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觀點 | 百人會張永偉:車路協同與單車智能不沖突,關鍵是路如何建

作者:懂車帝視線

文:懂車帝原創 彩麗美

[懂車帝原創 行業] 8月30日,2023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首屆隆中論壇正式舉辦。在此次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發表演講。他提出,汽車産業發展上半場是推動汽車自身的電動化,下半場的發展重點則是放在汽車和其他産業的融合上。

圍繞建構“車能路雲”一體化融合發展,張永偉表示,“車能路雲”如何發展,是汽車和路、城市的關系,汽車和能源、電力的關系,汽車和資料、算力的關系,汽車和通訊、網絡的關系,這幾個關系是汽車産業進入大融合時代的新命題。現在需要先解決的是汽車和路、城市的關系。

觀點 | 百人會張永偉:車路協同與單車智能不沖突,關鍵是路如何建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

車路協同和單車智能,是沖突還是互補關系?

張永偉指出,進入到智能時代車路協同的内涵發生了變化,過去的車路協同主要是服務于汽車的管理和汽車的出行,是交通領域的概念;進入到智能化時代,車路協同的本質含義是希望它來支援汽車的智能化。

在張永偉看來,不論是從學術研究界、還是從汽車産業領域,大家的認識也越來越統一,那就是車路協同與單車智能并不沖突,單車智能解決汽車自身所實作的智能化問題,車路協同是幫助汽車自身的智能化,是實作它解決不了的問題,是一種賦能關系。任何一個技術路線都有其瓶頸,就像單車智能解決不了遠距離的判斷問題,車路協同解決不了快速決策的問題,是以兩者互相之間是取長補短、互相賦能的關系。

觀點 | 百人會張永偉:車路協同與單車智能不沖突,關鍵是路如何建

車路協同與單車智能并不沖突

如何走通車路協同這條道路?

張永偉指出,關鍵是要解決“路應該怎麼建”的問題。

近年以來,全國多個城市都建設了上千公裡智能化的道路和路線,這為探索車路協同提供了非常好的實踐積累。張永偉坦言,但前期的建設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那就是建了很多路,使用率不高,車企參與度不高,這兩個“不高”導緻了大家開始質疑車路協同的路線。是以,“路應該怎麼建”又遇到了重新定位的問題,早期建設思路偏樂觀,大家一開始就想建設一條服務于完全自動駕駛汽車的智能化道路,由于還沒有這樣的車,是以建的這些路就變得有些過剩,叫“功能過剩”。是以路應該怎麼建?我們提出了一條新的原則,那就是低成本、廣覆寫、強監管、重應用的原則。

觀點 | 百人會張永偉:車路協同與單車智能不沖突,關鍵是路如何建

車路協同的關鍵是路如何建

張永偉認為,按照這個原則可以采用“三分”的方法來建設:

一是分類。城市的道路和高速公路服務的場景有根本性的差別,服務的使用者差別也很大,是以智能化的建設應該各有定位,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智能化應該怎麼建,應該有所差別。

二是分級。即使是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也不應該一步到位,所謂的分級就是面向不同階段的需求來疊代建設,當現在對智能化道路的需求、功能需求還不是很豐富時,道路建設應該更加簡易、更加低成本。随着需求功能不斷增加,再逐漸提高道路建設的智能化水準。

張永偉強調,道路的建設不是一天建成傳遞使用,而是根據需求要不斷建設、不斷豐富使用,它不是一個項目閉環,而是一個持續疊代,用項目閉環思維來建設智能基礎設施,很容易産生建成高投入、少服務的狀況,而用不斷疊代的思路可以實作資源不浪費。

三是分步。先做最需要建設的領域,比如路口,然後再進行全域道路的導入,是以先做最急迫的,然後再去做全域的,不斷拓展,這樣就會使資源得到有效利用。

從車路協同進入到車城協同,資料融通很關鍵

張永偉強調,車城一旦協同,不但對汽車,對城市都可以實作很好的功能性支撐。

當汽車作為移動感覺單元,形成感覺資訊,會成為城市治理、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終端。有了城市資料,汽車智能化就多了一條腿,可以獲得城市基礎設施資訊、停車場資訊、城市積水、火災、塌陷等道路側所不能提供的資訊,包括人的資訊。是以,車城協同是車路協同的拓展,給智能汽車發展加了一條腿,對智慧城市的治理也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智能單元。

觀點 | 百人會張永偉:車路協同與單車智能不沖突,關鍵是路如何建

實作大協同需要先有城市級的頂層設計

張永偉認為,車路城特别是車城的實作,主要有三個突破口:

第一,實作大協同需要先有城市級的頂層設計,基層創新,城市先行,形成經驗後複制推廣,最後變成國家方案。

第二,需要一個全新的發展模式。從系統性工程角度,先導區的建設頂層上應采用長效思維,具體事情采用項目和裝置思維,發揮不同思維各自的長處。

觀點 | 百人會張永偉:車路協同與單車智能不沖突,關鍵是路如何建

車路協同的實施需要一個全新的發展模式

第三,需要解決好資料融通。底層最關鍵的是資料,要把車聯網的資料和城市物聯網的資料按照融通的思路,從一開始就要放在一個底層平台上,這需要解決好标準和規格統一的問題,資料的使用規則問題,這是一個重要切入點。

觀點 | 百人會張永偉:車路協同與單車智能不沖突,關鍵是路如何建

車路協同需要培育和集聚一批産業力量

另外,需要在應用層面堅持體系化和标準化思維,每個應用構成一個體系,每個體系能不能轉起來,每個應用領域都要出一套标準,而且要共同執行,車路城協同資料的底層是一個大平台,垂直應用是若幹個體系,每個體系要有一套标準,這樣才能解決底層和應用将來有效銜接的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