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發挑戰賽##頭條創作挑戰賽##冬季生活打卡季#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前言
1951年7月10日,北韓戰争雙方第一次談判在開城舉行。本次停戰談判主要有三個問題,一是怎樣監督停戰問題,二是戰俘該如何進行交換,三是軍事分界線怎麼劃分。
僅僅是這三個問題,雙方談了長達兩年時間。中朝方面組成了以李克農上将為團長的談判代表團,整個談判團分為了三線。
第一線出面談判的,南仁大将和鄧華将軍。第二線就是談判指揮部,由李克農和喬冠華負責。第三線就是中朝上司高層,他們負責協商确定談判方案、方針和原則。
從雙方第一次接觸,到最後雙方達成共識,用了整整兩年的時間,李克農上将作為談判代表團團長,可以說是居功至偉。談判就算到了最後一刻,敵人都沒有放棄破壞行動。
原本在闆門店,雙方是要雙方最高代表和司令官簽字。但常年從事地下工作的李克農上将,還是留了一個心眼。後面的發生的事證明,李克農想的的确周到。
狂妄的美方代表
“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你照樣得不到。”
北韓戰争談判,是美國曆史上第一次在沒有赢得戰争的情況下,和敵方進行談判。同時,也是中國自鴉片戰争以來,第一次絕對勝利者的姿态和敵方談判。
面對得之不易的談判,中朝雙方提出了三項建議,也就是我們開頭說的那三條。
而美軍代表說什麼就是不同意,說他們今天隻讨論和北韓有關的軍事問題,中朝的建議中有政治,他們無法讨論,拿出了自己的9條提案。
九條提案裡邊,不說停火也不說撤軍,就是單純的想要把時間拖下去。
他們認為,隻要能夠拖下去,北韓戰争就會将剛成立的新中國拖入泥潭,減緩中國的發展,同時還能加大蘇聯的壓力。
北韓戰争持續進行下去,中國為了支援北韓前線,各種軍工業也會北移,這樣也能減輕常大隊長的壓力。隻能說想的真美。
如果不聽的話,那就繼續打,打到中朝聽話為止。之後中朝又提出五項議程,美軍代表又以政治問題拒絕。說實話,要是不談政治問題,美軍應該馬上撤出北韓半島。
中朝所提議的三八線,美軍代表一開始是同意的,然後在談判中就突然變卦了。
要求中朝在劃定軍事分界線時,給予美國海空軍一些土地補償,面積足足有12000平方公裡。其中北韓包括平壤在内的幾個重鎮,都被美軍劃入。
我把平壤給你,你把華盛頓和紐約給我好不好。打仗打不赢,白日夢倒是做的挺好。要是沒有海空軍,你美軍能不能仁川登陸都是問題。你海空軍要補償,我地面部隊也要補償。
談判陷入了僵局,美代表所謂的強硬态度,根本無法給予中朝威脅。既然硬的不行,那就來軟的。
在8月10日的談判上,中朝代表發言完畢後。美代表就和啞巴了一樣,什麼話都不說,開始了靜坐儀式。
中朝代表看着美代表一言不發,也是非常奇怪,第一次見到這種談判的。看着美代表還是不說話,中朝代表有些急了,有人甚至想要離開了。
就在這個時候,談判團團長李克農,給談判桌上的代表們,傳來了一張紙條,上面寫了三個大字:“坐下去!”雙方代表就在談判桌上,怒目對視了下去。
美國人這一招是非常陰毒的,中朝代表要是就此離開,就會被抓住把柄,還能把破壞談判的帽子戴在我方代表頭上。
雙方沉默對抗了132分鐘後,忍不住的美代表宣布休會退席,創下了最長沉默時間的曆史記錄。而後來的一次會議上,又創下了25秒的曆史最短談判記錄。
談判是一場不見硝煙的戰争,談判桌上的一句話一個小動作,可能就會讓對方抓住把柄。是以為了前方談判的成功,毛主席親自點将了李克農将軍。
這位長期主持地下工作的上将,細心、沉着、冷靜,特務光是和他對視一眼,都會從自信變的心虛。
