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在今年年底再次訪華,這次米舒斯京來到中國後,說了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中國古詩:“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這代表中俄關系将會更進一步,事實也的确如此,這次俄方帶來了6個合作,個個都是重量級的。
并且能讓俄方放心和中國進行合作,其實也不是沒有理由的,畢竟國際政治的本質還是利益,因為俄方已經發現了中國的發展勢頭,這才是讓俄羅斯放心大膽地和中國合作的原因。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訪華)
先來說說這次俄方帶來的合作,涉及農産品貿易、軍事合作、石油出口、海關業務智能化、汽車和機械制造還有本币結算機制。一個六個方面,也是俄方對中國敞開的六個大門。
在農産品合作中,其實中俄的合作有很多看點,地理位置自不用多說,中俄彼此接壤,具有很長的邊界線,可以便捷地進行陸路和鐵路運輸。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互補性很強,因為俄羅斯氣候和資源和中國有一定的差別,而且雙方的飲食文化也有差異,是以俄羅斯的産品在中國市場是相對比較受歡迎的,比如說俄羅斯的大豆以及高品質的蜂蜜、巧克力以及啤酒等。
并且俄羅斯的農業地區環境品質好,污染較少,在遙遠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農産品多數采取天然放養或者傳統耕作方式,使得農産品天然純淨,這也是俄方的優勢之一。
同時中國也能對俄羅斯農業進行幫助,因為中國有豐富的農業科技和管理經驗,可以幫助俄羅斯當地的農産品品質和産量。
(俄羅斯農産品采用機械化收割)
其次就是軍事領域的合作,中俄的軍事合作,其實更多的是保障雙方其他合作的安全,就比如說北極航線,這條航線是俄羅斯現階段發展的重點領域,也是中俄貿易的新生命線,通過這條航線不僅運輸效率大大提升,還不會讓中俄的合作受制于人。是以中俄也不斷在日本海附近進行聯合巡航,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保證航線的安全。
再來看石油出口,這次俄方帶來了一個叫做“東方石油”的油氣項目,該項目是計劃在泰米爾半島建立一個新的油氣區。并且該地區将把俄羅斯萬科爾集團已開發的油田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北部的新油田結合起來。并通過北極航線出口石油給中國和東南亞等國家。而且這個項目潛力非常大,預計2024年将可運輸多達3000萬噸石油,到了2030年這個數字甚至可能會達到1億噸。不過目前中方還在積極研究該項目的可能性,以便和俄羅斯對此達成更為具體的合作計劃。
(俄羅斯副總理亞曆山大·諾瓦克介紹“東方石油”油氣項目)
至于海關業務智能化,中俄對此簽訂了相關的備忘錄,以幫助雙方建立信任、了解意圖、減少誤解,為未來的合作提供指導和方向,建立一種合作的基本架構。畢竟智能化這個領域也是近幾年新興的産業,還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這樣的做法,也幫助雙方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提前做好靈活性的準備。而且備忘錄通常不具有強制法律效力,是以它更多地用于概述雙方的初步協定和意向。
再說到汽車和制造業的合作,這點是俄羅斯想要發展的重點領域,一提到制造業和汽車生産,大家都很認可近些年中國的發展,甚至俄羅斯希望中國在汽車行業進行最大限度的本地化合作。并且俄方明說了他們希望最大限度的本地化,而不僅僅是提供機器套件。
不過對于俄方所說的這個合作,也得持謹慎的态度,有時候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如果中國的産業進行轉移,難以避免就會導緻技術外流,到時候可能俄方就不會帶着太多的誠意來和中國提合作的項目了,是以親兄弟有時候也得明算賬,中方對此保持相對謹慎也沒什麼不好的。
(中國汽車打開了俄羅斯的市場)
最後就要說道米舒斯京很滿意的一點了,中俄雙方會面時,俄方表示将進一步擴大學币在互相結算中的比例。而且今年中俄兩國實際上完全擺脫了對第三國貨币(美元)的使用。
客觀來說,這對于俄羅斯來說是無奈之舉,因為俄方被西方制裁了,被踢出了很多金融領域的體系。但對于中國來說,這是個發展的好機會,因為人民币國際化少不了俄羅斯的幫助,在這種情況下,中俄一定程度上是雙赢的局面。中方幫助俄羅斯解圍,俄方幫助中國打開人民币的局面,大家都獲利。
而且俄方現在看到了中國經濟發展的迅猛勢頭,俄羅斯“瓦爾代”報告:2023年中國GDP增速或将達到5.1%。中國在2022年是3%。雖然通常來說開發中國家的GDP增速都很高,這是因為開發中國家的基數小,有較低的發展起點、較大的發展空間和追趕效應,但是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還能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是令人歎為觀止的。雖說現在中國的人均水準還沒達到發達國家的水準,但這個數字則代表了中國有一個穩健且有潛力的增長态勢。
也正因如此,俄方和中國的合作才會更加順利,也幫助俄方放寬心和中國進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