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政治謀殺密檔:(9)暗殺阿富汗雄獅——馬蘇德

阿富汗位于亞洲中部,物産并不豐富,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自古以來人類遷移、侵略的必經之路。

1953年,艾哈邁德·沙阿·馬蘇德出生于阿富汗潘傑希爾的塔吉克名門望族,其父是前阿富汗國王查希爾·沙阿統治時期的一名退休準将,他在六位兄弟中排行老三。

1963年,穆罕默德·查希爾·沙阿國王制定新憲法,規定行政權由國王任命的首相掌握,立法權屬于由兩院組成的議會。

馬蘇德曾在喀布爾的法國中學就讀。

1973年,蘇聯支援發動的一次軍事政變後,政權落到了查希爾國王的堂兄穆罕莫德·達烏德将軍手中,他宣布阿富汗為共和國,自任國家元首。

也在這一年,正在喀布爾大學工學院一年級學習的馬蘇德,退學加入反對達烏德政府的抵抗組織,遭到鎮壓後,流亡巴基斯坦的白沙瓦。

在流落外國期間,馬蘇德系統研究了毛澤東、格瓦拉和戴高樂的遊擊戰思想。

1975年,馬蘇德重返家鄉潘傑希爾谷地組織反政府遊擊隊,他操波斯語,生活儉樸,為人溫和,關心部屬,在伊斯蘭教規上嚴于律己,他主張在阿富汗恪守伊斯蘭國家制度。

1977年4月,達烏德“忘恩負義”,不甘心做莫斯科的順民,對蘇聯表現出了離心傾向,連蘇共總書記勃列日涅夫都不放在眼裡,他從莫斯科回來不久,蘇聯便策動一批阿富汗青年發動軍事政變,達烏德和他的支援者們被處決。

政變成功後,在蘇聯的支援下,阿富汗建立了以人民民主黨總書記穆罕莫德·努爾·塔拉基任革命委員會主席的親蘇政權————阿富汗民主共和國。

1979年9月14日,由于塔拉基政權内部依然存在着嚴重的派系鬥争。他所屬的“人民派”與以總理阿明為首的“旗幟派”之間的鬥争日趨激化。

争鬥的結果,便是這個國家5年之内發生的第三場政變,蘇聯駐阿富汗大使普紮諾夫設計幫助塔拉基誘捕阿明未果,塔拉基反被阿明借機推翻,阿明自任革命委員會主席。

“九月事件”加深了阿明對蘇聯的仇恨。阿明上台後,公開指責蘇聯插手幫助塔拉基策劃陰謀,迫使蘇聯撤換了駐阿大使普紮諾夫。

他還要求蘇聯撤回在阿富汗的3000名軍事顧問、教官和技術人員,并拒絕了蘇聯向其發出的訪蘇邀請,蘇聯擔心失去阿富汗這塊苦心經營的陣地,決定出兵幹預。

1979年12月27日,大批蘇聯傘兵和内務部特遣部隊開進喀布爾。晚上7點30分,軍突然攻占喀布爾電報大樓,切斷了阿富汗阿明政府與外界的聯系,經過3個半小時的交火,蘇軍完全控制了喀布爾市。同時,占領了阿明的官邸,阿明和他的4個妻子、24名子女全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12月28日淩晨,蘇軍地面部隊在航空兵掩護下越過蘇阿邊境,沿東、西兩條戰略公路向阿縱深高速推進,實施鉗形攻擊。

在短短一周時間裡,蘇軍迅速占領了阿富汗全境,控制了阿富汗主要城市和交通幹線,并建立起卡爾邁勒傀儡政權。

根據此前一天蘇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的決議,蘇聯塔斯社發表聲明,宣布“應阿富汗上司集體的請求,蘇聯政府派出有限的部隊進駐阿富汗”。

不過,進駐阿富汗的蘇軍并不自在,蘇聯在國際舞台上也陷入空前孤立。同時,阿富汗人民不甘屈服于蘇聯的統治,紛紛加入抵抗的行列。反蘇運動搞得如火如荼,富汗境内到處燃起了反抗蘇聯侵略的烽火。

