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在缙雲山下拐了一個彎11•張珏結義

公元1256年的某一天,釣魚城興戎司副都統張珏帶着二個随從,他們三人騎着馬翻越了華蓥山幾座山梁,來到一處古村落籐橋前,向籐橋另一端的崗哨喊話。

原來這處古村落是一個山寨,籐橋下面是一處萬丈深溝,這籐橋是唯一進入這古村落的道路。村落處于大山懸崖下,村落裡的房舍全是石頭砌築而成,高低錯落有十幾座石房子。

張珏在竹籐橋前說,請傳話給金刀寨主說,他兄弟張珏從缙雲山而來,有要事面見寨主。

金刀寨哨位立派人進寨去傳話,此時金刀寨大王張昆,一聽說是有官員來此拜訪,立納悶起來,何來官方的張家兄弟?但又十分蹊跷,來人自報從缙雲山來的,是否又有點來頭。張昆問哨衛,來人幾人?當他得知隻有三人時,想此必不是找茬的,就傳話說,請帶三人到康家洞詢話。

按金家寨規拒,三人被蒙上眼帶到康家洞裡。當撩開遮眼黑布帶,張珏見洞上方坐着一位彪形大漢,那椅子上輔着一張虎皮,那人手裡拿着一把匕首叉着一塊肉食在嘴裡嚼着。

寨主下面列着兩排手持鋼叉刀棍的十來個壯士,他們全都面無表情地瞪着眼盯着張珏三人。

張昆見來人張珏魁偉雄勇,不卑不亢的樣子,心裡暗暗稱奇。

張珏雙手緻禮道,合州釣魚城興戎司副都統張珏拜見金刀寨寨主張昆。

張昆好一陣子才說,客人,你為官家身份,為何想着到我這山野粗俗之人的山溝來尋樂?

張珏說,本小官人久仰好漢大名,特來作說客,以義交友,以情認兄。此禮為釣魚城興戎司都統王堅的見面禮,請寨主笑納。張珏說着,叫随從遞上一尊關公金身像。

張昆不由大笑,哈,哈哈!揮手叫手下接過禮說,本人浪迹荒野一粗人凡夫,與你官家尚毫無瓜葛,為何将軍想與我認兄?難道你也姓張嗎?

張珏說,是的,八百年前是一家吧?小官人姓張,名珏,字君玉,現為合州釣魚城興戎司副都統,受都統王堅所遣,又受缙雲山缙雲書院馮真所托,特來此拜訪兄長張昆?

張珏說完,恭敬地遞上兩封書信。

張昆說,請坐!我與馮真到是有深厚的交誼,隻是我與你們這些莫名其妙的官員,興戎司都統王堅,并不認識,也沒什麼交葛呀?

張珏說,确實我們沒什麼交葛,但大敵目前,以後我們能齊心協力地護國保境抗蒙,就會有了。

張昆說,本寨主我沒那麼大的胸懷,也不想與你們官家來往。隻是看在馮真的面子上,聽你來多唠叨幾句吧了。何來大敵目前?你說吧,為何要與我金刀寨勾連起來?

張珏說,看來本官把寨主高看了,連亂世将起,大敵将至,寨主都沒聽聞過?聽馮真說,寨主乃當今豪傑,本官才羨名而來,真想不到寨主眼界這麼狹小。

張昆說,我們這些人安于荒山野林中,本錢小,經不起折騰,就怕官人高看我們了,把我們這些山民扯進亂世中去。實話說吧,我們不想趟官府的這一潭渾水。官人,本寨主怕讓你們失望吧了?

張珏說,寨主,此話有失民心。假如村裡突遇猛虎,難道寨主和村上的男人都龜縮于牆下,任由猛虎叼食孩童嗎?假若流冦強賊進了你的寨子,寨主你會讓強賊霸你妻兒,殺你兄長,搶你财寶,你這寨主會東逃西躲嗎?

