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封神》爆火,《封神演义》的九尾狐与电影一样吗?

《封神》爆火,《封神演义》的九尾狐与电影一样吗?

《封神》爆火,《封神演义》的九尾狐与电影一样吗?

相信大家对《封神第一部》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尤其是妲己的扮演者娜然更是让网上的讨论变得格外热闹,她生动诠释了妲己“不是人,是狐妖”的形象。狐妖传说广泛流布民间,许多小说笔记有大量记叙。主要分布于北方,南方较少。明人对狐妖的认识承袭了前代,但有新的内容,最主要的是在道教影响下提出了“狐仙”概念,初步建立起狐仙理论。另一个新情况是狐妖狐仙成为通俗小说和戏曲比较重要的题材,出现了多种狐妖小说、戏曲。这些在清代又都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可以说明代狐文化是清代狐文化的基础。

九尾狐与《封神演义》

九尾狐作为妖邪之物,明初刘基《郁离子》卷上《九尾狐》曾有描写:

青丘之山,九尾之狐居焉。将作妖,求髑髅而戴之,以拜北斗,而徼福于上帝。遂往造共工之台,以临九丘。九丘十薮之狐毕集,登羽山而人舞焉。……行未至阏伯之墟,猎人邀而伐之,攒弩以射其戴髑髅者。九尾之狐死,聚群狐而焚之,沮三百仞,三年而臭乃熄。

刘基这篇寓言托九尾狐讽刺邪佞徼福之徒,九尾狐的妖物之性非常突出。明初李昌祺《剪灯余话》卷三《胡媚娘传》描写妖狐胡媚娘被道士所伏,所书檄文中有“九尾尽诛,万劫不赦”语,分明也视九尾狐为胡媚娘一流。

元代讲史话本《武王伐纣书》将九尾狐与妲己联系起来,九尾狐与妲己互为一体,九尾狐的妖性得到强调,于是便有明初人上述九尾狐之为妖物的认识。

《封神》爆火,《封神演义》的九尾狐与电影一样吗?

九尾狐与妲己的结合进一步由明代长篇章回小说《封神演义》推向极顶。但在明人其他书籍中,妲己虽被断为狐妖,却并不一准是九尾狐。嘉靖中王三聘所作《古今事物考》卷六《冠服·缠足》说:

商妲己,狐精也,亦曰雉精。犹未变足,以帛裹之,宫中皆效焉。

明末冯梦龙在《平妖传》第十五回中则把妲己说成玉面狐狸精。这些说法都没有沿袭《武王伐纣书》,而《封神演义》写妲己则独取《武王伐纣书》之九尾狐之说,于是使得古老九尾狐的妖化在明世大大发扬了,而妲己之为九尾狐也愈发深入人心。至于妲己为雉精之说,虽然清代褚人获《坚瓠广集》卷二《人为物精》仍称“妲己雉精”,但终究敌不过九尾狐狸精之说而湮没无闻。不过《封神演义》也没有放过雉精这个题目,创造了另一个女妖精——九头雉鸡精。

《封神演义》别称《封神传》,一百回,作者题许仲琳,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考为明人陆长庚作。《封神演义》的创作年代,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八篇《明之神魔小说(下)》中断为隆庆、万历间作品,时当明代中期。

《封神演义》第一回《纣王女娲宫进香》说,女娲娘娘因为恼恨纣王题诗相戏,便令轩辕坟千年狐狸精、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三妖“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以断送成汤六百年江山。第四回《恩州驿狐狸死妲己》写冀州侯苏护送女妲己入宫为妃,夜宿恩州驿,妲己魂魄被千年狐狸吸去,千年狐狸遂借体为形,变成妲己。这一节是袭取了《武王伐纣书》的情节。但以上都称为“千年狐狸”,第五回《云中子进剑除妖》也只说“此畜不过千年狐狸”,“千年老狐,岂足当吾宝剑”,均未言其九尾。直到第九十六回《子牙发柬擒妲己》,写杨戬三人战三妖,才说妲己是九尾狐狸精,第九十七回《摘星楼纣王自焚》也说:“杨戬解九头雉鸡精,雷震子解九尾狐狸精,韦护解玉石琵琶精同至帐下。”又说:“你是九尾狐狸,在恩州驿迷死苏妲己,借窍成形,惑乱天子。”后文的九尾之说乃是对前文“千年狐狸”说法的补充,妲己的真形是千年九尾狐狸精。

