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希特勒全家殉葬,黨内政敵淪為俯首帖耳,解讀戈培爾複雜一生

作者:河西公社

戈培爾是希特勒政黨的政敵,他憤怒地嚷嚷着要把希特勒趕出納粹黨,但在第三帝國的後半部分卻成了希特勒的左膀右臂,被稱為"創造希特勒的人"。當希特勒的道路光明而"光明"時,戈培爾是納粹政策的"鼓風者",當希特勒逃跑并開槍自殺時,戈培爾成為唯一與家人一起被埋葬的人。那麼,為什麼戈培爾從希特勒的對立面成為他的鐵杆指揮官呢?今天我說的是納粹的喉舌,宣傳部長戈培爾。

為希特勒全家殉葬,黨内政敵淪為俯首帖耳,解讀戈培爾複雜一生

他有這樣一句"名言"——"謊言重複一千次就是真理",這種無稽之談對他來說就是實話。正是通過這一理論,戈培爾成功地将他變成了希特勒的鼓手。

戈培爾出生在德國西北部的一個小鎮上,父母是勞工階級,有一個天主教家庭,他最初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教會牧師。從1917年到1921年,在天主教協會的支援下,戈培爾在八所大學學習曆史和文學,包括武茨堡大學,慕尼黑大學和海德堡大學,并以優異的成績獲得博士學位。此時,戈培爾的夢想已經是成為一名記者或廣播機構職員。

因為他患有小兒麻痹症,他的左腿比右腿短約15厘米,這一缺陷使他成為一頭騾子。由于他在職場上不受歡迎和德國經濟衰退,他總是找不到工作,不得不每天假裝去上班,以面對它。因為像猴子一樣一瘸一拐,他從小就被嘲笑,孤獨和仇恨使他從小就有點扭曲,他想要别人無法企及的東西,聲望,财富和權力。

然後他發現政治是通往前台的階梯。1922年,他去了慕尼黑。德國的深度衰退、飙升的失業率、國際鎮壓和巨額支出讓德國人感到憤恨和絕望。尤其是慕尼黑,充滿了政治煙霧。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留着小胡子的男人出現在德國人的視野中,他就是希特勒。

為希特勒全家殉葬,黨内政敵淪為俯首帖耳,解讀戈培爾複雜一生

他以尊嚴為骨架,以憤怒為骨肉,将他的國家塑造成一個民族的膚淺形象。這種蠱惑人心的蠱惑人心的德國人,包括野心勃勃的戈培爾,是不可抗拒的。雖然納粹黨還是一個小小的街頭黨,但他還是加入了進來,耐心地與納粹站在一起,等待着轉身的機會。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戈培爾進入的政治派别屬于納粹黨的北翼,與希特勒不同,這是一個左翼論點,這意味着他們甯願改變社會而不是煽動戰争。是以,戈培爾起初與希特勒的論點相反,而且恰恰相反。戈培爾成為納粹黨北翼的關鍵人物,北方上司人格雷戈爾·施特拉塞的支援者,并創辦了納粹通訊,經常公開與納粹右翼合作。

然而,令戈培爾驚訝的是,希特勒欽佩他的才華,并給了他一本《我的鬥争》。好家夥,這是一本小冊子。看過《我的鬥争》的戈培爾被希特勒的洗腦言論迷住了。就在這時,希特勒發出了邀請,你來慕尼黑發表演講,我想你能做到。戈培爾在鮮為人知的情況下長大,他受寵若驚。

為希特勒全家殉葬,黨内政敵淪為俯首帖耳,解讀戈培爾複雜一生

"我走進大廳,聲音很大,我講了兩個小時,最後希特勒擁抱了我,"他在後來的日記中寫道。戈培爾終于意識到,真正讓他展示自己野心的舞台是成為希特勒的代言人。他認為希特勒是真正了解他的"上帝",是以戈培爾"抛棄了黑暗的演員陣容",這是希特勒的智慧。恰到好處的吹捧和贊美,你就能收獲一手好鼓動的手。

在1932年德國總統競選期間,他組織和分發了100萬張海報,800萬本小冊子和1200萬份黨報。在一天之内,德國各地舉行了3000次動員會議。戈培爾也有心血來潮,利用電影和唱片等娛樂媒體進行競選活動,并取得了顯着的成果。納粹的宣傳欺騙了很大一部分小資産階級和失業者。

戈培爾還組織人們,經常在酒吧、俱樂部等地方,尋找那種勤勞卻又充滿德國混血兒的人,他們一對一地交談,充分表達納粹黨對他們的關注,讓希特勒的多數選票落下。1933年,在戈培爾的政治洗腦下,希特勒終于成為政治領袖,登上了權力的巅峰。戈培爾随後被希特勒任命為德國國民教育和德國宣傳部長,納粹控制了德國的宣傳機器。戈培爾終于等待着他的榮耀夢想。

為希特勒全家殉葬,黨内政敵淪為俯首帖耳,解讀戈培爾複雜一生

戈培爾開始在廣告和展覽工作中采取主動,以及中國小的文化教育,最後戈培爾甚至介入外交部,所有對外宣傳都征得了他的同意。希特勒自己放開了權力,戈培爾飛向天空,一個人敢于接受。于是德國、報刊、廣播、文學,甚至音樂、電影、藝術,都成了納粹宣傳的跳闆,德國沒有第二聲。

