原型,不至于糟蹋了一鍋食材。裂縫用米湯或者蛋清來“加強”一下,甚至還能繼續反複使用。

箍煲這個詞還可以擴大到人際關系——都快一拍兩散彼此拉黑了,勸勸說說又能湊合交往了,廣東話裡就叫“箍煲”。婚姻調解處大概就是專業箍煲了。

砂鍋做錯了什麼,為啥總被五花大綁的?

專業箍煲的匠人

圖檔來自:西江日報

可能你會問,既然砂鍋這麼多毛病,鐵鍋又這麼便宜了,為什麼不都用鐵鍋呢?

沒轍,砂鍋做飯是真的香啊!

砂鍋做錯了什麼,為啥總被五花大綁的?

圖檔來自網絡

砂鍋導熱慢,不耐高溫,費火,愛碎,那是站在咱的角度看。要是在食材角度,這些甚至是優點。對于炖煮、焖燒之類的菜肴,金屬炊具是不擅長的——下面火燒的部分溫度特别高,食材倍受煎熬;但上面沾不到火的鍋壁相當于一個大散熱片,把熱量快速的散播到空氣裡,讓上面的食材倍受凄涼。結果就是下面的呈味氨基酸都分解了,上面的還沒炖出來。

砂鍋則能長時間地保持鍋内熱度的均勻穩定,使肉類和香料都能充分發揮實力。

砂鍋做錯了什麼,為啥總被五花大綁的?

鍋氣溢出螢幕了

科技改變砂鍋

說了這麼半天,好像沒啥科普啊。别急,幹貨來了。

上面的内容不難了解,但你有沒有往根兒上想——為什麼陶土在燒熱後那麼愛膨脹?又為什麼燒制前的泥盆和燒制後的泥盆大不一樣?

砂鍋做錯了什麼,為啥總被五花大綁的?

打邊爐用的陶土鍋

陶器是陶土做的,陶土的來源很多很複雜,大體上是由矽、鋁的氧化物為成分的黏土,内部有很多晶體。在高溫燒制的過程中,一部分材料溶解,重結晶或者玻璃化。雖然東西還是那些東西,元素還是那些元素,但結構發生了改變。就像木炭可以在高溫高壓下人造成鑽石。

砂鍋做錯了什麼,為啥總被五花大綁的?

高嶺土當中的一些晶體

這些晶體晶型不同、排列不同、膨脹系數也不同,這就導緻它們在受熱時會發生不同的變化。

舉個例子,石英是瓷土中含量最多的晶體,也是變化最豐富的晶體。沙子、水晶、瑪瑙都是石英,高溫石英、低溫石英、方石英、柯石英……石英的多種晶體擁有完全不同的實體性質,方石英比高溫石英熱膨脹系數大得多。

砂鍋做錯了什麼,為啥總被五花大綁的?

水晶晶體

有了這些現代知識,做砂鍋就不用再盲人摸象。比如,在原有的泥土裡加入锂輝石之類含有氧化锂的礦石,就能讓瓷土中高膨脹的晶體大大減少,制成不怕幹燒的耐熱砂鍋。這種鍋從幹燒800度的火上直接扔到水裡也不會裂開。

我們今天新款的砂鍋很多都标有“加入非洲進口锂輝石”,就是這類産品。其實所謂非洲锂輝石也沒多稀罕,這樣的砂鍋也沒多幾個錢。

砂鍋做錯了什麼,為啥總被五花大綁的?

一塊長得非常藝術的锂輝石

當然,家庭使用砂鍋也得注意,比如盡量避免大火幹燒、避免涼水沖擊熱鍋或者熱鍋直接放在涼瓷磚上等等。

愛廚藝的你,要不要買個砂鍋趕快煲起來,溫暖整個冬天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