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看到一個關于中醫的視訊,視訊中有一位中醫大師,說中國古人不刷牙,牙齒卻保養地很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古人都要用茶水來漱口。
大師說,古代的兒媳婦每天都是起得最早的一個,一起來就要燒茶,不為别的,就是給一家人準備茶水漱口。古代中國人沒有口臭問題就是因為中國人喝茶,甚至還說中國人現在不喝茶,身體健康狀況就下降了。
古人真的不刷牙?
我并不否認茶葉的成分對于細菌有抑制作用,也不否認茶水漱口有清潔口腔的作用。但是說不刷牙好,說現在很多人不喝茶了,是以中國人的健康指數明顯下降了,這一點恐怕是我不敢苟同的。
首先,中國古代沒有牙刷不代表不刷牙,有錢人能夠用青鹽粉來刷牙,作用類似于今天的牙膏。但是當時的鹽很貴,大多數底層老百姓用不起,是以有記載的是,唐朝時期,人們會嚼一根小柳枝當牙刷。
同樣的,茶水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喝得起的,甚至茶水的成本比鹽更高。宋朝時最普通的茶葉和鹽的價格差不多,都在60文一斤左右,但是喝茶還需要燒水,需要用到柴火。
野外的樹木資源不是你想砍就砍的,早在戰國就有相關法律規定,從每年的2月到7月,不準進山砍柴,不準捕殺鳥類及其幼鳥,不準捕殺魚龜。是以宋朝柴火也之前,每擔40文錢至100文錢不等。平時普通人家的柴火,留着煮飯取暖和賣錢都不夠,怎麼會拿來煮茶。
古代清潔和治療牙齒的手段都十分有限,雖然暫時沒有找到古代人普遍的牙病患病資料,但是在考古方面倒是有不少發現。比如最出名的萬曆皇帝深受牙病困擾,他的頭骨上不僅掉了十個牙齒,還深受齲齒,牙石,扭曲齒,牙周病等的困擾。
現代人的牙病問題
實際上,古代人的糖類攝入量比較少,多以谷物等粗糧為主,飲食也不像現在這麼複雜多樣,是以對于牙齒的損傷也會比較小。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大陸的齲齒病比吃糖大國少很多。
2017年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全球12歲兒童平均齲齒數為1.86顆,其中美國為1.2顆,日本為1.4顆,南韓為1.8顆,而大陸12歲兒童平均齲齒數為0.86顆,
但因為糖分攝入量增加,大陸12歲兒童恒牙齲患率比十年前上升了7.8個百分點,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上升了5.8個百分點。這說明現代牙齒的損傷更為嚴重,要保養好難度也更大了。
用簡單的茶水漱口是否真的能夠比現代的刷牙效果更好,這一點令人懷疑。刷牙的效果早已經得到了證明,在1989年以前,中國人的牙周炎病曾高達90%,近些年來已經下降到了70%左右。
中醫的方向
關于中醫的問題曆來争議很大,我并不反對中醫,也不是唯西醫論,但對于中醫的發展方向卻感到迷惑。大家都在說中醫在國内不受自己人待見,在國外卻被美日韓等國家看重,甚至網上有一個視訊,說外國中醫批評中國人不懂中醫。
但事實上,至今中醫沒有一款藥物通過了美國FDA的認證,也沒有納入歐美醫療體系之中。
但這并不意味着中醫沒有效果,中醫的長處大家都清楚,那就是在對人體長期持久的養生效果上。而西醫則長于治療急性病和外科手術。
很多時候,人們卻非要比一個高低,仿佛質疑某一個中醫大師的言論,就是完全反中醫。這種二進制對立思想帶來的是極端的醫療選擇,但人體和醫學從來都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中西醫結合或許才是未來中醫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