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有着輝煌的革命曆史。中國共産黨成立前後,吉林省有先進的知識分子和黨員來傳播馬克思主義,從事革命活動,并在以李大昭為首的中國共産黨北區委員會的上司下,這是吉林省的第一個黨支部——中國共産黨的長春支部。918事件後,吉林人民率先抗日作戰,在黨的上司下,組建了東北抗日聯盟第一路軍,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血戰,譜寫了愛國主義的英雄歌。吉林是這個戰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楊景宇等反聯盟烈士在吉林土地上殉道。吉林是東北解放戰争的重要戰場和邊疆基地,吉林發動了四戰、第三江、四江、第四寶臨江、夏秋冬攻勢等重大戰役,吉林人民為東北解放戰争的勝利和建立新中國作出了巨大貢獻。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為了緬懷光榮的曆史,紅基因的傳遞,吉林省婦聯、吉林省黨史研究室聯合推出"毛巾志願者談黨的曆史"欄目,重溫中國共産黨100年奮鬥的光輝曆史, 特别是吉林在黨的100年奮鬥中作出重要曆史貢獻,指導全省廣大婦女學習曆史、曆史、曆史、曆史、曆史。
點選音頻,聽聽毛巾志願者談論派對的曆史
中國共産黨在吉林的第一次合作和軍閥的毀滅來自吉林婦女 00:0014:47
旁白:朱盟,吉林财經大學學生
中國共産黨在吉林的第一次合作和摧毀軍閥
1923年6月,中國共産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關于國民黨和國民黨的決議》等檔案,建議黨現階段"以民族革命運動為中心",與國民黨建立統一戰線。決定共産黨員以自己的名義加入國民黨,而共産黨在思想上群組織上保持獨立。1924年1月,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在共産黨和國民黨左翼人士孫中山、廖仲凱的積極努力下,建立了以中國共産黨兩黨合作為基礎的革命統一戰線。同年4月,李大昭在北京成立國民黨北京執行部,确立了北方兩黨的合作,成為北方廣大地區的革命上司中心。北京市行政部直轄黃河以北的魯、豐、冀、黑等省。
當時,中國共産黨在吉林的根基十分薄弱,雖然共産黨有馬駿等共産黨員在秘密活動,但尚未成立組織;1924年,孫中山任命李孟軒、傅偉等為臨時宣傳員或專項宣傳員,到吉林從事"推進三文明"革命工作,籌備成立吉林省臨時黨委群組織國民議會促進會議。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中共中央發出一系列通知,号召全國黨組織廣泛宣傳孫中山的意志,大力發展國民黨的左翼力量。1925年,為聲援反帝愛國運動,活躍在省會吉林的共産黨黨員馬駿和省第一中學學生、國民黨黨員董海平共同讨論了在省會組織學生示威、組織上海個案支援協會和開展籌款活動等問題。 這是中國共産黨與吉林省合作的開始。
在共産黨合作時期,吉林省共産黨員除了少數專門從事黨的工作外,都出現在國民黨黨員面前,做國民黨的工作。劉遠大是中共北京區委派到長春開崗的黨員,也是國民黨吉林省臨時黨部勞動部書記。在五一運動後加入中國共産黨的吉林省第二師範學校學生韓守本也加入了國民黨。由于軍閥的反動統治,國民黨隻能進行秘密活動,宣傳新的三民族主義,發展國民黨成員。國民黨成員大多集中在文化教育領域,包括吉林省第二師範學校教師何躍波、吉林省第二中學教師黃子源、長春中國圖書局經理謝慧源等。中國共産黨兩黨成員正在積極籌備成立國民黨上司班子——國民黨長春市委。
1925年是軍閥們積極向國外擴張勢力、加強軍閥内部統治的重要一年。軍閥政府對東北反帝鬥争的瘋狂鎮壓"禁止吉林的遊行和集會,公然禁止抵制日本商品"。軍閥的反動行動在群衆中激起了大規模的反特朗普運動,進而引發了軍閥内部的重大分裂。同年11月23日,嚴厲軍人郭松齡在漳州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正式宣布叛逃,部隊轉入東北國民軍。
中國共産黨高度重視郭松齡的反脹氣事件。1925年12月1日,共青團中央、共青團中央向全國發出資訊,号召"民族革命人民和革命國民黨不要猶豫,奪取政權",推翻軍閥政府。根據中央的訓示,以李大昭為書記的中國共産黨北區委,将以國民黨北京行政部的名義,将具有組織軍隊經驗的國民黨黨員朱玉清從河南省調來,秘密派往東北地區,組織人民武裝力量,以回應郭的還價。同時,東北的共産黨組織奉命協助和指導朱镕基的活動。在中國共産黨東北黨組織的支援下,朱玉清在哈爾濱成立了東北國民自治軍司令部,共産黨人陳玉生、任國軒、彭守璞參加了總部的工作。朱玉清和郭秘密同意,郭對奉天省城(今沈陽)的主要進攻,東北民族自治軍同時在吉省和黑省組織暴亂。共産黨人林俊和劉遠大積極動員群組織了吉昌鐵路和中東鐵路上的勞工,為武裝起義做準備。郭松齡叛逃失敗後,張作東對參加過反特朗普運動的國民黨黨員和共産黨員進行大規模搜捕,朱玉清逃走,任國軒、陳虎生、彭守璞等人被捕入獄。後來,陳光誠在吉林省第一監獄被折磨緻死。