為了穩定戰果,蘇軍開始向武裝抵抗戰士占據的地點發起了清剿行動。他們很快就發現,以潘傑希爾谷地為基地的抵抗遊擊隊成了讓他們頭痛的“戰術難題”。

而當時,潘傑希爾谷地的抵抗遊擊隊上司人,正是艾哈邁德·沙阿·馬蘇德。

到了1982年,馬蘇德上司的遊擊隊已由30人發展到3000多人,多次擊敗蘇軍的圍剿,是以赢得了“潘傑希爾雄獅”的稱号,成為阿富汗著名的遊擊隊上司人。

馬蘇德富有政治、軍事才能,他在潘傑希爾地區建立了一個規模較大的、組織機構齊全的遊擊隊根據地。随着蘇軍撤出阿富汗和阿富汗遊擊隊力量的發展壯大,馬蘇德放棄了傳統的遊擊戰,組建了一支4萬多人的正規軍,并輔以約2萬人的民兵。

他治軍嚴格,軍隊有較強的戰鬥力。除此之外,他還十分重視建立統一戰線,先後與非普什圖部落首領、地方政要和地方武裝頭目建立聯系,擴大了他在阿北部和西部的政治影響。

自從蘇聯從阿富汗撤軍後,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很快便出現了軍閥割據的局面,政權落到了拉巴尼的手上。但此時,拉巴尼已回天乏術,隻能眼看着腐敗風盛行而毫無辦法。

于是,塔利班就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登上了阿富汗曆史舞台。

塔利班是發源于阿富汗的坎大哈地區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組織,在波斯語中,是學生的意思,其大部分成員是阿富汗難民營伊斯蘭學校的學生,又稱伊斯蘭學生軍。

成立之初,塔利班總共隻有800人,是以,許多人對其并不重視。但是,這支派别高舉鏟除軍閥、重建國家的旗幟,因為紀律嚴明而作戰勇敢,并提出反對腐敗、恢複商業的主張,是以,深得阿富汗平民的支援,實力急劇膨脹,發展成為一支擁有近3萬人、數百輛坦克和幾十架噴氣式戰鬥機的隊伍。

1994年11月,塔利班保護一支試圖打開巴基斯坦與中亞貿易的車隊而一舉成功,從此登上曆史舞台。

1995年5月與6月間,塔利班發動了代号為“進軍喀布爾”的戰役,很快就控制了阿富汗近40%的地區。同時,乘勝向喀布爾發起全面攻擊,同一年的9月26日,占領了電台、電視台與總統府,全面控制了首都。

之後,他們控制了包括首都喀布爾在内的全國90%以上的領土,而反塔利班北方聯盟中,唯一具有與塔利班正面對抗能力的,隻剩下馬蘇德一派。

1996年9月27日,塔利班武裝在喀布爾成立了臨時政府接管政權,馬蘇德上司的部隊被塔利班打敗,被迫撤出首都喀布爾,但他率領自己的武裝憑借阿富汗北部山區有利地形,一直同塔利班進行武裝鬥争。

世界政治謀殺密檔:(9)暗殺阿富汗雄獅——馬蘇德

本·拉登舊照

提到塔利班,就不能不提一個人——本·拉登。他出身财閥,家财萬貫,但是,多數時間他幾乎都沒有享受奢華,反而過着教士般刻苦虔誠的生活。

基于對伊斯蘭世界兄弟國家的支援信念,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之後,腰纏銀錢無數的他,開始接受美軍與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武力訓練,耗盡家資,出錢出力支援阿富汗遊擊隊,1988年,他成立蓋達組織,抵抗蘇聯,直至1989年蘇聯軍隊撤離阿富汗。   

1990年海灣戰争期間,本·拉登非常不滿美軍駐軍于科威特。在他看來,美軍大多為基督徒,并非穆斯林,進入伊斯蘭教的聖地是對伊斯蘭的侮辱,并公開演講,要求所有歐美人士離開他的國境。

