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将血栓從體内抽出的血栓抽吸術早已問世,支架手術為何還沒淘汰?

作者:内科專家李可樂

心血管疾病,一個當代社會所有人都不得不重視的疾病。心肌梗死、動脈粥樣硬化、心力衰竭這些詞彙我們不管是在醫院還是在生活中都經常聽到,如何應對心血管疾病成為了當代醫學界必須要解決的難題。

根據大陸最近報告資料顯示,大陸心血管疾病人數已達3.3億人!其中單獨因為冠心病大陸每年就有超過100萬人失去生命。

與癌症、惡性良性腫瘤等疾病不同,心血管疾病就在我們身邊,是每個人都可能要面臨的困境,是以人們對于心血管疾病的相關研究格外關注。

在網上有這樣一則言論:針對心血管疾病有一種全新的血栓抽吸技術已經問世,傳統的心髒支架即将淘汰。這則言論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和讨論,有人懷疑有人激動,還有人在擔心之前有過支架手術的患者能不能重新做抽吸手術……

将血栓從體内抽出的血栓抽吸術早已問世,支架手術為何還沒淘汰?

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消息一出被心血管疾病困擾的人們都急切的想要了解血栓抽吸術到底是什麼,有沒有這麼神奇?今天我們就來解答一下大家的疑惑。

血栓抽吸術VS心髒支架孰好孰壞?聽醫生從這些方面為你解答

血管栓塞可以說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發生的主要機制,像常見的心梗、腦梗就是血栓脫落後栓塞在重要血管處進而阻塞血液循環,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同樣是由于血管内壁血栓形成,血管狹窄所緻……

可以說針對血栓的治療手段可以與絕大多數心血管疾病挂鈎。

在以往的醫學經驗,面對大動脈尤其以冠狀動脈為典型的代表的動脈血栓時,我們通常會采用心髒支架的方法治療,是以心髒支架又被稱為冠狀動脈支架。

心髒支架本質上是一種金屬材質或者高分子材質的管狀支架,當發生動脈粥樣化或者血管狹窄時,就會通過手術方法将支架置入狹窄阻塞的血管部,然後通過支架将該段血管支撐起來,恢複血液循環的流暢。

将血栓從體内抽出的血栓抽吸術早已問世,支架手術為何還沒淘汰?

不過在近段時間,一項針對血栓的新技術血栓抽吸術橫空出世,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那麼這個新技術血栓抽吸術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顧名思義,血栓抽吸術就是一種把血栓抽出體内的操作,是一種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基礎上,将抽吸管放入到血管閉塞處,進而将血栓抽出心髒的手段。

在網絡上流傳的言論中,聲稱血栓抽吸術可以将血管内部清理的幹幹淨淨,也就自然不用心髒支架了。那麼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呢?這兩種技術孰好孰壞?

讓大家失望的是,血管抽吸術并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美好,也并不完全代替心髒支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甚至可以說血管抽吸術可以使用的方向很局限。

将血栓從體内抽出的血栓抽吸術早已問世,支架手術為何還沒淘汰?

從原理上來看,血管抽吸術主要針對的就是血栓,也隻能将血管中的血栓抽出。在臨床上血管栓塞确實多是由于血栓形成所引起的,但是大家卻忽略了血栓為什麼會形成。

正常情況下體内血栓形成主要有三種原因: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内皮細胞受損、血流狀态異常。

血液黏稠度增加就是指因為飲食原因或者疾病原因,導緻血管中葡萄糖、脂質、膽固醇等物質含量大幅升高,血小闆血凝因子增多。此時血液就會表現出一種高凝狀态,血液更容易出現血小闆異常凝集形成血栓。

對于這種情況血栓抽吸術确實具有良好的療效,隻要将長時間積累下來的血栓抽吸出去,将血管清理幹淨就能恢複血管正常運作。

将血栓從體内抽出的血栓抽吸術早已問世,支架手術為何還沒淘汰?

但是在很多情況下血栓的形成是以後兩個原因為主的。以血管内皮細胞受損來說,這是引起較大血栓和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原因,廣泛存在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嚴重動脈粥樣化斑塊潰瘍、敗血病等疾病中。

這是由于當病理因素造成血管内皮細胞損傷後,會繼發激活内皮下膠原凝血過程,進而形成血栓,并且這種血栓出現的機率在所有血栓中占比還非常大。

對于這種血栓簡單的血管抽吸術療效就相當一般,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主要病竈在于血管内皮斑塊或損傷,隻是單純抽吸出血栓,在經曆過一段時間後還會再次出現新的血栓。

而血栓抽吸術也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樣風險很小,在抽吸過程中很可能出現血栓脫落順着血液循環腦栓塞、導管嵌頓等情況。并且在血液抽吸過程中還要避免新血栓形成,要進行充分的抗血小闆治療。

相反心髒支架在此時就能發揮出良好療效,面對血管斑塊處心髒支架可以直接通過機械手段防止血管狹窄,保證血液循環暢通。并且在大陸《中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指南》中也明确标注出不推薦正常冠狀動脈内進行手動抽吸血栓。

将血栓從體内抽出的血栓抽吸術早已問世,支架手術為何還沒淘汰?

