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挑战赛##头条创作挑战赛##冬季生活打卡季#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51年7月10日,朝鲜战争双方第一次谈判在开城举行。本次停战谈判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怎样监督停战问题,二是战俘该如何进行交换,三是军事分界线怎么划分。
仅仅是这三个问题,双方谈了长达两年时间。中朝方面组成了以李克农上将为团长的谈判代表团,整个谈判团分为了三线。
第一线出面谈判的,南仁大将和邓华将军。第二线就是谈判指挥部,由李克农和乔冠华负责。第三线就是中朝领导高层,他们负责协商确定谈判方案、方针和原则。
从双方第一次接触,到最后双方达成共识,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李克农上将作为谈判代表团团长,可以说是居功至伟。谈判就算到了最后一刻,敌人都没有放弃破坏行动。
原本在板门店,双方是要双方最高代表和司令官签字。但常年从事地下工作的李克农上将,还是留了一个心眼。后面的发生的事证明,李克农想的的确周到。
狂妄的美方代表
“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你照样得不到。”
朝鲜战争谈判,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没有赢得战争的情况下,和敌方进行谈判。同时,也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绝对胜利者的姿态和敌方谈判。
面对得之不易的谈判,中朝双方提出了三项建议,也就是我们开头说的那三条。
而美军代表说什么就是不同意,说他们今天只讨论和朝鲜有关的军事问题,中朝的建议中有政治,他们无法讨论,拿出了自己的9条提案。
九条提案里边,不说停火也不说撤军,就是单纯的想要把时间拖下去。
他们认为,只要能够拖下去,朝鲜战争就会将刚成立的新中国拖入泥潭,减缓中国的发展,同时还能加大苏联的压力。
朝鲜战争持续进行下去,中国为了支援朝鲜前线,各种军工业也会北移,这样也能减轻常大队长的压力。只能说想的真美。
如果不听的话,那就继续打,打到中朝听话为止。之后中朝又提出五项议程,美军代表又以政治问题拒绝。说实话,要是不谈政治问题,美军应该马上撤出朝鲜半岛。
中朝所提议的三八线,美军代表一开始是同意的,然后在谈判中就突然变卦了。
要求中朝在划定军事分界线时,给予美国海空军一些土地补偿,面积足足有12000平方公里。其中朝鲜包括平壤在内的几个重镇,都被美军划入。
我把平壤给你,你把华盛顿和纽约给我好不好。打仗打不赢,白日梦倒是做的挺好。要是没有海空军,你美军能不能仁川登陆都是问题。你海空军要补偿,我地面部队也要补偿。
谈判陷入了僵局,美代表所谓的强硬态度,根本无法给予中朝威胁。既然硬的不行,那就来软的。
在8月10日的谈判上,中朝代表发言完毕后。美代表就和哑巴了一样,什么话都不说,开始了静坐仪式。
中朝代表看着美代表一言不发,也是非常奇怪,第一次见到这种谈判的。看着美代表还是不说话,中朝代表有些急了,有人甚至想要离开了。
就在这个时候,谈判团团长李克农,给谈判桌上的代表们,传来了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三个大字:“坐下去!”双方代表就在谈判桌上,怒目对视了下去。
美国人这一招是非常阴毒的,中朝代表要是就此离开,就会被抓住把柄,还能把破坏谈判的帽子戴在我方代表头上。
双方沉默对抗了132分钟后,忍不住的美代表宣布休会退席,创下了最长沉默时间的历史记录。而后来的一次会议上,又创下了25秒的历史最短谈判记录。
谈判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谈判桌上的一句话一个小动作,可能就会让对方抓住把柄。所以为了前方谈判的成功,毛主席亲自点将了李克农将军。
这位长期主持地下工作的上将,细心、沉着、冷静,特务光是和他对视一眼,都会从自信变的心虚。
从谈判开始,到八月中旬双方再次开战。毛主席向前线的李克农发了四十多份电报,将所有的细节指示提醒,同时告诉前线。不要怕谈判破裂,谈判桌上谈不成,那就在战场上再打。
双方的谈判毫无进展,美国也不打算再装下去,8月18日,美韩三个师向朝鲜人民军发起进攻,妄图以武力逼迫中朝在谈判桌上让步。
最可恶的是在8月22日,美国空军在朝中谈判住所,投下4枚燃烧弹,13枚炸弹。在绝对的证据面前,美军却矢口否认。前线谈判代表团决定改变战略,打谈结合,以打促谈。
寸土不让
随着第五次战役的结束,交战双方的阵线已经相对稳定,志愿军的夜战和运动战的打法,在阵地战中难以发挥,且志愿军阵地战经验不足,前线指战员也缺乏阵地战经验。
但志愿军和人民军,靠着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以及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没有让装备优良的联合国军吃到一点甜头。
夏季攻势中,联合国军在飞机坦克等重型装备的掩护下,以优势兵力向人民军三个军团的阵地持续猛攻七个昼夜,在付出16000人的伤亡后,推进不到7公里。
9月1日联合国军卷土重来,在851高地和人民军再次交手,奋战6个昼夜后,依然没有取得有效进展。夏季攻势结束时,人民军和志愿军消灭联合国军7.8万人。
美军的阵线,仅仅向前推进不到8公里,个别地方不足两公里。来不及休息,美军又集结优势兵力和重型装备,对志愿军和人民军阵地发起猛攻。
志愿军的指战员们迅速总结经验教训,以坑道为骨干,与野战攻势相结合,构筑了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在战场中学习,在战场中成长。
用比五次战役更少的牺牲和代价,消灭了更多的敌人。李奇微的进度之慢,让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再用20年都难打到鸭绿江。