由于沙特王室和美國政府互相支援,在他的眼中,王室腐敗愛财,而且失去了對《可蘭經》教義的虔誠信仰宗旨;美國人則是無理的異教徒。

在随後的幾年時間裡,本·拉登上司他的組織發動了一連串針對美國政府的事件——

1992年12月,實施對駐索馬裡美軍的葉門旅館爆炸案。

1993年2月,美國的世貿中心爆炸案,導緻6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1993年6月,謀殺約旦王儲阿蔔杜勒未遂。

1994年,宣布向美國發動聖戰。

1995年1月,刺殺羅馬天主教教皇若望·保祿二世未遂。

1995年11月,利雅得美軍軍營爆炸案,導緻5人死亡;埃及駐巴基斯坦使館爆炸案,導緻17人喪生。

同年,本·拉登承認在沙特阿拉伯本土的利雅得和達蘭執行恐怖活動,被剝奪沙特阿拉伯公民權。

1996年,宰赫蘭美空軍住所爆炸案。

1997年,開羅外國旅遊者客車爆炸案。

1998年8月,東非美國大使館爆炸案,導緻257人死亡,5000餘人受傷。

正是因為本·拉登進行的一系列針對美國政府的恐怖襲擊,使他成為美國中情局黑名單上的一分子。

為了抓住此人,美國中情局曾在1997年制定了一個綁架拉登的“完美”計劃,但是,卻因為決策者的猶豫最終胎死腹中,失去了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

1998年東非美國大使館爆炸案發生後,中情局于1999年再次制定了一個抓捕本·拉登的計劃。而在這個計劃中,馬蘇德和他上司的武裝力量,成了其中的關鍵。

1999年10月的一天,美國中情局反恐中心的一個特工小組飛到了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首都塔什幹。

這個特工小組代号“JAWBREAKER-5”,組長是中情局反恐中心拉登行動小組的負責人裡克,他是一個在阿爾及利亞以及其他開發中國家摸爬滾打許多年的老特工。

特工小組來到塔什幹的一個秘密機場,在那裡登上一架蘇制的米-17運輸直升機,旋即向阿富汗北部山區飛去,他們此行的任務是拉攏阿富汗北方聯盟最高軍事指揮官馬蘇德一起來幹掉拉登。

當時,馬蘇德正在阿富汗北部地區與塔利班激戰,而塔利班已經跟拉登結盟,并且摧毀了馬蘇德絕大多數盟友,控制了阿富汗絕大多數的土地。

世界政治謀殺密檔:(9)暗殺阿富汗雄獅——馬蘇德

馬蘇德舊照 圖檔來自網絡

直升機飛抵潘傑希爾谷地,在一幢秘密房子裡,裡克見到了馬蘇德,簡短的寒暄後,他就直言不諱地對馬蘇德說:“我們有共同的敵人,那就是拉登,讓我們攜起手來吧!”

馬蘇德坦然告訴裡克,他本人非常願意加深與中央情報局的關系,但是刺殺和捉拿拉登,非常困難,他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根據馬蘇德的情報網傳來的消息,拉登絕大多數時候都待在阿富汗南部城市坎大哈,或者阿富汗東部山區的訓練營裡,這已經超出他作戰部隊的範圍。

當然,也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因為拉登還不時地到賈拉拉巴德和喀布爾視察他的部下“阿拉伯自願軍旅”作戰情況,這些地區有馬蘇德的情報人員。

馬蘇德直言不諱地告訴裡克說,美國對拉登和塔利班的政策注定會失敗,因為,美國人一心隻想揪住拉登和他的幾名進階手下,卻沒有看到“基地”組織已經全面發展起來。馬蘇德說:“就算我們成功了,也不能解決更大的問題的出現。”

裡克表示贊同,但同時也向馬蘇德說明了他們的難處,美國政府不想跟塔利班政府發生沖突,也不想支援任何的武裝派别,在阿富汗發動更大規模的戰争。

他們接到的指令,是逮捕拉登和他的進階肋手接受審判,或者打死他們。如果馬蘇德能夠為美國的這次行動提供幫助的話,那麼,美國或許可以向馬蘇德提供更大的政治支援和發展援助。