張昆說,官人,此話是在純胡扯,我堂堂寨主豈能任由外敵欺負我老鄉村民。我這金刀名号,可不是吹出來的。張昆抽出案上金刀,抓一把毛發朝刀刃上一吹,毛發立飛飄起來。

張珏說,寨主,你名不符實。充其量,你隻能保你一個小寨。我看重的是能保一方百姓,整個華蓥山區平安的好漢,寨主,你金刀俠之名過矣,虛也!

張昆大怒道,本寨主念你是缙雲山人馮真的朋友,不想為難你,你到是訓斥于我來,你走吧!

張珏說,咱們走!三人起身。

張珏不由歎息說,看來華蓥山這方的百姓要遭大劫難了!寨主,告辭!張珏拱手緻禮轉身就走。

張昆轉過身揮手說,不送!

突然,一位儒生站了出來說,将軍且慢,請問将軍所說的大劫難從何而來?

張珏說,這位兄弟,大劫難從北方而來,就是世上傳言的黑鞑大軍,他們即将沿嘉陵江和渠江而下,沿途血洗各地,我宋民數百萬百姓的性命将被殺戮。他們的家園将會變成廢墟,又會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呀!

有幾個寨兵驚慌起來說,是蠻子要來了嗎?張昆才感到,山外情況很嚴重。他立轉怒為笑地問張珏,蠻子是真的就要來了嗎?

張珏說,是的!他們會從廣安,渠縣而來,隻需幾日,這兒就會有血光之災!

那儒生忙上前,拉着寨主說,寨主,你該讓官人把話說完嘛?你這哪是待客之道?

張珏說,謝謝這位書生,我本好意,這普天之下,都是大宋江土,我不得不多生幾個心眼,來叮囑下寨主,蠻兵來襲時,千萬别大意。

儒生忙替寨主打圓場說,官人勿怪,我們山民說話就是這樣直來直去的。張昆又轉過身來說,多有得罪,多有得罪!張昆不停地賠着不是。

張珏:也順水推舟似地說,咱們也是第一次見面。我來時,缙雲山人馮真說,張寨主豪氣,不甚講究官場客套,叫我不要見外。

張昆說,來,來,将軍,這位儒生乃是我寨幕僚,姓安,廣安軍甘溪(現廣安華蓥市永興鎮)人氏,乃缙雲山馮真的弟子。

張珏一聽很驚異地問,請問安幕僚,安丙,安子文是你什麼人?

安幕僚說,将軍所指的安丙,安子文是我爺爺!

張珏立起身向安幕僚行大禮說,晚輩向大宋抗金英雄,魯國公安丙的後裔施禮了。

安幕僚忙說,将軍行禮過重了,過重了哇!

張昆看到張珏對安幕僚行如此大禮,頓覺驚詫說,安丙是誰?

張珏說,安幕僚,你難道沒給寨主提過?

張昆說,這後生從沒給我提過安丙?我隻知道,他懂得很多東西,腦子聰明,有文化。

張珏說,哦,這也難怪他,他年青有為,自當闖出一番功業來。靠先輩揚名,不算什麼好漢!

張昆說,将軍不乏講下他爺爺安丙的生世?

張珏說,說來話長,我也是聽缙雲山人馮真給我講過。這個安丙可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蜀人本地上的大英雄!能文能武的大将軍!

張昆招乎大夥說,兄弟們都過來聽張将軍吹龍門陣,大夥們全圍過來了。

張珏說,安丙(1148年∽1221年12月4日),字子文,号晶然山叟,廣安軍甘溪(現廣安華蓥市永興鎮)人。年青時就讀于缙雲山缙雲書院,為本朝狀元馮時行(1100一1163年)的弟子。淳熙五年(1178年),登進士及弟。初任大竹縣主簿,任期滿後入朝陳述十五條有關蜀地利弊,言論切實。

不久,安丙父喪,安丙回家“丁憂”。期滿後,召為利州西路安撫司幹辦公事。任過曲水縣丞,改任新繁知縣,又遇母喪,安丙再次回家“丁憂”,滿後任小溪縣知縣。不久,安丙擔任隆慶府通判。此時,隆慶府遭遇洪水,安丙禀告知府開倉濟民。洪水後,安丙興修水利,疏導溝河,隆慶再無水患。

