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梁漱溟:人生的三種關系

人一輩子首先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關系,再解決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最後解決人和自己内心的關系。見衆生,見天地,見自己。

人類從誕生之日起,就在追尋存在的奧義、求索自我的價值,從無知到我知再到無知。這種深植在人類基因中的追尋與求索,在我了解,就是平衡和諧的相處與自處——與外界與自我達成“理想關系”。

人與物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初階段,人與物之間的關系是以人對物的征服和利用為主導的。人類迫切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更渴望借助自然的力量來發展自己。正如孟子所說:“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随着社會生産力的進步,人類的認識能力逐漸提高,人類社會進入了人對物的依附時代。表面上,人可以自由地出賣勞動力,以換取對物的支配處置。但隐含的關系是,一些人占有生産資料,進而組織生産,形成資本,用來雇傭勞動,擷取剩餘價值。不僅是出賣勞動力的勞動者,連資本的控制者也難以逃脫對物的依賴,于是就出現了拜物主義和虐物主義——人要麼做物質的奴隸,要麼做物質的暴徒。

     理想的人與物的關系,應當是擺脫對物的依賴,沒有占有的概念,隻有物的存在與否。人類生産力高度發達,物質資料足夠豐富,資本完全消失,勞動成為人們發展和完善自己的必要活動,人與物的關系将真正達到和諧共生。

不過,應當警惕的是,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國家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會出現不相适應。第一種是上層建築過于落後,阻礙生産力的進一步發展;第二種是上層建築過度超前,拔苗助長式地通過“理性”助推社會發展。第一種往往會釀成革命的慘禍,空想社會主義時代的各種共産主義試驗。第二種往往會在社會建設等内在方面引發量變,如環境污染、資源浪費、A錢腐敗泛濫等。

人與人

     馮友蘭先生把人生的境界分為四級,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之人,不論幹什麼事情,不是依照社會習慣,便是依照其本性去做。他們從來未曾了解做某種事情的意義,往好處說,這就是“天真爛漫”,往差處說便是“糊裡糊塗”。他們既不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做,又不明白做某種事情有什麼意義,是以他們可說沒有自覺。有時他們縱然是整天笑嘻嘻,可是卻不自覺快樂。

功利境界之人,對于人生的了解比較進了一步,有“我”的觀念;不論做什麼事,都是為着功利,為着自己的利益打算。有時他們亦會為社會服務,為國家做點事,可是他們做事的動機,是想換取更高的代價,表面上,他們雖在服務,但其最後的目的還是為着小我。

道德境界之人,不論所做何事,皆以服務社會為目的。他們曉得除“我”以外,上面還有一個社會,一個全體。他們了解個人是社會的一部分,個人與社會是部分與全體的關系。我們之成為人,因為是有了社會組織的緣故。

天地境界之人,一切皆以服務宇宙為目的。他們既無所謂生,複無所謂死。他們認為在社會之上,尚有一個更高的全體一一宇宙。科學家的所謂宇宙,系指天體,太陽系及天河等,哲學家的所謂宇宙,系指一切,是以宇宙之外,不會有其它的東西,我人絕對不能離開宇宙而存在。天地境界的人能夠徹底了解這些道理,是以他們所做的事,便是為宇宙服務。

由此,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大抵就是以上四類人之間的關系了。

第一層是交易和交換關系,互相利用。交易和利用是人際關系最原始的本質,也是最簡單的關系。你用你的價值,交換别人的價值,就是互惠互利。覺得有用的人,你就與他保持來往。在不斷的交易利用過程當中,雙方印象不錯,也都得到了自己的利益,這個朋友就算交上了,即我們說的建立人脈。這種關系不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施恩圖報,可以說是一種平衡态。

第二層是義務和責任關系,互相扶持。比如父子關系,夫妻關系,師生關系,醫患關系,警民關系等等。這些關系你沒有辦法單純地交換或者利用,你在這類關系中必要有所付出,即你要履行你的義務、承擔你的責任。是以,處于這種關系中的人,多了法理和公序良俗的限制,也多了情感的寄托,你無法用價值去衡量付出與收獲。

第三層是情懷和牽挂關系,互相成全。這是最高層級的關系,你在這段關系中的所思所想和利益、責任沒有關系,完全是發自内心的。你們互為牽挂、安慰、寄托,會把對方當成知己或者就是另一個自己。無關年齡、地位、距離,你們在情感上在精神世界裡産生了牢固的聯結,沒有預設的收獲,但得到的是更為豐厚的回報——愛與信任,成全彼此成為更好的更完整的人。

人與内心

     中華民族傳統的修養理論莫過于一個“心”字。儒家修身養性講“存心”,佛家講人生擺脫痛苦要“無所住心”,道家則認為“養無欲之心”是人生得以超脫的唯一途徑。禅宗曾流傳一個這樣的故事:六祖惠能看到兩個僧人在議論寺前飄舞的幡。一僧曰:“是幡動!”另一僧曰:“是風動!”而惠能卻說:“仁者心動。”二僧聽了都佩服得五體投地。我們不要用“唯心主義”概念來套這個故事,惠能之言别有所指,他是說對待人間一切現象的态度,“心動”與否才是最重要的内因。

     明代人呂坤說:“心一松散,萬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萬事不入耳目;心一執著,萬事不得自然。”可見心性的品質是血滋養的,是最内在最揉不進雜質的,從這種意義講,一個人的種種姿态和聲音,唯有心才是真實的。

    這就回到了前文馮友蘭先生提及的人生四境界,是利己、利他、利社稷、利宇宙?提升内心的境界,就是要征服心性中的“唯我主義”,讓“獻身精神”釋放光芒。回顧一下漫長的曆史,傳說中的大禹治水,是人類最早的獻身頌歌。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秋瑾的“拼将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夏明翰的“砍頭不要緊,隻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這一曲曲浩然正氣之歌,無不展現了先輩的獻身精神!這種精神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人生固有的,實際上肯于改造自己是一種覺悟,它修煉心性、征服心性、升華心性,是很體面的事情。

梁漱溟:人生的三種關系
梁漱溟:人生的三種關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