馬蘇德為了能夠獲得美國政府在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上的援助,答應了裡克的要求,協助他們抓捕本·拉登。

據馬蘇德當年的情報助手阿蔔杜拉回憶說:“畢竟他是我們的共同敵人;其次,我們也想就此讓美國人對阿富汗的局勢有更好的了解。”

中情局的“JAWBREAKER-5”情報小組在阿富汗工作了幾個月後,該局反恐中心接獲情報說,拉登秘密到訪賈拉拉巴德東部山區内的“德魯塔訓練營”。

“德魯塔訓練營”是最典型的拉登訓練營,馬蘇德的情報員報告說,“德魯塔訓練營”不讓阿富汗人挨近半步,隻允許阿拉伯人入内。

美國國防情報局也遞交報告說,拉登可能在那裡搞化學戰實驗,白宮反恐怖安全小組立即調整間諜衛星,對該訓練營進行嚴密的監視。

随後,中情局又招了一批經常到當地或者住在當地的間諜,通過他們,中情局把情報搜集行動推進到賈拉拉巴德附近。在中情局官員的指導下,馬蘇德的人也在可以鳥瞰“德魯塔訓練營”的高處架起了偵察裝置。

世界政治謀殺密檔:(9)暗殺阿富汗雄獅——馬蘇德

馬蘇德在阿富汗北部山區 圖檔來自網絡

中情局反恐中心的“拉登”小組立即将此情報交給馬蘇德,告訴他拉登已經來了,馬蘇德立即下令準備行動。他向中情局蘭利總部彙報了他的計劃:用火箭彈來消滅拉登!

然而,這份計劃卻因為中情局害怕吃官司而宣告夭折。因為,白宮的法律部門當時并沒有準許中情局和馬蘇德可以采取純軍事行動,是以,為了避免惹禍上身,反恐中心拉登部門趕緊給馬蘇德發了一封電報:

立即取消這次行動!

2000年,馬蘇德在塔洛坎的部隊被塔利班擊潰,反塔利班勢力岌岌可危。

而後,馬蘇德單槍匹馬遊說各方軍閥、部族首領團結起來建立統一戰線,先後與非普什圖部落首領、地方政要和地方武裝頭目建立聯系,擴大了他在阿北部和西部的政治影響。

不僅如此,他還積極遊說俄美和伊朗向北方聯盟提供更多的物力和财力援助。同時,因為和中情局的合作關系,馬蘇德希望美國政府能夠給她提供軍事援助,以便更好的打擊“基地”組織。

然而,令馬蘇德沒有想到的是,克林頓政府雖然對塔利班實施經濟制裁,但同時也不願意援助馬蘇德上司的北方聯盟武裝。

美國政府的公開政策是保持中立,促進各方和談,白宮一直堅持,中情局在阿富汗的反恐怖任務,一定隻能限于拉登。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人雖然也準許了與馬蘇德進行情報合作的指南,但絕密的檔案顯示,中情局絕對不能向馬蘇德提供能夠“改變戰場形勢”的武器裝備和其他的支援。為此,馬蘇德和中情局的合作關系,開始出現了裂縫。

到2000年夏末,中情局與馬蘇德的關系再度惡化。由于當地的地形實在惡劣,加上克林頓内閣又無法支援馬蘇德,是以,中情局的官員們也覺得疲憊了。

而馬蘇德也覺得厭了,因為他們以為和中情局合作,會使得美國人更了解阿富汗,甚至會換來秘密的軍事援助。但是,美國人除了一個勁地要他們實施捉拿拉登的行動外,根本不給他們提供半點援助,而且,即便是捉拿拉登的行動,也不允許他們使用軍事力量,馬蘇德對美國人徹底失望了。

