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戰場上,最常見的就是無數士兵的屍體,四周血流成河,死亡和毀滅無處不在。
而在如此殘酷的場景下,美軍卻故意“示弱”,讓俄羅斯軍隊覺得自己有機可乘了。并且美軍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煽風點火,讓俄烏兩國之間的沖突開始激化。
甚至還在戰場上給俄軍挖陷阱,目的就是想讓俄羅斯全軍覆沒。
美軍為了達到目的做了一個大局,使俄羅斯大量的軍隊去往戰場,就在關鍵時候,美軍突然亮出底牌。同時也在國際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那麼美軍的底牌到底是什麼呢?
美軍示弱,烏克蘭即将戰敗,都是美軍計謀
在俄烏戰争中,烏克蘭背後一直有美國支援的,他們因為美國的支援是以能和俄羅斯打持久戰,雖說烏克蘭得到了美國的支援,可他的軍事實力确實不如俄羅斯,尤其是最近美國的一些異常行動,導緻烏克蘭在戰争中處于劣勢。
自從俄烏戰争爆發後,美軍一直在實施計謀,讓俄羅斯進入他們編織的“美夢”中。
美軍先是采用“示弱”的政策,試圖讓俄羅斯認為美軍沒有實力再介入俄烏戰争中,然後緊接着采用“誘敵深入”的政策,就是通過給予一定的壓力和挑釁,來誘使俄羅斯地面部隊迅速深入烏克蘭。
這樣一來,俄羅斯就會暴露出它們在該地區的真實意圖和野心。
這種做法看似緩慢,但卻十分有效。由于一點點的壓力和幹擾,俄羅斯地面部隊的主力最終陷入了烏克蘭這個泥潭之中,無法自拔。
在俄羅斯軍隊眼中,烏克蘭已經沒有反攻的機會了,他們的軍隊不斷湧入戰場就是準備給烏克蘭最後一擊。
甚至美軍根本就沒有想過烏克蘭能否生存下來,他隻想在這場戰争中“謀取暴利”。
就在前不久,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已經把烏克蘭境内的所有國企産業免費送給了美國,就是希望美國可以幫助他們對抗俄羅斯。
但目前看美國隻在乎自己的利益,而澤連斯基經常朝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要“先進裝備”,表示這樣可以更好的去對付俄羅斯。
可美軍并沒有再往烏克蘭戰場送過裝備,而且最近外媒一直在宣傳,北約彈藥庫的儲備已經減少到無法滿足烏克蘭軍隊作戰需求的程度,這就意味着烏克蘭軍隊可能會受到炮彈短缺的影響。如此一來在俄羅斯持續增加軍力的情況下,局勢變得更加緊張。
殊不知這一切都是美軍的陰謀。
36萬俄軍主力踏入美軍陷阱
在目前的國際局勢下,北約的軍事實力和彈藥儲備一直是備受關注的焦點。然而,西方媒體頻繁釋出“北約彈藥庫見底”的消息,這一消息瞬間引起了俄羅斯的關注。
但這個消息的真實性隻有美國清楚,因為如果北約彈藥庫真的緊急告急了,那麼對于俄烏戰場會有很大的影響。
而俄羅斯卻是相信了這個傳言,俄軍開始瘋狂的增兵,以增強在俄烏戰場中的戰略優勢,進而實作戰場的勝利。目前來看,俄羅斯在俄烏戰場上的軍隊規模已經達到了36萬人的數量。
然後美軍再利用“捆綁式銷售”的政策,美軍通過援助F-16戰機的方式,向北約國家提供了一個看似誘人的機會,即援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
但實際上,這隻是美國制造的一種錯覺。他們的真正目的并非幫助烏克蘭,而是将北約國家牽扯進來,以此來推動俄羅斯加大兵力投入,并使其更深地陷入戰争之中。
這種做法可以被視為一種“火上添油”的行為,它不僅能讓俄羅斯加大出兵量,更能讓美軍在這場援助中大賺一筆,因為很多北約國家都沒有F-16戰機,隻能向美國購買。這簡直是“一石二鳥”。
而美國真正的目的就是讓俄羅斯繼續派軍隊去突圍烏克蘭,使大量俄軍留在戰場上,然後美國準備亮出自己的“底牌”,把他們“一網打盡”。
美國的“底牌”到底是什麼,能讓他們如此的自信?
美軍陰謀,300萬枚集束炸彈
就在俄羅斯以為美國和北約的彈藥已經要耗盡,無法再供給烏克蘭時,美國突然宣布要援助烏克蘭集束炮彈。
美國方面公布了他們擁有近300萬發集束炮彈的量,這一數字在國際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因為集束炮彈是一種極具殺傷力的武器,每發炮彈都可以造成大規模的傷害。
而現在,戰場上的俄羅斯軍人每個人都有可能被轟炸10發集束炮彈,這一資料令人震驚。
更令人擔憂的是,集束炮彈具有特殊的性質,一旦使用就會釋放大量的小型炸彈,這樣會對戰争中的平民和軍事基礎設施造成極大的破壞。
是以,美國方面擁有如此龐大數量的集束炮彈,引起了國際社會對其“惡劣行為”的指責。
而在此前,烏克蘭在俄烏戰場中,一直處于劣勢的局面,烏克蘭的戰場進展并不如人們所期望。
在俄羅斯軍隊的攻勢面前,在戰壕、地雷、火箭炮縱深部隊以及絕對的制空權等諸多方面的制約下,烏克蘭軍隊難以突圍,損失慘重。
是以這次美軍所提供集束炮彈,将是烏克蘭“唯一”的希望。
美國最近提供的集束炮彈就是這樣一種具有巨大殺傷力的武器,其内部裝載着許多小型炸彈,每一顆炸彈都能夠在爆炸時産生猛烈的爆炸力,進而産生極大的毀滅力。正因為如此,集束炸彈在打擊範圍方面非常有效。
大小不同的炸彈殺傷半徑也不同,可以覆寫整個戰場,進而消滅敵人的目标并摧毀其防禦。
這種特性尤其适用于戰争中的範圍轟炸,其效果比單個武器的攻擊更為高效。
在烏克蘭問題上,集束炸彈的威力是顯而易見的。美國現在擁有着大量集束炸彈,而這些炸彈将成為打破戰場僵局、“殲滅”俄軍的重要手段。
這種毀滅性武器可以輕松地清除密集的雷區和戰壕中的敵軍,進而扭轉目前局勢。此外,集束炸彈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特性,即其爆炸之後仍會留下未爆炸的“子炸彈”。
這些子炸彈會灑落到敵人陣地上,對于俄軍來說是非常大的威脅。這些子炸彈可能随時引爆,是以俄軍被迫忍受地上随時可能發生爆炸的威脅。
可由于集束炮彈的爆炸效果極為破壞性,早在2005年以後,越來越多的國際組織和政府開始關注集束彈藥的危害,并采取行動禁止其使用。
集束彈藥被視為違禁武器,并在2008年簽署了《集束彈藥公約》,超過120個國家簽署了該公約,并嚴格執行不得使用該武器的規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并沒有簽署該公約,這也成為制約全球禁止集束彈藥的一個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當美國宣布要支援烏克蘭集束炸彈後,聯合國秘書長副發言人法爾漢·哈克表示,聯合國反對美國的這種行為,更反對在俄烏沖突中使用“集束彈藥”。
美國這算不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