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企業如何做戰略管理

作者:天天

導讀:

1、為什麼要做戰略管理

2、如何做戰略規劃

3、戰略如何落地執行

一個企業要想生存得長久,要想獲得大的發展,要想成為品牌,都離不開戰略管理,因為戰略就是在一段長的時間内企業的發展方向、企業的工作重點。沒有戰略的企業就像沒頭的蒼蠅,到處亂撞;就像迷路的旅者,不知道該如何找到去向目标的路。

有了戰略,還需要落實戰略。馬雲曾經說一流的戰略加上三流的執行比不上三流的戰略加上一流的執行,因為任何好的戰略、想法,離開執行就是空談,是以戰略落地很重要。

為什麼要做戰略管理

戰略是什麼?戰略一詞最早是軍事方面的概念,“戰”指戰争,略指謀略。春秋時期,孫武雖然沒有提出“戰略”的概念,但是他的《孫子兵法》被認為是中國最早對戰略進行全局籌劃的著作。

現在戰略被借用到各個領域,指一種從全局考慮謀劃實作全局目标的規劃,與戰略相對應的是戰術,戰術相對于戰略,它隻是實作戰略的手段之一。

對企業來說,為什麼戰略管理這麼重要?因為戰略代表我們的方向,代表我們資源的配置設定的方向和發展目标。為了實作更多利潤,基業長青,必須對企業的内部、外部環境進行詳細分析,對企業發展目标和實作途徑進行全局規劃,并對戰略的落地實施提出明确的方法。戰略是企業的核心動能,驅動企業去實作自己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

企業戰略管理可以幫助企業發現企業面臨的危機與機遇。通過對外部環境分析,識别影響企業發展的外部因素,找出自己行業發展趨勢,為自己産品和服務做好精準定位,同時了解競争對手情況,及時發現客戶未能滿足的需求,發現企業發展的新機遇。

企業戰略管理有助于明确企業核心能力,确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在自己領域獲得競争優勢,為企業長遠發展确定目标。

戰略管理可以優化組合企業人力資源,增強企業的執行力。目标是最好的激勵工具,好的戰略可以凝聚人心,讓大家“力出一孔”。

企業面臨環境的複雜性、多變性、易變性,需要戰略管理來為企業指明方向,奠定企業運作發展的基礎。企業的生産目标、人員需求、制度制定都需要以企業戰略為中心,圍繞企業的戰略制定相應的目标、制度和流程,一切為了實作戰略做支撐。

戰略的确非常重要。我們經常聽到,某某公司因為戰略失誤,導緻企業産品或服務落後于時代,企業被并購或者倒閉。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柯達的衰敗可以稱之為經典戰略失誤的案例,當攝影從膠卷時代進入數字時代時,舍不得放棄自己的膠卷帝王寶座,導緻戰略定位失誤,被市場無情抛棄。同樣,諾基亞在手機領域曾經也是王者,但是智能機時代,它沒有跟上時代步伐,戰略出現失誤,結果手機業務被微軟收購。

如何做戰略規劃

戰略如此重要,那麼制定戰略規劃肯定也非常重要,而且比較審慎。很多企業在做戰略時,更關注客戶、競争對手和自己的内部資源情況,往往忽視時間要素。時間次元的差異,往往得出的戰略目标不用,執行方式不同。既然是戰略,就要着眼于未來,為了實作那些目标,采用那些政策,如何才能在競争中取勝?

所謂“沒有遠慮,必有近憂”,戰略規劃是解決一段時間的遠慮的問題。

首先,戰略的基礎來源于企業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企業使命是企業基業長青的指明燈,是自己在商業環境中所選擇的定位。企業靠使命來吸引進階人才,聚集各類發展資源,是企業戰略規劃的目标的基礎。

企業願景是向外宣告企業“現在是什麼、未來是什麼”的問題,讓管理者及員工真正明白自己所需所求,看清企業的現實狀況和發展前景。根據願景确定遠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是以企業願景要是具體的,明确的,經過努力進取可以實作的。