2000年10月,拉登上司的“基地”組織襲擊了駐紮在葉門的美國“科爾号”戰艦,炸死17名美軍士兵。

事件發生後, 中情局小組打算增加給馬蘇德的支援,好讓他盡快幫助美國逮捕或擊殺拉登。當年11月,中情局的官員們在蘭利總部,草拟了馬蘇德所需要武器裝備的清單,并且表示,他們還準備提供更多的錢來收買塔利班的指揮官,并且,為馬蘇德提供卡車,直升機,輕型武器,彈藥,制服,食物和大炮。

這筆秘密軍援清單價值5000萬至1億5000萬美元之間,根據這一計劃,中情局将在馬蘇德的潘傑西爾谷地建立一個永久性的基地,然後,派中情局特工與馬蘇德的手下打成一片。

這樣的話,如果情報确切的話,中情局秘密特工甚至可以和馬蘇德的人馬一起去幹掉拉登。

然而,不幸的是,這個計劃在被通過之前,總統大選開始了,為了應付總統選舉,這個計劃被擱置。次年年初,小布什在大選中獲勝,成為美國的新一任總統,計劃被駁回。

為了獲得援助,馬蘇德親自寫信給副總統切尼,懇請新政府檢讨對阿富汗的政策。美國中情局也希望能夠盡快抓捕拉登,因而一直為馬蘇德活動。

中情局兩名特工與馬蘇德會面時,保證說:“盡管由于政策的原因進展緩慢,但中情局一定會支援馬蘇德的。”馬蘇德也告訴美國人說,他隻能防守阿富汗北部,僅此而已。不過,美國人一定得支援他,不然的話,就支撐不住了。

這一年,馬蘇德多方奔走,由于他巨大的人格魅力,原本在國外的阿富汗幾大軍閥——烏孜别克族首領杜斯塔姆、哈紮拉族頭領卡裡姆·哈利利以及塔吉克族将軍伊斯梅爾·克汗在馬蘇德的召喚之下,紛紛于當年回國,投入反塔利班武裝運動。

同年春天,馬蘇德接受了到法國斯特拉斯堡歐洲議會通路的邀請,這是他首次出訪歐洲。

馬蘇德希望借此機會,吸引西方更多的資助,他在歐洲議會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這樣對記者說:“如果布什總統不支援我們的話,這些恐怖分子一定會毀了美國和歐洲的,而且會很快的!”

馬蘇德的這番發言,讓塔利班和拉登都感到不寒而栗,他們認為,必須要盡快“制止”馬蘇德,否則不論是對“基地”組織還是塔利班而言,都将帶來一場巨大的災難。

于是,一個暗殺馬蘇德的陰謀,由此開始了醞釀。

事實上,拉登和塔利班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刺殺馬蘇德的計劃,他們曾數次陰謀策劃炸毀前者乘坐的直升機,皆被挫敗。此外,塔利班還曾對馬蘇德發動過一次空襲也被其僥幸躲過。

2000年,北方聯盟安全官員曾成功抓獲了3名身攜C4塑膠炸彈的“基地”組織滲入者。另據馬蘇德安全長官稱,“基地”組織還曾不惜重金收買馬蘇德身邊從業人員,但由于種種原因,最終也未能得手。

2000年秋季,偷渡到比利時的39歲突尼西亞人達赫曼納被布魯塞爾和倫敦的恐怖組織“突尼西亞戰鬥團”選中,送往阿富汗“基地”恐怖訓練營深造,此人正是後來刺殺馬蘇德的元兇之一。

2001年夏初,達赫曼納被選中執行自殺任務。他曾在突尼西亞和比利時修過新聞學課程,是以,扮個電視“記者”不成問題。

與達赫曼納相比,與他搭檔扮演随行攝影“記者”的艾爾瓦爾則有些捉襟見肘。這也難怪,艾爾瓦爾雖然也是一名非法移民比利時的突尼西亞人,但他卻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對于如何僞裝“記者”,自然是一竅不通。

