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作者:蒙哥淺談健康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援。

随着現代科學技術及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壽命得到不斷延長,老齡化社會日漸凸顯,許多老年人疾病越來越得到大家關注。

膝關節骨性關節(KneeOsteoarthritis)是一種在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見的疾病,又稱肥大型骨關節炎、退行性骨關節炎等。現代醫學認為是一種始發于膝關節軟骨,以關節軟骨變性、丢失為主要特征的慢性骨關節炎。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其臨床症狀以疼痛,腫脹,畸形及功能受限多見。特别是長期不斷加重的疼痛給老年患者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的障礙。

臨床保守非手術的治療有很多方法包括适度有益範圍内的鍛煉、日常生活中注意減少關節負重、口服抗炎止痛藥、非類固醇抗炎藥、關節注射透明質酸鈉等對早期的治療有效,但是對于晚期嚴重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欠佳。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Totalkneearthroplasty,TKA)被認為是現代治療晚期嚴重膝關節骨性關節的金标準。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經過多年的摸索實踐,大量臨床資料的積累以及患者回報的效果中,其手術療效等到越來越多的肯定。

現代醫學認為引起骨科術後發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緻可分為: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手術反應熱最為常見,手術越大帶來的損傷程度越大其手術反應熱的發熱程度越高和持續時間越長。

發熱于手術當天及術後第一天後出現,一般不超過39℃。其發熱的機制可能是由于正常人體當遭受嚴重創傷時人體應激神經、内分泌系統出現反應引起代謝亢進,過度産熱耗增加引起發熱;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手術吸收熱是另一種常見的發熱其主要的發病機制是手術創傷、組織壞死吸收時必然産生熱量以及引起各種緻熱源的釋放作用吸收的時候産生的熱量引起發熱。

手術反應熱以及手術吸收熱都屬于非感染性發熱,是以應用抗菌素治療的時候是無法達到效果;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其次藥物熱、脫水熱也較常見,藥物熱以臨床使用的抗生素類最多,發熱出現在用藥以後,停藥後發熱明顯減輕。多為高熱,脫水熱是由于人體嚴重脫水後,體液嚴重失衡,人體散熱受到影響引起的體溫升高常見原因有術前禁食或者過度出汗等,出現高熱。

口渴、煩躁、尿少,其不适症狀多在補充液體後體溫恢複正常;打點滴反應熱在臨床中也常發生,多與打點滴時操作不當等原因導緻外源性緻熱源進去血管。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直接刺激釋放内源性緻熱源引起發熱;患者術後感冒引起的發熱時有發生,其發熱明顯伴有噴嚏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多由于手術中患者長時間裸露得不到保暖受寒或者呼吸系統感染引起;

切口感染發熱,多是高熱持續不退,血生化檢查多提示感染,觀察手術切口皮膚周圍可有紅、腫、熱、痛等炎性反應甚至伴有膿性滲出;此外由于體溫調節中樞體溫調節功能失常、惡性良性腫瘤等因素也可以出現體溫升高。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現代中醫認為骨科術後發熱,是由于術前的外傷以及手術的創傷必然引起出血,大量陰血虧損,血虛不能斂陽,出現血虛發熱,或者血循不暢,淤血阻滞日久出現血瘀發熱。

最多見的還是由于手術再次創傷,進一步損傷髒腑之真氣,陰不制陽,虛阻外越而發熱。現代中醫診斷時根據病人寒熱的不同表現,将其分為發熱惡寒,但熱不寒,但寒不熱,寒熱往來。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發熱惡寒的病人有自覺寒冷的感覺,同時伴有體溫升高,此時是由于皮膚血管收縮,體表溫度下降,皮膚冷感受器受刺激,出現惡寒;其病邪主要在機表也可稱為表證。

但熱不寒不僅包括壯熱還包括潮熱、微熱。壯熱中醫稱之為裡熱證為發熱的持續期多為持續的高熱。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皮膚血管擴張,可見面赤、出汗、口渴。主要原因跟人體内代謝增強有關。微熱認為是内分泌失調血管舒縮功能不穩定所緻。病人定時發熱或定時熱甚,有一定規律。

