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4年,英國人大衛·麥克布萊德提出了一個新的想法,他認為在沒有新鮮果蔬的情況下,可以用麥芽或者麥芽汁代替,他的提議得到了英國海軍部的支援,得到了試驗麥芽汁的機會,庫克航行就是進行協助的一方,在解決壞血病的科學程序中,庫克的航行為其盡了一份力 。
庫克在船隊中試驗麥芽汁,同時由于他多年的航海經驗,對壞血病也有一定了解,他還設計出了一份獨立的飲食體系,嚴格把控船員的飲食,逼迫他們吃酸泡菜、便攜式湯等,這是對抗壞血病的一個有效措施,同時在航行途中還會交換一些新鮮蔬菜 。
在庫克的管理下,他的船隊幾乎沒有因為壞血病死亡的人 。但是庫克的重大成功,讓海軍部誤以為麥芽汁可以有效治療壞血病,這也成為日後海軍部對付此病的主要手段,間接的延遲了攻克壞血病的時間 。雖然如此,但針對此種海上頑固的疾病要有勇于嘗試的科學精神,庫克在航行中的試驗和管理也加速了壞血病的解決 。
英國深刻的了解到科學對帝國發展的重要性,科學與帝國的結合推動着庫克的三次探險,既為發現新領土,也為發現新知識 。英第一帝國建立後,為在激烈的帝國競争中保持優勢,英國開始尋找未知的南方大陸 。
科學的航海為帝國探險提供了便利,減少了航行途中不必要的損失,提高了航行測量的準确度,大大提高了航行的效率 。在科學與帝國的結合下,庫克進行了三次太平洋航行,雖然并未完成政府派出的任務,但是庫克在航行過程中發現了新領土,獲得了新知識,對太平洋地區進行了詳細的評估,打開了一條通往太平洋地區的海上通道 。
1768年英國皇家學會與海軍部組織了一場航海科學考察,目的是去太平洋地區的塔西提島觀察金星掠過太陽正面時的運作軌道,即“金星淩日” 。英國皇家學會一直在促進天文學的發展,在1761年進行過觀測,但是測得的結果令人失望,不同的觀測者得出的結果差别很大,太陽到地球的距離依然不能确定 。
英國天文學家埃德蒙·哈雷預測1769年“金星淩日”現象将會重制,是以為了觀察1769年的淩日,皇家學會決定派遣更多的探險隊到世界不同的地方進行觀察,因南半球有一個合适的觀測地點,故英國皇家學會理事會向國王喬治三世請願,派一搜船去塔西提進行“金星淩日”的觀察,該請願書于1768年獲得議會準許,并由海軍部提供船隻 。
一般的科學考察獲得的利潤幾乎為零,不被政府所支援,這次科考能順利進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尋找未知的南方大陸 。航海探險符合英帝國的發展要求,所有新的發現都是潛在的财富 。雙重目的下,庫克“奮進号”航行不再是一次單純的科學考察,而是具有帝國目的的探險 。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奮進号”的人員組成十分具有科學性 。船長詹姆斯·庫克,雖然他是貧苦出身,但是有多年的航海經驗 。曾經指揮過“格倫維爾”号測量紐芬蘭海岸,繪制的海圖極為精準,天文知識上也有一定的積累,對太陽的運作做過缜密的觀測與記錄 。
他還是一個善于管理船員的人,船上的規章制度徹底貫徹執行,詳細的規定飲食和衛生标準,針對犯錯誤的船員的懲罰毫不含糊,公正且正直,非常具有權威性 。早年的航海經曆使他對壞血病有所了解,一直在嘗試解決辦法,他的綜合能力是最适合此次航海的人選,故被任命為“奮進号”的指揮官 。
約瑟夫·班克斯也加入其中,他是一位極其富有且具有才華的探險家,與其随行的人員還有動植物學家和畫家等,将航行途經之地的未知動植物帶回,把所見所聞用文字或者畫筆記錄下來,增添對發現地區的更多的了解 。一切準備就緒,庫克的第一次航行開始了 。
“奮進号”在普利茅斯啟航,開始了一段漫長的航海曆程 。1769年4月13日到達觀測“金星淩日”的地方——塔西提 。他們在馬塔韋灣抛錨靠港 。登陸塔西提後,英國人發現這裡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人口和食物都不算多,資源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