10月15日,美军再次回到了谈判桌上。这次谈判的地点,却到了板门店。美国人这次不再叫嚣自己所谓的海空优势,也不要求中朝让出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而是让双方后退1500平方公里,美军则前进600平方公里。这给李克农和谈判代表们都整无语了,搞得好像是你美军在前线赢了一样。
如此无理的要求,自然受到了驳斥,谈判又不了了之,双方再次开战。为了达成目的,美军利用空军优势,对支援公路铁路补给线疯狂打击。
为了保证铁路畅通,铁道兵战士们用尽了手段。白天不过车的时候,他们就把铁轨拆掉,让美空军认为已经轰炸过了,等到过车的时候再赶紧把铁轨修好。
刚组建起来的中国空军,也和在二战中美军王牌,在朝鲜的上空展开了殊死交锋。这不亚于一个孩子刚学会跑,就让他去和泰森打架,但中国空军完成了不可能的奇迹。
从1950年12月18日到板门店停战,击落美军330架,损失231架,116名飞行员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优异表现,让中朝代表再次赢得了主动权。
经过商议后,谈判代表提出,以双方军队世界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各自退后两公里。美国虽然接受了这一提议,却拿出了缓兵之计。
说如果30天内停战,则该分界线有效。30天后停战,就要重新划分军事分界线。美军幻想在30天的时间里集结重兵,再次发起攻势。
协议达成
从11月27日交战双方达成军事分界线协议,谈判转入后三项议程。但无论提出怎样的建议,美方都会反对,甚至派空军袭击了谈判的中朝车队。
经过一番的唇枪舌剑后,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中朝双方做出了让步,双方达成了初步协议,开始了有关战俘的谈判。
关于战俘问题,美国从一开始就动了手脚。给中朝双方的俘虏名单缺斤少两,少了整整四万多人。名单中除了名字的拼音外,没有标注出任何有用的信息,让中朝双方无法查证。
李克农和前线代表们,只能连轴转,去核定美方的俘虏名单,再去对比自己的俘虏名单。美国还厚颜无耻的说,要根据战俘的意愿,将部分战俘送到常大队长手中。
同时,在战俘营内,美军开始了如日本法西斯一般的残酷统治。蛇虫鼠蚁、病菌试验、言语侮辱、肆意屠杀,可以说和法西斯如出一辙。
战俘们曾经抓住了战俘营的美军管事,要和美军谈判。把管事放了之后,美军回头就翻了脸,对战俘的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
而被志愿军和人民军俘虏的战俘,受到了真正日内瓦公约上的待遇,吃的好穿的好,走的时候还有礼物拿。但他们回去之后,却遭到了麦卡锡主义者的迫害。
谈判再次陷入了僵局,主要是美国人认为,自己还有的打。从和西班牙在南美开战以来,美国从来没有输过任何一场战争,都达到了战争的目的,他们还是不甘心。
不甘心那就打,打到你服为止。在上甘岭战役中,美军发射炮弹190多万发,把山头都给炸没了,依然没有撼动志愿军。
他们已经在这场战争中,拿出了所有的现代化武器,却依然无法前进一步,已经在战争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士兵和国内的民众们,对美国政府十分不满。
但他们还是没有放弃,南朝鲜的李承晚更是丧心病狂。为了应对美军未来可能得战争,志愿军在朝鲜的土地上挖坑道、建仓库、囤物资,在西海岸构筑了长达720公里的防御工事。
中朝双方的积极措施和强硬态度,让美国高层认识到,如果再打下去,自己也会被拖入泥潭,但他们还是不甘心,在战俘问题上依旧推诿。
反对和平的李承晚,更是叫嚣打到鸭绿江去。中朝双方,决定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夏季反击作战打响。
此时的志愿军已经不是刚入朝时,连饭都吃不饱的志愿军。他们战术战法研究透彻,武器装备充足,且斗志昂扬。
仅仅历时14天的时间,志愿军先后向联合国军20多个目标发起攻击29次,攻克19处重要目标,歼敌4100多人,伤亡1600多人。
夏季作战结束后,美方已经失去了战斗意志,但李承晚决定流干南朝鲜的最后一滴血,反正他又不上战场。
为了给李承晚一个教训,金城战役打响。解放军拿出来了朝鲜战场上,能拿出来的各类火炮。
战役打响之前,毛主席指示前线给李承晚打疼打哭。其他联合国军队暂时不打,如果他们进攻,那就全部消灭。
7月13日晚九点,1483门火炮向南朝鲜军队发起进攻,1900多吨炮弹,被倾泻到南朝鲜军阵地。志愿军的优秀表现,再次让代表们在谈判桌上赢得先机。
李克农和谈判代表们乘胜追击,又提出了多个有利条件和问题。此时美国代表是真的知道疼了,面对中朝的9个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的答复和保证。
之前商定的军事分界线,靠着中朝军队的英勇作战,再次向南推进了332.6平方公里。
1953年7月27日10时,中朝美三方代表,在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议。原本是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元帅、人民军最高司令金日成,和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当面签署。
多年在地下工作李克农,察觉到了李承晚的野心。选择了让双方首席代表先在会场签字,协议签字生效后,双方回到营地,交给各自的司令员签字。
李承晚当时的确组织了暗杀队伍,准备对双方代表动手。等到签字时,杀手看不见目标一脸懵逼,最后被安保人员抓捕。不得不说李克农的周到。
在谈判俄两年时间里,他每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身上的疾病因为过度劳累而加重,但还是不退一步,始终战斗在第一线,时刻提防着美韩的阴谋诡计。
好在,在前线将士的浴血拼杀下,加上他在谈判桌上的运筹帷幄,新中国打赢了立国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