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封神》爆火,《封神演義》的九尾狐與電影一樣嗎?

《封神》爆火,《封神演義》的九尾狐與電影一樣嗎?

《封神》爆火,《封神演義》的九尾狐與電影一樣嗎?

相信大家對《封神第一部》或多或少都有所耳聞,尤其是妲己的扮演者娜然更是讓網上的讨論變得格外熱鬧,她生動诠釋了妲己“不是人,是狐妖”的形象。狐妖傳說廣泛流布民間,許多小說筆記有大量記叙。主要分布于北方,南方較少。明人對狐妖的認識承襲了前代,但有新的内容,最主要的是在道教影響下提出了“狐仙”概念,初步建立起狐仙理論。另一個新情況是狐妖狐仙成為通俗小說和戲曲比較重要的題材,出現了多種狐妖小說、戲曲。這些在清代又都得到進一步發展,是以可以說明代狐文化是清代狐文化的基礎。

九尾狐與《封神演義》

九尾狐作為妖邪之物,明初劉基《郁離子》卷上《九尾狐》曾有描寫:

青丘之山,九尾之狐居焉。将作妖,求髑髅而戴之,以拜北鬥,而徼福于上帝。遂往造共工之台,以臨九丘。九丘十薮之狐畢集,登羽山而人舞焉。……行未至阏伯之墟,獵人邀而伐之,攢弩以射其戴髑髅者。九尾之狐死,聚群狐而焚之,沮三百仞,三年而臭乃熄。

劉基這篇寓言托九尾狐諷刺邪佞徼福之徒,九尾狐的妖物之性非常突出。明初李昌祺《剪燈餘話》卷三《胡媚娘傳》描寫妖狐胡媚娘被道士所伏,所書檄文中有“九尾盡誅,萬劫不赦”語,分明也視九尾狐為胡媚娘一流。

元代講史話本《武王伐纣書》将九尾狐與妲己聯系起來,九尾狐與妲己互為一體,九尾狐的妖性得到強調,于是便有明初人上述九尾狐之為妖物的認識。

《封神》爆火,《封神演義》的九尾狐與電影一樣嗎?

九尾狐與妲己的結合進一步由明代長篇章回小說《封神演義》推向極頂。但在明人其他書籍中,妲己雖被斷為狐妖,卻并不一準是九尾狐。嘉靖中王三聘所作《古今事物考》卷六《冠服·纏足》說:

商妲己,狐精也,亦曰雉精。猶未變足,以帛裹之,宮中皆效焉。

明末馮夢龍在《平妖傳》第十五回中則把妲己說成玉面狐狸精。這些說法都沒有沿襲《武王伐纣書》,而《封神演義》寫妲己則獨取《武王伐纣書》之九尾狐之說,于是使得古老九尾狐的妖化在明世大大發揚了,而妲己之為九尾狐也愈發深入人心。至于妲己為雉精之說,雖然清代褚人獲《堅瓠廣集》卷二《人為物精》仍稱“妲己雉精”,但終究敵不過九尾狐狸精之說而湮沒無聞。不過《封神演義》也沒有放過雉精這個題目,創造了另一個女妖精——九頭雉雞精。

《封神演義》别稱《封神傳》,一百回,作者題許仲琳,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考為明人陸長庚作。《封神演義》的創作年代,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第十八篇《明之神魔小說(下)》中斷為隆慶、萬曆間作品,時當明代中期。

《封神演義》第一回《纣王女娲宮進香》說,女娲娘娘因為惱恨纣王題詩相戲,便令軒轅墳千年狐狸精、九頭雉雞精、玉石琵琶精三妖“隐其妖形,托身宮院,惑亂君心”,以斷送成湯六百年江山。第四回《恩州驿狐狸死妲己》寫冀州侯蘇護送女妲己入宮為妃,夜宿恩州驿,妲己魂魄被千年狐狸吸去,千年狐狸遂借體為形,變成妲己。這一節是襲取了《武王伐纣書》的情節。但以上都稱為“千年狐狸”,第五回《雲中子進劍除妖》也隻說“此畜不過千年狐狸”,“千年老狐,豈足當吾寶劍”,均未言其九尾。直到第九十六回《子牙發柬擒妲己》,寫楊戬三人戰三妖,才說妲己是九尾狐狸精,第九十七回《摘星樓纣王自焚》也說:“楊戬解九頭雉雞精,雷震子解九尾狐狸精,韋護解玉石琵琶精同至帳下。”又說:“你是九尾狐狸,在恩州驿迷死蘇妲己,借竅成形,惑亂天子。”後文的九尾之說乃是對前文“千年狐狸”說法的補充,妲己的真形是千年九尾狐狸精。

