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賞秋勝地
塔川粉牆黛瓦,飛檐翹角的二、三十幢古民居依山而建層層疊疊,錯落有緻遠遠望去,就好像一座巨型寶塔被譽為“中國四大秋色”之一
塔川有所有徽州小村都有的粉牆黛瓦馬頭牆
還有它們沒有的似火紅葉
氤氲晨霧和詩情畫意
簡直是名副其實的畫中古村
塔川的主要種的是烏桕樹
葉子并不是一下子全紅起來
是有個過程的
是以和香山的一片火紅相比
更富有層次感
待到塔川的楓葉紅了
便是秋景最絢爛的時刻
去塔川看徽州最後一場秋!
安徽黃山
奇幻的霧凇 浩瀚的雲海
磅礴的日出 兀立的峰巒
交織成一幅鬼斧神工
快意江湖的黃山畫卷
秋天的黃山是獨有的
雲海翻滾,奔騰不休
包裹着層層山峰
好似一座座在大海中的孤島
在晚霞中向遠望去
海天相連,看不到盡頭
明朝旅行家 徐霞客說:
“看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遊黃山,集萬千寵愛于吾身”。
看一眼黃山秋色,便懂得人間值得
秋天的黃山濃妝豔抹,那青松、蒼石、紅楓、黃菊……
調繪出一幅幅色彩缤紛的立體書卷
江西篁嶺曬秋
篁嶺是一個有六百餘年曆史的徽派建築小山村因為篁嶺有着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曬秋”民俗篁嶺便成為一個美麗的符号,而且美的讓人窒息
曆史上,婺源地區曾多次劃歸徽州管轄是以整個婺源地區深受徽州文化傳統的影響篁嶺也不列外。篁嶺的古村依山而建大多數民居都是清一色的徽派建築,白色的馬頭牆精雕細刻的門楣、窗戶、石壁等
因為地處山坡,地無三尺平很多民居便利用自家的前門,攔腰上下砌牆與屋外搭建的水準木頭架連成一體,用來晾曬
等到農曆的九月初九,田頭的莊稼收割了為了便于儲存,這些收割上來的莊稼也必須晾曬。久而久之,曬秋便形成篁嶺人家獨特的習俗
在篁嶺,所有能用來曬秋的屋檐每天清晨,便會有專人擺放出盛滿農産品的竹匾紅色是辣椒,黃色的是貢菊、玉米牆角上懸挂的是各種腌肉,秋風略過竟能送來淡淡的甜味,那是一種豐收的味道是一種盛滿幸福的篁嶺味道
畫裡宏村
這是一個水墨畫般的村莊,禁不住的歎息,駐足...
多情的秋日用多色的神筆把宏村裝扮得色彩斑斓
宏村是徽派建築之集大成者
為牛型布局古村落
整個村子又被先人所設計的奇妙水系環繞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