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戰最牛狙擊手,不靠瞄準鏡射殺150人,隻用肉眼辨識目标

作者:第一軍情

第一軍事情報作家:白馬吹口哨西風

兩次世界大戰造就了無數英勇的戰士,他們的勇敢和堅韌令人難忘。幽靈殺手的名字本身就是一個傳說,最着名的是狙擊手。但是,人們對一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英國軍隊服役的中國狙擊手知之甚少,他沒有依靠一百發的視鏡,可以長時間瞄準他的槍而不會感到疲倦,甚至其他人可以通過望遠鏡清楚地看到的東西,他隻能用肉眼識别。在1915年4月至9月之間,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内有150名敵人被殺,這意味着每個狙擊手都通過望遠鏡被觀察者證明。當然,沈比利的獨行俠成績并不包括在統計資料中。

時任澳洲陸軍總司令的伯德伍德将軍曾到戰場擔任觀察員,剛瞄準一槍時,子彈被一陣風偏轉,擊中了目标旁邊的一名敵軍士兵,導緻附近的伯德伍德将軍發出一連串的感歎,"擊中,擊中"。狙擊手淡化了這樣一個事實,即"我沒有瞄準倒下的那個,是以它不算數。他的狙擊手成就後來被确定為201年,當時伯德伍德将軍在1915年10月受到表彰,當時英國和美國媒體發表了他的故事,并确定了201人殺死敵人的記錄。

一戰最牛狙擊手,不靠瞄準鏡射殺150人,隻用肉眼辨識目标

這位傳奇狙擊手名叫沈比利,是來自澳洲昆士蘭州一個名為克萊蒙的采礦小鎮的華裔,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殺最多的狙擊手。一位同志形容自己為"沈比利":他可以很容易地在掌聲中扮演對手,經常告訴人們勝利來得太容易了,他有點尴尬。在狙擊過程中,他懷裡抱着步槍休息,而沈比利的助理觀察員則用雙筒望遠鏡為他尋找目标。如果敵人隻是伸出頭來,沈比利經常冷笑和無視,表明他以後會這樣做。當敵人認為它是安全的時,它會把肩膀甚至半個身體戳出來,這是最好的時機。觀察者吐出兩個字"OK",接着是一聲槍響,敵人得到了補償!

值得注意的是,沈比利在開火時,不得不估計風向、風向、距離等因素。他通常有一名觀察員作為助手,這是一種兩人戰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很少被軍方使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才被廣泛使用。狙擊手和觀察者的角色可以互換,因為望遠鏡的觀測時間會很累,視野會随之而來,而有狙擊手的人,在戰場上不會感到孤獨。

槍擊事件對申比利來說不算什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他在家鄉當馬車夫,割甘蔗,當農民,但很久以前就因槍支法在農村出名。在業餘時間,他把玩袋鼠作為娛樂活動,因為袋鼠是一群動物,往往幾十種活動在一起,驚吓一隻會導緻其他袋鼠立即消失。是以他對自己很嚴格,一定是上百次出手,這次經曆為他積累了非常寶貴的狙擊手經驗。

一戰最牛狙擊手,不靠瞄準鏡射殺150人,隻用肉眼辨識目标

據說小時候,他已經能夠使用22毫米步槍在25碼外打破小豬的尾巴,進而成為當地射擊俱樂部的成員。當然,沈比利也不明白他的槍支法是否如此精确,與中國血統有關。他的父親約翰·沈(John Shen)出生于上海,在移民到澳洲之前,他是上海郊區的一名菜農。她的母親瑪麗安是一名護士。出生于1886年3月2日,沈比利在國小二年級時獲得了學校頒發的優秀證書,教育部的調查報告評論說,他"聰明,教養良好"。

1914年,當他的父親去世時,他不再玩袋鼠,為了養家糊口,沈比利決定參軍,加入當時的澳洲遠征軍,隸屬于第五輕騎兵團。當時,盟軍開始攻擊達達尼爾海峽的加裡波利半島,以開辟通往俄羅斯的地中海航線。在這種情況下,他去了土耳其的前線,并被派往靠近大海的博爾頓嶺執行狙擊手任務。在這個名為切森高地的山脊上設立了一個狙擊點,造成一些土耳其士兵死亡和受傷,其中大多數每天九人。

為了打敗強大的狙擊手,土耳其軍隊使用了狙擊手狙擊戰術,是以他們派出了他們的王牌神槍手阿蔔杜勒,去對付神比利。來自奧斯曼近衛軍的阿蔔杜勒經曆了數百場戰争,并狙擊俄羅斯人,希臘人,保加利亞人和阿拉伯人。就連澳洲陸軍第1師師長布裡吉斯少将也因大腿流血過多而中彈身亡。是以,他被近衛軍稱為"死亡之母",澳洲士兵給他起了個綽号"可怕的殺戮之神",奧斯曼帝國皇帝授予他榮譽勳章。

