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新法律科技資訊動态(第七期)

最新法律科技資訊動态(第七期)
最新法律科技資訊動态(第七期)

1.中國信通院丨《人工智能知識産權法律問題研究報告(2023年)》

2023年12月14日,中國信通院釋出《人工智能知識産權法律問題研究報告(2023年)》。該報告凝練了全球人工智能産業的發展概況以及産生知識産權問題的原因,對資料訓練的合理使用、内容著作權保護範圍等問題進行深入剖析,結合典型案例,深度分析各國在知識産權治理方面的不同實踐,提出探索人工智能知識産權平衡的治理理念,完善治理規則、統籌治理主體的有關舉措和建議,力圖為人工智能知識産權的有效治理提供參考樣闆。

背景回複“人工智能知識産權法律問題研究報告”擷取報告全文。

來源:中國信通院

2.Blickstein&德勤丨很多法律專業人士認為生成式 AI 将會降低成本

近日,法律部門咨詢公司 Blickstein 和咨詢巨頭德勤合作釋出了《第 16 次年度法律部門營運調查》。調查顯示大量法律部門希望其外部律師使用生成式 AI,并期望該技術為律師事務所的服務帶來更好的價值。

背景回複“年度法律部門營運調查”擷取報告全文。

來源:legaltechnews

3.LegalNow AI丨重磅推出全球法律GPTs平台

LegalNow AI近日啟動了Lawyer GPTs Party活動,旨在将全球律師網絡與LegalNow AI平台進行深度融合。LegalNow AI将協助來自不同國家、專業領域的律師建立他們定制的“GPT Agent”,并給予免費的流量支援和展示推薦。這些“GPT Agent”可供具有各種背景和需求的使用者免費探索和使用,律師通過定制化的GPTs向潛在客戶展示他們的專業水準和能力,同時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來源:LegalNow

4.Legal & Regulatory 丨推出法院裁決的生成式 AI 總結功能

Wolters Kluwer 集團旗下的 Legal & Regulatory 宣布推出一個新的摘要功能,該功能使用 OpenAI 的 GPT 大模型來生成法院裁決摘要。宣布這個新功能的新聞稿指出,在推廣到其他産品之前,該新功能将“先為使用德國 Wolters Kluwer 線上研究平台的法律專業人士提供服務。”

來源:legalitprofessionals

5.法律科技公司Harvey丨正洽談新一輪融資,估值将達7億美元

法律科技公司Harvey正洽談新一輪融資,金額在7000萬到8000萬美元。如這輪融資完成,Harvey的估值将達7億美元,也就是說,8個月之間估值翻了四倍。且成立僅一年,就完成3輪融資,被資本追捧。Harvey 于2022年11月成立,OpenAI的創投基金是其500萬美元種子輪的領投方,且Harvey是OpenAI投資的科技初創公司裡唯一的法律科技公司。

來源:科創闆日報

6.工信部等丨啟動2023年度國家綠色資料中心推薦工作

12月5日,工業和資訊化部宣布将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國管局、金融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組織開展2023年度國家綠色資料中心推薦工作。推薦工作将依據《國家綠色資料中心評價名額體系》,在生産制造、電信、網際網路、公共機構、能源、金融、電子商務等資料中心重點應用領域以及提供算力服務的超級計算、智能計算領域,選擇一批能效水準高且綠色低碳、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管理完善、代表性強的資料中心進行推薦。

來源:工信部

最新法律科技資訊動态(第七期)

7.法治時代創新論壇丨得理科技榮獲智慧公共法律服務創新案例榮譽

2023年12月16日,首屆《法治時代》創新論壇分論壇暨“2023年法治創新案例/人物/論文/産品”釋出活動和2023年首屆智慧法治智慧法務成果展在首都北京隆重舉行。本次論壇以“發揮創新引領,建設法治中國”為主題,論壇共收到1000多件創新案例、人物、論文和産品的申報。

深圳得理科技有限公司申報的《AI賦能公共法律服務——得理法律大模型的探索與實踐》榮獲首屆法治時代創新論壇“2023年智慧公共法律服務創新案例”榮譽稱号。該案例展示了得理科技研發的得理法律大模型在公共法律服務領域的廣泛應用和突出成果。

來源:得理法律資料

最新法律科技資訊動态(第七期)

8.英國法院及裁判所系統丨釋出司法機構從業人員使用人工智能指南

當地時間2023年12月12日,英國法院及裁判所系統釋出《人工智能:司法界指南》,以協助司法人員和其他輔助人員安全、可信地使用人工智能。《指南》提請相關人員注意人工智能應用的内容來源及品質、使用人工智能時的保密及隐私原則、保證可追責性及準确性原則、警惕歧視原則、確定安全原則、從業人員承擔責任原則等七項注意事項。《指南》還列出了數項推薦及不推薦使用人工智能完成的任務示例。

來源:英國法院及裁判所系統

9.國家資料局丨《“資料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征求意見稿)》

2023年12月15日,國家資料局公布《關于向社會公開征求<“資料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行動計劃》共二十三條,以拓展資料要素應用場景廣度及深度、顯現經濟發展領域資料要素乘數效應為總體目标,計劃重點在智能制造、智慧農業、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金融服務、科技創新、文化旅遊、醫療健康、應急管理、氣象服務、智慧城市、及綠色低碳等十二個領域推進資料要素的推廣及利用。《行動計劃》還強調在資料供給水準、資料流通環境及資料安全保障三方面強化保障支撐。

來源:國家資料局

10.新加坡丨釋出《國家人工智能戰略2.0》

當地時間2023年12月4日,新加坡釋出了《國家人工智能戰略2.0》(以下簡稱“戰略”),提出“為公共社會、為新加坡、為世界”的人工智能願景,并将“卓越”與“增能”列為願景中的兩大目标。《戰略》将系統分為活動推手、人與社群以及基礎設施與環境三類,其中又包括行業、政府、科研機構,人才、能力、社群建構,以及計算、資料、可信環境、意見與行動領袖十大助推力。《戰略》還宣布将與學界、商界及全體公民共建人工智能發展社會。

來源:Smart Nation Singapore

11.加拿大隐私專員辦公室丨《負責任、可信與保護隐私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基本原則》

當地時間2023年12月12日,加拿大隐私專員辦公室釋出了《負責任、可信與保護隐私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基本原則》。《原則》緻力于建立一個負責任和可信地開發與使用人工智能的數字社會。其内容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收集、使用和披露個人資料的授權與同意,将收集、使用和披露個人資料限制在必要範圍内,收集、使用和披露個人資料的公開性、問責制、授權通路及更正和資料保護等九項原則。

來源:加拿大隐私專員辦公室

12.歐盟丨就全球首個監管人工智能的法案達成曆史性政治協定

當地時間12月8日,歐盟成員國及歐洲議會議員就包括政府在生物識别監控中使用人工智能以及如何監管ChatGPT類人工智能系統等關鍵問題達成初步協定。該協定标志着歐盟在人工智能監管方面邁出關鍵一步。預計最終協定将在今年年底前達成。

來源:歐盟委員會

最新法律科技資訊動态(第七期)

13.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丨審理全國首例“AI聲音侵權案”

2023年12月12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首次組成五人合議庭,依法公開審理全國首例“AI聲音侵權案”。該案中,以配音為職業的原告殷某某意外發現,自己的聲音被AI化後,在一款名為“魔音工坊”的APP上以“魔小璇”的名義對外出售。殷某某以被告行為侵害其聲音權為由提起訴訟。目前,該案仍在進一步審理中。

來源:北京網際網路法院

文字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整理供學習交流。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