安丙又被朝廷調任為大安軍知軍,當年大安幹旱,安丙用自己的錢财買回數萬石米,赈災百姓。朝迋聞之,特下诏給他加官一等。

安幕僚說,我都不知我爺爺的情況。

張珏笑着說,也許你還年青嘛。

張昆不由興趣大增,他催着張珏講下去,大夥都聽得入神了。

張珏說,這些隻是安丙的一些小故事而已。安丙真正幹出的幾件大事,可是件件都震驚了整個大宋王朝。本官先來說“誅殺吳曦”的故事。

吳曦何許人也?照說此人應是衛蜀大功臣的後人,他父親叫吳麟,是吳玠的兄弟。吳玠和吳麟兩人為大宋衛蜀的大功臣,曾任四川制置副使,他們兄弟倆曾在“三關五州”以三千宋軍大敗十萬金兵,使得金兵十年不敢入蜀口。

然而,吳玠,吳麟過世後,作為承繼四川宣撫副使的吳曦,他卻為一己私利,暗中聯絡金人,出賣蜀口幾個州,以讨得金人許諾的“蜀王”稱号。吳曦還私建行宮,置百官,向金國稱臣,公然叛逆大宋。

此危急時刻,安丙假意接受僞蜀王吳曦封的中大夫,丞相長使的封贈,他暗中聯絡義士和蜀口宋軍官,設計以假傳“聖旨”為由,闖入僞宮宣旨,趁吳曦下跪之時,将其誅殺。若是吳曦叛逆得逞,大宋就失去了半壁江山。

張珏說,安丙此功震驚了朝廷。金人對安丙恨之入骨說,得安丙首者,與絹銀二萬匹兩,即授四川宣撫使。

張昆一聽,不由擊掌稱好!金刀寨的壯士們個個都聽呆了。他們問,還有嗎?

張珏見機行事地說,這個安丙,你們認為是大英雄嗎?

張昆說,當然是喲!

張珏趁熱打鐵地歎口氣說,唉!不知華蓥山危難,重慶危難,大宋危難時,還有無象安丙這樣英雄呀!

安幕僚說,我想一定會有的!張将軍不知。三國時,張飛鎮守阆中,出渠縣蒙宕山大敗魏将張颌。我們寨主可是張飛之後人呀!

張珏忙拱手緻禮,失敬,失敬!

張昆說,不敢玷污祖上英名,我就一個鄉野村夫吧了。

張珏說,可你們都沒遇到過比金人還要兇頑的強敵。你們知道嗎?現在我們大宋遇到的強敵遠甚金人,這個強敵,我們稱為黑鞑,蒙古人,我們宋人老百姓叫他們叫蒙蠻子,蠻子。

張珏說,蒙蠻子簡直是一夥窮兇極惡的,毫無人性的族類。他們天生的好戰,他們每攻下一城一地一村莊,都要屠城屠村。按他們的說法,叫“減丁”殺!

我的孩子呀!突然旁邊有人哭泣起來,接着又是幾個人都哭起來。

張昆說,将軍休怪,你的話,勾起了他們很多痛苦回憶。

安幕僚說,那個女人就是從利州逃來的,那個男人是從成都府逃來的。我們金刀寨共有四五十人都是從川西,川中以及蜀口逃難來的。

張昆抓住張珏的手,很羞愧地說,剛才是我對不起你,将軍!

張珏說,這個也不怪你,你們身居在大山荒林裡,不了解外面的局勢,也沒經曆過殘酷的,血腥的沙場。張珏安慰到,也許你沒感受到那戰場窒息的氛圍。

張昆突然說,馮真兄弟怎麼樣?

張珏說,他已經在積極備戰了,他們已建了好幾個石寨子,還設了幾大關口,以備萬一。

張昆一下振奮地說,大丈夫立身,豈能貪生怕死,将軍,你說,我該如何作為?