九尾狐狸精妲己入宮後,又招來軒轅墳的“義妹”九頭雉雞精化作胡喜媚一同惑亂纣王。胡喜媚之名其實暗含着“狐魅”“狐媚”的意思,她是妲己的影子。妲己既以蘇為姓,便将狐妖的通姓派給雉雞精了。三妖之一的玉石琵琶精本來已被姜子牙用三昧真火燒出原形,妲己向纣王讨去放在摘星樓,五年後返本還元,又化作王貴人,也成為妲己惑亂纣王的幫兇。與《武王伐纣書》相比,《封神演義》在九尾狐之外又增二妖,這二妖其實都是妲己形象的補充,強化她的危害性。

九尾狐妲己在纣王宮做盡壞事。作為狐妖,她經常化現原形噬食宮人,曾被黃飛虎發現;而作為王妃,她百般蠱惑纣王沉迷于酒色,“朝綱不整,任意荒淫”(第十七回《子牙出關隐磻溪》),而且用種種駭人聽聞的殘酷手段殺害大臣、後妃、宮人及平民百姓。第九十七回《摘星樓纣王自焚》寫姜子牙叱責妲己道:“你豈可縱欲殺人,唆纣王造炮烙,慘殺忠谏,治虿盆荼毒宮人,造鹿台聚天下之财,為酒池肉林,内官喪命,甚至敲骨看髓,剖腹驗胎?此等慘惡,罪不容誅,天地人神共怒,雖食肉寝皮,不足以盡厥辜。”第九十五回《子牙暴纣王十罪》子牙宣布纣王十大罪狀,諸如對皇後剜目烙手,賜死太子,炮烙大臣,殺戮諸侯,設虿盆吞宮人肉,造鹿台積天下财,欺臣妻摔貴妃而緻其死于非命,斫胫刳胎,暗納喜媚晝夜宣淫等,其實也都是對妲己罪行的宣判。

在作者筆下,商纣王的本質并不那麼壞,所謂“才兼文武”(第九十七回),而且外有忠臣良将之佐,内有賢後淑妃之助,成湯天下本來太平無虞。纣王之是以成為“古來慘惡獨君深”的“無道昏君”,斷送了成湯六百年江山,乃是“隻因三怪迷真性”(同上),是妲己的“狐媚”迷惑了他。為了強調妲己的惑人魅力,作者特地用濃彩重筆描寫了斬妲己一節,較之《武王伐纣書》的粗略描寫,把妲己臨刑猶逞嬌作媚描繪得淋漓盡緻:

隻見三妖推至法場,雉雞精垂頭喪氣,琵琶精默默無言,惟有這狐狸精乃是妲己,他就有許多嬌癡,又連累了幾個軍士。話說那妲己綁縛在轅門外,跪在塵埃,恍然似一塊美玉無瑕,嬌花欲語,臉襯朝霞,唇含碎玉,綠蓬松雲鬓,嬌滴滴朱顔,轉秋波無限鐘情,頓歌喉百般妩媚,乃對那持刀軍士說:“妾身系無辜受屈,望将軍少緩須臾,勝造浮屠七級。”那軍士見妲己美貌,已自有十分憐惜,再加他嬌滴滴的叫了幾聲将軍長将軍短,便把這幾個軍士叫得骨軟筋酥,口呆目瞪,軟癡癡癱作一堆,麻酥酥癢成一塊,莫能動履。隻見行刑令下:“楊戬監斬九頭雉雞精,韋護監斬玉石琵琶精,雷震子監斬狐狸精。”三人見行刑令下,喝令軍士動手。楊戬鎮壓住雉雞精,韋護鎮壓住琵琶精,一聲呐喊,軍士動手,将兩個妖精斬了首級。……楊戬與韋護上帳報功,隻有雷震子監斬狐狸精,衆軍士被妲己迷惑,皆目瞪口呆,手軟不能舉刀。雷震子發怒,喝令軍士,隻見個個如此。雷震子急得沒奈何,隻得來中軍帳報知,請令定奪。……子牙命:“将行刑軍士拿下,斬首示衆。”複命楊戬、韋護監護。二人領命,另換了軍士,再至轅門。隻見那妖婦依舊如前,一樣軟款,又把這些軍士弄得東倒西歪,如癡如醉。二人商議曰:“這畢竟是個多年狐狸,極善迷惑人,是以纣王被他纏縛得迷而忘返,又何況這些愚人哉!我與你快去禀明元帥,無令這些無辜軍士死于非命也。”楊戬道罷,二人齊至中軍帳來,對子牙如此如彼說了一遍,衆諸侯俱各驚異。子牙對衆人曰:“此怪乃千年老狐,受日精月華,偷采天地靈氣,故此善能迷惑人。待吾自出營去,斬此惡怪。”子牙道罷先行,衆諸侯随後。子牙同衆諸侯門弟子出得轅門,見妲己綁縛在法場,果然千嬌百媚,似玉如花,衆軍士如木雕泥塑。子牙喝退衆士卒,命左右排香案,焚香爐内,取出陸壓所賜葫蘆,放于案上,揭去頂蓋,隻見一道白光上升,現出一物,有眉,有眼,有翅,有足,在白光上旋轉。子牙打一躬:“請寶貝轉身。”那寶貝連轉兩三轉,隻見妲己頭落在塵埃,血濺滿地。諸侯中尚有憐惜之者。