體溫在37~38℃之間的輕度發熱,常見于人體内傷或者溫病的後期。與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所緻以及體質異常有關。寒熱往來:是指時而惡寒時而發熱。發熱的原因多跟緻病物質存在于人體相應組織,或者緻病物質本身間歇刺激引起發熱。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西醫從生理、病理生理學等方面以發熱激活物調控體溫調節中樞而發熱,對發熱進行分析詳細地說明了。中醫對發熱缺少這樣明确的認識,它主要通過宏觀觀察以臆測微觀變化,但臨床大量實踐的觀察獲得了有效的臨床效果。

西醫注重科學的理論依據,中醫注重從臨床觀察中總結和歸類,中西醫對熱證的認識不是一樣的在于不同理論體系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分析得出不同的觀點,現代的研究發熱中醫陰陽、氣血、髒腑及邪氣等多方面的對發熱闡述也能關聯到西醫中。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譬如“陽勝則熱”可聯系到西醫機體加速能量代謝、産熱過多的狀态的表現,也是對發熱過程的一種籠統概括。不同發熱機體或同一個體不同時間發熱時的新陳代謝狀态不同,中醫稱這種新陳代謝狀态的變化為氣機的變化認;

中醫理論的“血”不僅僅單指血液可以與人體血液以及體液等聯系對應。中醫髒腑觀念一方面是基于臨床解剖的定位,但是也與中醫整體觀念密切相關,中醫的髒腑不是對西醫單個器官的闡述。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當歸補血湯首見于(内外傷感惑論),由黃芪一兩(30g)、當歸二錢(6g)中藥組成,主要的功用是補氣生血,用于血虛陽浮發熱證。

肌熱面紅,煩渴欲飲,脈洪大空虛,重安無力。方中黃芪的用量是當歸的五倍,其意義一是用大量的黃芪補氣固肌表,即所謂的“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二是大補肺脾之氣,氣旺血生。用當歸的用意是當歸可以養血和營,協調陰陽,氣旺生血,進而虛熱自退。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血虛發熱是由脾氣虛緻血虛虧,氣無所附,虛陽亢奮而緻發熱。

由于“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可見補氣能夠生血,是以某些血虛高熱也可以使用補氣生血的方法退熱,即甘溫除大熱,如産後失血過多而緻高熱,選用當歸補血東加減以補氣生血,調和營衛使熱退。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甘溫除大熱法為金元四大家補土派李東垣根據《内經》“勞者溫之、損者益、溫能除熱”而創立的一種治療方法,就是用味甘性溫的藥物治療内傷發熱證。

甘溫除大熱法為金元四大家補土派李東垣根據《内經》“勞者溫之,….溫能除熱”創立的,就是用味甘性溫的藥物治療内傷發熱證。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脾胃氣虛引起的脾胃清氣不升,濁陰不降,日久郁而生熱;或者由于脾胃氣虛,時間長了必然引起血虛,血虛虛陽亢奮而引起外浮發熱。這種治療方法正是《内經》中提到的“熱因熱用”的治法。

熱是标,虛是本,李東垣用甘溫除大熱以治其本除其标,符合中醫治病求本的原則。展現出中醫的整體觀念。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現代醫學所不能解決的内傷發熱諸證,如所謂的不明原因發熱、功能性發熱、血液病發熱都可運用甘溫除大熱的方法,随症加減,靈活變化,大多都可使熱退。

此次用于治療的方劑是在當歸補血湯原方的基礎上加用熟地黃。熟地黃性甘溫主要功效是滋陰養血,大量出血後必然耗傷體内陰液,加用熟地黃不僅可以滋陰補液緩解人體體液的失衡,主要是配合當歸增加補血的功效進而通過補血使血虛發熱減退。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綜上所述,當歸補血湯展現的是甘溫除熱法,可用于無論外感還是内傷,隻要有氣虛、血虛、氣陰兩虛等導緻的發熱。

臨床辨證論治時還需注意随證加減,靈活變通,應開拓推廣而用中醫藥對發熱有系統的理論和豐富的臨床經驗,發揚中醫特色治療。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當歸補血湯現代藥理學分析:現代藥理研究當歸黃芪按不同比例配伍時阿魏酸的煎出率不同,1:5時最高,1:1時最低。

