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IGC來襲,這個行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作者:職場紅利研究所
AIGC來襲,這個行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AIGC時代,是基于大模型誕生的新人工智能時代。這一時代帶來的機遇,對人才的需求和培養提出了新要求。

如何成為AIGC領域的優秀人才?非研發類背景的文科生、商科生和網際網路人才如何轉型AIGC?未來智能時代所需要的人才和當下是否存在差異?如何培養自己的能力,使之适應越來越智能化的未來?

為了探讨這些問題,10月11日,我們邀請了深思考AI的CEO楊志明博士,在職場Bonus的線上求職VIP社群,分享他作為行業資深專家對AIGC行業新機會的經驗洞察,并與VIP社群成員進行了深度的互動交流。

AIGC來襲,這個行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AIGC的三個時代變革 ╱ 一

AIGC行業面臨的痛點 ╱ 二

AIGC領域的職業機遇 ╱ 三

群友 vs. CEO ╱ 四

AIGC來襲,這個行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AIGC的三個時代變革

當下AIGC的概念非常火熱。自20年前開始從事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到現在,我曆經了整個行業的技術變化,在這裡,我簡單将AI行業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AIGC來襲,這個行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AI 1.0時代

AI 1.0時代也就是之前較為傳統的AI發展模式,這一階段的AI表現與發展主要是基于深度學習。

在2012年“深度學習”出現之後,AI迎來了它發展的第一波高潮,開始實作落地。具體的應用包括圖像識别,人臉識别,機器翻譯等等。

AI 2.0時代

簡單來講,就是目前基于大模型的時代。

這一時代又由兩個小階段組成:基于預訓練模型的大模型時代以及基于生成式(如目前的Chat GPT3.5或4.0)的大模型時代。

AGI時代?

Chat GPT自出現以來就收獲了社會各界,包括産業界、資本界等等的廣泛關注,似乎由于生成式大模型這一本質技術,一個通用的AGI時代已經初見曙光。

但機會之外,AIGC同樣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痛點。

AIGC來襲,這個行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AIGC行業面臨的痛點

AIGC來襲,這個行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一)生成内容的可控性

在應用大模型AIGC進行畫圖、寫作等的過程中,基于生成式的原理,大模型很容易出現“幻象”。

一些時候,GPT對于人們提出的問題其實模棱兩可甚至毫無了解,但是它會“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胡編亂造一個貌似很專業的回答。

是以,在一些要求比較嚴謹的場景下,例如醫療場景、政務場景中,可控性問題的存在是災難性的。

可解釋性的缺失,也可以了解為内容不可溯源。這一問題會使内容的可信度喪失。

就像法官判案,無論是犯案事實、刑法條款還是以往案例,判決結果的得出過程都是存在證據鍊的,是可溯源、可解釋的,而不是一開始就判決死刑。

很多落地場景都是多模态,跨模态的。

依然用醫療分析舉例,輔助診斷就是多模态、跨模态的。我們常說的“望聞問切”即是用綜合多種模态表征同一事物,這樣往往更加準确。

我們的獨立大模型正是解決了這種多模态跨模态的問題,并且在這一基礎上真正使其落地于大規模的癌症早篩,包括人機互動,智能終端人機互動的場景中。是以我們對這一痛點有着深刻的了解。

