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今年手機圈這疊代啊,确實比往年要快得多。

前腳小米才憑借着和高通的良好關系,整了個小米14系列和骁龍8 Gen3同步釋出,直接幹出了「首銷4小時便打破“天貓、京東、抖音、快手”四大電商平台近一年所有國産手機“首銷全天銷量及銷售額”」的逆天記錄。

後腳呢,耐不住寂寞的IQOO 12系列已經是蓄勢待發,希望能憑借着小幅修改定位并取消塑膠邊框的IQOO 12給小米14來一個下馬威,全系普及的潛望式長焦和藍廠自研插幀晶片,讓這款産品在社交媒體上也是吸滿了目光。

最終,受傷的還是隻有在兩個月前剛剛購入小米13 Pro的小雷我啊。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得虧是骁龍8 Gen2素質過硬,至今使用者用起來體驗良好。

不然按照傳統,這個時候的酷安,絕對是要被那些喊着廠商「背刺」的成本效益使用者給占滿了的,多少是有些逆天了。

有意思的是,因為時間上的安排,今年骁龍8 Gen3新機釋出的時間,居然和雙十一完全重合了。

這就給想要在雙十一期間購機的讀者們提供了兩個選項,究竟是購買售價已經來到甜品區間的骁龍8 Gen2旗艦,還是咬咬牙直接用上最新、最潮、最in的骁龍8 Gen3旗艦呢?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是的,誰都知道骁龍8 Gen3的理論性能确實很強,但是考慮到手機跑分的高低僅僅是一串數字,并不能夠真實反應實際遊戲的表現,顯然并不是每個人都要花大價錢去買最新的旗艦手機的。

那麼,如果想暢玩目前市面上的熱門手遊,究竟需要一台什麼配置的手機呢?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今天我們就拿來了近三年的旗艦手機,具體測試一下這幾款産品在幾種場景下的遊戲實測資料,并對骁龍8 Gen2等舊款旗艦晶片未來在市場上的預期定位簡單聊聊。

首先,照慣例來介紹一波選手。

本次測試的主角,那自然是全球首發骁龍8 Gen3的小米14 Pro了,作為小米14系列中定位相對更高的那一款,小米14 Pro的機身更大、散熱空間更足,在遊戲上的表現自然也更能夠反映出骁龍8 Gen3帶來的優勢,是當之無愧的性能之選。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圖源:雷科技)

至于對手嘛...

為了保證軟體調教這塊,不會影響到測試的公平性,這次小雷可是精挑細選,從同品牌産品中選出了經典性能旗艦中最強的三款産品——

我把他們叫做機頭三,相信他們能給小米14 Pro帶來無限快樂。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圖源:雷科技)

可别小看它們,它們在前代旗艦裡就等于Homo界的亞四、鐵牛般厲害。

每台機子都身懷絕技,每款産品都有獨門絕招,硬體配置和信仰加成更是技驚四座,秘密武器更是要帶來意外驚喜呀。

明明配備了骁龍8 Gen2處理器和1英寸主攝,但是存在感完全被埋沒在小米13和小米13 Ultra陰影裡的前代旗艦——小米13 Pro!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圖源:雷科技)

在砍掉螢幕支架後,終于憑借着米系産品中少有的出色優化重返戰場,Redmi K系列的複仇者——Redmi K60至尊版!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圖源:雷科技)

據說手機内部空間越大,被動散熱能力就越強?那麼這款産品才應該是當年最強的遊戲手機——小米MIX Fold2!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圖源:雷科技)

既然選手已經系數進場,那麼我們來說說具體測試條件。

首先,為充分展現産品的完整性能,在遊戲測試階段四款機型将全程統一開啟性能模式進行,同時除了特殊注解之外,所有測試項目均将畫質、幀數、特效等選項拉至最高。

其次,為了模拟使用者常用的兩種場景,本次測試将會在室内/室外兩種情況下進行。

恰逢南方地區「秋高氣爽」的好氣候,本次測試室外場景的溫度約30°左右,持續連接配接5G網絡進行遊戲,螢幕亮度為100%的陽光模式;室内場景的室溫約24°,三款手機接入同一個WiFi,螢幕亮度及音量固定為50%。

先來點大家最喜歡的跑分「鬥蟲」環節。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圖源:雷科技)

從跑分的情況來看,搭載骁龍8 Gen3的小米14 Pro在CPU性能方面比搭載骁龍8 Gen2的小米13 Pro強約25.4%,GPU方面則強約18%,這樣的資料已經算是非常直覺的疊代提升了。

