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基會/Bashar Al-Kheder。這位叙利亞的少年男孩說,他夢想完成學業并成為一名醫生。
在12月3日國際殘障人士日即将到來之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表緻辭指出,在實作《2030年議程》的中點時刻,殘障人士繼續面臨着限制他們有意義地融入社會各領域的系統性歧視和障礙。
他表示,要實作可持續發展目标,就必須履行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的承諾,特别是不讓全世界13億殘障人士掉隊。
古特雷斯說:“要讓殘障人士實作真正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聚焦他們的需求和權利,不僅要将他們視為受益者,而且要将他們視為社會、經濟和政治生活的積極貢獻者。”
他呼籲全世界與殘障人士并肩努力,在每個國家和社群設計和提供基于平等權利的解決方案。
武裝沖突危及殘障人士人權
四位聯合國獨立人權專家今天也指出,武裝沖突危及着殘障人士等所有平民的人權,許多殘障人士甚至失去了生命。
這份聯合聲明指出,今年殘障人士首當其沖地受到武裝沖突的影響,而且受到的傷害最大。由于武裝沖突會破壞關鍵的基礎設施、支援服務和網絡,殘障人士受到的影響尤為嚴重且持久。
武裝沖突仍是最大障礙之一
專家們表示,她們今年提出了“團結一緻行動,為殘障人士、與殘障人士一起、由殘障人士拯救和實作可持續發展目标”的主題。
聲明指出,在《世界人權宣言》通過75年後,武裝沖突仍然是實作可持續發展目标的最大障礙之一。是以,目标16(建立和平、包容的社會以促進可持續發展)對于促進和平與包容性社會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我們必須将殘障人士的權利和需求納入沖突後的重建工作。
殘障人士必須享有平等的機會
專家們強調,白化病患者和麻風病患者等殘障人士必須享有平等的機會,以受益于可持續發展目标。然而,可持續發展計劃迄今尚未成功地将殘障人士充分納入其中,讓他們繼續“掉隊”。
她們指出,要確定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實施能有效解決殘障人士的關切問題,就需要殘障人士的共同努力和切實參與。
納入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實施
專家們表示,殘障人士及其權利也必須納入審查可持續發展議程實施進展的讨論中。2023年,聯合國舉行可持續發展目标峰會,世界各國通過政治宣言;2024年,聯合國将召開未來峰會,這場峰會及其成果檔案《未來契約》和相關附件将重新思考如何把殘障人士權利有效納入主流。這一程序為各國承諾采取具體行動,使社會更加無障礙和更具包容性提供了重要契機。
專家們指出,《殘障人士權利公約》明确載有适用于各國實施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法律義務,為在實作可持續發展目标的同時,将殘疾問題這一戰略組成部分納入主流提供了指導,確定殘障人士不會被落下。
她們說:“我們呼籲,在規劃2030年後的發展議程并加速實施目前的目标時,各國應該将殘疾問題納入所有目标和名額當中。”
人權專家
聯合發表聲明的專家包括:殘障人士權利問題特别報告員赫巴·哈格拉斯(Heba Hagrass)、受白化病影響者人權獨立專家穆盧卡·安妮·米蒂-德拉蒙德(Muluka-Anne Miti-Drummond)、消除對受麻風病影響者及其家人的歧視特别報告員貝亞特麗斯·米蘭達·加拉爾薩(Beatriz Miranda Galarza)和殘障人士權利委員會主席格特魯德·奧福裡瓦·費弗梅(Gertrude Oforiwa Fefoame)。
人權專家是人權理事會特别程式的一部分。特别程式是聯合國人權系統中最大的獨立專家機構,是人權理事會獨立的實況調查和監督機制的總稱,負責處理世界各地的具體國别狀況或專題問題。特别程式的專家在自願的基礎上工作,他們不是聯合國從業人員,獨立于任何政府或組織。他們以個人身份行使職責,不因其工作收到酬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