軍閥的白色恐怖并沒有使革命者屈服。在中國共産黨合作的旗幟下,經過共産黨員的積極努力和精心準備,30多名中國共産黨員在長春召開會議,1926年10月10日,在國民黨委員何躍波的家中,成立了國民黨長春市臨時黨支部, 選舉劉元大、謝慧源、黃子元為市委臨時委員,杜吉任青年部長,韓守本任工委。會議決定設立月刊,作為國民黨長春市臨時黨部的機關刊物。
《門外》月刊由吉林省第二監獄教師田傑仁編輯,吉林省第二師範學校學生宋可謙擔任系主任。該雜志創刊号引用了唐代詩人崔道榮的詩句:"買早雞搭配雞語,往往不用等閑;然而,該雜志在印刷之前被軍閥當局禁止和沒收。
10月22日下午,宋克謙前往福文印刷局領取剛剛印刷的月刊《Off-the-Champaign》和《中國國民黨黨員登記證》,就在警方在印刷廠檢查"紅色宣傳"時,"Off-the-Champaign"立即被查獲,宋克寬立即被捕。在敵人的硬軟壓力下,宋克向國民黨頭目劉元大和韓守本坦白。長春市警察局立即派出警察到省二師學校搜救,兩人機智逃脫。軍閥當局以"膽量"、"公然宣揚邪惡"和"鼓吹革命事務"的罪名通緝劉安東。韓守本秘密前往哈爾濱,向中共組織報告,劉遠大在鐵道勞工和田傑的護送下,喬裝成勞工離開長春,轉移到革命的中心廣州。至此,國民黨長春市臨時黨部停止了活動。
1926年10月,國民黨中央任命董海平回吉林,企圖建立一個不在共産黨上司下的省委。董海平到吉林,即找國民黨委員李孟軒、何月波和中共黨員韓守本等協商,準備召開國黨吉林省代表會議,成立省委,結果沒有成立。董海平在與共産黨打交道時受過教育,他知道在軍閥的白色恐怖下,不可能離開共産黨。于是他去哈爾濱找中國共産黨北滿黨書記吳立時,請求幫助他工作。
1927年2月20日,國民黨吉林省委在長春日本分公司一家酒店召開代表會議,中國共産黨任命了來自吉林、長春、哈爾濱等地的共産黨員韓守本、趙尚志、杜繼岑、王漢生等代表出席會議。會議選舉董海平、韓守本、王培志、趙尚志、王漢生、劉龍田、劉玉梅、田成玉、盧英民為常務委員會委員,但任、張文學、紹遠、紹賢、關森為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張日新、何躍波、杜繼岑、朱振軒、李叔丁為監事會成員,徐新軒、王偉、 肖一昌(肖丹峰)為候補監事,董海平、韓守本、趙尚志為常委,董海平為常委主席。會議代表國民黨吉林省臨時執行委員會發表了宣言。省黨部分組織、宣傳、調查、青年、勞工、農民、商人、婦女、軍隊等部委書記,所屬部長有組織部部長董海平、宣傳部長韓守本、調查部長劉龍田、青年部長趙尚志、勞工部長劉玉梅、農民部長盧英民, 商務和人民部長王培智,婦女部長田成玉,軍事部長王漢生;
國民黨吉林省黨部的主要任務是宣傳國民革命,宣傳北伐,号召人民起來打敗帝國主義,打敗封建軍閥,消滅封建勢力,推翻日本帝國主義和東北軍閥的統治。董海平雖然依靠共産黨的實力建立了國民黨吉林省委,但他不想給共産黨人上司,他不僅成為省委的組織部長,還拿着從廣州帶回來的上司,"國民黨吉林省委"的橡皮圖章,拒絕交出書記韓守本。共産黨員趙尚志和韓守本堅決反對,決定重新镌刻印章。于是,趙尚志在日本開近河雕刻局花了1元的日本金票重新镌刻了印章。你知道嗎,這是日本特勤局設立的銘文局,日本老闆微笑着打招呼,卻偷偷向長春當局彙報。反動政府立即派出警察,打開暗網,四處搜尋"吉娃娃黨"趙尚志、韓守本等人。
3月2日,趙尚志和韓守本被逮捕入獄,他們隻承認自己是國民黨黨員,沒有透露共産黨員的身份。随後,國民黨成員謝慧源、黃子元也被軍閥逮捕。國民黨吉林省黨部被摧毀,中國共産黨長春專支部也是以被摧毀。東北彜彜後,韓守本和趙尚志被當局以"共産主義罪"的罪名移交給國民黨蘇州監獄。但兩人從未透露過自己的共産主義身份,隻承認自己是國民黨。他們多次上訴,直到 1929 年 5 月才獲釋。
在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合作期間,吉林共産黨為支援北伐戰争,還派出中國共産黨員和宮城三、孟慶雲、劉傳良、于仁民等進步青年到黃埔軍校學習。在此期間,吉林的共産黨員和國民黨黨員在推動孫中山新三文明主義群組織反軍閥鬥争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以喚醒人民,促進革命形勢的發展。然而,吉林省與長春市的共産主義合作尚未開始,由于軍閥的破壞而暫停。
摘自《中國共産黨吉林史》第一卷
中國共産黨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