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口小縣機構整合背後:高海拔緻多人請病假,部門剩下一兩個幹活的

人口小縣機構整合背後:高海拔緻多人請病假,部門剩下一兩個幹活的

人口小縣機構整合背後:高海拔緻多人請病假,部門剩下一兩個幹活的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 視覺中國 圖

果洛州瑪多縣地處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面積2.53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1.46萬人且居住分散。2023年的機構整合,讓這座青海省人口總量最少、機構編制規模最小的人口小縣為外界所關注。

瑪多縣的改革,有其特殊背景。

2023年歲末,《青海新聞聯播》刊發的系列報道披露,在瑪多工作,每位幹部面前最大的挑戰就是平均4500米的高海拔。一本本按月統計的科級幹部請假條,請假内容不少與高海拔引起的身體不适有關。

瑪多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周峰邦介紹,每個月的請假條裝訂成一本,按月統計,7月份因為家裡面孩子的上學,這些請假的比較集中一點。相對來說平均下來一個月是90到100人次,能達到50%,相當于一半人請假。我們大概是兩百人左右科級,幹部裡面請假的是100人。

人口小縣機構整合背後:高海拔緻多人請病假,部門剩下一兩個幹活的

“請假的人多了以後,不請吧,都是确實生了病,有的同志是長期三級高血壓,堅持帶病上班,有的确實是家裡老人生病,孩子無人照顧。要是請假了吧,工作也沒辦法開展,比較沖突。”周峰邦表示。

而隻要有人提出請休假,一些“四人以下局”就會出現停擺問題。瑪多縣委書記丁鳳山稱,瑪多縣人口少、編制少、服務半徑大、海拔又高,條件又艱苦,平時請假的人又多,基于這種情況,是以啟動改革的步伐。

瑪多縣委編辦此前介紹,改革前,全縣縣直黨政群機構共28個,除個别用編需求較大的部門外,部門行政編制平均不到4名,“四人以下局”13個,占據瑪多縣黨政群機構的近“半壁江山”,機構普遍規模小、力量散。在衆多的“四人以下局”中,除去1正1副或1正2副的上司,部門普通幹部行政編制僅1—2名,甚至沒有,幹部結構很不合理。而縣直黨政群機構行政編制共154名,平均服務半徑為164平方公裡,相當于内地3—4個鄉鎮的面積,龐大的服務半徑讓單個部門更加“勢小力微”。

在瑪多縣委編辦主任梁文廣看來,瑪多縣這個改革其實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時候了。“原來的話,我們每一個部門是3.7個編制,3.7個編制就是平均不到4名,我們就滿打滿算算了4個編制,去掉一正2副或者一正三副幹活的基本上就沒有,因為這裡海拔高,是以不排除有些幹部就請病假就走了,然後部門平均剩下兩個幹活的,可能就一個幹活的,這樣一來你看加上這麼大的服務半徑,這麼艱苦的條件,是以你看工作開展的困難有多大。”

澎湃新聞早前報道提到,瑪多縣“人口小縣”機構整合将改革前的25個黨政機構整合設定為20個,其中黨委機構6個、政府工作部門14個,較改革前精簡了5個機構,精簡比例為20%,旨在建構“大監督”“大組織”“大文化”“大生态”“大農牧”“大保障”“大建設”“大執法”的“大部門”機構職能架構。

其中,原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承擔的人事管理職責剝離出來,組建縣人事局,與縣委組織部合署辦公;縣文體旅遊廣電局與縣委宣傳部合署辦公;縣鄉村振興局與縣農牧和科技局合署辦公;原縣交通運輸局、原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全部職責整合,組建縣交通運輸和住房城鄉建設局。瑪多縣還組建縣委群團工作委員會,統籌協調全縣群團工作。其主任為縣委分管群團工作的1名常委,其成員為各群團組織負責人。

改革後,瑪多縣黨委機關有6個,分别是:縣紀委縣監委機關(縣委巡察辦)、縣委辦公室、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局)、縣委宣傳部(縣文體旅遊廣電局)、縣委統戰部(縣民族宗教事務局)、縣委政法委(縣司法局)。

政府工作部門共14個,分别是:縣政府辦公室、縣發展和改革局、縣教育局、縣警察局、縣民政和社會保障局(縣醫療保障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縣财政局、縣交通運輸和住房城鄉建設局、縣農牧和科技局(縣鄉村振興局)、縣自然資源和生态環境林草水利局、縣衛生健康局、縣統計局、縣應急管理局、縣審計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瑪多縣委編辦認為,瑪多縣人口小縣機構整合,較大程度解決了瑪多縣黨政群系統長期以來存在的“小、散、弱”、低效能等問題,機構整合後部門設定更加精簡,部門規模顯著擴大,部門幹部結構更加合理,部門力量更加集約,部門權責邊界更加明晰,部門間協調成本顯著降低,縣域内同類型事項推動落實效率明顯提高,初步形成了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