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2家銀行利率下調,年輕人不買房不消費,加倍存款!

作者:胡華成
12家銀行利率下調,年輕人不買房不消費,加倍存款!

2023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銀行利率竟然在這一年内下調了三次。

其實銀行利率下調是大多數國家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面對的問題,可是一年降三次,多少還是讓人感覺有點着急了。

本來大陸的各大銀行已經紛紛在今年的6月份,9月份降過兩次利率,每次下調的幅度在10個基點到25個基點不等。

臨近年底,大陸的六大銀行(中工農建交郵)率先宣布下調存款利率,3個月、6個月、1年的存款利率均下調10個基點,已經分别低至1.15%、1.35%和1.45%。

我們按照100萬一年定期存款計算,一年的利率也隻有14500元,這個利息對于一個能夠存款百萬的人來說,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了。

2年期下調了20個基點,為1.65%。3年期和5年期則下調了25個基點,利率分别降至1.95%和2%。

就在6大行降息之後2天,也就是昨天,12家股份制銀行集體宣布下調存款利率,下調幅度與6大行基本一緻。

12家銀行利率下調,年輕人不買房不消費,加倍存款!

銀行們之是以如此急不可耐降利率,則是因為想要保持較為理想的淨息差。目前,全國商業銀行的淨息差已經降到了1.73%,算是比較低的位置了。如果銀行不下調存款利率,那麼銀行可能出現淨利潤集體下跌的情況。

而主流的銀行都是國有銀行,銀行下調利率又會牽一發而動全身,銀行看似是在保衛自己的淨利潤不受影響,實際上也是在趕着人們不要再儲蓄。再這樣下去,我們把錢存在銀行,可能還要給銀行保管費。

如果人們不把錢存在銀行,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理論上,這些嫌利率低的人會把儲蓄拿出來買房、炒股、消費或者是做其他投資。

不管這些人将錢拿來買房還是做其它的事情,對于經濟大循環來說都是好事。假設有很多人不存錢了,開始把錢拿出來買房,那麼搖搖欲墜的房地産行業将會被注入一針強心劑,有望帶動漫長的産業鍊複蘇。

可現實是現在的房地産幾乎全都在下跌,除了剛需房買家以外,其他人都在觀望,畢竟多等一年,可能少花50萬元。想要賺50萬,可不容易了。

如果這筆錢拿來股市炒股,A股很有可能告别3000點,迎接6000點了。可問題是,A股現在90%以上的股民都是虧損狀态,誰還敢在這個時候加倉呢?

12家銀行利率下調,年輕人不買房不消費,加倍存款!

消費倒是有可能,但是一定要有一個合理的理由。最好可以給人們提供一定的情緒價值,否則他們憑什麼消費呢?

按照最理想的經濟模型來看,銀行利率下降,應該會有一部分人把錢取出來買房子,還有一部分人炒股,也有很多人來消費,最終經濟增長的第二波曲線出現。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屆年輕人不僅不買房,還不炒股,也不消費,就是存款。利率越跌,他們越存,主打的就是一個叛逆。

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大陸居民存款總額是120.3萬億元,較年初增加了17.84萬億元。按照這個節奏計算,2023年大陸的居民存款總額可能會達到140萬億元,因為2021年增加了9.9萬億元。由此可知,大陸的居民存款總額有不斷增加的趨勢,甚至是加倍之勢。

而大陸的存款利率也從2021年以來一路下跌,這就說明,利率越跌,人們越存款。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反常的現象呢?

北大教授李玲表示,中國儲蓄率世界第一,老百姓卻不敢消費,原因則是保障不足,比如:醫療、教育、養老。我們之是以拼命存錢,主要是因為我們個人存的錢就像是一個小水盆,有火來了,可以往上潑一盆水。是以,很多錢打了水漂,沒花出效果,老百姓的獲得感就不足。

有網友表示,自己有兩個孩子,一個是輕微肺炎,另一個是甲流,花了近2000元治療。同僚家的一個孩子嚴重,住院花了19000元。

這還是在我們有醫保的情況下的花費,動不動就是幾千上萬元,這讓普通人不得不存錢。

存款提高的另外一個原因則是貧富差距拉大,普通人的收入除了房貸、車貸、教育、醫療、日常開銷之外,很難有多餘的錢來存款,大多數能存款的則是有錢一租,他們收入很高,沒處消費,畢竟樓市、股市都不景氣,隻能暫時存起來了。

年輕人,你在報複性存款嗎?

12家銀行利率下調,年輕人不買房不消費,加倍存款!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用颠覆式創新與新商業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業的世界裡,沒有被淘汰的行業,隻有被颠覆出局的企業,現在所有的商業競争都會聚焦在“颠覆與重構”上。

一家公司或者一位老闆,如果颠覆與重構能力短缺,注定會提前敗下陣來。

請記住:沒有創新力,哪有想象力;沒有想象力,何來競争力;要想破局突圍,必須颠覆原有商業模式,重構新的商業模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