張珏這才叫随從拿出一張圖來說,現在宋軍防禦線太長,這是我大宋二十餘年來沿江山城修築的山城,這隻是官方修築的。從彭大雅至餘玠經手的共有八十餘座山城,加上民間修築的石山寨,至少算來有三百餘座,但這些山城和山寨是否能抵檔得住蠻子兵,現在還很難說。

張昆說,修這麼多山城和山寨有用嗎?

張珏說,經實戰,效果還明顯,可阻止蒙古大軍。因為蒙古大軍極善長騎兵和砲兵的攻擊,蠻子兵一進川,他們的騎兵和砲兵就減弱了七成。他們沿江而下的目的是攻取重慶,以便順長江而下攻取我們大宋都城臨安。是以我大宋軍多在沿江山城布防。

張昆說,萬一蠻子兵受阻,他們會不會繞過重慶?

張珏說,我和王堅都統也在擔憂此事?目前,馮真說,他可組織鄉民在缙雲山脈和雲霧山脈設關和寨子,以阻擋蠻子從山關上進重慶。但馮真他無力組織更多的鄉民在華蓥山截住蒙軍繞過重慶。

張昆說,要繞過重慶沿江,可有幾條古路呀!第一條可能從玉峰山,鐵山坪,繞過銅鑼峽口。第二條可能從翻過梁平直接進入涪州,忠縣,萬州,去攻擊夔州。或從宣漢入開州攻擊夔州。

張珏說,看來你對此地理很熟悉。我和王堅也讨論過你說的線路。我們估計蠻子若走你所估計的線路,有幾大困難,是他們難以克服的。因為這要翻越幾條大山脈,這樣行軍隻能走古道和小道,那麼蒙軍的水軍和騎兵等重裝備必丢去很多,但他們真繞過了重慶,他們也難以渡江與宋軍接戰。是以我們隻需你們配合阻擊,或騷擾他們進軍行動就行了,無需與蒙軍過多的糾纏。

張昆說,這個行。我隻提個要求,我們是鄉間遊民武裝,我們隻能作配合作戰,我不想我的人被官方節制和調動。

張珏說,行,你們作配合作戰,騷擾作戰,或是作重要關口的敵情通報。

張昆說,我馮昆不做求升官發财的夢,但當保境安民的責則義不容辭!

張珏說,好哥們!鄉村百姓就希望有你這樣俠肝義膽的義士!

張昆說,來,你這兄弟,我認了!兄弟們上酒來,我們一醉方休!

安幕僚說,寨主,我們一邊喝酒,一邊請張珏将軍給我們講下大宋戰史吧?

張昆說,對頭,我們呆在山溝峽谷裡,對外面情況知之甚少。尤其是對巴蜀川地戰事的了解多是傳說,更不知真僞。

張珏說,我們大宋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大宋開創基業的皇上叫趙匡胤,按我們官方稱叫他宋太祖。大宋之前是五代十國期,那個年代很混亂,小國衆多,互相争伐,戰亂不已。巴蜀之地屬後蜀國,後蜀國末代皇帝叫孟昶。宋太祖原為後周節度使,後周皇帝幼小,宋太祖原任宋州節度使,他經陳橋兵變代周立宋,因宋境有國土在黃河以北,故此稱為北宋。

北宋初年經宋太祖和宋太宗用兵,基本上統一了中原南方,但遺憾的是未收複遼國占去的燕雲十六州。這燕雲十六州,全在長城之内,北宋失去了長城的屏障,是以,北方遊牧人,即北方的遼國,以及後來的金國,黑鞑人經常派騎兵侵擾北宋。北宋立國時,周邊有西夏,遼國和金國,吐蕃,大理等國。我們四川正處于大宋的西北邊陲地區,是以我們四川就不時就與北國大戰。

張珏說,北宋立國初期,時而互相攻伐,時而聯合。北宋大的戰争,多是與遼國和西夏交戰。宋真宗時,遼國與我大宋簽了“澶淵之盟”,大宋邊境才平安了百餘年,此時大宋國力強盛,富甲一方。