九尾狐狸精妲己入宫后,又招来轩辕坟的“义妹”九头雉鸡精化作胡喜媚一同惑乱纣王。胡喜媚之名其实暗含着“狐魅”“狐媚”的意思,她是妲己的影子。妲己既以苏为姓,便将狐妖的通姓派给雉鸡精了。三妖之一的玉石琵琶精本来已被姜子牙用三昧真火烧出原形,妲己向纣王讨去放在摘星楼,五年后返本还元,又化作王贵人,也成为妲己惑乱纣王的帮凶。与《武王伐纣书》相比,《封神演义》在九尾狐之外又增二妖,这二妖其实都是妲己形象的补充,强化她的危害性。

九尾狐妲己在纣王宫做尽坏事。作为狐妖,她经常化现原形噬食宫人,曾被黄飞虎发现;而作为王妃,她百般蛊惑纣王沉迷于酒色,“朝纲不整,任意荒淫”(第十七回《子牙出关隐磻溪》),而且用种种骇人听闻的残酷手段杀害大臣、后妃、宫人及平民百姓。第九十七回《摘星楼纣王自焚》写姜子牙叱责妲己道:“你岂可纵欲杀人,唆纣王造炮烙,惨杀忠谏,治虿盆荼毒宫人,造鹿台聚天下之财,为酒池肉林,内官丧命,甚至敲骨看髓,剖腹验胎?此等惨恶,罪不容诛,天地人神共怒,虽食肉寝皮,不足以尽厥辜。”第九十五回《子牙暴纣王十罪》子牙宣布纣王十大罪状,诸如对皇后剜目烙手,赐死太子,炮烙大臣,杀戮诸侯,设虿盆吞宫人肉,造鹿台积天下财,欺臣妻摔贵妃而致其死于非命,斫胫刳胎,暗纳喜媚昼夜宣淫等,其实也都是对妲己罪行的宣判。

在作者笔下,商纣王的本质并不那么坏,所谓“才兼文武”(第九十七回),而且外有忠臣良将之佐,内有贤后淑妃之助,成汤天下本来太平无虞。纣王之所以成为“古来惨恶独君深”的“无道昏君”,断送了成汤六百年江山,乃是“只因三怪迷真性”(同上),是妲己的“狐媚”迷惑了他。为了强调妲己的惑人魅力,作者特地用浓彩重笔描写了斩妲己一节,较之《武王伐纣书》的粗略描写,把妲己临刑犹逞娇作媚描绘得淋漓尽致:

只见三妖推至法场,雉鸡精垂头丧气,琵琶精默默无言,惟有这狐狸精乃是妲己,他就有许多娇痴,又连累了几个军士。话说那妲己绑缚在辕门外,跪在尘埃,恍然似一块美玉无瑕,娇花欲语,脸衬朝霞,唇含碎玉,绿蓬松云鬓,娇滴滴朱颜,转秋波无限钟情,顿歌喉百般妩媚,乃对那持刀军士说:“妾身系无辜受屈,望将军少缓须臾,胜造浮屠七级。”那军士见妲己美貌,已自有十分怜惜,再加他娇滴滴的叫了几声将军长将军短,便把这几个军士叫得骨软筋酥,口呆目瞪,软痴痴瘫作一堆,麻酥酥痒成一块,莫能动履。只见行刑令下:“杨戬监斩九头雉鸡精,韦护监斩玉石琵琶精,雷震子监斩狐狸精。”三人见行刑令下,喝令军士动手。杨戬镇压住雉鸡精,韦护镇压住琵琶精,一声呐喊,军士动手,将两个妖精斩了首级。……杨戬与韦护上帐报功,只有雷震子监斩狐狸精,众军士被妲己迷惑,皆目瞪口呆,手软不能举刀。雷震子发怒,喝令军士,只见个个如此。雷震子急得没奈何,只得来中军帐报知,请令定夺。……子牙命:“将行刑军士拿下,斩首示众。”复命杨戬、韦护监护。二人领命,另换了军士,再至辕门。只见那妖妇依旧如前,一样软款,又把这些军士弄得东倒西歪,如痴如醉。二人商议曰:“这毕竟是个多年狐狸,极善迷惑人,所以纣王被他缠缚得迷而忘返,又何况这些愚人哉!我与你快去禀明元帅,无令这些无辜军士死于非命也。”杨戬道罢,二人齐至中军帐来,对子牙如此如彼说了一遍,众诸侯俱各惊异。子牙对众人曰:“此怪乃千年老狐,受日精月华,偷采天地灵气,故此善能迷惑人。待吾自出营去,斩此恶怪。”子牙道罢先行,众诸侯随后。子牙同众诸侯门弟子出得辕门,见妲己绑缚在法场,果然千娇百媚,似玉如花,众军士如木雕泥塑。子牙喝退众士卒,命左右排香案,焚香炉内,取出陆压所赐葫芦,放于案上,揭去顶盖,只见一道白光上升,现出一物,有眉,有眼,有翅,有足,在白光上旋转。子牙打一躬:“请宝贝转身。”那宝贝连转两三转,只见妲己头落在尘埃,血溅满地。诸侯中尚有怜惜之者。