2001年8月下旬,北方聯盟進階将領沙亞夫接到來自埃及的一個故友的電話,電話中,他得知有兩名摩洛哥“記者”要想采訪他們。

打電話的人名叫哈尼,早年與沙亞夫并肩參加過抗擊蘇軍入侵的戰鬥,二人是以結下了深厚友誼。

對于哈尼的推薦,沙亞夫不疑有他,爽快地答應将親自帶這兩名“記者”四處參觀,還專門安排他們到前線采訪。幾個月之後,當調查人員核查那個引見電話的出處時,意外發現那個“來自埃及”的電話,實際上是來自阿富汗南部的坎大哈,不過這些都是後話。

達赫曼納和艾爾瓦爾在被選中執行這起自殺任務後,便開始做周密準備。他們先是僞造了兩分“記者證件”,而且,還在一台IBM桌上型電腦上列印了一封假介紹信(後來在美國反恐部隊在喀布爾發現了這台電腦)。

介紹信中說,他們是來自倫敦伊斯蘭觀察中心的電視“記者”,該中心研究的課題是“全世界穆斯林的人權問題”。

一切準備就緒後,兩人持着假冒的證件和介紹信去了北方聯盟。事後,北方聯盟負責接待這兩人的斯米拉·可汗将軍回憶說,那名年齡稍長、自稱克裡木·圖紮尼的“記者”,身材肥胖,為人和氣不拘小節。陪同的那名攝影師自稱克塞姆·巴克裡,少言寡語。

這兩名“記者”對一路上的所見所聞似乎并不太感興趣,他們不像其他的“記者”問個不停,相反有些沉默寡言。

不過,這兩人的舉動并沒有引起可汗和其他人的懷疑,畢竟他們是“沙亞夫将軍的客人”。在征得馬蘇德本人的同意之後,可汗将軍帶着他們上前線參觀,他急于向他們證明,為北方聯盟作戰的士兵中有沒有外國雇傭兵,隻有純粹的阿富汗人。

旅途上,因為道路崎岖汽車颠簸得很厲害,一直少言寡語的巴克裡一再要求司機放慢速度,他說,否則他的錄影機将會散架(其實是怕引爆暗藏的炸藥)。在參觀完前線之後,兩名摩洛哥“記者”被護送到位于潘傑希爾山谷的另一個北方聯盟的據點。

這時,北方聯盟的上司人正在開會,入口處荷槍實彈的哨兵将這兩名“記者”拒之門外。會場内,坐着包括馬蘇德在内的幾乎所有北方聯盟最高首領。

會議結束後,馬蘇德乘坐一架蘇制直升機先期傳回了克霍地亞·巴哈丁——馬蘇德在塔吉克邊境的司令部,而那兩名“記者”則搭乘坐第二架直升機也随後到達。

作為“沙亞夫将軍的客人”,他們被安排在穆罕穆德·阿裡夫将軍旁邊的一個房間入住,成了這名北方聯盟内務安全長官的鄰居。

9月9日一大早,早就做好準備的達赫曼納和艾爾瓦爾被帶到了北方聯盟安全主管阿裡夫房間的隔壁,采訪将在那裡開始。除了這兩人之外,現場還有第三名記者法希姆·達什蒂,他是潘傑希爾人,正在制作一部關于遊擊隊英雄的紀錄片,他把錄影機和錄音裝置放在房間的後面。

馬蘇德到來後,先是為他遲遲沒能接受采訪表示道歉,達赫曼納假惺惺地表示沒有關系,并遞上了“倫敦伊斯蘭觀察中心”為他們開出的介紹信,在信的末尾寫着:“願安拉保佑您”。

此時,負責攝像的“記者”艾爾瓦爾在房間中央擺弄着他的攝像裝置,先是調低了三腳架,随即,又移走了錄影機和馬蘇德之間的小桌。

馬蘇德坐在一張大椅子裡,面帶微笑問“記者”:“在塔利班的領地,你們有何收獲?”

