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幾歲孩子體重超标,一檢查竟患上“酒鬼常見病”

十幾歲孩子體重超标,一檢查竟患上“酒鬼常見病”

“當醫生說我有脂肪肝時,我震驚了,我才23歲啊! ”

在媒體平台上,有數不清的年輕人拿到體檢結果後,對着“脂肪肝”三個字陷入沉思。

這幾年來,脂肪肝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中國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指出,脂肪肝已經取代病毒性肝炎,成為中國居民第一大肝髒疾病。

根據美年健康資料顯示,2022年度脂肪肝檢出率已經達到了40.1%,多發于中年男性與老年女性,且超過半數的男性體檢都查出了這種疾病,比例遠高于女性。從地區檢出率來看,東中部明顯高于西部,東北檢出率為46.2%。

十幾歲孩子體重超标,一檢查竟患上“酒鬼常見病”

“我不喝酒,怎麼會得脂肪肝”

脂肪肝是“酒鬼常見病”,但不喝酒的人也會得脂肪肝。

肝髒是人體脂肪代謝的“中心樞紐”。當肝髒出現代謝異常時,肝細胞中的脂肪堆積,超過一定限度就會形成脂肪肝。這是一種常見的肝髒病理改變。

一般來說,脂肪肝分為兩大類——酒精性脂肪肝病(ALD)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

前者顧名思義,由長期大量飲酒導緻。當肝髒為了分解酒精而“加班”,沒有餘力去處理應該分解的脂肪,就會導緻脂肪堆積。而後者的成因則更為複雜,肥胖、營養不良、藥物中毒等,都有可能誘發非酒精性脂肪肝。

據中國酒業協會統計,中國有4.5億飲酒消費者,其中26%的人存在過量飲酒行為——即男性日均純酒精攝入量超過30克,女性超過20g。

世衛組織釋出《2018全球酒精與健康報告》顯示,北京302醫院每年有超過4萬名肝病患者就診,2002-2013年中酒精性肝病的比例翻了一倍多,其中約98%為男性。中國有6%的男性和1%的女性居民死于酒精相關疾病,酒精性肝病流行率正以驚人的速度上升。

一項針對2009-2017年中國肝病流行病學趨勢的研究顯示,無論是哪種脂肪肝,中國的患病率都已經與美國持平,在酒精性脂肪肝這塊兒,已經遠遠趕超日本。

但要說到普遍性,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龐大患病人數面前,酒精性脂肪肝還是得敗下陣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是全球最常見的肝病,全球患病率約為25%。中國是亞洲最高發的國家,且患病率增長較快,達到了西方國家的兩倍多。

2009到2017年,中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還在12.5%~22.4%,而另一項研究中,2015-2018年,這一數字就已經漲到了32.3%。

十幾歲孩子體重超标,一檢查竟患上“酒鬼常見病”

與喝酒無關的脂肪肝,正在困擾着近三分之一的中國人。

“胖人很危險,瘦人很安全”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患非酒精性脂肪肝?

根據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團隊整理的資料來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随着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在50至59歲年齡組達到峰值;男性的患病率達到35.5%,遠高于女性的24.5%;還有資料顯示,絕經後婦女的患病率是絕經前婦女的兩倍,同時也高于同齡男性。

與大衆認知一緻的是,胖人更容易得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會随着體重指數(BMI)的增加,在BMI超過25的人群中,患病率高達38.52%;另一項研究資料顯示,在BMI超過28的人群中,這一數字達到了驚人的66.2%。

十幾歲孩子體重超标,一檢查竟患上“酒鬼常見病”

四肢纖細、腰腹突出的“中心性肥胖”也是脂肪肝的重災區。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的标準,一般男性腰圍超過90厘米,女性腰圍超過85厘米就可以定義為中心性肥胖。這種隐形的肥胖反映了内髒脂肪堆積的程度,是脂肪肝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胖的确會加劇脂肪肝的風險,但瘦也并不是絕對安全的“金鐘罩”。

根據《柳葉刀》子刊2020年的一項Meta分析,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人群中,19.2%為瘦人(亞洲地區BMI<23,亞洲以外地區BMI<25),40.8%為非肥胖者(亞洲地區BMI<27.5,亞洲以外地區BMI<29.9)。在中國大陸地區,44.3%的患者都是非肥胖的。而普通人群中,瘦和非肥胖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分别為5.1%和12.1%。

可能會讓很多人大跌眼鏡的是,有些脂肪肝正是“瘦”出來的。

不久前,福建一名25歲女生通過嚴格控制飲食在半年成功減重20公斤,結果卻查出了重度脂肪肝。

十幾歲孩子體重超标,一檢查竟患上“酒鬼常見病”

像這樣因為減肥而患上脂肪肝的案例并不罕見。

長期饑餓的狀态下,人體就會将體内貯存的脂肪運輸至肝髒轉化為葡萄糖,但因為缺少必要的酶類、維生素等物質,肝代謝能力下降,多餘的脂肪組織就會在肝髒中沉積。

同時,營養不良還會導緻蛋白質不足,無法及時将脂肪運轉至其他部位,于是肝髒隻能“雪上加霜”。

“常見小病而已,不用擔心”

最開始的單純性脂肪肝并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影響,絕大多數患者都沒有任何症狀。正是因為脂肪肝的“不打擾”,許多人秉承着“感受不到就是不存在”的态度,選擇對這一問題置之不理。

脂肪肝初期是可逆的,隻要調節生活方式,就能夠甩掉這些多餘的脂肪。但如果任由其加重,可能就會出現皮膚瘙癢、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症狀。

