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新!晉陽古城發現一處唐代冶煉和加工金屬的作坊遺址

作者:太原廣播電視台文藝
最新!晉陽古城發現一處唐代冶煉和加工金屬的作坊遺址

▲晉陽古城唐代一号作坊遺址發現的石牌(H148:2)

最新!晉陽古城發現一處唐代冶煉和加工金屬的作坊遺址

▲晉陽古城一号作坊遺址俯視圖

最新!晉陽古城發現一處唐代冶煉和加工金屬的作坊遺址

▲唐代一号作坊遺址發現的C型鐵甲片(TS01W16⑤a:7)

NEWS新發現

7月11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公布了晉陽古城唐代一号作坊遺址的發掘資料。該作坊遺址中有大量竈址,并結合出土的銅、鐵殘渣可推斷,此處為一處唐代冶煉和加工金屬的作坊遺址,為研究唐代冶煉、制造金屬的技術史,提供重要材料。

最新!晉陽古城發現一處唐代冶煉和加工金屬的作坊遺址

▲晉陽古城一号作坊遺址位置示意圖

晉陽古城遺址位于太原市晉源區晉源鎮附近,目前已探明城址面積約20平方公裡,先後發掘了一号、二号和三号建築基址等。2019年,為進一步厘清二号建築基址的文化堆積,了解早、晚建築時代和布局,考古工作者對二号建築基址東側晚唐五代文化層以下部分進行了考古發掘。此次新發現的一号作坊遺址便位于其中,屬于二号建築基址的下部文化層遺迹。

最新!晉陽古城發現一處唐代冶煉和加工金屬的作坊遺址

晉陽古城一号作坊遺址平面圖

最新!晉陽古城發現一處唐代冶煉和加工金屬的作坊遺址

晉陽古城作坊遺址俯視圖

在作坊遺址及附近灰坑内出土大量遺物,種類繁多,具有明顯的唐代文化特征。按用途大體可分為建築構件和生活用品兩類。

建築構件有闆瓦、瓦當、脊頭瓦、長方形空心磚等。生活用品包括日用陶器、瓷器、低溫釉陶、鐵器、錢币等。其中,出土的錢币有開元通寶、乾元重寶、五铢、常平五铢四種,時間跨度從北齊文宣帝天保四年(553年)到唐肅宗乾元元年(759年),可推斷此次發掘遺址的年代約在唐代中期

最新!晉陽古城發現一處唐代冶煉和加工金屬的作坊遺址

該作坊遺址相關遺迹遍布整個發掘區域,先後清理出1處房址、3段水渠、1個蓄水池、34處竈址、63個灰坑和642個煤(灰)渣坑。

房址F1位于發掘區的東北部,為面闊四間,進深一間的小型房屋,平面呈長方形,自北向南依次編号為F1-1、F1-2、F1-3、F1-4。該房址中發現了大量的竈址。其中,F1-3與F1-4内共清理出竈址20個,平面多呈方形或圓形,且分布有規律,符合小型作坊工場的布設樣式。F1-2内東北角有兩座竈址,由竈膛、鼓風道和風箱放置坑三部分組成。鼓風道很長,這樣的設計可以使竈獲得較高的溫度,應該也不是炊煮食物的生活用竈,是以,考古專家推測F1為專供生産使用的房子。

最新!晉陽古城發現一處唐代冶煉和加工金屬的作坊遺址

▲F1平、剖面圖

最新!晉陽古城發現一處唐代冶煉和加工金屬的作坊遺址

▲F1遺迹俯視圖(右為北)

最新!晉陽古城發現一處唐代冶煉和加工金屬的作坊遺址

▲ F1-2内Z1、Z2遺迹圖(南→北)

最新!晉陽古城發現一處唐代冶煉和加工金屬的作坊遺址

▲F1-2内Z1平、剖面圖

在房址的西側,南北縱向分布數個長方形灰坑,坑内僅出土少量瓦塊,有些有明顯的水漬痕迹,從規整的形狀分析,或為淬火的水坑。

在房址的外側,還雜亂地分布着六百餘處煤渣坑或灰渣坑,同時,在它們中間還有一定數量的簡易竈址、水渠等設施。煤(灰)渣坑内主要是煤渣,部分含有紅燒土塊、鐵渣、坩埚或其它遺物殘片,說明煤在當時已成為重要的生産生活資料。

最新!晉陽古城發現一處唐代冶煉和加工金屬的作坊遺址

▲水渠S2遺迹俯視圖(上為北)

最新!晉陽古城發現一處唐代冶煉和加工金屬的作坊遺址

▲蓄水池遺迹圖(南→北)

由此,考古專家判斷這裡應是一處唐代冶煉和加工金屬的作坊遺址,并結合發現的坩埚和灰坑中都有銅、鐵的殘渣分析,作坊主要的生産目的就是冶煉和加工銅、鐵。此外,發掘區東側約40米為隋到唐代早期瓷窯遺址,從地層上看稍早于一号作坊遺址,進一步說明該區域從隋代至唐代中期一直有手工業生産。瓷窯遺址向東約50米的三号建築基址,營建于北朝晚期,約在唐代早期廢棄。它們的距離相近,是以,此次發現的遺址,可能是在建築基址廢棄後形成的制作金屬的手工業作坊遺址。

最新!晉陽古城發現一處唐代冶煉和加工金屬的作坊遺址

▲位于房址外的竈址Z3遺迹圖(南→北)

最新!晉陽古城發現一處唐代冶煉和加工金屬的作坊遺址

▲位于房址外的竈址Z8遺迹圖(南→北)

晉陽古城發現較為集中的手工業作坊遺址還屬首次,該遺址的發掘對探讨晉陽古城城市布局及演變有重要的意義。一号作坊遺址的年代為唐代中期,這一時期發現的此類型遺址較少,也将為研究唐代冶煉、制造金屬的技術史提供重要材料。

出土遺物

最新!晉陽古城發現一處唐代冶煉和加工金屬的作坊遺址

來源:文博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