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10日,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将軍下達逮捕東條英機的指令。隔天,這位戰犯開槍自殺,但因為心髒畸形,再加上他是左撇子,子彈隻是射穿了肺部。
本該像其他日本軍官一樣切腹自盡的東條英機,最終選擇了開槍的結局。
面對群眾提出的不向腦袋開槍的疑問,東條英機一句“我怕别人認不出來這是我”搪塞過去。明眼人都知道,這位戰犯在害怕。
可誰能想到,這個群眾口中貪生怕死的家夥竟然是法西斯戰争三大元兇之一,而其餘兩人分别是大名鼎鼎的墨索裡尼和希特勒。
東條英機到底做了什麼?他兒子所經營的産品又為何能在中國暢銷?
從小埋下的戰争種子
東條英機出生于日本的一個傳統軍閥家中,受家庭氛圍影響頗多。他的父親東條英教曾參加過甲午戰争,而這段經曆也是父子之間交流的主要話題。在父親滔滔不絕的講述中,東條英機聽到的都是殺人的快感,久而久之,他的内心埋下了一顆戰争的種子。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日本正是侵略時期,國内到處都是宣戰的号召聲。在這種氛圍下,東條英機愈發渴望在戰場上浴血殺敵,成就一番事業。他的父親對自己兒子的想法也是鼎力支援,甚至專門請人教他“神刀流劍舞”。
不久之後,東條英機進入到陸軍中央幼年學校學習。
這所學校實行的是戰時教育方針,為了讓學生們提早進入戰場,校方采取了多種手段,其中包括思想上的洗腦和訓練的加強。
在這種氛圍下,東條英機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盡心竭力完成學業任務。盡管他并不是天才,但是骨子裡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
東條英機的國小校長在談及這位學生時,說道:“東條君是屬于打架這一堆裡的學生,要論成績他是差的一塌糊塗,但要是論倔強和不服輸,那一定是第一名。”
當然了,學校裡像東條英機這樣想的人又豈止他一個。在學習過程中,東條英機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好友。在大家暢所欲言的時候,他也樂意不斷展示自己的“神刀流劍舞”,進而獲得贊歎聲。
在此起彼伏的掌聲中,東條英機愈發膨脹,他渴望力量,也幻想自己在戰場上的雄姿英發。
慘絕人寰的暴行
而他的心願也最終實作了。
九一八事變後,當時任陸軍部人事局長的後宮淳向上級推薦了自己的國小校友——東條英機。托校友幫助,東條英機擔任關東軍憲兵司令官。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強占中國東北地區後,為了實作對這片土地的管理,采取了若幹措施。而關東軍就是其中的一種。
關東軍掌握軍事、政治等一系列事務,由此可見,東條英機所任職務來頭不小。
新官上任三把火。東條英機在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力發展自己的黨羽。盡管當時他的憲兵隊隻有200人,但是他通過多地調來将士,并委以重任的方法,在極少時間内培養出自己的親信。
東條英機對權力的癡迷毫無掩飾,接下來,他要利用各種機會,拼命向上爬。
而此時,一支部隊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那就是731部隊。
東條英機對這支特殊的部隊很是推崇,在他看來,這将會是日本在戰場上大殺四方的得力助手。
731部隊起初是依靠動物實驗,研究侵華細菌武器。但是随着對實驗準确的要求越來越高,動物已經難以滿足他們的需求,而人則是下一步的研究對象。
但這些實驗對象應該從何而來呢?
東條英機提出了一個建議,原來,他在擔任關東軍憲兵司令後,曾大舉抓捕老百姓。而現在,這些人都有了“可靠”的去處。二話不說,東條英機将這批老百姓推入火坑中。
無數群衆在痛苦中離去,隻留下一堆血淋淋的資料。
他們有的被強行注入多種細菌,有的被關進真空室,有的被拿去做冰凍實驗……日軍冷眼觀察着實驗體忍受生不如死的折磨,為了資料,他們甚至會在這些人還活着的時候強行解剖。
實驗室裡到處都是慘叫聲,鮮血灑滿大地,無聲地控訴着這一惡行。
日軍依靠這些真實的資料研究出大量細菌彈,源源不斷地運送到戰場上。
而幫兇——東條英機則是重複着抓人,送人的步驟。他看不見堆積如山的屍體,眼中隻有權力的渴望。
實際上,東條英機做的事情又豈止這一條。
1937年9月12日,山西省陽高縣城空無一人,到處都是腐爛的屍體。屍體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周圍都是房屋的殘骸。空氣中,彌漫着陣陣的硝煙味。
而這裡,東條英機的部隊剛剛經過。
