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西周貴族生活中,青銅器不僅是重要的禮器,也是泛存的裝飾品

作者:星攬史說

文|星攬史說

編輯|星攬史說

在西周貴族生活中,青銅器不僅是重要的禮器,也是泛存的裝飾品

陝西寶雞國貴族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玉器、車馬器,為我們解讀西周貴族的生活狀況及其審美情趣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本文通過對考古資料的分析,認為西周貴族以禮樂文化為背景,建立了豐富多彩的審美世界。周代的貴族階層在中國曆史上創造了極為輝煌燦爛的禮樂文化。

他們的言談舉止、周旋揖讓之中充滿了優雅的氣質。青銅器、玉器等既是他們生活中的實用物品,又是彰顯身份和等級的标志,同時還是精美的藝術品。

在西周貴族生活中,青銅器不僅是重要的禮器,也是泛存的裝飾品

長期以來,我們對于周代貴族生活狀況的了解主要通過《周禮》《儀禮》《禮記》等文獻資料來完成,由于文獻記載的粗疏,給周代貴族文化的解讀帶來諸多不便。

所幸的是,随着周代考古工作的長足進展,許多文化遺存展現在我們面前,為我們研究周代貴族的生活狀況和審美意識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

直面文物遺存,同時參照有關的文獻記載,對周代貴族的生活狀況及審美意識進行研究和分析,将是一件有意義的工作。

在西周貴族生活中,青銅器不僅是重要的禮器,也是泛存的裝飾品

琳琅滿目的國貴族審美世界

1974年到1981年,考古工作者對坐落在寶雞市郊區渭水南北兩岸的竹園溝、茹家莊和紙坊頭等三處墓葬進行了發掘。發掘表明,這三處墓地都是西周國文化遺存。

古國人約活動于西周早中期。這批國貴族墓葬儲存較好,布局完整,出土文物豐富,組合有一定規律。三處墓地分布着27座貴族墓葬和6座車馬坑,共出土各種随葬器物2675件。

強國墓地出土的文物琳琅滿目,有各種紋飾精美的青銅器禮器,有色彩斑斓的大型玉佩,有神态可愛的動物形玉雕制品,還有各種精緻的銅佩飾。

在西周貴族生活中,青銅器不僅是重要的禮器,也是泛存的裝飾品

這些具有審美價值的墓葬遺存不僅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多姿多彩的審美世界,同時也為我們直覺地感覺西周早期貴族的審美情趣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

墓地出土的青銅器

西周貴族的審美趣味竹園溝、茹家莊和紙坊頭等三處墓葬出土的青銅器有1358件,其中青銅禮器190件。

這三處墓地出土的青銅器按照用途和審美特征可以分為四類:紋飾特别繁缛者、紋飾簡潔者、動物形的青銅器和青銅裝飾品。

在西周貴族生活中,青銅器不僅是重要的禮器,也是泛存的裝飾品

紋飾特别繁缛的青銅禮器在國墓地出土的青銅器中約占三分之一。如紙坊頭出土的伯方鼎,腹四壁飾四組大饕餮獸面。獸面粗角内卷,方圓目突出,具有猙獰之勢。

腹壁中部及四角有八條高扉棱突出器外,使鼎身顯得特别繁複。整個腹身以細膩工整的雲雷紋襯底。四柱足上部飾四組饕餮紋,高扉棱作鼻梁。

整個方鼎莊重、威嚴,具有詭秘莫測之感。這些紋飾繁複的青銅器承載着濃厚的意識形态功能,是神秘統治力量的載體,又是商周貴族身份和地位的标志。

在西周貴族生活中,青銅器不僅是重要的禮器,也是泛存的裝飾品

這些紋飾繁複的青銅禮器是商代中後期繁缛裝飾風格在西周的延續,也是西周禮樂文化的代表形态。

在國貴族墓葬出土的青銅禮器,大部分造型規整大方,紋飾風格簡潔、清秀。鼎和簋的紋飾主要位于蓋部、頸部和足部,而腹部卻光潔無飾。

如出土于竹園溝13号墓的圓鼎(标本BZMl3∶15),鼎身及腹呈桃圓形,口微斂,平沿外折,方唇立耳,腹較淺,三柱足較高。

在西周貴族生活中,青銅器不僅是重要的禮器,也是泛存的裝飾品

腹上部飾有一周六組饕餮紋,中有六道扉棱,雲雷紋襯底。三柱足上部各飾一組饕餮紋,中有高扉棱。鼎的腹部光潔無飾,整體造型規整、清秀。

這種形制的青銅器在竹園溝墓地較為習見,是西周早期普遍流行的一種銅鼎。再如,标号為BZMl3∶21的銅簋,口沿下有對稱兩獸頭,頸部及圈足上各有一周小饕餮紋,細密雲雷紋襯底,上有一周列旗紋,下有一道弦紋。

