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制好吃到“轉圈圈”的木薯糖水,頭暈惡心疑中毒?專家提醒:木薯品種有兩類,一定要選對

作者:都市快報橙柿互動

天氣寒冷,喝一碗熱乎乎的甜湯,從頭暖到腳。近日,自制木薯糖水在社交平台火出圈,有人享受糯叽叽口感,表示好吃到“原地轉圈圈”;也有人曬出吃自制木薯糖水後出現頭暈、惡心等疑似中毒的經曆。

自制好吃到“轉圈圈”的木薯糖水,頭暈惡心疑中毒?專家提醒:木薯品種有兩類,一定要選對

“前幾天看到有人在吃木薯糖水好饞,馬上下單,中午吃完飯吃了兩塊,現在頭好暈打圈圈,不會是中毒吧。”

“這兩天木薯糖水很火,我也想叫我爸去買點木薯做,但他說木薯有毒的。”

自制好吃到“轉圈圈”的木薯糖水,頭暈惡心疑中毒?專家提醒:木薯品種有兩類,一定要選對

“昨天下班在路邊買了一碗木薯糖水,回來吃了,晚上再吃了點晚餐,出去散步回來十點鐘左右,在塗護膚品的時候發現嘴巴有點紫黑。到了睡覺時想吐,惡心,覺得胃特别脹,後來有點暈車的感覺想吐,前前後後一直吐了四次。今天早上醒來整個人都沒有精神,反胃惡心不想吃東西,奉勸所有愛吃木薯糖水的姐妹,也要少吃,尤其是腸胃不好的姐妹。”

在網購平台搜尋“木薯”,可以看到絕大多數售賣木薯的店鋪都來自廣西,而且銷量不錯。商家的首頁海報普遍打着“黃肉(心)木薯”、“面包木薯”等字樣。木薯有毒還能出售?吃木薯真的會中毒麼?

木薯在浙江不多見但應用很廣

面包木薯可以放心食用!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季志仙研究員介紹,每年的10-12月正值木薯大量上市,鮮木薯中含有一種叫生氰糖苷的物質,不同品種含量差異大,其遇水後可水解生成高毒性的氫氰酸。根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标準,将新鮮木薯經去皮、浸泡等簡單加工,且氫氰酸含量小于50毫克/千克的木薯歸為可食用木薯,也叫“面包木薯”。若氫氰酸含量大于50毫克/千克,則歸為工業木薯,直接食用就有中毒風險。

季志仙介紹,木薯這種作物在浙江不多見,但應用範圍很廣,在非洲一些國家依然作為主糧。在大陸,新鮮食用木薯可以清蒸,拿來煮甜湯、炒菜等,如果是工業木薯僅提取澱粉。比如,市面上的珍珠奶茶,其中的“珍珠”多是以木薯澱粉為原料的粉圓産品。

“早在2010年,我們引進過不同木薯品種做耐寒性種植研究,研制出了一種制作脫毒木薯全粉的技術,能快速且較徹底地去除了木薯中的氰氫酸。”季志仙說。

季志仙提醒,普通消費者很難從新鮮木薯的外觀判斷是否有毒,購買要謹慎,一定要通過正規管道選擇可食用的“面包木薯”。可以明确的一點是,可食用的木薯不帶苦味,而工業木薯吃起來是帶苦味的。另外,木薯相對較難貯存,常溫下存放3-4天,如果切開發現果肉纖維變黑,就是品質下降的表現,不建議再吃。

“消費者想要吃到安全又美味的木薯,另一種可行的方案是專業的企業加工成冷凍木薯塊。“季志仙認為。

苦木薯醉人?可能是輕微中毒

必須立刻上醫院就診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營養科負責人金薇薇副主任營養師說,新鮮木薯包括其根、莖、葉中均含有氫氰酸等有毒物質,如果未煮熟,難以消除毒性。誤食生木薯後極易出現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急性中毒症狀,嚴重者可導緻呼吸衰竭乃至死亡。

