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6歲徐春升任國聯證券副總裁,曾是國内最年輕券商研究所所長

作者:澎湃新聞

又一位研究所所長擢升副總裁。

12月27日,國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聯證券”,601456)釋出公告稱,聘任徐春擔任公司副總裁。今年第四季度,這位國内最年輕券商研究所所長剛剛加盟國聯證券。

年僅36歲升任副總裁

公告資料顯示,徐春,1987年出生,現年36歲,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複旦大學理學碩士,持有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非執業會員證書、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徐春現任國聯證券研究所行政負責人,曾任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江證券”)行業研究員、研究所副總經理、總經理。

澎湃新聞注意到,徐春剛跳槽到國聯證券僅2個月的時間。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從業人員資訊公示,徐春于今年10月17日從長江證券登出從業登記,執業機構于11月1日變更為國聯證券。

36歲徐春升任國聯證券副總裁,曾是國内最年輕券商研究所所長

在長江證券任職期間,徐春為國内最年輕的券商研究所所長。在2014-2020年,徐春連續獲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師評選”家用電器行業第一名,并于2020年榮獲“新财富白金分析師”稱号、2021年獲得“新财富傑出研究領袖”稱号。

在徐春執掌長江證券研究所期間,長江證券的相關業績突出。資料顯示,2019年至2022年及2023上半年,長江證券獲得的交易傭金分别為4.01億元、7.41億元、11.81億元、9.55億元及4.67億元,2019年-2021年連續三年排名行業第二位,2022年及2023上半年排名行業第3位、第4位。

目前,國聯證券已進入關鍵發展時期。作為年内首單券商合并案例,國聯證券收購民生證券近日已獲證監會批複,無錫市國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聯集團”)獲準成為民生證券主要股東。

國聯集團為國聯證券的控股股東,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持有國聯證券5.44億股,占比19.21%。成為民生證券股東後,國聯集團表示,将穩妥有序推進民生證券與國聯證券的整合。

東吳證券指出,國聯證券體量預計快速擴張,民生證券與國聯證券同屬中型券商,待整合完成後國聯證券投行業務競争力預計将大幅提升。

10月28日,國聯證券釋出2023年三季報,前三季度,公司實作營業收入25.07億元,同比增長22.02%;實作歸母淨利潤7.27億元,同比增長12.94%;其中,國聯證券經紀業務、投行業務、資管業務、利息淨收入、自營業務分别實作收入3.9億元、4.25億元、2.93億元、1.39億元、11.35億元,同比分别下降5.8%、增加0.41%、增加121.03%、增加56.06%、增加21.92%。

大智慧VIP資料顯示,截至12月27日收盤,國聯證券報收于10.6元,漲1.92%,市值為300億元。

今年多位研究所所長升任高管

澎湃新聞注意到,今年以來,多位研究所所長升任公司高管。

3月27日晚,華西證券釋出公告稱,聘任魏濤為副總經理(副總裁),聘任前,魏濤為華西證券總經理助理、證券研究所所長。7月12日,招商證券釋出公告,原研究發展中心總經理張良勇,調任招商證券子公司招商資管,并出任董事長一職。8月30日,紅塔證券釋出公告,聘任李奇霖為公司副總裁,此前,李奇霖為紅塔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8月29日,山西證券釋出公告,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聘任進階管理人員的議案》,其中公司研究所所長劉軍擔任公司執行委員會委員。

業内人士認為,券商研究所所長頻頻升任高管,反映的是近年來券商對研究業務的重視程度加深。具有較強市場參考意義的升任案例是,2016年,長江證券研究所所長劉元瑞升任長江證券副總裁;2018年5月14日,天風證券研究所所長趙曉光被任命為天風證券副總裁。

信達證券資料顯示,近年來部分券商如天風、長江等研究業務發展迅速,從業務收入來看,2022年上市券商平均交易單元席位租賃淨收入占比為3.7%,而天風證券、長江證券交易單元席位租賃淨收入分别為6.5億元、11.0億元,收入占比分别為38.0%和17.3%,這兩家券商其對研究業務發展的重視程度遠超行業。

信達證券在研報分析中表示,從研究服務角度看,研究業務有助于券商快速打造品牌,形成機構端影響力。除此之外,研究業務對券商管道能力、資本實力依賴度更低,政策引導下核心價值更加聚焦研究能力本身;與此同時,研究與投行關聯或可實作對券商産業研究、定價能力賦能。

從公募交易傭金集中度來看,2013年至2022年,CR5和CR10分别介于23.5%~27.1%和42.5%~46.3%,在業内人士看來,業務集中度較低或表明研究業務的頭部券商與中小券商競争優勢或不明顯,目前研究業務仍處于格局未明,為中小券商突圍帶來發力空間。

華創證券表示,研究業務對曆史客戶積累的依賴度較低,中小券商能夠更好的發力該業務。在不考慮監管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參考天風、國盛、長江等研究所發展曆程,目前來看進入壁壘相對較低。華創證券指出,近年來研究業務正從萌芽期向成長期發展,具備研究業務優勢的券商有望獲得先發優勢,更快地形成機制建設與平台優勢,推動券商整體業務品質提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