當脂肪繼續積累,造成肝細胞壞死,就會進一步演變為肝炎、肝纖維化,甚至導緻肝硬化和肝癌。一旦發展為肝硬化,肝髒就幾乎不能再逆轉為正常狀态了。

十幾歲孩子體重超标,一檢查竟患上“酒鬼常見病”

根據多項研究資料來看,無論是胖人還是瘦人,脂肪肝發展為脂肪性肝炎的機率,都超過了40%。

另外,脂肪肝的癌變可能與嚴重程度并不是成正比的。即使是輕度脂肪肝,也存在着直接癌變的可能。

除了對肝髒本身的危害,脂肪肝還會影響其他器官,增加其他疾病的發病風險。

根據一項中國一項為期4.6年的研究來看,非酒精性脂肪肝會明顯增加糖尿病、慢性腎炎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另一項研究顯示,55.5%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同時患有頸動脈硬化,47.1%的患者同時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并發比例也達到了40.9%。

2019年《生物醫學科學》發表的一項研究也證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嚴重程度與尿石症風險有關。

更為危險的是,脂肪肝還會加重全因死亡風險。

瑞典一項涉及六萬人的全國性研究顯示,對患有脂肪肝的人來說,整體死亡風險增加了93%。即使隻患有輕度脂肪肝,對比健康人群來說,其死亡風險也增加了71%。

十幾歲孩子體重超标,一檢查竟患上“酒鬼常見病”

雖然這項研究是觀察性研究,隻顯示脂肪肝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聯,并沒有表明因果關系,但這樣強的關聯性還是足以為我們敲響警鐘。

脂肪肝就好像是冰山,海平面之上的外顯症狀可能并不駭人,但藏匿于暗處的危險卻隐秘而龐大。

是以,隻要“脂肪肝”三個字出現在體檢報告上,無論輕度還是重度,都同樣值得警惕。

“年紀輕輕,脂肪肝能多可怕?”

脂肪肝越來越普遍,也越來越“年輕”。

在過去10年裡,中國年輕群體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發病率已經逐漸接近老年群體,辦公室裡的打勞工成為了脂肪肝的經常光顧的對象。目前,中青年人脂肪肝的檢出率可達到20%以上。

同時,兒童脂肪肝的流行性也并不樂觀。

目前兒童脂肪肝在普通兒童中的發病率高達8%-12%,其中70%左右是肥胖兒童。有調查顯示,在中國,12-17歲肥胖青少年中,45%患兒患有脂肪肝。

不健康生活方式是脂肪肝年輕化最重要的原因。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結構、久坐不運動的日常習慣,都成為了脂肪肝滋長的溫床。

不少人認為,年輕的時候得脂肪肝更好。不僅恢複能力強,還能給以後幾十年預警。但最近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一項研究表明,脂肪肝患病年齡越小,日後患癌的風險就越高。

經過10多年的随訪,研究人員發現,小于45歲時就患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人,其患癌風險遠遠高于那些55-64歲才患病的人,前者達到了後者的四倍。

而相比于非脂肪肝患者,年輕脂肪肝患者的患癌風險也有大幅增加。如果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年齡小于45歲,其整體患癌風險要比非患者增加52%。其中肝癌的患病風險增加最多,達到了166%,而消化系統癌症、肺癌、結直腸癌的患病風險也是非脂肪肝患者的兩倍多。

十幾歲孩子體重超标,一檢查竟患上“酒鬼常見病”

确診脂肪肝時年齡小于45歲的參與者,大約有17.83%的癌症風險可歸因于脂肪肝;如果不接受幹預和治療,随後的癌症風險會更高。

研究人員認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在生命早期可能會出現代謝紊亂,并伴有持續的肝損傷,這或許是導緻患癌風險增加的原因之一。

瑞典另一項研究則發現,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年輕群體總體死亡風險也更高,全因死亡風險較之非患者增加了488%,癌症死亡風險更是達到了非患者的15.6倍。

年輕是逆轉脂肪肝的有力武器,卻也更容易被脂肪肝影響。為了更長遠的健康考慮,最好的選擇仍然是防患于未然,從最開始就杜絕脂肪肝的可能。

得了脂肪肝,我該怎麼辦?

如果真的确診了脂肪肝,也無需太焦慮。

雖然脂肪肝目前還沒有針對性的藥物,但通過生活方式幹預,就能達到非常明顯的好轉。

對于肥胖人群來說,減重就是最有效的幹預手段。《胃腸病學》雜志上一項為期52周的研究顯示,若體重減輕5%以上,58%的脂肪肝患者症狀得到減輕;若體重減輕10%以上,脂肪肝緩解率達到90%,纖維化逆轉率達45%。

如果是飲酒人群,那方法就倆字:戒酒。

而日常的飲食幹預與保持運動強度對所有患病人群都非常必要。近日《自然》子刊總結了成人脂肪肝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幹預的最新政策,包括遵循地中海飲食結構、減少在外就餐頻率、避免食用加工肉類、适量飲用咖啡等。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及時就醫。除了超聲檢測外,也要到消化内科,聽聽專業醫生的建議。畢竟網際網路上的千言萬語,也抵不過醫生面對面的那一句“你得當回事兒啊”。

作者|夏洛克 設計丨镝數盧瑞豐 編輯丨赤耳 出品丨騰訊新聞 谷雨工作室

騰訊新聞出品内容,未經授權,不得複制和轉載,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