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BLM是什麼?有什麼用?怎麼用?三張圖就說清楚了

網上關于BLM的内容都已經非常專業術語化了,我們接下來就想用通俗的語言、并結合實際案例用3張圖把BLM講清楚,首先,什麼是BLM?BLM模型(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業務領先模型”,源自哈佛大學,後被IBM發揚光大,因為華為引入,進而被中國科技企業所認識和接受。為什麼會有BLM這樣的模型?在企業内,戰略和執行、規劃和落實、目标與實際,經常存在兩張皮,無法有效銜接的問題,戰略規劃的看起來很好,餅劃的夠大,但往往落實到執行部門時,就會遇到資源不配套、文化不比對、能力跟不上、權責任不統一等實際困難,導緻規劃變鬼劃,無法真正執行;而BLM模型有效拉通了戰略到執行,并且把執行結果又回報到下一期的戰略定義,進而實作了閉環管理。

BLM架構涉及10個子產品,IBM雖然沒有明确定義10大子產品的前後次序關系,結合本人的實際經驗,認為10大子產品有如下前後次序關系。

華為BLM是什麼?有什麼用?怎麼用?三張圖就說清楚了

最上面的上司力子產品,BLM非常強調自上而下,上司層要親自參與,這個工作上司層責無旁貸;兵熊熊一個,将熊熊一窩;發乎其上得其中,上司能否定義清晰的戰略方向,能否激勵大家向高績效的目标而努力,對BLM的執行結果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最下層的價值觀子產品,戰略就是選擇,涉及方方面面,快錢和慢錢、核心和邊緣、遠期與近期等,選擇雖然有很多表面的判斷标準,什麼投資回報率、資源投入、風險大小等,但選擇的底線是你的價值觀。華為的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確定華為的戰略規劃緊扣為客戶創造價值。馬雲說:“我雖然不懂技術,但我崇拜技術”,進而讓阿裡敢于在OceanBase資料庫上持續投入資源,最終在資料庫性能測試上超過Oracle。

華為BLM是什麼?有什麼用?怎麼用?三張圖就說清楚了

差距激發戰略,本人非常欣賞IBM顧問的一句化:“戰略是由不滿意激發的”,回想我們個人是不是也如此,如果一個人天天對自己的狀态非常滿意了,覺得很舒服了,他怎麼會有改進的動力?一個公司也是如此,正是看到存在很多差距,才會有改進的機會,98年華為已經成為國内電信裝置行業的第一名了,已經“十萬年薪不是夢”,如果是一個“窩裡橫”的公司,公司上下估計都已經充斥自滿的情緒,估計也不會有今天的華為了;反而華為志當存高遠,緻力世界電信裝置公司三分天下要有其一,敢于與國際主流公司PK,認識到銷售額僅僅是當年朗訊的1/40,公司還處在随時可以被别人掐死的狀态,由不滿意激發了華為全員持續奮鬥動力,激發了引進IPD、ISC向世界級管理體系看齊。是以BLM的輸入是差距分析,包含業績差距和業務差距,分析差距産生的根源,形成針對性的關鍵改進任務。

戰略意圖決定能否有洞察力,公司組織是目标驅動的,戰略意圖詳細定義公司的遠景、中長期戰略目标、短期績效目标等;心想事成,因為相信而看見,如果公司根本就沒有做大做強,不斷發展進步的戰略意圖,再好的機會也無法洞察,因為這樣的公司根本就沒有洞察的驅動力,即使偶然,某個人洞察出一些市場機會,也很容易被公司上司層給拍死。

市場洞察是機會源頭,從市場來到市場去,和客戶達成一片,子非魚焉知魚之樂,這就是華為的以客戶為中心,緊扣客戶訴求,解決客戶問題,為客戶創造價值,實際進行市場洞察時還是需要我們所熟知的市場調研方式,從政策、行業、競争、産品、技術、人口、環境等各個方面感覺市場的變化,同時還需要團隊有切實的市場洞察力,畢竟很多機會剛開始聲音非常微弱,大部分人很難覺察,市場調研團隊的敏銳嗅覺很重要。

創新焦點,标題就非常好,明确狠抓兩個核心:創新、焦點;尋找具有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創造性可以從市場、産品、技術、營運、商業模式等多個次元去思考,但要注意真創新和僞創新的差別,真創新通常能幫助客戶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給客戶帶去新的體驗;僞創新通常是一堆名詞、大把概念、一串夢想、激情澎湃、一起窒息,而缺失切實的客戶價值;第二個核心就是焦點,到什麼山唱什麼歌,産業的不同階段,關注的焦點不同,往往剛開始關注的是技術突破,然後是技術的業務價值,然後是産品化機會,最後是成本節約、穩定營運;同時公司不同階段,關注的焦點也不同,葛大爺告訴過我們: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一個剛起步的創業公司核心要聚焦在兩個方面:活着、掙錢;沒有生命,一切理想都随風而去。

業務設計明确具體幹什麼,是前面差距分析、戰略意圖、市場洞察、創新焦點分析後,形成的切實可行的機會解決方案,主要圍繞六個方面詳細說明,第一,客戶是誰?第二,客戶價值,我們的解決方案到底對客戶有什麼價值?第三,公司利益,公司不是慈善,解決方案給公司帶來什麼利益?第四,合作夥伴,整體解決方案有哪些環節,我們聚焦在哪些環節,進而需要哪些合作夥伴?第五,持續性,市場需求的穩定是如何?解決方案的價值延展性如何?如果僅僅是一錘子買賣,是機會單點,無法延伸為機會線,發展成機會面,這樣的機會不要更好!第六,風險分析。

華為BLM是什麼?有什麼用?怎麼用?三張圖就說清楚了

馬雲講:“一個方案是一流的想法加三流的執行;另外一個方案是一流的執行加三流的想法,哪個好?往往會發現一流的執行、三流的想法會取得更好的結果。”是以業務設計完成後,後面的有效落實執行也非常重要,首先圍繞業務方案設計,具體落實為關鍵任務,其次,任務的有效執行需要相應的人才,人才的選育用留很重要,華為任總講:“人才不是華為的核心競争力,管理人才的能力才是!”,橘生淮南則為橘 生于淮北則為枳;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枭雄;同樣一個人在不同的工作氛圍、組織文化下往往會有很大的差異;最後,不能隻想讓馬兒跑,不想讓馬兒吃草,是以組織績效就要構築适應創新的組織結構,進行對應的授權,明确考評獎懲方案;财聚人散,财散人聚;最後我們就用華為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出發點第一條結束BLM的整體介紹,一起共勉。“承認勞動是公司價值創造的主體,一切工業産品都是人類智慧創造的。華為沒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資源,唯有在人的頭腦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礦、…..”。

------完------  

(作者: 董奎 (Tiger.dong),緻力于創新機會和研發效率,華成研發咨詢聯合創始人、青銅器軟體聯合創始人,曾就職華為技術,參與電信交換機、資料路由器等核心電信裝置的設計與開發,打造研發創新資訊平台,IPD+CMMI+Scrum一體化研發管理體系的踐行者,目前該體系已經被華為技術、科大訊飛、美的集團、海信集團、長城汽車、宇通、長城汽車、烽火通信、京信通信、聯芯科技、華虹晶片、四維圖新等1000+家企業,110多家行業第一名公司所采用。

​新浪微網誌: @董奎Tiger  http://weibo.com/dongkui168)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