達赫曼納盡量讓自己顯得很放松,他回答道,這裡的百姓好像很不快樂,喀布爾到處都是阿拉伯人(“基地”分子)。他還謊稱,在塔利班那邊,奧馬爾拒絕了他們的采訪要求,因為在穆斯林法律裡,電視是非法的。

馬蘇德笑了笑,要求先看一下采通路題的清單,北方聯盟駐印度大使克哈裡裡坐在馬蘇德右邊的一張長椅上充當翻譯,他将問題翻譯成波斯語,之後,這位“潘傑希爾雄獅”把臉對準錄影機,說:“你可以開始錄像了。”

達赫曼納開始提第一個問題,艾爾瓦爾則打開了他的錄影機,刹那間一道粗大的藍色火舌迸發出來,克哈裡裡隻見“轟”的一聲巨響,内心有個聲音在告訴他,這已是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開始大叫:“真主偉大!”随即,便失去了知覺。

藍光閃現的時候,在房間後部擺弄錄影機的達什蒂驚得跳了起來,他還以為是自己的錄影機出了什麼故障。片刻過後,他發現自己的全身都燒着了,手、腳、臉上到處都是火苗,随即,他從房間裡沖了出來。

馬蘇德的秘書加姆西德,聞聲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了進來,眼睛裡充滿了驚恐。電池包裡的炸彈把攝像“記者”艾爾瓦爾的身體炸成了兩半。達赫曼納受傷相對較輕,被炸得暈頭轉向的他還想從現場溜掉,但是,警衛立即把他鎖了起來。後來,他試圖從窗戶逃走的時候,被警衛當場擊斃。

為馬蘇德當了12年保镖的哈吉奮不顧身沖進了火海,找到了身受重傷渾身是血的馬蘇德。馬蘇德無力地低語:“扶我起來……”

從爆炸地點到直升機停放地,約有4分鐘的車程。警衛哈吉抱着馬蘇德坐在車子的後坐,馬蘇德的頭擱在他的大腿上。汽車開足了馬力,向直升機飛馳而去,馬蘇德還在呼吸,但是呼吸越來越弱,血如泉湧。

10分鐘後,他們被送往塔吉克斯坦一家醫院。但是,馬蘇德此時已經不需要治療了,兩塊炸彈碎片已經刺穿了他的心髒。醫生在檢查玩馬蘇德的傷勢後,雖然盡了最大的努力,但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他向哈吉通知了馬蘇德逝世的消息,悲痛的哈吉将這個消息,告訴了馬蘇德的7名助手。這7人随後立刻全部趕到了醫院,在進過一番簡短的讨論之後,他們約定,不把馬蘇德的死訊對外宣布。

因為消息一經傳出,必然會造成處于劣勢的北方聯盟出現群龍無首的局面。一旦人心渙散,塔利班的部隊很快就可以把他們擊垮。

當晚,他們趁着夜色,将馬蘇德的屍體偷偷運到了附近的一個小鎮,藏在當地停屍房的地下冷庫裡,并且放出風聲說馬蘇德沒有死,隻是受了些輕傷而已。

就這樣,馬蘇德遇刺好幾天,他的死訊也沒有走漏半點風聲。不光是戰場上的北方聯盟司令官們,就連馬蘇德的家人也被蒙在鼓裡。

就在馬蘇德遇刺的48個小時之後,得知刺殺行動成功的拉登迅速策劃了震驚全世界的恐怖襲擊“9·11”,美國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9·11”事件發生後,馬蘇德的死訊仍未洩露出去,北方聯盟的士兵也還在拼死抵抗。

幾天後,一架從北方飛來的暗綠色直升機,出現在潘傑希爾山谷上空,飛機上坐着的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官員。多年來,美國對馬蘇德提出的幹掉拉登,向北方聯盟提供武器和物資的請求都不置可否。

可是這回,美國卻主動把這些東西送上了門,并要求得到北方聯盟的協助。因為,中央情報局不得不承認,此前他們錯失了太多幹掉拉登的機會。

不久,馬蘇德的屍體從秘密冰庫中搬出,被埋葬在阿富汗一座高山的山頂之上,那天是2001年9月15日。

當美國國務院被媒體問及對馬蘇德遇刺有何評論的時候,國務院發言人說:“我們對試圖謀殺阿富汗一位重要上司人的做法深表遺憾,這對尋求解決已經持續了十多年的阿富汗内戰是一大挫折,因為暴力不能解決阿富汗的内戰。”

