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田豐之死,不在于他犯了什麼錯,恰恰是因為他真的正确

作者:原野鄉村60750736

田豐是袁紹的主要謀士之一,洞察時局,頗具先見之明。但就是這麼一位極具才華且忠心耿耿之人,最終卻命喪于為之效力的袁紹之手,實在令人扼腕歎息、唏噓不已。

田豐之死,不在于他犯了什麼錯,恰恰是因為他真的正确

老闆《三國演義》中的田豐形象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袁紹初次登場就萬衆矚目、光彩照人——不光形象好、氣質佳,且還頭頂着“四世三公”的桂冠與頭銜。不管從哪方面看,他都是一個大有來頭的重量級人物。

為了擴大影響而便于攫取權利,袁紹本人也動不動就将他那個“四世三公”的家譜拿出來顯擺。

你還别說,這招在當時還真就管用。特别是在董卓專權、倒行逆施之後,袁紹憑借這種自帶光環的祖蔭與自身的實力,登高一呼,響應者衆,自然當仁不讓地榮登“武林盟主”的尊位。

結果大家都知道:袁紹這個“盟主”帶領一幫各懷異志的烏合之衆,被兵強馬壯的董卓打得丢盔卸甲、連遭敗迹,最終作鳥獸散。

田豐之死,不在于他犯了什麼錯,恰恰是因為他真的正确

官渡之戰前,面對實力遠比不上自己的曹操時,袁紹信心滿滿、志在必得。結果一手好牌卻被他打得稀爛,不但輸掉了所有的地盤與家底,甚至于還搭上了自己與幾個兒子的性命。

如果袁紹一開始就能采用田豐的政策,又何至于一敗塗地?

曹操在征讨徐州的陶謙與劉備時,田豐曾建議袁紹趁曹操後方空虛之際,出其不意、避實就虛,舉兵襲取許昌。優柔寡斷、反應慢半拍的袁紹原本并無進取之心,但又覺得田豐的話似乎很有道理,或許真的機不可失?于是便勉強答應出兵攻打許昌。

偏偏這個時候,袁紹的愛子患了疥瘡。這原本就算不上多大點事,可袁紹卻以此為由而打起了退堂鼓,白白錯失了擊敗曹操的最佳視窗期。

田豐之死,不在于他犯了什麼錯,恰恰是因為他真的正确

曹操字孟德

機會隻留給有準備的人。時機稍縱即逝,等到曹操已經攻下了徐州,袁紹這才反應過來,本着亡羊補牢的心态,決定起兵讨逆,務必一舉剿滅曹操。

在征讨“曹賊”之前,袁紹命大才子陳琳寫了一篇“讨曹檄文”,拿曹操的出身開涮,說曹阿瞞的祖父是太監,父親則是被太監收養的“賤貨”,屬于來曆不明的“黑五類”分子……總之一句話,曹操你就不是個東西,我“四世三公”在心理上要壓你一頭。

看看,仗還沒打,袁紹就先過了一把嘴瘾。

田豐則認為:曹操剛剛打了勝仗,軍心方銳而士氣正旺,此時不宜與曹軍交戰。

田豐之死,不在于他犯了什麼錯,恰恰是因為他真的正确

袁紹好不容易才攢足了決心與勇氣要與曹操決一雌雄,偏偏這個時候田豐又跳出來反對,這不是自找倒黴嗎?

果然,好勝心切、急于求成的袁紹勃然大怒,命人将這個不識時務、沒點眼色的田豐看管起來,現在沒功夫理會,等待日後發落。

如果換作一般人,面對如此不納忠言而剛愎自用的主,最好的辦法就是閉嘴。偏偏這個田豐還是個一根筋,秉承“文死谏”、“武死戰”的宗旨,在獄中還要上書,極力勸阻袁紹第二次與曹操開戰。

當時的袁紹,号稱起兵七十餘萬,大有踏平許昌之勢。但吃牢飯的田豐卻上書說:此時宜靜守以待天時,不可妄興大兵。

田豐之死,不在于他犯了什麼錯,恰恰是因為他真的正确

袁紹的另一謀士沮授也持相同的觀點,提醒“袁公”三思而後行。

袁紹身邊的幕僚,更多的則是見風使舵、趨炎附勢之輩。袁紹聽不進忠言,反而采納逢紀的馊主意,以“慢我軍心”為由重責二人,且将沮授也一并給關押起來:待我破曹之後,與田豐一體治罪!

是騾子是馬,得拉出來遛遛。

這一仗袁紹遭遇慘敗,幾乎全軍覆沒。惱羞成怒的袁紹無以發洩心頭之恨,下令處死“烏鴉嘴”田豐。

這裡有段小插曲:獄卒得知袁紹大敗而歸後,告訴田豐,說主公當初不聽先生之言才遭此慘敗。現在大家都知道您才是對的,應該馬上就可以自由了。

田豐之死,不在于他犯了什麼錯,恰恰是因為他真的正确

但深知袁紹秉性與為人的田豐卻不以為然,戚然說:主公外寬而内忌,不念忠誠。若勝而喜,猶能赦我;今戰敗則羞,吾不望生矣!

田豐果然是以而喪命。

同樣是囚徒,沮授比田豐的運氣似乎要好上那麼一點點。袁紹将之下獄,而曹操卻釋放了他。

曹操聽聞過沮授的名聲,甚為愛惜,有心将其收為己用。哪知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沮授根本就沒打算投靠曹操,并欲趁亂逃跑,最終被曹軍用箭射死。

自作孽,不可活。袁紹的失敗,可謂是咎由自取、自食其果。隻可惜了田豐、沮授這樣的忠貞之士。

田豐之死,不在于他犯了什麼錯,恰恰是因為他真的正确

有道是:良禽擇木而栖,良臣擇主而事。在這個問題上,郭嘉就顯得比較明智。

郭嘉也曾是袁紹的手下。經過一段時間的留心觀察,發現袁紹其實盛名難負,終究不是成就大業之才。雖說他也想仿效周公,卻根本不知道如何識人與用人。于是毅然投奔曹操而去。

一個原本是為己所用者,到頭來卻成了自己的敵人,并利用自己的缺點而成功地戰勝了自己。這就是郭嘉與袁紹之間的關系。

我們不妨看看郭嘉在曹操面前是如何剖析與界定故主袁紹的:外寬内忌,所任多親戚;多謀少決、專收名譽、聽讒惑亂、是非混淆、好為虛勢,不知兵要等等。

田豐之死,不在于他犯了什麼錯,恰恰是因為他真的正确

郭嘉字奉孝

看看吧,在強敵曹操面前,袁紹仿佛變成了“透明人”一般毫無隐秘可言;加之那些真正的有用之才殺的殺,逃的逃,誰還願為之效力?而曹操又是超人一般的存在,袁紹焉有不敗之理?

按史書《三國志》的描述,袁紹大敗之後,對手下人說:吾不用田豐言,果為所笑。遂殺之。

小說《三國演義》為了達到“有血有肉”“形容生動”的藝術效果,特意添加了一個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的小人逢紀,無中生有地編造謊言,說田豐在獄中聞主公兵敗,撫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袁紹大怒:豎儒怎敢笑我!于是立馬派人去殺掉了田豐。

田豐之死,不在于他犯了什麼錯,恰恰是因為他真的正确

曹操的幕僚荀彧曾這樣評價過袁紹的智囊們: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智,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無用。此數人者,勢不相立,必生内變。

後來的事情果真如此。可見知識分子曆來擅長于窩裡鬥。

如果田豐能夠像郭嘉一樣及時跳槽,換一個像曹操、劉備或孫權這樣的老闆,結果又将如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