AIGC來襲,這個行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AIGC領域的職業機遇

1. 緊缺人才

我認為,AIGC的時代其實最緊缺的是三類人才。

(1)懂算法模型的算法工程師

這一類工程師懂得AIGC的基本原理,懂得建構大模型,如何去做訓練微調等等。

(2)産品經理

對于企業來說,大模型最終需要落到垂域。是以第二類我們特别需要的人才,是在 AIGC垂域裡面的産品經理。

(3)懂AIGC技術的跨領域的解決方案人才

例如在醫療早篩、汽車、智能質檢、智能制造、遊戲等行業的人才,如果既了解行業又掌握基礎技術,能夠綜合兩個領域提出解決方案,那麼這種人才同樣是比較緊缺的。

2. AIGC行業的人才畫像

(1)算法工程師

當下最緊缺的依然是能夠懂得建構預訓練大模型,微調大模型,把大模型應用至垂域行業裡做核心級研發的算法工程師人才。

目前這類人才一般來自于高校的實驗室,比如高校碩士博士等。當然也有比較好的人才來自于大學大學,這些大學生很早地切入到AIGC領域,會通過建構算法,做研發等等來訓練大模型。

(2)産品經理

第二類就是産品經理,既懂AIGC的技術,又懂行業的業務,又懂使用者。基于這些素質,去建構使用者在某垂域行業場景下的剛需應用的産品和服務。

(3)AIGC解決方案架構師

既是技術專家,同時也懂這個行業的業務,幫助這個行業去建構解決方案,最終解決使用者的問題。

(二)非研發類背景的文科生/商科生如何加入AIGC行業

我認為一定要研發類背景才能加入這一行業是一個誤導。

我們不能認為AIGC行業一定是理科生或算法類的人加入,其實,我認為反而文科生和商科生也具備非常大的優勢。

他們的優勢在哪裡?

對于文科生和商科生而言,如果非常懂得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剛需以及行業的特點,你可以加入AIGC行業,做我剛才提到的産品經理。

此外,也可以在文科生及商科生的行業基礎上,補充一些技術或者研發方面的基本原理,做解決方案架構師。

垂域場景中,例如營銷、市場等等,其實都是适合文科生和商科生的,他們的特長優勢是了解行業,了解使用者以及了解市場,這在AIGC行業裡是非常搶手的。

(三)網際網路人才轉行AIGC的注意事項

首先我認為AIGC不是一個行業,而是一個賦能行業的技術。

例如網際網路人才中的程式員想要轉入AIGC賽道,他們在網際網路工作中可能大部分是在使用Python等語言,比方說java程式等等,這些技能掌握能夠使他們很自然地轉入AIGC賽道。

營運崗位的轉變也并不困難,AIGC這有一個類似網際網路的特點,就是随着無限的增值,邊際效應會越來越低。

整體而言,網際網路和AIGC的思維其實是一脈相承的,他們的産品最終都是瞄準使用者。網際網路人才隻要去熟悉AIGC的技術特點和行業特點,思維上的轉變就會是自然的。

我認為反而在大模型的智能時代中,人才更需要親和的溝通能力和邏輯能力,而不是把這個能力全部交給AI大模型。

人才建構大模型或者AI産品的時候,根本的剛需是了解這個行業中的痛點問題并去解決,這樣才能産生價值,才能實作落地。有了價值,才有生命力。

而AI隻是一個輔助手段,我們可以把它當成一個助手,但不能因為擁有這個助手就喪失自己的能力,而是要利用它增強自己的能力。

此外,我們還需要重視創新能力。如果隻是複制,人雲亦雲,那麼在大模型時代,你的競争力會越來越差。

與此同時,情商、邏輯能力、思辨能力,這些都很重要。

(五)如何培養自己的能力,使之适應越來越智能化的未來

這個問題和第四個問題是一脈相承的。

1. 我們要擁有快速學習的能力

我在一線在産業界和學術界中很大的感觸,就是技術革命的節奏越來越快。這就告誡我們必須培養快速學習這一核心能力,否則就會跟不上時代的變化。

  1. 學會适應

我們需要适應AI的輔助,利用AI來增強自己,把它真正作為一個工具。

總的來說,快速學習的能力、創新能力和駕馭使用AI工具的能力,這三項能力是我認為需要增強的。

AIGC來襲,這個行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群友 vs. CEO

楊志明博士 :實事求是來講,國内大模型與國外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可能存在一到兩代的代差。雖然很多大模型企業宣傳已經能趕上GPT 4.0,但我認為這其實是不現實的,必須承認事實,不能自欺欺人。

