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福田國資引入電子合同,勇當數字治理排頭兵

“十四五”期間,中國将全面步入數字經濟時代,企業數字化啟動“加速鍵”刻不容緩。在福田區國資局的統一上司和大力支援下,近日,福田産投與深圳法大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法大大”)正式達成友好戰略合作協定,福田産投下屬全資子公司鴻博人力與法大大簽署完成服務合作協定。

7月起,鴻博人力将通過法大大的電子合同簽署系統,提升同區各政府職能部門的勞務派遣協定,以及與勞派員工的勞動合同簽署效能。

1、守護契約 勇擔數字革新重任

福田國資引入電子合同,勇當數字治理排頭兵

2020年福田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加強資訊系統統籌規劃,加快推進政務資料共享共用,在政務資料開放應用上先行示範。

鴻博人力作為福田産投下屬全資國有企業,承接了福田區政府勞務派遣等多項業務。在涉及到勞派員工、用工機關和用人機關三方的合同簽署和管理時,存在着時間緊、數量多、耗材大等諸多難題。相較紙質合同,在便捷性、安全性、合規性方面,當下時興的電子合同能夠更好地适配目前“數字政府”的要求。

福田産投負責人表示:“此次福田産投、鴻博人力與法大大合作,是一次數字化轉型的創新嘗試,将借科技手段極大助力于福田區現代化社會治理能力的提升,展現出中心城區國資改革創新擔當作為。”

法大大創始人兼CEO黃翔對此回應:“作為國内領先的電子簽名與電子合同雲平台,法大大将積極助推福田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為福田區建立完善數字經濟産業政策體系不遺餘力。”

在全球數字化大浪潮中,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視窗期已經開啟。引入電子合同這一基于數字化時代的基礎應用,展現了福田産投公司緊緊協同福田區數字政府建設工作推進路徑,以現代科技助力福田國資改革創新先行先試。

2、降耗增效 釋放國資創新勢能

福田國資引入電子合同,勇當數字治理排頭兵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再次确認了電子合同的書面形式屬性,并對電子合同的成立時間、成立地點、傳遞時間作出認定。早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也印發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訂立電子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函》。這些檔案不僅認可了電子勞動合同與紙質勞動合同無異的法律效力,同時也明确了電子勞動合同的“可靠”門檻。

據法大大介紹,發起方可在網頁PC端或APP、小程式、公衆号等手機端發起合同,同時關聯發送給相應簽署方。簽署方通過郵箱、短信等方式收悉待簽通知後,按照系統提示操作,即可完成合同簽署、回傳、存儲及歸檔。

無需見面或快遞,相關簽約成本,包括物流及倉儲等管理成本将大大減省,辦公效率大幅提升。根據保守估算,合同的簽署成本将降低50%,人員效能大幅提升至90%,如原100人入職需2人一天工作量,現僅需1人一天工作量。

目前,通過法大大平台所簽電子合同的證據效力已獲得國内近70家法院認可,其産品及服務可靠、合規,可有效防範“蘿蔔章”“冒名簽”等合同簽署風險,全面契合了福田區國資國企數字革新高規格的風控要求。

在區國資局的關心和指導下,福田産投公司将積極發揮國有企業在數字化智能化更新行動中的中堅作用,陸續在深圳新一代産業園的選商選資工作中引入電子合同系統,完成商業空間、産業空間租賃合同數字一體化,為園區企業提供更極緻的服務。以“科技創新”和“數字革新”雙輪驅動,助推福田國資改革先行一步,持續為中心城區現代化改革發展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注入新動能,在全市率先展示中心城區國資的改革和科技擔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