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管集體降薪,碧桂園自救不要學恒大,要學萬達

作者:王新喜

文/王新喜

碧桂園4名高管降薪引發業内熱議,公告顯示,楊惠妍、莫斌、楊子瑩、陳種調整前的年薪分别為37萬元、300萬元、200萬元、37萬元;調整後四人均為12萬元。

高管集體降薪,碧桂園自救不要學恒大,要學萬達

這種姿态引發業内的熱議。

房企高管曾是公認的“鉑金領”,多年前地産商挖一位較有實力的職業經理人,開出的報酬都是天文數字,也造就了一大批身家過億的職業經理人,業内鼎鼎有名的有中國恒大夏海鈞、碧桂園莫斌等。

莫斌的薪酬在這次調整前是300萬,這已經是降好幾輪了,在碧桂園最為高光的時候,莫斌的年薪傳聞是上億的。

高管集體降薪,碧桂園自救不要學恒大,要學萬達

大家都知道,這波降薪明顯就是亮明一個姿态,高管們不是靠工資吃飯的,也不缺明面工資賬上的那三瓜兩棗,這更多的是碧桂園對内和對外的一種态度。對外穩住購房者,同時給市場一點信心。

這其實也是碧桂園對内釋放降薪的一個信号。也就是說,董事、總裁級别的年薪都隻有12萬了,那下面的那些總經理,普通員工接下來降薪也别有什麼怨言。

碧桂園走恒大的老路?

現在的局勢來看,碧桂園有點像沿着恒大的老路一步一步的在走。

去年12月,恒大也玩了一波高管降薪,許家印年薪從2021年的25.2萬元降到12.6萬元;恒大集團執行董事、總裁肖恩2021年4414萬元,2022年薪酬為2452萬元,差不多降一半;恒大集團執行董事兼常務副總裁史俊平:2022年872.6萬元相比2021年1969.1萬元也降了一半。恒大集團副總裁劉振:2022年471.2萬元,2021年為921.8萬元等。

最後恒大的發展大家也看到了,許家印還是在保交樓的時候不忘繼續撈一筆轉移海外。

根據南京大學教育學碩士張逸恒透露,不論是恒大許家印的25.2萬元年薪,還是楊惠妍37萬的年薪,他們的年薪沒啥意義,早就通過高額分紅,實作所謂“合理避稅”。2023年3月30日,碧桂園釋出2022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币24.98分,拟派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10.12分,合計派發股息每股人民币20.24分,全年派息率相當于毛利潤的31%。此外,根據公開資訊,碧桂園自上市以來一直堅持穩定且較高水準的分紅,累計派息金額已超過人民币150億元。

有媒體粗略地統計,由于楊氏家族持有碧桂園超過40%的股份,這些年算上分紅以及股票減持的收益,楊國強家族至少獲利超500億元。

碧桂園是中國房地産行業“三高模式”的典型,即高杠杆、高周轉、高負債模式,這種模式的本質是大量借錢來拿地、蓋樓、賣房,以期在短時間内實作收入的倍增。

但在房地産持續下行的背景下,這種模式走不通了,大城市還能放開護城河去虹吸本省的三四線城市和周邊省份城市的購房潛力,三四線城市從哪發掘購房需求呢?

是以,業内認為,這種靠自降薪資來帶動全員降本的方式,對于碧桂園所處的困境來講,猶如九牛一毛,最終的結果不僅不能帶來好的效益,反過來可能還會帶來公司員工内部情緒的不滿。

對于員工來說,減薪好過裁員,不是最壞的結果

但對于碧桂園内部員工來說,現在的市場環境, "好死不如賴活着",可能甯願降薪也不願被裁員。

如果放在多年前,裁員後拿着N+1很快找到下一份工作屬于常态,但是現在很多人已經意識到拿N+1賠償并不能以降薪後的漫長的找工作空窗期。

畢竟,現在房地産行業都在大裁員。據《2022中國地産組織力、雇主影響力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百強房企(未出險)整體減員幅度為28.88%。據钛媒體不完全統計,2022年至2023年上半年,短短一年半内,已知房企就銳減了26萬人,這還未算上大部分未披露/未統計到資料。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量的公司要麼當機了社招,要麼擴大校招同時優化老員工,你拿了賠償之後,蹲了足足半年都沒有找到合适的工作,那麼其實還不如降薪留在公司。