整整三天,這座城市就從原先的繁華轉變成現在的荒蠻。東條英機的部隊剛進城,人性的陰暗被徹底激發。燒殺,搶掠,奸淫,這群無惡不作的強盜們肆意地滿足自己的欲望。
城裡的每一口水井無言地擁抱着,生活多年的居民們。
據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的資料記載,東條兵團在入侵陽高縣城後,累積屠殺了一千多平民百姓,其中郝天福一家,因難以忍受日軍蹂躏,全家十三口投井自殺。
然而,除了陽高縣城,察哈爾地區的其他縣城也遭遇不同程度的屠殺,每次人數都在千人以上。
這些血淋淋的數字最終成為了東條英機登天的墊腳石。
憑借着在察哈爾地區的戰果,東條英機一時之間名聲大噪。1940年,東條英機進入内閣,掌管整個陸軍。一年後,他成功走上首相的位置。
大力鼓吹奉獻精神
當然,除了上文在戰場上的成果外,東條英機還發表了一系列言論。
在1938年的會議上,他表示,如果想要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反蘇軍事聯盟,就必須對蘇聯進行武力威吓,甚至要準備和英、美、法等同時開戰。
這條爆炸性言論一出,日本國内迅速掀起軒然大波。盡管東條英機是以遭受了各方指責,但他并未是以妥協,甚至積極參與各種戰役,妄圖用事實說話。
但很諷刺的是,東條英機隻是紙上談兵。嘴上道理一堆,實際根本難以實作。他曾先後幾次對蘇聯發起武裝挑釁,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也徹底斷絕東北關東軍向西侵略的幻想。
而随着日本野心逐漸膨脹,日本國内戰争氛圍日益濃厚,各界像是着魔般鼓吹戰争的美好。東條英機也是趁熱打鐵,以身作則,以陸相身份簽發《戰陣訓》,并宣稱每個人都應該為天皇效忠,随時都要準備自我犧牲。
顯而易見的是,馬屁拍到位了。正因為這套狗屁不通的理論,東條英機兼任多項職位,一時之間集各種大權為一體。
懦夫的膽小行徑
1945年,日本戰敗。
随着日本無條件投降這一消息的傳出,不少軍隊的進階軍官和貴族,絕望地走上自殺之路。但是東條英機并沒有這麼做。相反,他每天還恬不知恥地從房間裡探出腦袋,和前來的記者打招呼。可以說是,嚣張極了。
東條英機也曾想過和其他軍官一樣切腹自盡,但是總覺得太疼,實在下不了手。最終他決定開槍自殺,但是因為不知道心髒的位置,于是他找來家庭醫生在身上畫圈标注位置。
可惜的是,東條英機在殺死自己上始終下不了決心,每隔一段時間家庭醫生都要重新畫圈。這種反反複複的行為最終還是結束了,1945年9月11日下午四點,東條英機終于開出了那一槍。
當美軍及時趕來時,這位滿嘴“武士精神”“奉獻”的人躺在椅子上,無助地喘息着。一時之間,東條英機成為了大家嘲笑的對象。
最終的審判
或許在上天看來,這位窮兇極惡的殺人犯并不能自己選擇死法,而是接受大衆的審判。
1945年12月底,遠東軍事法庭開始了對東條英機的審判。
法庭上,根據甲級戰犯的55項指控标準,東條英機一人就占了54項,一舉成為了甲級戰犯中的頭号戰犯。
面對這54條罪證,東條英機完全否認。長達22萬字的辯護,都是一堆鬼話連篇的謊言。直到臨死前,這位戰犯還認為自己是清白的。
“你們是勝利者,現在你們可以确定誰應該負責,但五百年、一千年以後,曆史學家也許将做出不同的判斷。”
東條英機留下三封遺書,分别是《告英美各國人民書》、《告日本同胞書》和《告日本青年書》。遺書中,他将自己和日本身上的過錯全部洗去,反而認為美國才是罪大惡極的兇手。
作為侵略者而言,東條英機像是不知疲憊的動物,帶着恐怖的氣息逼近。對于權力,他是不擇手段,堅決果敢。但面對自己的死亡,卻是逃避和慌張。實在是諷刺。
三菱産品熱銷
盡管東條英機自己從軍,但是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上這條路。在父親的勸說下,次子東條輝雄毅然選擇了工程師,并且從東京帝國大學航天系順利畢業。
但因為日本在戰争中的殘暴手段,航空業遭到封禁,無奈之下,東條輝雄隻能暫時待在家中,選擇其他就業機會。
不久之後,東條輝雄成功進入到三菱集團,并在集團中擔任三菱重工副社長、三菱汽車社長、三菱集團會長、三菱集團進階顧問等職位。
現在,三菱汽車以及三菱的一系列産品為人所熟知,并且頻繁出現在大衆眼前。
過去那段黑暗的曆史雖然已經過去,但每每談起,總是百感交集。如今和平年代,我們在厭惡戰争的同時,也要永遠記住英雄先烈,記住那一段不斷離去的中國人民。
數字從來都不能隻是記錄在書上,更要銘記在腦海裡。他們從來都不是曆史書上冷冰冰的數字,而是鮮活具體的人。
銘記曆史,牢記使命。以史為鑒,我們需要不斷奮鬥,擺脫一切束縛,拼命向前奔跑。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為了社會穩定發展,也為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