楊志明博士 :這個我感悟還挺深的。大模型時代基本把原來的場景在方方面面都翻新了一遍,無論是手機、汽車、醫療、辦公、網際網路等,從前各種場景中存在剛需的地方都可以再翻新一遍。是以我認為隻要緊扣剛需和痛點問題,能夠創造價值,無論哪個領域都值得被看好。

楊志明博士 :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領域,業界也都在布局。我們的大模型在這塊也在嘗試着應用落地,做第三方的癌症早篩。

并且在落地過程中我們又發現了一個痛點,就是患者看不懂一些專業術語的報告結果。是以我們正在切入的,是基于多模型解讀診斷結果,提供後續服務,繼而切入到患者的全生命周期,包括慢病管理等等。

楊志明博士 :電子消費品是一個量很大的市場,它裡面有一個剛需點,就是與使用者保持“長連接配接”完成售賣商品後與使用者的“長連接配接”。

為使用者提供持續的服務場景是什麼?我們可以用小家電破壁機舉一個例子。

第一個場景是售前,通過大模型将說明書數字化。看說明書的人很少從頭到尾閱讀,那麼通過數字助手,就能夠實作對如何使用産品的更簡便的了解。

第二部分,使用者在使用時可能還需要了解一些健康相關資訊,這些資訊可以通過數字助手來提供。它與自身的健康管理相關,具有個性化健康管理的價值。這就不僅是賣裝置,更是提供服務。

第三部分,是可能在産品使用的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售後問題。

是以對于破壁機而言,存在售前、售中、售後以及營養健康服務。這時就需要一個大模型來貫穿這幾個階段,以建立與使用者的“長連接配接”。在建立”長連接配接”後,我們還可以向使用者提供持續的推薦服務,而不像傳統的賣貨後就中斷了與使用者的連接配接。這是電子消費領域的一個應用場景。

隻要緊扣剛需和痛點問題,能夠創造價值,無論哪個領域都值得被看好。

楊志明博士 :35歲危機在網際網路行業讨論得尤其多。我個人認為,真正面臨35歲危機的是那些不願快速學習和創新,無法跟上技術變革的人。在這方面,關鍵依然是不斷的學習和适應。如果你快速學習并跟上了技術發展,你就不會面臨35歲危機。但如果保持不變不學習,那麼可能在30歲就會面臨危機,特别是在這個行業中。

楊志明博士 :剛才我提到,産品經理要轉到AI行業,首先需要了解AI在特定行業的應用。因為AI是一個領域,而不是一個獨立的行業。是以,你需要了解該行業的業務和AI技術的基本特點,以及它可以做什麼,它的發展程度如何。最重要的是深入了解該行業的使用者,了解他們的需求、習慣等。最好的方法是在實踐中學習,争取一個機會參與實際項目,進而更好地進行适應。

資訊整理 | 戴修齊

編輯 | 陳桐

排版 | 溫莜

AIGC來襲,這個行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行業

深度解析對比中國和矽谷的AIGC賽道

國産大模型,也分「武當」和「少林」

人工智能十大發展趨勢:技術是源動力、應用是牽引力、安全是信任力

公司

瘋狂的幻方:一家隐形AI巨頭的大模型之路

騰訊「不着急」

大模型軍備競賽,華為版AIGC終于要來了?

Hugging Face:在人工智能的大航海時代悄悄地造一艘方舟

職業

資料标注員,困在大模型裡

讓AI幫你工作,這裡有11個好用工具和選擇指南

人物

「網際網路教父」凱文·凱利:5000天後的世界|36氪專訪

李彥宏談AI:算力可以買,創新能力買不來

研報

ChatGPT将在AI領域掀起哪些投資熱潮?

逐夢AIGC,熱潮之上,誰能把握先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