企業價值觀是企業做事的根本,是企業從事商業活動的準則。是以做戰略規劃離不開價值觀的考量。

其次,戰略規劃需要進行商業環境分析,通過競品分析、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得出未來的假設。商業環境時常處于劇烈變化之中,而環境變化會對企業經營發生重要影響,有些影響甚至是緻命的。我們要研究這些宏觀的變化、行業的變化、競争對手的變化、客戶的變化,認清這些變化,才能制定更有效的應對政策。可以請行業專家、重點客戶、甚至競争對手來企業進行交流,從多個角度來看待環境變化,在此基礎上,得出自己的判斷和假設,制定企業的未來發展戰略。

企業無法控制外部環境,但是我們可以識别各種要素,預測未來趨勢,順應環境趨勢,做出自己最優的選擇。

第三,戰略規劃不僅需要向外看,還需要看看自己有什麼優勢。正确評估和認識自己的競争優勢,才能在競争中利于不敗之地。在這裡考慮企業優勢可以從我們是否有優勢資源,包括客戶資源、政策優勢、人才優勢,這些優勢是否建構了我們的核心競争力?比如我們是否有壟斷地位,如中國移動,具有客戶優勢、資源優勢等,還處于壟斷地位,保持這些優勢,就能保證企業在競争中勝出。

明确了自己的核心競争力,同時要評估企業現有能力狀況,這種競争力是否能持續,如何保持持續的核心競争力就是戰略規劃要考慮的。

最後,通過外部環境分析、内部資源評估确認,在企業使命、願景、價值觀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戰略假設,對企業幾個可能發展路徑進行剖析,并同企業現有的資源和能力進行比對,評估戰略假設的可行性,進行戰略預測和企業發展的探讨,進而确定企業的發展方向及路徑。

戰略如何落地執行

戰略規劃制定完成後,就要進行戰略落地執行,隻有把企業的戰略藍圖變成現實才算是戰略規劃的成功。

要保證戰略規劃得到正确執行,首先要做得是統一思想,做好宣傳工作。這一點可以學習我們黨的方針政策是如何落地執行的,都是先開會議,進行政策宣講,讓所有人了解我們的方針政策。企業也一樣,制定了戰略規劃,要通過會議形式或者線上宣講的方式讓企業所有員工了解我們的戰略,這樣才能統一思想,才能讓大家重視我們的戰略,才能把戰略落實到工作中。

這個過程離不開戰略分解。一般企業戰略都是宏觀上的,是企業級别的戰略和目标。要想落地執行,需要落實到企業的各級部門和生産機關中去。這就需要對戰略進行分解,并确定優先級。把戰略目标層層分解到各級部門,落實到機關和個人,最終變成各個部門和個人的工作計劃和工作任務。每個機關和個人的工作日報、周報、月報總進行彙報進度,制定下一階段的任務。這樣戰略不再是虛無缥缈的願景,而是每個人每天的具體工作,我們所有的工作都是服務于公司戰略的,戰略實作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在戰略落地過程中,還要考慮企業組織的比對度。合适的組織結構才能将員工凝聚在一起協作,否則協作就會很困難。尤其是各層級負責人的戰略比對度,因為管理者的工作理念、思維模式、學習能力,行為偏好都直接影響戰略工作的執行。是以如果組織要做較大的戰略變革,組織變革是必須先行的,隻有這樣才能互相促進,確定戰略執行得到組織保障。

最後戰略執行要不斷進行調整。因為戰略是人們的假設,随着時間變化、環境變化,有時戰略需要調整,這就需要我們通過戰略執行中的回報來對戰略進行調整。這裡的回報要靈敏,不能發現錯誤,過了幾個月才回報,在錯誤的道路上可能已經走了很遠了,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還喪失了寶貴的時間資源。

回報就展現出日報、周報、月報的重要性了,這些文檔不僅僅是記錄過去一段時間的工作,還要回報任務執行情況,外部變化、競争對手變化等情況。

總之,企業要做好戰略管理,就要認識到戰略管理的重要性,還要懂得如何做好戰略規劃,如何進行組織計劃,確定戰略計劃得到有效執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