在西周貴族生活中,青銅器不僅是重要的禮器,也是泛存的裝飾品

簋的腹部光潔無飾。出土于竹園溝13号墓的父乙銅壺(标本BZMl3∶24),直口方唇,高領長頸,壺腹下垂圓鼓。提梁、蓋沿、頸部、圈足部位均飾一周夔龍紋,雲雷紋襯底。

壺身上其他部位無飾。整個器物顯得規整、清秀、幹淨、利索。在這些紋飾規整、簡潔的青銅器中,饕餮紋不再占據器物的主要位置,饕餮紋所傳達的裝飾意味遠遠超越了它所帶來的威懾力和恐怖感。

在西周貴族生活中,青銅器不僅是重要的禮器,也是泛存的裝飾品

這意味着強國貴族生活中那種神秘恐怖的力量逐漸淡化,人們開始關注人的生活世界。出土的青銅器中,還有一批形象生動的動物形青銅器。

如茹家莊出土的象尊,象體肥碩、豐滿,象鼻高挑,鼻頭翻卷,象鼻中有圓孔與體腔相通為流。象口微張,齒外露,兩圓目突出,圓耳聳起,背部坦闊。

通體飾四組鳳鳥紋,用粗線條陽線勾勒,鳳鳥垂冠,卷體成圓渦形。茹家莊出土的鳥尊,鳥身挺立,昂首遠眺,體态豐滿,強健有力。

在西周貴族生活中,青銅器不僅是重要的禮器,也是泛存的裝飾品

如果将茹家莊出土的動物形尊與婦好枭尊或與湘潭出土的豕尊比較一下就可以明顯感到,兩周時期的動物形尊,紋飾趨于平面化,青銅器上扉棱之類突起的裝飾逐漸消失,紋飾趨于簡潔,而動物本身的精神狀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突出刻畫。

這同樣意味着西周貴族的生活中,神秘、外在的統治力量的淡化,以及人們對現世生活的關注。另外,還有一類特别值得一提,那就是在幾乎每一個墓葬中都出土的青銅裝飾品。

在國墓地出土的青銅裝飾品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置放于死者頭部的銅發笄,幾乎每個墓葬中都出土有“幹”形的銅發笄,這是周代貴族生活考究,注意個人形象的審美追求在墓葬文化中的表現。

另一類青銅裝飾品是銅佩飾。銅佩飾在大部分墓葬均有出土,出土時大都在墓主貼身部位,墓主下腹部及雙腿部尤為多。

這些佩飾形體小,質輕薄,頂部均有穿孔,部分佩飾穿孔中還殘留絲線繩痕,它們可能為墓主袍服上的佩飾。

在西周貴族生活中,青銅器不僅是重要的禮器,也是泛存的裝飾品

國墓地出土的銅佩飾主要有船錨形、魚形和榆葉形三種。錨形佩飾,形狀像船錨,大多通高3厘米左右。魚形佩飾出土數目最多,形态大小各異。

大多數為片狀,魚眼圓鼓,吻部突出,上有小圓穿孔,長約5厘米左右。最精巧可愛的是榆葉形的銅佩飾。大多數榆葉形佩飾,葉脈紋絡清晰,葉根部有圓穿孔,長4厘米左右。

這些散落在棺内的銅佩飾小巧、精緻,向我們傳達着三千年前國貴族的審美資訊。事實上,在國墓地出土的青銅器中,還有編鐘、銅鈴、銮鈴等一系列能發出美妙聲音的青銅器。

在西周貴族生活中,青銅器不僅是重要的禮器,也是泛存的裝飾品

在竹園溝7号墓出土銅編鐘一組三件。在竹園溝13号墓出土銅铙一件,大銅鈴2件。其他各墓中也有大銅鈴出土。大銅鈴一般通高6厘米左右,截面呈橢圓形,平頂,上有半鈕環,鈴内有鼻懸舌,口緣弧下。