于是,兩個狙擊手開始了一場關于你和我生命的戰鬥。為了找到沈比利設定的狙擊點,阿蔔杜勒沒有放過一絲痕迹,經過仔細調查,他終于确定是沈比利在車森高地設定了狙擊點。是以他有足夠的信心報告高峰,并在明天日落之前殺死他媽的澳洲人。

一戰最牛狙擊手,不靠瞄準鏡射殺150人,隻用肉眼辨識目标

第二天,沈比利和他的同伴們像往常一樣看着進入狙擊手掩體。沈比利精神低落,拿着步槍打了個哈欠。觀察者在一旁看了看後不久,他突然驚呼道:"哦,我的上帝,來看看吧。沈比利抓起望遠鏡,在錄像中,他看到一張沾滿泥土的臉,兩隻大眼睛和槍口上的黑洞。尤其是當另一隻眼睛像老鷹一樣犀利,盯着沈比利的方向時。"今天要麼是你的死,要麼是我的死,"沈說。

他側身俯身,慢慢移開槍口前方的障礙物,這樣即使對方開槍,也不一定能擊中他。阿蔔杜勒不知道自己的下落已經暴露,他把手指放在扳機上,打算移動障礙物稍晚準備射擊,這時,沈比利的槍響了,子彈仿佛長眼一般高速飛過阿蔔杜勒的眉毛中間,當場殺死了王牌狙擊手。

土耳其人立即發現用炮擊,結果第一發炮彈沒有擊中目标,沈比利看到了溜走的機會。他一走動第二枚土耳其炮彈,就擊中了前腳,砸碎了狙擊手的掩體,但他沒有受傷。雖然沈比利百步穿過楊,槍法猶如上帝射殺了不少目标,但在他眼裡,敵軍士兵腦袋後面的掩體或許和玩袋鼠沒什麼差別,整個戰場就像一場大獵殺遊戲。1916 年 1 月 1 日,他被授予大英帝國勳章,以表彰他在 1915 年 5 月至 9 月期間在加裡波利殺害 150 人的傑出貢獻。

根據有關服役記錄,他在1915年、1917年和1918年有三處槍傷,至少有一次瓦斯中毒,腿部彈片傷,流感、痔瘡、肌肉疼痛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症,舊傷不愈合,新傷,使住院成為"普通餐"。在治療期間,他遇到了21歲的女服務員伊麗莎白,當時她31歲,兩人相差10年,他們于1917年6月29日在愛丁堡結婚。

第一次世界大戰于1918年11月11日結束,12天後,沈比利從布裡斯班退休,在村民的熱烈歡迎下回家,村民們祝賀這位戰士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就。十個月後,他寫信給國防部,抱怨他的妻子尚未被允許來到澳洲。但事實上,由于具體原因,他的蘇格蘭妻子未能來到澳洲。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他以淘金為生,戰場上落下的病根經常折磨着他,但固執的沈比利即使生病了也不去看醫生。由此可以看出,他是樂觀和自力更生的。

一戰最牛狙擊手,不靠瞄準鏡射殺150人,隻用肉眼辨識目标

1943年5月19日上午,57歲的沈比利因動脈破裂,身穿睡衣在租來的旅館裡去世。他最後的計數包括在房間裡發現的5先令,以及6英鎊,10先令和8便士的無薪金礦礦工,總共26英鎊和15先令8便士。曾經讓敵人聞到風味的狙擊精英們,讓世界孤獨而黯淡。他死後,他被埋葬在布裡斯班的一個墓地,由第五輕騎兵團的幾名同志陪同。他的故事慢慢被遺忘了,直到1993年,澳洲軍事曆史專家布萊恩·泰特(Brian Tate)發表了一篇關于沈比利的文章,公衆才第一次了解到這樣的英雄曾在澳新銀行軍團中,他的家鄉人民為他制作了一座雕像來紀念他。

有趣的澳洲人和世界各地的中國人都不知道沈比利這個名字,很多人對他的中國身份持懷疑态度。但他的故事不為澳洲士兵所知,因為曾經是沈比利的觀察員并在戰後成為作家的伊恩·伊德裡(Ian Idri)為澳洲軍隊寫了六本書的"遊擊隊系列",以申比利的狙擊戰術為例,描述了一隻等待一群老鼠從洞裡出來的貓, 老鼠害怕躲在洞裡,貓是其中一個大主意。

聲明:一些媒體被發現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轉發了第一批軍事情封包章。為了尊重原創性,請注明出處。微信公衆号轉載請聯系管理者打開白名單。請合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