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使用者為何流失—流失使用者研究方法及流程

大量的使用者流失給我們的産品帶來極大的挑戰,使用者為什麼流失?流失之後去哪兒了?怎麼挽留現有使用者?怎麼“召回”已流失使用者?本文以“手機QQ音樂播放器流失使用者研究”為例,談一下自己的了解,供大家參考。

  一、先把相關術語搞清楚

  有些術語團隊内部之前會有定義,沒有錯誤的話,隻需要了解和延用即可。有些術語團隊第一次接觸,需要先進行定義,經過團隊内部一緻認同之後,方可進行後續工作。

  以手機QQ音樂播放器為例,産品側之前就定義好了如下術語:

  

使用者為何流失—流失使用者研究方法及流程

  針對流失使用者調研常用的兩個術語的定義如下:

  使用者:使用過産品的人都可以稱之為使用者,重點是用什麼樣的次元劃分這些使用者,解決“次元”問題可以幫助我們進行抽樣研究,一般可以從包括年齡、性别、地域、職業、收入等人口屬性和人與産品之間的關系即是否使用過産品,使用時長、使用頻次等次元去劃分;

  流失使用者的:要确定什麼是流失使用者以及流失使用者的次元劃分。流失使用者的定義,一般有兩種方法:客觀次元定義—時間,登陸頻率,登陸次數;主觀次元—使用者不打算再用該産品了。流失使用者的次元劃分還是從使用者屬性及使用者與産品的關系兩方面去考慮。在做手機QQ音樂流失使用者調研的項目中,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劃分流失使用者次元,1. 使用者屬性,包括年齡、性别、學曆等;2. 使用者與産品的關系,包括新使用者/老使用者、使用場所、使用的其他競品。

  上述的定義會根據産品和項目組的不同有所差異,例如:手機QQreader項目組對流失使用者的定義是“四個月未使用過該産品”,而手機QQ音樂的定義則為“兩個月未使用該産品”,遊戲組則将時間跨度定義為半年。根據産品的特點(上線時間、使用頻次等)來确定一個大緻的時間即可,沒必要在這個問題上浪費時間,因為調研的目的是為了找出産品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對于同一款産品,兩個月前放棄和四個月前放棄原因沒有太大不同。

  還會涉及到的其他術語有:曆史使用者、回流使用者、存留使用者等。

  二、研究的整體思路

  研究誰?(确定樣本)→怎麼研究?(全面找出流失原因)→調研結果适用于所有流失使用者嗎?(定量驗證)→哪些結果比較重要?(确定優先級)→怎麼改進産品?(提出建議)。

  下面針對每個階段仔細說一下。

  1.确定研究樣本

  如果營運能提供相關使用者行為資料并且關聯到使用者個體的話,隻要進行資料篩選和聚類就能夠找出目标對象。

  如果沒有相關資料,我們隻能逐漸縮小範圍,再針對最小的範圍投放甄别問卷去篩選。

  做手機QQ音樂播放器流失使用者研究時,由于無法提取使用者QQ号碼,隻能将範圍縮小到symbian和java平台(當時手機QQ音樂播放器隻有這兩個平台版本),是以提取這兩個平台使用者的QQ号碼進行問卷調研,通過問卷中的甄别問題逐漸縮小範圍,找到我們想要的研究樣本。

  進行這項工作時,最好把目光放得長遠,收集上來的使用者資料在後續其他項目中也可以作為使用者資源,是以,對使用者進行整理、歸類,建立使用者庫是很重要的。

  2.定性挖掘

  定性挖掘的目的是全面、深入找出所有導緻使用者流失的原因,一般通過背景資料分析、問卷、訪談、測試、焦點小組等方式找到問題的list。能否準确、全面地找出問題,取決于我們選取的研究對象和對操作流程的掌控,這兩點也常常受到研究條件的限制。

  在挖掘原因的時候,要注意三點:1. 因變量和自變量之間必須相關;2. 原因必須先于結果發生;3. 不是假相關.

  tips:用研人員确定流失原因後,最好邀請幾位與該項目有關的專家(可以是産品經理、互動設計師、産品總監等)開一個專家座談會,一是可以驗證你挖掘的流失原因是否全面、到位;二是大家就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達成共識,便于以後工作的開展。

  3. 定量驗證

  隻要有效資料超過一定量,就可以進行定量研究,與你采用的研究方法沒有關系,這個“量”由産品特性和你所研究的内容決定,而且與你的取樣方法有很大關系,對于QQ使用者,由于使用者總量很大,如果抽樣方法不合理,即使你的樣本量是10萬,也不具有代表性。說到底這是個經驗的積累過程。對于新手,在不确定樣本量應該是多少的時候,就在可承受的範圍内奪取。

  定量驗證解決的問題有三個:

  1.定性階段挖掘的流失原因對不對;

  2.定性階段挖掘的流失原因有沒有遺漏;

  3.流失原因的嚴重度;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對于問題的嚴重程度确立,可能是基于問題出現的頻率,也可能基于反應該問題的使用者數量,或者是專家座談确定的結果,但這都不是項目組解決問題的順序,到了推行階段,遇到的問題難以預計。

  4. 資料分析

  對于已擷取的定性資料和定量資料進行整理、分析,這部分就不做過多的說明了,因為很難有一個普遍的模版和規範,要針對具體問題想解決方案了。

  在資料挖掘時不要偷懶,多想想資料之前的相關性以及各資料背後的原因。我在做流失使用者調研的時候,産品經理提出一個需求:問一下使用者在本地和網絡的歌曲清單中聽音樂,當音樂播放時傾向于将界面切換到播放界面還是直接在清單頁收聽,當時針對這個問題在問卷中設定了如下兩道題目:

  您在用手機聽音樂時,哪種選擇歌曲的方式多一些?

  1.收聽本地歌曲時:

  A. 有目的的選擇某首歌曲或某類歌曲收聽

  B. 随便聽

  C. 兩種情況差不多

  2.收聽網絡歌曲時:

  A. 有目的的選擇某首歌曲或某類歌曲收聽

  B. 随便聽

  C. 兩種情況差不多

  資料回收之後,我進行了統計,最後習慣性的做了一下資料之前的相關分析, 産品經理就是根據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做了“本地”和“網絡”之間分來處理的決策。

  5. 提出改進政策

  宏觀:提出産品今後發展的整體政策;

  微觀:提出細節體驗問題的改進建議;

  任何建議都要具有建設性,應該直接關聯項目組的目标,直接關聯項目組成員的KPI。

  這是項目組最關注的内容,也是前期辛苦工作的展現,一定要多下功夫。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部分内容做得不精彩,我們的“台下十年功”就白費了。

  三、一般操作流程

  根據研究思路,總結具體的操作流程如下:

  定性挖掘→資料分析→定量驗證→資料分析→輸出報告→評審→跟進産品改進。

  以手機QQ音樂播放器流失使用者研究為例,我制定的操作流程如下:

  

使用者為何流失—流失使用者研究方法及流程

  最後,這段時間工作,給我最大的感悟就是:用産品經理的心态去做使用者研究,工作要不斷思考、總結、沉澱、分享,這是個不斷循環的過程,需要堅持、需要忍住寂寞、需要惜時如金…

http://www.yixieshi.com/ucd/6255.html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