認為歸補血湯以當歸一黃茂(1:5)配伍似乎最為合理。通過高效液相色譜法對黃芪、當歸的5種不同配比進行研究,結果:當15∶配比時,成分阿魏酸、黃芪甲苷等含量最高。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結論:當歸補血湯中主要成分阿魏酸、黃芪甲苷等在當歸與黃芪搭配比15∶時最高。為了研究加味當歸補血方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

選取昆明小白鼠36隻,随機分為三組分别是模型組12隻、治療組12隻、對照組12隻。模型組的小白鼠給予注射環磷酰胺(CTX);治療組小白鼠給予注射環磷酰胺(CTX),同時給予灌服加味當歸補血湯。對照組灌服生理鹽水,連續給藥治療10天。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體液免疫名額以及細胞免疫名額。結果得出治療組小鼠血液中血正常名額WBC、RBC、Hb、體液免疫名額IgA、IgG、IgM含量以及細胞免疫名額Th1、Th17細胞比例均高于模型組,細胞免疫名額Th2、Treg細胞比例低于模型組(P<0.05)。

通過加味當歸補血方治療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小白鼠的體液免疫功能和細胞免疫功能均能得到提高。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通過搜集近現代學者對當歸補血湯的研究,認為從化學以及藥理學名額方面發現其在研究中提示有促進造血、增強免疫功能等功能作用,為當歸補血湯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貧血以及血液系統疾病、

心腦血管系統等疾病提供了有力的的科學依據。通過搜集整理文獻提出當歸補血湯能提高骨髓造血功能,提高心肌收縮力以及減少心肌耗氧量,進而減輕心肌損傷。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當歸補血湯還可以抑制血小闆的聚集,進而具有預防血栓的形成;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白細胞減少症,原發性血小闆減少性紫癜以及各種疼痛等多方面的病症都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中醫認為的“血”不僅僅單指血液可以與體液免疫系統等聯系對應。失血不僅僅是血液的丢失而且跟失血引起内分泌系統的失衡也有聯系。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中醫認為血虛發熱失血是其主因,血本屬陰,陰血不足,無以斂陽而引起發熱。大量抗生素本身屬苦寒之性,損傷人體陽氣,應用于血虛發熱會出現發熱加重。本法組方簡單,效果良好,值得推廣。

臨床大量的資料及研究表明TKA患者的失血是由于手術中以及手術後都存在着隐性失血其主要表現在術後血紅蛋白的降低,其機制目前尚不明确。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嚴重的常需要輸血治療。如果血虛的症狀得不到治療,會給患者帶來傷口愈合不良、延遲愈合,甚至感染等風險,但是輸血治療有傳染疾病的風險,而且輸血費用昂貴增加患者負擔,對于臨床輕度出現血虛的患者完全可以通過藥物改善以達到治療的效果。

由于失血等一系列反映引起患者術後的血虛發熱,對于少量的失血西醫往往采用補液治療,嚴重的失血危及生命時才給予輸血治療。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輸血不僅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而且輸血帶來感染其他疾病的風險才是最可怕的。輸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越來越受人們關注。

輸血還可能導緻不利于人體的免疫反應,這些免疫反應通常分為溶血性輸血反應以及非溶血性輸血反應,出現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的多由于在輸血稽核的時候出現人為錯誤所緻。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非溶血性輸血反應主要包括比較多見的輸血後發熱反應、輸血後變态反應,發熱等。随着人們不斷對輸血不良後果認識的增加,以及庫存血規範化要求管理的日益嚴格,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輸血,在選擇輸血的時候必須謹慎。

通過現代藥理分析當歸補血湯中成分的作用,反映到根據現代醫學對發熱的研究進展中,也能找到中藥影響人體血液的生成以及免疫的調控等方面找到依據。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中醫治療發熱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應用,的确取得了滿意的療效,但是中醫辨證論治理論無法完全呈現在現代科學資料實驗上。

當歸補血湯組方簡單,配伍配比精當,揭示古方科學内涵,中西醫由于其理論體系以及治療方法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但是無論從中意的角度分析還是從西醫的角度,兩者之間總有密切的聯系,雖不能都能對應,但是其間都有緊密的聯系,倆者在治療上都有其獨特的角度和優勢。

當歸補血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臨床療效研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