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年遠航到非洲的鄭和都看到了什麼?

作者:非洲旅遊圈
當年遠航到非洲的鄭和都看到了什麼?

說到鄭和,很多人都會想到他的多次航行。

但是鄭和的艦隊在哪裡航行呢?航行中的人看到了什麼?

異國情調的野獸:雞和麒麟

鄭和的航程從永樂出發三年(公元1405年),一直延伸到非洲東海岸,一直到1405年。

在這樣的航行中,異域獸總能吸引明代的目光。

曾四次随鄭和船隊航行的飛信,在《奪星觀》中記錄了"竹國"的習俗:這裡的人都是卷發,着裝也與中國不同,"男人圍布,女人帶布頭出門,不露臉"。

當年遠航到非洲的鄭和都看到了什麼?

有學者認為,這裡記載的"竹國"位于當時的非洲東海岸。

竹階國産的獅子、金豹、駝蹄等動物在當時中國很少見。今天看來,獅子、金豹已經被很好地了解了,但什麼是蹄雞呢?

當年遠航到非洲的鄭和都看到了什麼?

史料記載,這隻"雞"身高六七英尺,腳像蹄子一樣。從今天的人的角度來看,這應該是一隻鴕鳥。

除了鴕鳥,鄭和的"麒麟"艦隊在曆史上也經常出現。

這裡的"麒麟"不是傳說中的野獸,它是真實的。

跟随鄭和航程的馬歡在《餘亞圓》中這樣描述:"麒麟的前兩隻腳高九英尺多,後兩隻腳高約六英尺,頭長六英尺,頭六英尺長,頭低,人能騎,頭有兩角肉, 在耳朵裡,牛尾鹿的身體。"

事實上,麒麟在這裡被稱為長頸鹿。

由于其地理位置,中國以前從未見過這種動物,是以當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塞弗丁王送來了一塊手表,給麒麟","全國都在歡慶",認為是向瑞的标志。

長頸鹿來到中國,也引起了人們的目光,甚至一些"麒麟贊"傳播給後代。

當年遠航到非洲的鄭和都看到了什麼?

貿易: 香料和瓷器

除了海外的"神獸",鄭和艦隊讓全世界看到中國的産品,還有來自各地的異國珍寶帶回中國。

其中,最典型的是香料。

跟随鄭和航程的馬歡等人寫道,鄭和船隊抵達的東南亞、印度洋沿岸和東非的許多國家,都是曆史上的香料生産國。

如全國城市出産加蘭香(一種香),老香港國家的特産是金銀香,柯志國"不生産别的,隻有胡椒"。

《明施可志傳記》記載,當地田地貧瘠稀有,但胡椒豐富。當地人大多有胡椒園,種植辣椒是謀生的一種方式。

胡椒也是當時的主要貿易商品。高知的富人實際上大多是商人。他們"專門購買珍珠、寶石、熏香等,都在等待中國寶船或其他地方運送客人。

當年遠航到非洲的鄭和都看到了什麼?

這些當地的香料正是中國當時所缺乏的。

"餘亞盛"有記錄,蘇門答國辣椒每官方标度100磅銀12,柯志國辣椒官方秤400磅值銀5兩片,但被運往中國,然後以每斤10-20兩片的價格出售。

鄭先生無論走到哪裡,大部分都是因為他欽佩中國的實力,并願意與中國進行貿易。

滿洲王(今馬六甲)甚至親自采摘當地特産,與鄭和寶一起航行到中國,将爪哇、暹羅、舊港等地的香料運往中國。

當年遠航到非洲的鄭和都看到了什麼?

中國從中國進口稀有香料,出口瓷器、絲綢、茶葉等。

以瓷器為例,安南、湛城、爪哇等地的人們都非常喜歡中國瓷器。正如Yanya Sheng所提到的,爪哇人是"中國青花瓷器的最愛"。

當時,有許多中國商船在滿族停泊和轉售。鄭和航行時也經過了這一地區,兩國商船經常與特使來回穿梭。

《明代》記載,犀牛角、象牙等奢侈品換取了大量的明代瓷器等商品。

《無能者》的《三寶》

今天,鄭和的艦隊規模龐大,貿易和文化交流是其主要成就。

早在朱元璇,明朝就已經向海外和周邊國家肯定了:福祉華誼,平等相待,彼此相待。"那些遭受中國之害的人一定不能沒有吸引力;那些不是中國病人的人不能自我放縱。

是以,鄭和艦隊所到之處,即宣告皇帝之書,向各國國王贈送銀印、王冠、禮品等,并鼓勵他們送往中國。

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鄭和在回程途中死于印度西海岸的九裡(今卡利卡特,今印度)。然而,鄭和死後,被稱為"三PSC"的航海家仍然具有他的影響力。

鄭和的艦隊"展現了中國的繁榮和實力",其巨大的勢頭迅速結束了東南亞國家之間的争端,平息了海上貿易匪徒的騷擾。

當年遠航到非洲的鄭和都看到了什麼?

如此之多,以至于鄭和号到西海後的幾年裡,艦隊去過的一些地方,比如泥國,"它看到了唐人,也頗為敬畏,叫'佛'雲"。

鄭和的航程既促進了貿易,也促進了地方發展。

在今天的東南亞,仍有許多與鄭和有關的建築和寺廟,人們在這些建築前,寺廟加上"三寶"或"三寶",記錄了鄭和的足迹。

如馬六甲,馬來西亞有三井、三寶山、印尼中爪哇省有三寶壟...

鄭和逐漸成為東南亞許多地方海外華人崇拜的"神"。

學者徐雲軒曾在《南陽三寶傳說》中說過,南陽華僑傳說"三寶功""是無止境的力量,萬事服從指令"。

引用:

1 鄭和生,鄭一軒:鄭和西陽資料彙編,濟南:齊魯書俱樂部,1980年版。

2 箭:《下西非和非洲動物的引入》,《西亞非洲》,2005年第2期。

3 趙凱利:"明初期海外國家向中國出口動物的研究",《惠州學院學報》2018年第4期。

4 中辰:明永樂迪為客志峰山地考試——以<明史柯志傳記>為中心,2016年第3期《社會科學叢書》。

5 闫曉清,惠福平:鄭和與明代香料貢品的貿易,《江海學報》2008年第1期。

6 葉文成:鄭和《中國下西明陶瓷出口》,《南方文物》2005年第3期。

7 石雪琴:《東南亞華人民間信仰》中的"鄭和崇拜",《八桂僑華人雜志》2006年第1期。

8 鄭義省:"印尼鄭和遺迹與印尼華人的'鄭和崇拜'",《東南亞研究》,2005年第5期。

(本文來源于中國新聞網,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并對原作者表示感謝。轉載的文章/圖像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此編号不用于商業宣傳目的,僅供讀者參考和交流。如果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删除!)

當年遠航到非洲的鄭和都看到了什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