但遼國被新興的金國所滅,金國漸生滅宋之心。從此宋金戰事不斷,金滅遼後,金就與宋西邊接壤,也就是川陝之地為金兵南下的重要關口,宋人稱蜀囗。

安幕僚給張昆說,就是嘉陵江上源之地,也包括秦嶺,大巴山,米倉山等山谷口。也是渠江上源之地。

張珏說,對,大宋此時守蜀口之将就是吳玠,吳麟所率的宋軍。吳玠和吳麟曾在蜀囗大敗金兵。後來,金人改變攻伐方向,滅了北宋,俘宋徽宗和欽宗二帝等大量皇族而北返,這就是有名的“靖康之恥”。北宋皇族有個漏網之人,他跑到南方組建了南宋,這就是宋高宗皇帝趙構。

張珏說,我們南宋初年最有名的将軍為嶽飛,他組織嶽家軍和宋留守于北方潰散的軍隊一起北伐反擊金兵,取得了很多大勝。可宋官方卻與金人簽了和約,此為宋朝廷的一大失誤。這也是馮狀元因反對和議,上奏《請分兵以鎮荊襄疏》而被罷官的原因之一。

安幕僚說,大宋朝迋失策,豈止二三件。說來,澶淵之盟時,本是宋軍大反擊,收複失地的好機會。可宋真宗皇帝一味地求和。我爺爺安丙在主持川務任四川制置使時,隻月餘就收複了叛賊吳曦獻給金人的四州。當他聽到金人在遷都,就立上奏朝廷,正待北伐時,可大宋朝廷反而與金人講和,是以,我爺爺作詩譏諷朝廷“自古和戎掌權柄,未聞磕頭可安邊”。

張珏不由苦笑,一言帶過說,朝廷掌權人目光短淺。就在金國與大宋反複大戰時,金國北方遊牧人又崛起了個強人,他叫鐵木真,他是蒙古人,也就是我們老百姓稱的蠻子頭。鐵木真用武力征服了衆多的遊牧部落,建立了個叫大蒙古國。大蒙古國的首領叫大汗,這個鐵木真自稱為成吉思汗。

張珏說,這個成吉思汗是個天才的強人,他幾乎都是年年用兵,他用武力征服了西夏,西遼,還發兵西征花剌木模國。成吉思汗在征西夏時,因病去世後,他三兒窩闊台後繼為大汗,他遵成吉思汗遺囑“聯宋滅金”。大宋與蒙古人簽了同盟,共同發起了滅金之戰(公元1234年),金國滅亡。

張珏說,本來金國滅亡時,蒙軍北撤,按宋蒙和約,宋國可收回大量的金國占去的土地的。可蒙軍反口說,宋人背約,與宋軍大戰起來。宋軍不及隻得南撤。公元1235年,蒙軍與宋軍在長達數千裡的邊境上,全面大戰起來。宋朝廷将這數千裡的防線上劃出了三個防區,即川陝防區,京湖防區和兩淮防區。三個防區中,川陝蜀口交戰最為激烈,損失也相當慘重。幸好南宋出現了個大英雄孟珙,他力挽狂瀾,他力挫蒙軍。這才保下大宋江山,可是蒙軍幾乎年年都入川來殺戮一番。

張昆說,金軍與蒙軍戰力如何?

張珏說,蒙軍更為兇悍,他們幾乎采用的是三光政策,即蒙軍每攻下一座城池,他們就殺光城裡的人,搶掠光财物,燒光或毀光所有地面建築。從宋蒙交戰(1235年)起,巴蜀境内至少被殺了二百萬人!

張昆氣憤地說,難道宋人就甘願被殺嗎?

張珏說,當然不會,我大宋還是有能人,更有大英雄。其中有孟珙、曹友聞、餘玠、杜杲等都是有名的抗蒙名将!

