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裡蘭卡—中國貿易促進協會主席Prasada是個“中國通”。他有個好聽的中文名:李德龍。
1998年,因為酷愛李小龍,他追着“功夫夢”來到中國,畢業于上海體育學院(現上海體育大學),還參加了《功夫》《霍元甲》等電影的拍攝。往後25年,他親眼見證了中國的日新月異,也親身感受到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進博會帶給自己家鄉的種種變化。
“今年是我第六年參加進博會,每參加一次,我對‘中國夢’的認同就更深一層。我心裡有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就是:感謝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感謝進博會,感謝這個偉大的國家!”
感受到誠心,收獲了信心
斯裡蘭卡是最早歡迎并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10年來,中斯攜手結碩果,共同建設科倫坡港口城、漢班托塔港等旗幟項目,有力助推了當地民生和經濟發展。
2012年底,李德龍在上海發行了由他自己作詞作曲并演唱的中文專輯《中國夢China Dream》,引起不小的轟動。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斯裡蘭卡官方授予他“斯裡蘭卡旅遊與文化大使”“斯裡蘭卡—中國貿易促進協會主席”等榮譽職務。
“我的任務就是成為兩國交流合作的橋梁。”李德龍說。經過調研,他發現斯裡蘭卡錫蘭紅茶雖位列世界三大紅茶之一,卻因缺少一個高品質、中國消費者可信賴的品牌,遲遲無法打開中國市場。他想了許多辦法,也促成了不少兩國人士之間的合作,可始終沒有“等來一個爆點”。
2017年,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國宣布将從2018年起舉辦進博會,并向世界發出邀請。李德龍感到機會來了:“中國的市場這麼大,能夠參加進博會的展品,一定是世界各國最好的展品。”
李德龍(右二)在進博會
組織、選品、準備材料、申報、僅3天就完成展品通關……激動之餘,他也從進博局無微不至的服務中感受到了中國的誠意,收獲了更多信心。
2018年11月5日,首屆進博會盛大開幕。盡管李德龍的企業隻在斯裡蘭卡館内擁有很小的一個展台,但他還是不遺餘力地向采購商、消費者推薦斯裡蘭卡的錫蘭紅茶,并汲取經驗。
兩年後,他終于厚積薄發。在進博會溢出效應的加持下,斯裡蘭卡進口館在南京東路步行街、綠地缤紛城等地開設。李德龍的企業成功入駐,實作了“展品變商品,商品變爆品”的三級跳。
據統計,2020年,李德龍的企業營業額是往年的3倍多;此後,每年銷售額增長幅度都穩定在60%左右。
“進博會的能量超乎我的想象。在進博會的幫助下,我們的産品在中國一炮而紅,許多斯裡蘭卡農戶也是以改善了自己的生活。通過進博會,我們真正看見了中國的自信與責任。”李德龍說。
學到了經驗,實作了發展
今年是斯裡蘭卡連續六年參加進博會。斯裡蘭卡館的變化越來越多。
首屆進博會前,李德龍的不少同胞因不會漢語而緊張;現在,他們越來越自信,有的還學會了幾句簡單的漢語。
首屆進博會上,斯裡蘭卡館内的展品種類較為單一,以傳統的錫蘭紅茶、藍寶石為主。現在,斯裡蘭卡館的布局圖上,展品百花齊放,大象擺件、木雕等極具斯裡蘭卡文化代表性的手工藝品即将與大家見面。
首屆進博會後,李德龍覺得自己的許多展品還較為“粗放”。後來,他把從進博會中學到的“精細化”“本土化”理念加以運用,不僅更新了生産線,做到“比國際标準更嚴格”,還融合斯裡蘭卡和中國文化代表性元素改進包裝設計。
如今,在每年進博會期間“打卡中國館”已經成了斯裡蘭卡朋友的一種儀式感,每一次都受益匪淺。“我們學會了‘入鄉随俗’,學到了‘今日事,今日畢’的精神,也真正了解了‘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幹出來的’這句話的内涵。”李德龍說。
随着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斯裡蘭卡産品“賣全球”的願望正在一步步實作。這些在進博會上獲得的“靈感”,也幫助斯裡蘭卡企業在國際市場中擁有更強的競争力。
上海環球港進博常年展館斯裡蘭卡館
前不久,在環球港屋頂,兩個進博常年展館——斯裡蘭卡館和伊朗館在環球港世界港口小鎮率先開業。每天夜裡,李德龍喜歡來到這裡,看看車水馬龍的城市,為消費者講述家鄉的故事。他說,這裡是“除了家以外最想來的地方”。
一個新夢想逐漸在他的心裡生根發芽。他想在斯裡蘭卡科倫坡港口城建設一座中國館,讓更多斯裡蘭卡人民了解中國的理念、技術與文化,推動兩國交流合作更上層樓。
欄目主編:宰飛 文字編輯:宰飛
來源:作者:俞宏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