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肖楊
通訊員 歐陽一茗
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産業轉型更新、綠色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大陸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戰略選擇。更高容量、更快充電以及更長壽命的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近日,武科大科研團隊成功研發出“高性能锂電池矽碳負極材料”,适用于超高容量的各類锂電池,有望極大地提高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裡程。
團隊合影
新能源汽車續航能力的關鍵是提高電池能量密度,而目前主流的負極材料石墨難以滿足高容量電池需求。據研究顯示,矽的理論容量高達4200mAh/g,儲量豐富、環境友好,被公認為最有潛力的下一代锂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但矽在嵌锂的過程中會産生高達300%的體積膨脹,且大多數矽碳複合材料所需的納米矽生産成本高、工藝複雜。
武科大科研團隊曆時7年,曆經三代傳承,申請發明專利20餘項,發表高水準論文20餘篇,實作了矽碳負極材料克級—百克級—公斤級—百公斤級的批量制備。
團隊研究
2016年,武科大學生安威力、項奔在導師指導下,開展微米多孔矽的研究,研制出高性能多孔矽負極材料,有效解決了矽的體積膨脹問題,實作了高性能多孔矽/石墨複合材料的穩定制備。其核心産品具有高容量、低膨脹和長壽命等特點,适用于高比能锂離子電池産品。
該項目現任學生負責人徐一帆帶領學生團隊以《負極先鋒——高性能锂電池矽碳負極材料領跑者》項目參加科技競賽,獲得第十三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銀獎、第九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銅獎、第九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湖北省金獎。憑借科技競賽等方面的突出表現,徐一帆獲得了武漢科技大學“沁湖創客”“校長獎章”“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号,并在武科大深造繼續科研之路。
徐一帆
“我們以賽促學,不僅源于團隊成員們對創新創業的熱愛,更讓我們看到,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锂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是國家政策重要導向和産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電池是實作雙碳和産業轉型的重要載體。”談及比賽成績,徐一帆說,團隊将繼續深入研究、完善項目,希望能解決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和市場需求,為新能源産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圖檔由通訊員提供)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