戈培爾的惡臭理論付諸實踐,謊言被重複了一千次,才成為真理,他完全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制定了部門的宣傳要點,宣傳工作原則簡單,目的,世界觀,不斷重複和加強,而這種簡單的宣傳并不是真的簡單。戈培爾組織了一群宣傳人員組成一個咨詢小組,該小組在每次宣布之前,根據不同的閱聽人制定不同的運動副本,并根據不同的視窗将其交到特定的人群中。

換句話說,德國的每個人都會在納粹時代看到他們想看到的東西。但要給所有人洗腦,德國必須有充分的聲音。于是在1933年,戈培爾組織了一場焚書運動,成千上萬的大學生在自己的大學附近,燒毀了無數記載人類文明的書籍,馬克思、海涅、愛因斯坦和無數書籍被燒毀。

為希特勒全家殉葬,黨内政敵淪為俯首帖耳,解讀戈培爾複雜一生

在那些火星飛濺的飛濺中,殘餘的黑夜中,唯一剩下的德國智者度過了最痛苦的夜晚,就是所謂的邪惡正義,白晝的烏雲。《我的奮鬥》成為德國暢銷書,進而成為德國中國小生的必修教材,德國正式進入最黑暗的歲月。

在戈培爾看來,德國除了意識形态控制之外,還需要創造一種統一的價值。這些價值觀在哪裡展現出來?它展現在國旗,帝國徽章和10,000個字元的标志中。戈培爾将這些符号與家園、忠誠、犧牲、希望、種族、信仰、榮耀和勝利的含義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新的精神洗腦。在納粹黨的宣傳紀錄片中,納粹黨的節日總是充滿力量和美麗,其獨特的旗幟,整潔的軍裝,整潔的禮炮,以及元首的煽動性語氣,都散發着德國人民驚歎的"力量"。

此外,戈培爾知道,如果人們要有"團結"的想法,他們必須有一個共同的敵人。結果,所有可能威脅納粹的政黨組織、種族和宗教機構都被戈培爾誣蔑為德國的敵人。其中有猶太人。戈培爾說,隻有消滅所有猶太人才能解決猶太人的問題。隻要有一個猶太人活着,猶太人将永遠是德國的敵人。是以,對猶太人不可能有寬容或人性。結果,随着猶太人被屠殺,德國士兵變得更加團結和狂熱,他們完全失去了理智,沉入了希特勒的愛國夢想。

電影和娛樂也是戈培爾的喉舌。反猶太電影《猶太人的故事》(A Jewish Story)、《猶太蘇斯》(Jewish Seuss)、《愛爾蘭,我的生活》(Ireland, My Life)、反俄電影《波蘭戰役》(The Battle of Poland)、《西線勝利》(Victory on the Western Front)、《東方戰爭》(War of the East)。這是一部又一部洗腦電影,把德國人騙得一團糟。影片巧妙地運用了擡頭看拍攝的技巧,實際身高隻有1米73的希特勒,放大成政治巨人的大岸。

為希特勒全家殉葬,黨内政敵淪為俯首帖耳,解讀戈培爾複雜一生

人們擡頭看着電影院裡的國家元首,眼裡含着淚水和鮮血。結果,德國人民,甚至兒童,都自願參加Cannon Foo Ont。

斯大林格勒戰役失敗後,德國宣布舉行為期三天的國葬。戈培爾沒有預感德國即将走向終結,他于1943年在柏林體育館發表了"全面戰争"演講,呼籲德國人民停止高層娛樂活動,分擔戰争的負擔。并聲稱世界真正的敵人是蘇聯,試圖分裂反法西斯聯盟。

這樣的言論再次迷惑了整個德國公衆,公衆反響極為強烈。是以,在他的演講之後,戈培爾為自己說謊的能力感到自豪。他輕蔑地對樓下的人笑了笑,說:"如果我叫他們從三樓跳下去,他們就會去做。

為希特勒全家殉葬,黨内政敵淪為俯首帖耳,解讀戈培爾複雜一生

整個德國都受到了掌聲的捧腹,戈培爾的野心得到了滿足,但他也很快走到了盡頭。1945年春天,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戈培爾在2月28日的日記中批評士氣低落的戈林元帥在3月6日的日記中,在他的家鄉利斯舉起白旗反對盟軍,4月8日批評柏林面包店遭到搶劫的混亂。到4月10日,他的日記突然停止了。這是因為他的家人搬進了總理辦公室的地堡。

這時希特勒已經知道墨索裡尼的死訊,他不想被人倒挂着給公衆看,是以他和戈培爾讨論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死得最好。但最痛苦的是戈培爾的妻子瑪格達,因為她正面臨着六個親生孩子的死亡。失敗是不可逆轉的。

1945年4月29日,希特勒在決定自殺後,為戈培爾留下了遺囑,宣布戈培爾将繼承自己作為帝國總理的職務。戈培爾在希特勒死後經曆了帝國最後的榮耀,他帶着妻子和六個孩子,一起埋葬了希特勒。臭名昭著的納粹上司人最終将自己埋在了墳墓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