從談判開始,到八月中旬雙方再次開戰。毛主席向前線的李克農發了四十多份電報,将所有的細節訓示提醒,同時告訴前線。不要怕談判破裂,談判桌上談不成,那就在戰場上再打。
雙方的談判毫無進展,美國也不打算再裝下去,8月18日,美韓三個師向北韓人民軍發起進攻,妄圖以武力逼迫中朝在談判桌上讓步。
最可惡的是在8月22日,美國空軍在朝中談判住所,投下4枚燃燒彈,13枚炸彈。在絕對的證據面前,美軍卻矢口否認。前線談判代表團決定改變戰略,打談結合,以打促談。
寸土不讓
随着第五次戰役的結束,交戰雙方的陣線已經相對穩定,志願軍的夜戰和運動戰的打法,在陣地戰中難以發揮,且志願軍陣地戰經驗不足,前線指戰員也缺乏陣地戰經驗。
但志願軍和人民軍,靠着強大的組織能力和學習能力,以及堅韌不拔的戰鬥精神,沒有讓裝備優良的聯合國軍吃到一點甜頭。
夏季攻勢中,聯合國軍在飛機坦克等重型裝備的掩護下,以優勢兵力向人民軍三個軍團的陣地持續猛攻七個晝夜,在付出16000人的傷亡後,推進不到7公裡。
9月1日聯合國軍卷土重來,在851高地和人民軍再次交手,奮戰6個晝夜後,依然沒有取得有效進展。夏季攻勢結束時,人民軍和志願軍消滅聯合國軍7.8萬人。
美軍的陣線,僅僅向前推進不到8公裡,個别地方不足兩公裡。來不及休息,美軍又集結優勢兵力和重型裝備,對志願軍和人民軍陣地發起猛攻。
志願軍的指戰員們迅速總結經驗教訓,以坑道為骨幹,與野戰攻勢相結合,構築了堅不可摧的地下長城。在戰場中學習,在戰場中成長。
用比五次戰役更少的犧牲和代價,消滅了更多的敵人。李奇微的進度之慢,讓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認為,再用20年都難打到鴨綠江。
10月15日,美軍再次回到了談判桌上。這次談判的地點,卻到了闆門店。美國人這次不再叫嚣自己所謂的海空優勢,也不要求中朝讓出1.2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而是讓雙方後退1500平方公裡,美軍則前進600平方公裡。這給李克農和談判代表們都整無語了,搞得好像是你美軍在前線赢了一樣。
如此無理的要求,自然受到了駁斥,談判又不了了之,雙方再次開戰。為了達成目的,美軍利用空軍優勢,對支援公路鐵路補給線瘋狂打擊。
為了保證鐵路暢通,鐵道兵戰士們用盡了手段。白天不過車的時候,他們就把鐵軌拆掉,讓美空軍認為已經轟炸過了,等到過車的時候再趕緊把鐵軌修好。
剛組建起來的中國空軍,也和在二戰中美軍王牌,在北韓的上空展開了殊死交鋒。這不亞于一個孩子剛學會跑,就讓他去和泰森打架,但中國空軍完成了不可能的奇迹。
從1950年12月18日到闆門店停戰,擊落美軍330架,損失231架,116名飛行員犧牲在北韓。戰場上的優異表現,讓中朝代表再次赢得了主動權。
經過商議後,談判代表提出,以雙方軍隊世界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各自退後兩公裡。美國雖然接受了這一提議,卻拿出了緩兵之計。
說如果30天内停戰,則該分界線有效。30天後停戰,就要重新劃分軍事分界線。美軍幻想在30天的時間裡集結重兵,再次發起攻勢。
協定達成
從11月27日交戰雙方達成軍事分界線協定,談判轉入後三項議程。但無論提出怎樣的建議,美方都會反對,甚至派空軍襲擊了談判的中朝車隊。
經過一番的唇槍舌劍後,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中朝雙方做出了讓步,雙方達成了初步協定,開始了有關戰俘的談判。
關于戰俘問題,美國從一開始就動了手腳。給中朝雙方的俘虜名單缺斤少兩,少了整整四萬多人。名單中除了名字的拼音外,沒有标注出任何有用的資訊,讓中朝雙方無法查證。