不過在日常生活中,骁龍8+ Gen1的性能倒是已經能夠滿足大部分遊戲畫質全開的需求了。

進入實測環節。

考慮到這幾款産品的定位,什麼農藥、吃雞我們就不測了,基本上閉着眼都知道是滿幀運作。

直接「原神,啟動」!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圖源:哔哩哔哩)

因為這四款産品的極限畫質并不相同,是以我們選擇在720P/超高畫質/60幀的情況下運作遊戲。

遊戲場景選擇的是“須彌城”,須彌主城場景模組化複雜、立體且NPC密集,搭配上夜蘭、早柚的高速位移戰技,至今仍是這款遊戲渲染壓力最高的場景之一,每台測試手機都将在此地圖進行15分鐘循環跑圖測試。

綜合結果如下: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圖源:雷科技)

在《原神》4.1版本中,小米14 Pro的整體平均幀數可以達到59.4幀,這已經是一個無可挑剔的穩定遊戲幀數了。

其餘三款産品的跑分曲線其實大緻相同,在戰鬥的過程中都會出現一定的幀數波動,期間伴随着不易感覺的幀數波動和小卡頓,但是對于整體遊戲體驗來說基本沒什麼影響。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圖源:雷科技)

順便看看四款産品在遊玩15分鐘後的機身表面溫度,除了小米13 Pro因為素皮後蓋的原因溫度稍高以外,四款産品基本都能維持在45°上下,算是一個非常合理的手持溫度了。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圖源:雷科技)

盡管跑分差距不小,但近三代旗艦手機在《原神》體驗上并沒有大家想的差距那麼明顯,即便是天玑9200+,在室内wifi環境下也能給出一份相當不錯的成績,讓人更加期待天玑9300的表現了。

室内都征服了,但到室外可就不一樣了。

在室外5G環境下,實測四款産品遊玩十五分鐘,平均幀數基本上都在45幀上下徘徊,強制激活陽光模式所帶來的發熱量,又讓手機螢幕不可避免地降低了亮度,玩起來非常别扭。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圖源:雷科技)

隻能說,到了太陽底下一發熱,那哥仨确實是卧龍鳳雛,在裸機無額外散熱的情況下是肯定應付不來的。

要應付這樣的極端場景,要不就準備一下外置散熱器: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圖源:雷科技)

要不就等碩果僅存的主動散熱遊戲手機吧: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圖源:雷科技)

再來看看全新的性能殺手——《崩壞:星穹鐵道》。

遊戲場景選擇的是“仙舟羅浮-星槎海中樞”,該地圖場景模組化複雜且NPC密集,是這款遊戲目前渲染壓力最高的場景之一,每台測試手機都将在此地圖進行15分鐘循環跑圖測試。

至于結果嘛...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圖源:雷科技)

可以看到,搭載骁龍8 Gen3的小米14 Pro,在這一畫質下遊戲平均幀率已經能穩定在59幀左右,可以說是對《崩壞:星穹鐵道》的畫質、幀率、功耗表現實作了全方位的拿捏。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圖源:雷科技)

小米13 Pro在體驗過程中不會出現比較突兀的鎖幀,但會出現頻繁的幀數波動,随着機身發熱的增加,跌至45幀左右的情況會顯著地變得頻繁,看來前代旗艦處理器也吃不消。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圖源:雷科技)

至于天玑9200+和骁龍8+ Gen1,二者都會在開始跑圖後五到七分鐘左右進入鎖幀狀态,幀數上限會被鎖定在50幀左右,不過隻要對分辨率、光照品質、反射品質稍微加以調整,同樣能夠滿足遊戲的需求。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圖源:雷科技)

诶,作為硬核玩家,我們怎麼能止步于普通的手遊呢?

是時候讓Switch遊戲跑在安卓手機上了!