妲己之惑人,靠的是美和媚,這是一種極為強大的誘惑力量,軍士迷而不能舉刀,諸侯迷而憐香惜玉,難怪纣王竟為她丢失了天下。

《封神演義》中九尾狐狸精妲己的形象是極具意味的。從狐妖這一層面上看,她把淫婦型狐妖媚人的狐媚觀念推向極緻。在此之前,從沒有任何狐妖具有如此大的魅惑力,能産生如此大的危害性,所謂“狐狸聽旨施妖術,斷送成湯六百年”(第一回)。是以可以說,在淫婦型狐妖中,妲己乃是千古第一狐狸精。而從社會文化層面上看,她又把“從來女色多亡國”(第三回《姬昌解圍進妲己》)的女色禁忌觀念、女色亡國觀念推向極緻。是以又可以說妲己乃是千古第一惡妃。總之,妲己形象是多種文化符号的彙集點,阿紫原型的發展終極,九尾狐觀念的發展終極,狐媚觀念的發展終極,女色禁忌觀念和女色亡國觀念的發展終極,都被集中在妲己身上。從此在狐妖系統中,妲己形象奠定了九尾狐狸精的基本特征,即雌化和高度的惑人性。

崇祯間碧山卧樵《幽怪詩譚》卷六《瓜步娶耦》寫洪武中窦明于瓜步遇媚娘拜月,悅而娶之生子,張真人過其宅見妖氣甚重,揮劍斬之,乃一九尾狐。這則小說可說是明代九尾狐故事的餘波。雖說媚娘原本可以規規矩矩為人妻人母,但之是以難逃厄運,隻因為九尾狐妖氣太重。

清代小說《狐狸緣》中的狐妖玉面仙姑也是一隻九尾玄狐,妖性十足。晚清小說《九尾狐》中娼妓胡寶玉号九尾狐,第一回《談楔子演說九尾狐》中有一段話說:

蓋狐性最淫,名之曰九尾,則不獨更淫,而且善幻人形,工于獻媚,有采陽補陰之術,比尋常之狐尤為利害。

這可以說是給九尾狐的妖性作出了一個概括。是以不惟妓女之流被目為九尾狐,像《金瓶梅》第七十五回《因抱恙玉姐含酸,為護短金蓮潑醋》吳月娘罵潘金蓮“他是那九條尾的狐狸精”;李漁所寫戲劇《凰求鳳》第十五出《姻詫》中,女旦曹婉淑把自己的情敵喬夢蘭也罵作九尾狐,她在〔錦漁燈〕中唱道:“輕佻子(按:指呂曜),平白地将人淩踐。我是個貞潔女,甚來由受此奇冤。一定是九尾狐狸肆野禅,引你做薄幸子把心偏。”——“九尾狐狸精”可算是對女人最刻毒的咒罵了。

更多精彩詳見圖書

《封神》爆火,《封神演義》的九尾狐與電影一樣嗎?

作者簡介:

李劍國,山西靈丘人。1943年1月生。1967年畢業于南開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1979年考入南開大學中文系,師從朱一玄、甯宗一先生攻讀中國古代文學專業中國小說史方向研究所學生,1982年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留校任教,後為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編纂《唐五代傳奇集》《宋代傳奇集》等,著有《唐前志怪小說史》《唐五代志怪傳奇叙錄》《宋代志怪傳奇叙錄》等。

内容簡介:

狐文化前期是圖騰文化和符瑞文化,後期是妖精文化,妖精文化是主要方面。狐妖不僅展現出一般意義的宗教觀念,例如所謂“物老為怪”等,更包含着許多狐妖所特有的宗教觀念,以緻我們可以用狐妖觀念、狐仙觀念之類的概念來概括關于狐的變化、修煉等特殊内容。在狐妖身上也非常特殊地展現着中國人的倫理觀、女性觀等等,折射着不是對狐而是對人的認識和評價。而狐妖在文學形象體系中較之其他妖物也處于無與倫比的地位,沒有哪種妖物能像狐妖那樣獲得文學家——主要是小說家——的青睐。

從圖騰到狐仙,從民俗宗教到文學審美創作,作者對狐形象的發展進行了綿密的考證,對相關文獻進行了詳盡的梳理,最終呈獻給讀者一部詳備的中國狐文化發展流變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