李克農和前線代表們,隻能連軸轉,去核定美方的俘虜名單,再去對比自己的俘虜名單。美國還厚顔無恥的說,要根據戰俘的意願,将部分戰俘送到常大隊長手中。
同時,在戰俘營内,美軍開始了如日本法西斯一般的殘酷統治。蛇蟲鼠蟻、病菌試驗、言語侮辱、肆意屠殺,可以說和法西斯如出一轍。
戰俘們曾經抓住了戰俘營的美軍管事,要和美軍談判。把管事放了之後,美軍回頭就翻了臉,對戰俘的進行了大規模的屠殺。
而被志願軍和人民軍俘虜的戰俘,受到了真正日内瓦公約上的待遇,吃的好穿的好,走的時候還有禮物拿。但他們回去之後,卻遭到了麥卡錫主義者的迫害。
談判再次陷入了僵局,主要是美國人認為,自己還有的打。從和西班牙在南美開戰以來,美國從來沒有輸過任何一場戰争,都達到了戰争的目的,他們還是不甘心。
不甘心那就打,打到你服為止。在上甘嶺戰役中,美軍發射炮彈190多萬發,把山頭都給炸沒了,依然沒有撼動志願軍。
他們已經在這場戰争中,拿出了所有的現代化武器,卻依然無法前進一步,已經在戰争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士兵和國内的群眾們,對美國政府十分不滿。
但他們還是沒有放棄,南北韓的李承晚更是喪心病狂。為了應對美軍未來可能得戰争,志願軍在北韓的土地上挖坑道、建倉庫、囤物資,在西海岸構築了長達720公裡的防禦工事。
中朝雙方的積極措施和強硬态度,讓美國高層認識到,如果再打下去,自己也會被拖入泥潭,但他們還是不甘心,在戰俘問題上依舊推诿。
反對和平的李承晚,更是叫嚣打到鴨綠江去。中朝雙方,決定給他們一點顔色瞧瞧,夏季反擊作戰打響。
此時的志願軍已經不是剛入朝時,連飯都吃不飽的志願軍。他們戰術戰法研究透徹,武器裝備充足,且鬥志昂揚。
僅僅曆時14天的時間,志願軍先後向聯合國軍20多個目标發起攻擊29次,攻克19處重要目标,殲敵4100多人,傷亡1600多人。
夏季作戰結束後,美方已經失去了戰鬥意志,但李承晚決定流幹南北韓的最後一滴血,反正他又不上戰場。
為了給李承晚一個教訓,金城戰役打響。解放軍拿出來了北韓戰場上,能拿出來的各類火炮。
戰役打響之前,毛主席訓示前線給李承晚打疼打哭。其他聯合國軍隊暫時不打,如果他們進攻,那就全部消滅。
7月13日晚九點,1483門火炮向南北韓軍隊發起進攻,1900多噸炮彈,被傾瀉到南北韓軍陣地。志願軍的優秀表現,再次讓代表們在談判桌上赢得先機。
李克農和談判代表們乘勝追擊,又提出了多個有利條件和問題。此時美國代表是真的知道疼了,面對中朝的9個問題都進行了詳細的答複和保證。
之前商定的軍事分界線,靠着中朝軍隊的英勇作戰,再次向南推進了332.6平方公裡。
1953年7月27日10時,中朝美三方代表,在闆門店簽署了停戰協定。原本是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元帥、人民軍最高司令金日成,和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當面簽署。
多年在地下工作李克農,察覺到了李承晚的野心。選擇了讓雙方首席代表先在會場簽字,協定簽字生效後,雙方回到營地,交給各自的司令員簽字。
李承晚當時的确組織了暗殺隊伍,準備對雙方代表動手。等到簽字時,殺手看不見目标一臉懵逼,最後被安保人員抓捕。不得不說李克農的周到。
在談判俄兩年時間裡,他每天隻能休息三四個小時,身上的疾病因為過度勞累而加重,但還是不退一步,始終戰鬥在第一線,時刻提防着美韓的陰謀詭計。
好在,在前線将士的浴血拼殺下,加上他在談判桌上的運籌帷幄,新中國打赢了立國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