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水稻重要品種與參考基因組存在廣泛差異

  我是生物資訊學專業,研究對象是小麥,小麥是異源六倍體作物,基因組多達17Gb,是水稻基因組的40倍,大約85%是重複序列。至今,小麥基因組仍然沒有一個較好的參考基因組,好在,國際小麥測序組織已經公布了一個相對較好的reference,但是對應的基因組注釋沒有公布。我實在仍不住吐槽,很多工作放到水稻上1個月可以解決的東西,放到小麥上需要至少1年多,當然還不一定解決。我們沒有自己測序的資料,加上小麥基因組資訊的不完整,對生物資訊專業來講實在蛋疼啊。隻能利用公共資料做分析,分析中用到啥都要自己做,有時候感覺寸步難行。不過,回頭想想,除了基因組組裝沒接觸過之外,像基因組注釋,轉錄組分析,小RNA分析倒也是都做過,基因功能注釋也多少接觸過。看着同學發測序文章,真是羨慕嫉妒額。

  吐槽完這些,接着說說彙報的事情,我們每周都要工作彙報,整個實驗室分成兩個組彙報,幾乎每個組都需要一個下午,坐整整一個下午也挺累,彙報完幹啥都覺着沒勁,好像被掏空了,隻好來這裡撒撒野;說到這裡,還是很佩服老闆,每周要花兩個下午聽彙報,而且這些彙報多數時候可能不是好消息。花了一個下午彙報,其實要準備的充分點,基本上也需要花一個上午的時間,大約3個半小時,再加上周日的seminar,一周大約就有一天半不能工作,細細算起來,一年大約有70天(隻少不多),再除掉15天年假,還有每周可能還會偷懶半天,一年算下來也隻有2/3的時間在從事研究。如果在算上工作時注意力不集中,偶爾出去接個電話,找戰友(實驗室同學)聊會天,剩下的時間也就不多了。說到這,真有點汗顔,每天花的時間也不少,就是結果出的慢,一來課題比較。。(不知道用啥詞了,反正不是難,就是你必須花時間,看序列等等比較枯燥,要是做水稻估計很早就完工了),二來效率不高。看來提升效率是關鍵。

  吐槽完上面,接下來“吐糟”下張啟發院士發表在PNAS上的文章,文章題目是”Extensive sequence divergence between the reference genomes of two elite indica rice varieties Zhenshan 97 and Minghui 63”。就是 de novo 組裝了水稻兩個品種Minghui63和Zhenshan97的基因組,然後與日本晴基因組放到一起比較。比較發現,水稻重要的品種與參考基因組存在廣泛差異。隻有42%的蛋白編碼基因是完全保守的,并且約10%的基因在品種間是唯一的,即Zhenshan97有,而Minghui 63沒有;或者Minghui 63有,而Zhenshan97沒有。這也太低了,突破我的想象了,兩個品種間差異這麼多,原以為品種間也就幾個或幾十個基因不同。換到小麥裡,是不是也存在廣泛的差異呢?看來解析一個基因組還是不夠的。這也可能是為啥育種工作比較難的原因之一,差異很多,後代随機組合,然後眼光獨到和擁有豐富經驗的育種家點石成金,選擇出一個株系發揚光大。

  最後我要放文章裡的一張”裝逼”圖,資訊量很大的一張圖。

  

水稻重要品種與參考基因組存在廣泛差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