當然血栓抽吸作為一種心血管治療手段,自然有其特殊的優勢。

在臨床上面對高危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伴有血栓負荷較大的患者,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等。這些病人發病急、危害大,需要在極短時間内處理緻病血栓恢複血流通暢,此時血管抽吸術就成為救治病人的第一選擇。

是以綜合來看,血液抽吸術并不能完全代替心髒支架,而是一種面對急性血栓疾病的治療方法。至于患者要選擇哪一種治療方案還是要依據自身心血管疾病類型,聽取醫生建議進行相對應的手術。

你知道血栓還要分類嗎?不同血栓的危險程度可大不相同,快來了解下。

了解完血栓抽吸術和心髒支架的相關知識後,大家是不是覺得對于血管栓塞已經比較了解了?那麼我要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知道造成這些疾病背後的栓塞到底是什麼嗎?或者說對于血栓你又知道多少呢?

可能會有很多朋友說,血栓不就是凝集在一起的血小闆嗎?至于栓塞自然就是血栓堵塞到了血管造成的疾病。但是事情的真相卻并不像大家想的那麼簡單,血栓也不僅僅隻是血小闆凝內建的凝血,而是分為不同的種類。

将血栓從體内抽出的血栓抽吸術早已問世,支架手術為何還沒淘汰?

首先來說栓塞,栓塞根據造成血管堵塞物質的不同分為脂肪栓塞、空氣栓塞、和血栓栓塞。前兩種栓塞對于大家來說可能比較陌生,但是其危險性卻一點也不小。

脂肪栓塞通常發生在盆骨以及長骨骨折後,表現為脂肪栓子進入到血液循環中阻塞小血管尤其是肺部毛細血管,造成患者呼吸不暢、咳嗽、呼吸衰竭等症狀,是大骨折後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并發症之一。

而空氣栓塞則是指空氣進入到血液循環之中,随着血流進入肺部造成栓塞或者進入到心髒中引起泡沫狀血液,空氣栓塞比起脂肪栓塞更加危險,氣體一旦進入心髒産生泡沫血,就會引起心髒無法正常射血,還會繼發心肌梗死等一系列發應。

将血栓從體内抽出的血栓抽吸術早已問世,支架手術為何還沒淘汰?

是以一旦發生就情況嚴重、有效救援時間短暫,緻死率極高,據統計大陸空氣栓塞緻死率高達26%。不過大家也不必擔心,因為空氣栓塞與脂肪栓塞一樣發病條件比較局限,絕大多數都是發生于開放型手術中,在生活中很少發生,且發病率僅僅隻有0.02%~0.07%之間。

至于血栓栓塞大家就要相對熟悉了,這是導緻血管栓塞的最主要原因。但是大多數人提起血栓栓塞隻有籠統的概念,對于血栓本身卻并不了解。事實上血栓與血栓也是大不相同的,按照血栓種類我們主要分為紅色血栓、白色血栓、混合血栓與透明血栓。

白色血栓與紅色血栓屬于單一性血栓,白色血栓主要以血小闆和少量纖維蛋白原為主要成分,多發生在心瓣膜、心腔等血液流速較大的部位,危險性相對較高,嚴重時很容易引起彌漫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是休克。

紅色血栓則是主要以纖維蛋白與紅細胞為主要組成成分,主要發生在血液循環較慢的靜脈内,相對來講風險較小,屬于慢性增長起來的血栓。

将血栓從體内抽出的血栓抽吸術早已問世,支架手術為何還沒淘汰?

但是這種血栓随着血栓内水分逐漸減少,血栓會逐漸變得疏松、幹燥、易碎,一旦破碎脫落危險性就會直線飙升,很容易引起心梗、腦梗等緻死性突發疾病, 是以但發現一定要提前進行預防治療。

混合血栓則是以上兩種血栓的結合,也是臨床上最常見到的一種血栓類型。這種血栓擁有纖維蛋白形成的網狀結構,中間部分主要以紅色血栓為主,凝集了大量紅細胞。兩端則以白色血栓為主,看上去形成紅白交雜的外觀。

至于透明血栓則相對少見,是一種肉眼無法觀測隻能在顯微鏡下觀察的小型血栓,是一些酸性的纖維蛋白聚集而成,主要存在與微循環之中,隻有在大出血引起的休克等疾病中才能觀察到。

想必現在,大家對于血栓、血脂抽吸術以及支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最後回歸我們最開始的疑問,血栓抽吸術問世意味着心髒支架失業嗎?答案當然是不能,新技術的問世無疑是所有患者的福音,但大家也要理性了解不要認為新技術就一定比舊方法好,還是要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擇。

參考文獻:

【1】申猛.《支架取栓術聯合血栓抽吸術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效果》.2023.02.25.

【2】朱傳江.《機械性血栓抽吸術在髂股靜脈血栓形成治療中的應用研究》.2021.09.30.

【3】趙西志.《冠脈血栓抽吸術在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治療的應用體會》.2017.07.18.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