馬蘇德遇難的消息傳出後,國際社會紛紛做出反應,緊急商讨可能風雲突變的阿富汗局勢。

阿富汗的鄰國伊朗、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别克斯坦現已準備在塔吉克斯坦的首都杜尚别舉行緊急碰頭會,以磋商馬蘇德遇害之後阿富汗的局勢。

俄羅斯總統普京10日與塔吉克斯坦總統通了電話,商讨馬蘇德遇害之後阿富汗局勢的發展。

與此同時,阿富汗各派别上司人在聯合國的推動下,于10日在日内瓦與德國、伊朗、美國的外交官舉行緊急會晤。

這些鄰國之是以對馬蘇德遇刺做出如此迅速的反應,就是因為,它們擔心馬蘇德這個最強大的對手倒下之後,就再也沒有誰能擋得住塔利班統一全國的步伐了,一旦成功,那麼與之接壤的國家,不能不考慮如何才能跟這個難纏的鄰居打好交道。

而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因為“9·11”恐怖襲擊事件,終于對阿富汗發動了反恐戰争,這是阿富汗曆史上的第二次阿富汗戰争,戰争一直持續至今,雖然本·拉登已經被美軍擊斃,但沖突并沒有就此結束。

不過,也有消息透露:美國在确定對阿富汗動武時,為了友善在戰時讓阿富汗遊擊隊受美國指揮,以及便于在戰後控制阿富汗,決定讓在阿富汗有廣泛影響的馬蘇德人間蒸發,于是,美國中情局設局擊殺馬蘇德。

這則消息是真是假,難以辨識。但刺殺馬蘇德的兩名刺客的确是來自“基地”組織,受本·拉登的上司,其中一人的妻子,在事後也向歐洲警方透露了這一點。

不過,馬蘇德死後,阿富汗反塔利班的武裝力量再也找不出如他那樣有号召力的人物,隻能在美國介入下成立聯盟,成為美國手中的消滅塔利班的工具。從這點來看,這則消息也并非空穴來風。

2001年11月13日,阿富汗北方聯盟揮師進入喀布爾。其中幾名士兵在清掃戰場時,順手拿走了一台IBM台式電腦,并且将它賣給了一家電腦商店。

美國《華爾街日報》的一名記者頗具慧眼,以1100美元買下了這台電腦。在電腦硬碟裡,他發現存有許多寫有密碼的“莫名其妙”的檔案。

美國情報機構獲悉後,組織專家對電腦進行了解碼和分析,認為這是“基地”組織所用的電腦,裡面存有數百個文本和影音檔案,記錄了“基地”組織衆多的核心機密,其中也包括“基地”組織刺殺馬蘇德的計劃。

這份檔案顯示,2001年5月的一天,一名“基地”組織成員用97分鐘,在這台電腦裡打了一封采訪申請信。信件以位于倫敦的“伊斯蘭觀察中心”的名義,用笨拙的法語“言辭懇切”地說,該中心要對阿富汗做電視報道,并派其“最傑出的記者之一卡裡姆·圖紮尼”采訪馬蘇德,落款人是“中心主任亞瑟爾”。

9月9日,兩名持比利時護照、說法語的阿拉伯記者對馬蘇德進行了采訪,其中一人正是卡裡姆·圖紮尼。他向馬蘇德提了一個在電腦中便設計好的問題:“如果您在阿富汗掌權,将如何處理本·拉登問題?您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方式是什麼?”

不待馬蘇德回答,他就引爆了身上攜帶的炸彈,與馬蘇德這位叱咤阿富汗多年的“潘傑希爾之獅”同歸于盡,另一名“記者”受傷後被馬蘇德的侍衛擊斃。

10月,真的亞瑟爾在倫敦被捕,并被指控參與刺殺馬蘇德,但他予以否認。美國方面認為,這是略通法語的拉登的“軍師”紮瓦赫裡的“傑作”。

不論真相如何,潘潔希爾的雄獅最終還是死在了暗殺裡,而美國政府也為他們之前的輕敵付出了無比慘痛的代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