張珏說,主持四川軍務的,有彭大雅,餘玠,他們就力主建山城和山寨。

安幕僚說,據我所知蜀口的“三關五州”已殘破,蒙蠻子經常攻到四川來。他們曾多次攻到夔州,血洗成都,殺人無數!

張珏說,是的,蒙軍多是由大散關,入成都經外水,攻嘉定(樂山),泸州,下重慶,伐萬州,涪州,夔州的。但蒙軍經嘉陵江内水大都被擋回去的,這也是彭大雅和餘玠建山城之功。

安幕僚說,本人認為嘉陵江内水的山城雖多,但并不一定能阻止蒙蠻子南下。我聽說過,宋軍的四川制置使鄭損和桂如淵,一聽說蒙軍來犯,就丢棄了蜀口關隘,率數萬宋逃跑,以緻于蜀口殘破,百姓被殺。這樣的宋軍實在令人羞恥!假如是這樣的朝廷官員鎮守,再堅固的山城和山寨也是形同虛設的。

張珏大驚說,原來安幕僚消息甚廣嘛?

安幕僚說,金刀寨裡有很多逃難的老百姓,他們會說的。我認為,大宋朝迋重文輕武,多使得貪官污吏和怕死的文人主政,這是個極大的污點。是以我們寨主不太相信宋官。

張珏說,大宋王朝的确有很多貪生怕死的文人主政,但也并不是個個文人都是無用的。如曹友聞就是進士出身的武将,你爺爺安丙也是個進士文人武将,這個不是文人與将軍的問題,主要還是有無“忠君愛國”的道義。同樣,缙雲山的狀元馮時行,這個大文人一樣的有愛國情懷。

安幕僚說,寨主,張将軍,我認為,雖然是重慶沿江山城布局己大都完成,但大量的山區還沒劃出防區來,是不是個大的疏漏呢?

張珏說,正是,正是呀!作為官方己無财力和人力來完成山區的防區布置。缙雲山人馮真曾經就考慮到這點,是以馮真将嘉陵江南岸的缙雲山脈,雲霧山脈,中梁山脈,巴嶽山都想到了。他在缙雲山上修建了三個寨子,一個關口;在雲霧山也修了兩個關口,兩個寨子;中梁山也有。這樣當嘉陵江小三峽受阻或蒙軍從陸路攻重慶或泸州時,他可率山民阻截蒙軍,重慶也可增援釣魚城。

就是華蓥山脈,銅鑼山脈,明月山脈沒人主持這片山區的防務,若張昆兄能助力這片山區的防務,我們官方的壓力就會減少很多,也可防止蒙軍通過這片山區繞過重慶。

張昆說,那好吧!這片山區交給我去幹!

張珏高興地說,那就拜托兄長了!

安幕僚說,當務之急是在銅鑼峽附近的山上古道上設個關,這樣可阻擊蒙軍的水軍沿長江南下,山上也可截斷蒙軍繞過銅鑼峽。

張昆說,同意!這關口既可住軍又可傳送警訊。

張珏說,那太好了!那就把你們築的關口叫張關吧?你們可看下山上有無寺廟,凡有寺廟的地方就安口大鐘,一有警訊就敲鐘鳴警!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世界在缙雲山下拐了一個彎11•張珏結義

合川釣魚城東新門樓台

世界在缙雲山下拐了一個彎11•張珏結義

合川釣魚城東新門遺迹

世界在缙雲山下拐了一個彎11•張珏結義

合川釣魚城附近的衛星寨簸箕寨

世界在缙雲山下拐了一個彎11•張珏結義

合川釣魚城蒙哥瞭望山

世界在缙雲山下拐了一個彎11•張珏結義

合川釣魚城宋官人家屬塑像

世界在缙雲山下拐了一個彎11•張珏結義

合川釣魚城築城場景

世界在缙雲山下拐了一個彎11•張珏結義

合川釣魚城石刻

世界在缙雲山下拐了一個彎11•張珏結義

合川釣魚城抗戰時刻

世界在缙雲山下拐了一個彎11•張珏結義

合川釣魚城下的嘉陵江

繼續閱讀