為此,小雷特地準備了安卓上面最熱門的兩款NS模拟器——yuzu模拟器和蛋蛋模拟器,來試試小米14 Pro的成色。

可能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樣,骁龍8 Gen3在NS模拟器這一塊上并沒有占到什麼優勢。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圖源:雷科技)

如果使用yuzu模拟器的話,目前骁龍8 Gen3遊玩任何遊戲都是無法顯示畫面的;而蛋蛋模拟器雖然能夠顯示畫面,但也隻支援數量非常少的一批小遊戲,幾乎所有的大型遊戲都無法正常運作。

作為對比,骁龍8+ Gen1和骁龍8 Gen2的NS模拟器運作效率就要高上許多。

在使用了國外網友定制的驅動後,8 Gen2甚至能夠在遊玩塞爾達王國之類的時候達到40至50幀的水準,而骁龍8+ Gen1遊玩3D遊戲時則要在這個水準的基礎上降低幾幀。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注:小雷本人持有Switch,也有《塞爾達:王國之淚》的正版卡帶)

至于天機9200+,聯發科的處理器在NS模拟器這種超前應用上更是完全沒有相關的适配,國外網友也基本沒有制作過天機9200的gpu驅動,是以隻能遊玩一些比較不吃性能的2D遊戲。

如果用大家都能運作的《馬裡奧3D世界》做對比的話,結果如下所示: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圖源:雷科技)

在PSV模拟器上,情況也很類似。

即便是最新的小米14 Pro,在運作PSV模拟器時依然會不可避免地出現特效丢失/貼圖錯誤等問題,而且四款機子的運作效果都不是很穩定,建議對PSV感興趣的讀者最好還是購買實機遊玩。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圖源:雷科技)

對于這種不穩定的模拟器,決定最終運作效率的并不是硬體性能,而是開發者和愛好者群體針對特定處理器進行的優化,骁龍8 Gen3的高性能就像是打在了棉花上,有勁也使不出。

不過,在相對成熟的PS2模拟器上,局勢就逆轉了過來。

小米14 Pro可以在開啟三倍渲染分辨率的情況下,流暢運作諸如《戰神》、《GT賽車4》這樣的經典大作,遊戲全程中幾乎不存在幀數波動,AetherSX2的良好優化讓骁龍8 Gen3的極限性能得到充分發揮。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圖源:雷科技)

當然,骁龍8 Gen2/骁龍8+ Gen1也可以在調低渲染倍率的情況下,流暢運作幾乎所有的PS2遊戲。

至于天玑9200+嘛...隻能說是天生劣勢了,在模拟PS時會存在一些很難正常模拟的遊戲。

最後,來總結一下。

在「極高」畫質下,搭載骁龍8 Gen3的機型,在應付目前主流渲染分辨率的《原神》和《崩壞:星穹鐵道》時,無論性能還是幀能耗方面表現都很穩,已經完美滿足了流暢運作的标準。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圖源:雷科技)

作為對比,骁龍8 Gen2/天玑9200+/骁龍8+Gen1雖然也能流暢運作《原神》,但在面臨《崩壞:星穹鐵道》的情況下卻有些吃不消,這是因為《崩鐵》針對當下的智能手機優化不足,隻能倚靠手機自身的極限性能和散熱能力來扛過去。

如果大家想收獲一個流暢、穩定的遊戲體驗,那麼建議調整一下《崩壞:星穹鐵道》的圖像設定,關閉一些對遊戲體驗影響較小的選項,這樣過往三年的大部分旗艦智能手機都可以輕松“馴服”。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圖源:雷科技)

至于深度玩家關心的模拟器體驗,目前骁龍8 Gen3的模拟器體驗并不完善,諸如NS/PSV模拟器都還在積極适配中,而能夠充分發揮性能的PS2模拟器,實際體驗也和骁龍8 Gen2拉不開差距。

參考前代産品的情況,骁龍8 Gen3的模拟器體驗可能還需要小半年時間的完善才能做到「臻至完美」。

四款新舊小米旗艦對比評測來了,14 Pro性能提升有多大?

(圖源:雷科技)

看到這裡,有的讀者可能會覺得,近兩年旗艦機型應付3A手遊已經遊刃有餘,骁龍8 Gen3的提升不過如此。

這個觀點,未免有些偏頗了。

一方面,為了保證一緻性,我們這次進行的測試均是基于前代旗艦的基準設計的,即最高720P渲染,而小米14/小米14 Pro均已經支援到1.5K/2K的點對點渲染,這才是骁龍8 Gen3性能的真正優勢。

另一方面,在實際的遊戲過程中,骁龍8 Gen3裝置的幀數曲線也要更加穩定,很少會因為唐突出現高負載場景而導緻幀率波動的情況,這種體驗是很難通過平均幀的對比展現出來的。

現在最讓人好奇的是,骁龍8 Gen3的表現已經足夠出彩,而天玑9300又能帶來怎樣的表現呢?

還請鎖定雷科技,我們将于第一時間帶來《vivo X100首發評測》,和你一起拉開新一代旗艦手機的精彩戰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