高管集體降薪,碧桂園自救不要學恒大,要學萬達

碧桂園目前的困境是很艱難。下個月碧桂園将面臨一筆10億的到期海外債券,這隻債券先前就已經因為支付不了利息出現了交叉違約。如今面臨本金到期,碧桂園的壓力可謂不小,如果沒有新的貸款,碧桂園可能在明年開門就會迎來再度暴雷。但好消息是如果兌付完明年一月的這筆債券,那麼碧桂園在往後一年多時間裡都暫時沒有大規模到期的海外債務。

是以,在今天的市場環境下,如果碧桂園最終以一種集體降薪的方式來度過目前的危機,對員工來說,也并不全是壞事,很明顯,整個房地産市場目前的現狀很難去容納碧桂園被優化的員工,這些員工如果有房貸、車貸、孩子,那就是滅頂之災。如果碧桂園采取優化裁員的方式來過冬,這比降薪更恐怖。

碧桂園的自救不要學恒大,該學萬達

碧桂園公司在高管身上開支非常龐大,這些成本的縮減,和高達1.2萬億的流動負債相比,都是杯水車薪。畢竟,許老闆當年也是出售飛機,當時也赢得了一片贊譽。此前也有報道稱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為支援公司已經賣掉了其中一架私人飛機。

不過與恒大不一樣的是,碧桂園也确實在推進保交樓,據統計,今年前11個月,碧桂園集團已累計傳遞房屋約50萬套,累計傳遞面積6043萬平方米。但是難題在于,碧桂園預計2024年他們的傳遞量将超過40萬套。

有業内人士認為,碧桂園如果真正要表決心,真正承擔責任的話最應該做的還是把自己前些年的高額薪水、期權分紅拿出來保交樓,畢竟這些錢也是真正從這些項目中抽調出來的。

但目前碧桂園似乎也學恒大,高管、董事隻談減薪、不談分紅、期權。但誰都知道,隻有打勞工的薪資才是主要收入。碧桂園要是真想自救,不能學恒大,而是可以學萬達,資産整合,能出售就出售。

近期王健林“自救”之路也引發了業内的關注,包括出售旗下位于一二線城市萬達廣場以換取流動資金,大力割舍自己的電影夢,并将萬達廣場擺上貨架。

高管集體降薪,碧桂園自救不要學恒大,要學萬達

事實上,這種斷腕的自救,萬達是有成功先例的,2017年萬達的過度擴張導緻巨額虧損,加上銀保監會禁令的下達,萬達資金流斷裂進而債台高築,6000億的負債也讓王健林處于危機境地。但沒想到王健林上演一幕“斷腕求生”,将旗下價值上千億的資産項目以637億賣給富力和融創,将旗下五星級酒店悉數打折出售。而後轉型成立珠海萬達商管,做起了“包租公”生意,并涉足大健康等領域。其後幾年,萬達順利轉危為安,提前還清6000億。

債務是壓在碧桂園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碧桂園30年來在全國建了上萬個項目,是有不少優質資産的。

亮姿态不如務實的解決問題,碧桂園對此要有清醒的認知,在剛需不振的情況下,碧桂園該想辦盤活手裡的資産自救了,一方面需要停止拿地,大力促銷賣房等等多種方式,去降低負債,一方面是碧桂園的自救不要學恒大,該學萬達,通過債務重組、資産重組、資産出售、引入戰略投資等方式解決債務問題。

高管集體降薪,碧桂園自救不要學恒大,要學萬達

從王健林的斷腕求生的路子,可以看到王老闆對流動資金的重要性非常敏感,畢竟手裡沒有現金還債,可能牽動上下遊紛紛爆雷。提前預判債務危機,并且能夠真正破釜沉舟,斷腕求生,需要魄力,畢竟,這需要面向自己的核心利益動刀。

但在市場低迷、不斷探底的過程中,碧桂園似乎還把最大的希望放在銷售,碧桂園執行董事莫斌此前表示,“現在做的工作主要是‘止血’和‘輸血’,我們要修煉好自己的内功,努力提升銷售實作‘造血’。”

碧桂園似乎還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如果房地産行業未來真的還有一線生機,那肯定還是一二線經濟比較好的城市有機會軟着陸,碧桂園的核心腹地有80%的土儲在三四線城市,是以碧桂園這種三四線布局特别深的房企真的很難。

破釜沉舟,斷腕求生,啟動資産出售與重組,是提升銷售之外,或許需要同時啟動的布局,這樣比自願減薪更有誠意,留給碧桂園的時間也不多了。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