妲己之惑人,靠的是美和媚,这是一种极为强大的诱惑力量,军士迷而不能举刀,诸侯迷而怜香惜玉,难怪纣王竟为她丢失了天下。

《封神演义》中九尾狐狸精妲己的形象是极具意味的。从狐妖这一层面上看,她把淫妇型狐妖媚人的狐媚观念推向极致。在此之前,从没有任何狐妖具有如此大的魅惑力,能产生如此大的危害性,所谓“狐狸听旨施妖术,断送成汤六百年”(第一回)。因此可以说,在淫妇型狐妖中,妲己乃是千古第一狐狸精。而从社会文化层面上看,她又把“从来女色多亡国”(第三回《姬昌解围进妲己》)的女色禁忌观念、女色亡国观念推向极致。因此又可以说妲己乃是千古第一恶妃。总之,妲己形象是多种文化符号的汇集点,阿紫原型的发展终极,九尾狐观念的发展终极,狐媚观念的发展终极,女色禁忌观念和女色亡国观念的发展终极,都被集中在妲己身上。从此在狐妖系统中,妲己形象奠定了九尾狐狸精的基本特征,即雌化和高度的惑人性。

崇祯间碧山卧樵《幽怪诗谭》卷六《瓜步娶耦》写洪武中窦明于瓜步遇媚娘拜月,悦而娶之生子,张真人过其宅见妖气甚重,挥剑斩之,乃一九尾狐。这则小说可说是明代九尾狐故事的余波。虽说媚娘原本可以规规矩矩为人妻人母,但之所以难逃厄运,只因为九尾狐妖气太重。

清代小说《狐狸缘》中的狐妖玉面仙姑也是一只九尾玄狐,妖性十足。晚清小说《九尾狐》中娼妓胡宝玉号九尾狐,第一回《谈楔子演说九尾狐》中有一段话说:

盖狐性最淫,名之曰九尾,则不独更淫,而且善幻人形,工于献媚,有采阳补阴之术,比寻常之狐尤为利害。

这可以说是给九尾狐的妖性作出了一个概括。因此不惟妓女之流被目为九尾狐,像《金瓶梅》第七十五回《因抱恙玉姐含酸,为护短金莲泼醋》吴月娘骂潘金莲“他是那九条尾的狐狸精”;李渔所写戏剧《凰求凤》第十五出《姻诧》中,女旦曹婉淑把自己的情敌乔梦兰也骂作九尾狐,她在〔锦渔灯〕中唱道:“轻佻子(按:指吕曜),平白地将人凌践。我是个贞洁女,甚来由受此奇冤。一定是九尾狐狸肆野禅,引你做薄幸子把心偏。”——“九尾狐狸精”可算是对女人最刻毒的咒骂了。

更多精彩详见图书

《封神》爆火,《封神演义》的九尾狐与电影一样吗?

作者简介:

李剑国,山西灵丘人。1943年1月生。196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79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师从朱一玄、宁宗一先生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小说史方向研究生,1982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后为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编纂《唐五代传奇集》《宋代传奇集》等,著有《唐前志怪小说史》《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宋代志怪传奇叙录》等。

内容简介:

狐文化前期是图腾文化和符瑞文化,后期是妖精文化,妖精文化是主要方面。狐妖不仅体现出一般意义的宗教观念,例如所谓“物老为怪”等,更包含着许多狐妖所特有的宗教观念,以致我们可以用狐妖观念、狐仙观念之类的概念来概括关于狐的变化、修炼等特殊内容。在狐妖身上也非常特殊地体现着中国人的伦理观、女性观等等,折射着不是对狐而是对人的认识和评价。而狐妖在文学形象体系中较之其他妖物也处于无与伦比的地位,没有哪种妖物能像狐妖那样获得文学家——主要是小说家——的青睐。

从图腾到狐仙,从民俗宗教到文学审美创作,作者对狐形象的发展进行了绵密的考证,对相关文献进行了详尽的梳理,最终呈献给读者一部详备的中国狐文化发展流变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