對于網友吃木薯糖水後出現的頭暈現象,金薇薇表示有兩種可能。一是糖水糖分太高引起血糖升高導緻頭暈;二是不排除氫氰酸中毒。民間說“苦木薯醉人”,氰化物輕微中毒主要見于中樞系統和上呼吸道,表現為頭痛、頭暈、乏力、胸悶、惡心、嘔吐等,必須及時上醫院就診。

食用木薯如何最大限度減小毒性?金薇薇說,木薯的品種要選擇甜木薯,也就是可食用木薯。在處理上,首先要去皮,外皮部分含有大量有毒物質;第二步是浸泡洗滌,氰化氫溶于水,用水浸泡後可減小有毒物含量;最後通過蒸炒炖煮等烹饪方式,徹底燒熟木薯,熟木薯基本沒有毒性。

“需要注意的是,胰島素抵抗、高血糖、胃腸功能紊亂以及肥胖減脂等人群,建議少吃或不吃木薯類食物。”金薇薇提醒,普通人群也要适量吃。

哪些食物有潛在中毒風險

營養師為你仔細解讀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聽到各種各樣的食物中毒,金薇薇表示,其中一部分由食物烹調方法不當引起,比如某些蔬菜如果未煮熟會引起食物中毒;還有一部分由食物的不當選擇引起。

四季豆。四季豆中含有皂苷、皂素、胰蛋白酶抑制劑和紅細胞凝集素等有毒物質,如果加熱不透,毒素不被破壞,進入人體胃腸道就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頭痛等症狀。是以,一定要把四季豆徹底加熱煮透後再吃。另外,制作豆類菜品時切莫貪圖色澤翠綠、口感脆嫩,要徹底燒熟煮透。再比如扁豆,越老所含毒素越多,盡可能食用新鮮的扁豆,食用前擇淨扁豆的兩端和莢絲,因為這部分所含毒素最多。

新鮮黃花菜。新鮮黃花菜含有秋水仙堿,經胃腸吸收後被轉化為毒性更大的“二秋水仙堿”,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口渴等症狀,嚴重者可有血便、血尿或無尿。由于秋水仙堿是水溶性且不耐高溫,幹黃花菜中秋水仙堿已被破壞,大家可以放心食用。如果喜歡吃新鮮黃花菜的,一定要在開水中焯一下,然後用清水充分浸泡、沖洗,最後再行烹調。

洋芋。洋芋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龍葵素,在發芽或未成熟時含量最高。龍葵素是一種有毒的糖苷生物堿,對腸胃有較強的腐蝕作用,過量食用會導緻口唇發麻、惡心、嘔吐等症狀,嚴重時會導緻抽搐、呼吸困難。預防發芽洋芋中毒,一是購買時要選擇外表光滑,沒有傷痕,沒有坑包,表皮幹燥的黃色洋芋;二是貯藏在低溫、無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如果洋芋表皮發青或發芽,切不可食用。

黑木耳。幹的黑木耳長時間浸泡後會導緻細菌大量繁殖,産生細菌毒素引起食物中毒,出現腹痛、腹瀉等下消化道症狀。木耳泡發快,一般半小時即可。另外,烹饪後盡量當天吃掉,隔夜後亞硝酸鹽會成倍增加,雖然口感未發生明顯變化,但容易引起惡心、嘔吐等上消化道症狀。

剩飯。剩飯儲存不當或存放時間過長,聞起來可能沒有馊味,但有被環境中椰毒假單胞菌污染的可能,進而在食物中大量繁殖産生米酵菌酸。米酵菌酸毒素耐高溫,即使是高溫烹饪也無法徹底消滅。由米酵菌酸引起的中毒,發病急可導緻多髒器受損,且目前沒有特效解毒藥,緻死率高,因而存放過久的米飯不建議再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