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診療床,隻需要站在儀器前就能完成B超掃描,診療部位的情況通過算法可直接呈現在配套的設施螢幕上,即使是醫療小白,也能看懂檢測情況。
7月6日,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上遊新聞(報料郵箱:[email protected])記者了解到,AI技術在醫學上的廣泛應用,能在不同的醫療場景下,友善醫生做出更高效更精準的診療決策。
在GE醫療展台上,一款搭配AI智能系統的CT掃描器被擺放在醒目位置,與其它CT機不同,在這款名為深度天眼®CT的儀器上方有一個類似投影儀的方形盒子。GE醫療中國首席傳播官鐘路音告訴上遊新聞記者,這款儀器将人工智能、大資料、雲平台與CT相結合,讓裝置具備認知和行為能力,僅需三步,即可為單個患者節省将近30%的掃描時間,将臨床醫生的精力釋放出來,更專注于診斷決策等更重要的環節。此外,“深度天眼系統”可以AI自動擺位和隔室操作,減少醫患接觸,在防疫期間發揮了作用,幫助臨床應對疫情防控和掃描診斷流程中的各類挑戰。
搭配AI技術的CT掃描器。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時婷婷
全球首款乳腺超聲動态實時智能分析系統是GE醫療首次展出的産品,除了可以進行乳腺B超掃描外,還可以進行甲狀腺等多部位的B超掃描。上遊新聞記者體驗發現,檢測不限區域,3分鐘左右就可以完成檢測,還能通過算法将結果呈現在搭配使用的螢幕上,檢測結果清晰可見。
全球首款乳腺超聲動态實時智能分析系統是GE醫療首次展出的産品。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時婷婷
據了解,該裝置通過對超過5萬例超聲視訊資料的學習,可系統幫助醫生提高病變檢出率,降低因疲勞等因素導緻的漏診誤診,同時以高于90%的良惡性分類準确率,對乳腺疾病做出精準診斷。目前,這款産品已在全國400餘家醫療衛生機構落地使用。在此前應用中,單小時超聲篩查量達30多人次。
在商湯科技展區,智慧醫院展台吸引了不少醫療專業人士的駐足。從業人員介紹,依托商湯大裝置SenseCore提供的算力支援,商湯已建構了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AI内容生成、多模态、決策智能等多個領域的大模型。由于醫療領域不同資料模态間的成像模式、圖像特征等差異較大,臨床長尾問題多,且醫療資料私密性要求高,行業發展亟需适應不同臨床問題、且能滿足臨床部署的醫療專業大模型。
商湯科技的智慧醫療系統。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時婷婷
對此,商湯科技推出了針對CT、MRI、超聲、内鏡、病理、醫學文本等不同醫療資料模态的基礎模型群,涵蓋醫療語言大模型、醫療影像大模型等多種垂類基模型。依托算力和基礎模型群,可以滿足不同醫療機構個性化、多樣化的臨床診療需求,幫助醫療機構在解決疑難病症的同時實作降本增效。
在患者和診療環節,商湯科技推出的“智慧就醫平台”,可實作智能導診、預問診、診前檢驗以及診後的智能随訪等功能,同時平台還支援院内導航、識别通行等門診環節全流程智能化。面向診療環節的“智慧診療平台”,可提供一站式智能影像分析,提供覆寫全身多部位、多病種、多模态資料的全流程AI輔助,全面滿足影像科、肝外科、胸外科、病理科、骨科、放療科、急診科、卒中中心等多科室的臨床診療需求。同時,在醫院管理、醫學科研等方面也能通過AI賦能提升效率。
據悉,目前平台已搭載20餘個AI子產品,針對肺、心髒冠脈、頭頸血管、肝髒、骨科、病理、放療等十餘個臨床方向開放應用,且在鄭州、上海等多地醫院投入使用。
上遊新聞記者 時婷婷
編輯:鄒渝
責編:範永松
稽核: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