鈴正背兩面均飾有陰線勾勒的饕餮獸面。在竹園溝7号墓也出土大銅鈴一件,鈴體截面呈棗核形,平頂上有半圓環弦鈕。

竹園溝墓地有16座墓葬都出土有小銅鈴,多數與車器、馬器共出,另有少數小銅鈴與小佩飾共出于棺内,估計可能是墓主身上的佩戴之物。

在西周貴族生活中,青銅器不僅是重要的禮器,也是泛存的裝飾品

這些小銅鈴通高在4厘米左右,鈴體寬扁,口沿弧線向下,截面呈棗核形,平頂半環鈕,鈴内有鼻懸舌。

此外,在國貴族墓葬中還有大量的銮鈴出土。這些銮鈴通高大多在15厘米左右,有着細高的底座,铎鈴兩面有三角形輻射狀镂孔,内含彈丸,形态可愛。

這些能發出聲音的器物,使貴族的生活充滿了和諧、悅耳的聲音。《禮記·玉藻》篇記載:“故君子在車則聞鸾和之聲,行則鳴佩玉,是以非辟之心無自入也。”

在西周貴族生活中,青銅器不僅是重要的禮器,也是泛存的裝飾品

意思是貴族車子行進時鸾和發出悅耳的聲音,行走時玉佩又發出美妙的聲音,足見周代貴族是一個注重生活審美化的群體。

在國墓地出土的青銅器中,還有精美的車馬飾值得一提。如竹園溝墓地部分墓葬中出土車、銮鈴、車軎、車轄等車器都很精美。

銮鈴是裝飾在車橫上的鈴铛,強國墓地出土的銮鈴下端為長方形銎座,微束腰,上端為铎部,铎鈴兩面均有三角形輻射狀镂孔,内含彈丸。

在西周貴族生活中,青銅器不僅是重要的禮器,也是泛存的裝飾品

強國墓地出土的車軎上常裝飾有二三組或四組蕉葉紋凸起,車轄上常裝飾着各種各樣動物的形象,有的轄首做牛頭狀,牛角彎曲尖翹,兩耳側豎,耳上部有對稱連通的方孔,兩小圓目,鼻梁凹下,吻部突出,形象生動。

有的轄首作虎頭狀,立耳豎起,高鼻梁,垂目,張口,露齒;還有的轄首作羊頭狀,卷角,高鼻梁,圓目,吻部瘦長,羊首形象十分生動。

這些裝飾在車上的飾品,構成了一個令人愉悅的車文化空間,表現了西周貴族細膩的審美心理和強烈的審美意識。

在西周貴族生活中,青銅器不僅是重要的禮器,也是泛存的裝飾品

從國墓地出土的青銅器,我們可以對中國曆史上的青銅的時代有一個更為深刻和直覺的認識。

在西周貴族的生活中,青銅器不僅是重要的禮器,也是廣泛存在于生活中的裝飾品。可以說,禮制和審美是青銅文化最突出的兩個側面。

尤其是大量出土于各墓葬中的青銅裝飾品,使我們對青銅器的美飾價值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大量出土的青銅佩飾告訴我們,周代貴族的生活中,禮制是核心,但是追求美飾也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側面。

在西周貴族生活中,青銅器不僅是重要的禮器,也是泛存的裝飾品

小巧、精美的青銅佩飾表明西周貴族有着細膩的審美心理,他們追求美,注重對生活進行美飾,有着強烈的審美意識。

結語

古國墓葬文化為我們了解西周貴族的生活狀況和審美追求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通過以上對青銅器、玉器的審美特征的分析,我們還可以獲得更多的有關西周貴族生活狀況和藝術精神的資訊。

在西周貴族生活中,青銅器不僅是重要的禮器,也是泛存的裝飾品

首先,從墓葬遺存來看,西周貴族的生活以禮樂文化為背景,但他們的生活并沒有完全被禮制所捆綁而僵化,甚至可以說,在禮樂文化的背景下,西周貴族的生活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禮制限制和實用性的限制,而具有了高度的審美性。

就青銅器而言,雖然鼎、簋等青銅器的數量與文獻記載有一定出入,但是鼎和簋的成組出土,以及編鐘的出土,依然向我們顯示着西周禮樂文化的種種迹象。

然而,強國墓地出土的青銅器已經有很多表現出清秀、簡潔的裝飾風格,而富有神秘恐怖性和威懾力的繁複紋飾特征并不占主流。

在西周貴族生活中,青銅器不僅是重要的禮器,也是泛存的裝飾品

參考文獻

1. 盧連成,胡智生.寶雞國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2. 寶雞市考古工作隊.寶雞市紙坊頭遺址試掘報告[J].文物,1989,(4).

3. 孫希旦.禮記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89.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