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嗲!在上海這條小馬路,邂逅泰戈爾

作者:新民晚報

南昌路,新網紅!

雜草叢生的街角已經略微更新為共享閱讀花園,使其成為遊客的熱門會議室。近日,在城市和社群可持續發展理論與标準年會上和上海市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上海市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上海市工程設計總院(集團)總工程師鐘茹表示,微更新激發了社群的活力, 創造更多共享新空間,促進可持續和高品質的城市發展。

嗲!在上海這條小馬路,邂逅泰戈爾
嗲!在上海這條小馬路,邂逅泰戈爾

2021上海城市空間藝術正在進行中

黃浦區南昌路

這也成為紅牌線

在這條長約1.6公裡的小路上,上海市總院景觀庭院可根據地情,微激活,建設"小、靈、活"的嵌入式積木微更新,将沿街綠地系列一起打造泰戈爾讀書園、花園、衛園、花牆、銘文标記,形成一系列街道、生活、 文藝"人花街"。

嗲!在上海這條小馬路,邂逅泰戈爾

走在南昌路

到處遇見小驚喜

茂名南路與南昌路交界處

有一個角落花園 - 閱讀花園

剛剛向公衆開放

嗲!在上海這條小馬路,邂逅泰戈爾

花園裡有一尊泰戈爾的青銅雕像

原來,泰戈爾曾三次通路上海

曾臨時居住于南昌路136号

- 随行翻譯徐志摩的家

嗲!在上海這條小馬路,邂逅泰戈爾

今天,角落花園的圍欄已被拆除

花園小徑和人行道無縫連接配接

幾個書架嵌入一排玻璃觀景牆的中間

并排坐在凳子上供行人休息

近在咫尺

創造充滿人情味的觸感

精細的閱讀空間

嗲!在上海這條小馬路,邂逅泰戈爾

南昌路南昌大廈對面

花園也被激活

南昌路一側

添加了一個微型橢圓形正方形

廣場上花香亭成了紅牌點

體驗者坐在鮮花之間,看着路上的行人

嗲!在上海這條小馬路,邂逅泰戈爾
嗲!在上海這條小馬路,邂逅泰戈爾
嗲!在上海這條小馬路,邂逅泰戈爾
嗲!在上海這條小馬路,邂逅泰戈爾

南昌路163号門

維園有一個微型綠地

嗲!在上海這條小馬路,邂逅泰戈爾

利用拐角處的綠地

将不時進行

公共設施收養和捐贈活動

并做獨家銘牌雕刻

以社會捐贈的形式

引導城市管理全員建設和共享

形成社群熱點

嗲!在上海這條小馬路,邂逅泰戈爾

南昌路沿線

各種形式的牆壁和建築店面

這些街道接口本身

具有一定的曆史風格和經典之美

嗲!在上海這條小馬路,邂逅泰戈爾

南昌路街景

中律介紹,微更新不改變原貌,建議對入口庭院小微空間進行改造,沿街外植入咖啡店外的秋千設施,增加各種花卉設施,牆上擺放花盆懸挂,通過這樣一系列措施削弱街道邊界, 沿街營造微空間,營造花街氛圍。

城市微更新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更新也倡導社群參與社群,以街區公共綠地為載體,動員專業力量、社會組織、社群公民參與。激發街道居民熱愛綠色、綠色、享受綠色的興趣,建立社群環境服務長效機制,居民在社群中也能找到認同感和歸屬感,打造綠色和諧的美麗鄰裡。

嗲!在上海這條小馬路,邂逅泰戈爾

位于南昌路

城市藝術微空間"廣告中心"

論壇上,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可持續發展管理研究院院長朱大建教授,利用城市發展與土地消耗、能源消耗與二氧化碳排放四大關系的脫鈎政策,為新階段的中國綠色發展繪制了一條可靠的道路。 運輸和汽車化,以及生産消費和廢物增長。

上海可持續發展研究院

上海市可持續發展研究會緻力于上海、長三角和中國的高品質發展,立足上海樣本,智慧上海,講述中國故事,為實作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标做出實質性貢獻。

上海市可持續發展研究會常務理事高桂華表示,上海市可持續發展研究會的宗旨是打造一個專業、跨學科、戰略性的研究智庫,從上海導向、長三角導向、中國導向、全球化四個次元開展可持續發展研究。

研究所将以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目标為目标,在上海、紐約、倫敦、巴黎和東京五個優秀城市建立可持續發展知識中心,系統總結和跟蹤五大城市的最佳經驗和實踐,每年在《聯合國上海手冊》上編纂出版後,在全球範圍内釋出: 《21世紀可持續城市發展指南》,并與國際标準化組織(ISO)密切合作,推進可持續城市和社群發展的國際标準。國家标準、集團标準,繼續實施國家标準化發展計劃。

黃金海岸較高價的電梯大廈

作者|楊玉紅

圖|提供受訪者

編譯|光束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